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瞒着系统泡男主(穿越重生)——顾希努

时间:2022-02-07 08:24:04  作者:顾希努
  栾子钰浅笑看着两个小孩儿装着大人的样子,有来有往的交锋,不得不说,还是九戈占了上乘。
  这位世子应该是被京城的风吹得软了骨头,举动言语间都有些不自信,而且听他说话里的内容,荣王多半是没教导过朝堂上的事情,不然也不会说的这么浅。
  “师父?”周九戈见师父久久不说话,又盯着他们看,着实背后一凉,眉间微蹙,思索自己刚才的言论,是不是被师父瞧出自己的小心思?
  转眼看向朱辕,露出了一个人畜无害的笑容,看着对方给自己回了个场面上的假笑,心里越发烦躁,为什么师父不能只有自己一个徒弟呢?
  栾子钰久站不得,早就坐下了,单手撑着下巴,眉眼弯弯的,“怎么了?是想带着小伙伴出去转转吗?也是,你平常没有几个玩伴,如今来了年岁相近的,自然想亲香亲香。”
  果然被师父看穿了,周九戈内心尴尬,强行压下了微翘的嘴角。
  然而这副样子落在朱辕眼里,就变成了‘师兄照顾师弟’的温馨画面,周师兄真是腼腆,栾大人也好温柔,要是能一直留在澜院就好了。
  心里这般想着,眼神里流露出了羡艳的意味,若是自己有栾大人和宁大人护着,那些明里暗里说自己是质子,是弃子的人,还敢吗?
  栾子钰将两人的神情尽收眼底,并不戳破,“行了,你们今日先停了功课,咱们去后头院子一边烤红薯,一边喝奶茶,捎带着收些梅花上的雪,回头送给老爷子,他最喜欢这些雅致的东西了。”
  “好的,师父。”周九戈品出师父话里的意思,主动伸手,“世兄一起?”
  朱辕愣了愣,像是头一次知道,看雪不需要写诗,只要吃吃喝喝,玩乐就好。
  周九戈看他呆呆的,语气不由软了些,“世兄可是没听过‘奶茶’的名字?其实也不是什么新奇物,不过是鞑靼用来补充能量的饮品,师父喝不惯人家的味道,索性让人用中原的茶和奶,混着糖做出来的。”
  “师父和我都是偏甜的口味,世兄可喝的惯?”
  栾子钰虽在前头走,耳朵却听的一清二楚,浅笑着轻摇了摇头,他这个徒弟呀,糖衣.炮.弹,炸.的朱辕晕头转向,整个人陷进了蜜糖罐子里,要想爬出来,恐怕是难了。
  其实,朱辕能被荣王送入京城,足见他聪慧,但还是比不上九戈。倒也不是说他不够聪明,只是在这些事上,九戈远比他更清楚一些,要换了其他事,像绫罗绸缎,玉石器物,世家来往,周九戈便比不得他见的多。
  以后两人呆一起久了,取长补短,再过七八年,两个孩子长大了,芝兰玉树的模样,谦和有礼的人品,一等一的家世,不用想也知道这满京城的春闺梦里人,会是谁了。
  栾子钰的猜测倒是没错,只是料错了两个人的性格,周九戈不知怎么学的,性子比栾子钰还张扬。至于朱辕,那更是面上笑脸相迎,内里黑漆漆的,常在背后搞事。
  不过这些,还是七八年后的事,现如今他们还只是两个连心里头的小算盘都藏不住的小孩,在栾子钰面前乖巧懂事。
  等一早就被栾子钰打发出去买糖葫芦的宁仇回到澜院时,这三人已经混的很熟了,宁仇拿着四串糖葫芦站在廊下,浅笑的看着自家那个欺负两个小的去装雪水,还洋洋得意的很。
  收徒这件事虽还没正式敲定,但朝野内外却是认定了栾子钰收了朱辕做弟子,是背叛皇上,是大逆不道之举,因此又为了他吵起来了。
  “大宓律例有言:藩王不得与外臣有所来往。当日世子入京,给栾大人送了礼,如今又收了世子为徒,铁板钉钉的事,又需要解释什么?”
  大概是因为颜旭逐渐踏入都察院上层圈,这次发言的并不是他们的人,而是礼部里的一个芝麻小官,栾子钰转头看去,一下就认出了这人来自哪方势力。
 
 
第90章 
  这名小官是出了名的清廉,三榜出身,因身无长物,且不愿孝敬吏部官员,久久不能入仕,只能在家里替人写写画画谋生。
  当时礼部大清洗,栾子钰在锦衣卫的人员档案里看见他,又让宁仇确查了一遍,这才推给了兴顺。
  这人当官之后,胆子太小,也没上过澜院的门,与栾子钰属于君子之交,其为人如何,可见一斑,所以他断然不会收人收买,刻意攻击栾子钰。
  他所说,所做,都是出自本心。
  只不过,这个本心到底还是被污染了。
  那礼部小官似有所感,微微抬头,便瞧见了栾子钰嘴角的笑,不禁想起宁仇在外的名声,心下恐慌,握紧了手中的奏本,转念又想,他栾子钰其身不正,御史言官不敢上奏,难道还不许别人仗义执言吗?
  且自己所言,是为了让他走回正道上,也算是帮忙,怕他作甚?
  栾子钰没空看这个小官在想什么,反而是把视线投向了李次辅,一如既往的挺直了腰,不见老态,比中年人还精神的站在文官首行,这回李次辅出手,是瞧他不配为官,要替死去的老友以正门风,还是单纯的提醒,又或是一次试探。
  已然是都察院二把手的颜旭狠狠瞪了栾子钰一眼,却没出列替他辩驳,惹得御史们侧目,不禁误会两人政见不合,就此分道扬镳了,又有心里清楚的,认为他们颜大人是不好出面,实则对栾子钰挂念的很。
  不得不说,这些人脑子固定,都没跟上颜旭的脑回路,栾子钰回了他一个笑,见人冷切的回头,又露出了浅浅的笑意。
  置身事外般的瞧着满朝文武,附议小官言论的官员不在少数,但都是一等一的硬骨头,个顶个的忠君爱国,这些人一致发言,只能是栾子钰真的犯了差错,不过他们并不主张重罚。
  看在段老爷子的面子上,看在栾子钰一年来的功绩,他们觉得栾子钰就是年纪太小,被荣王哄骗了,又或者是被人陷害,其实并没有收下荣王世子为徒。
  总而言之,敲打为上,使其警惕,悔悟为主。
  “三位相公怎么看?”兴顺向前微倾,面上滴水不漏,像是真心请教的少年天子。
  率先发言的不是蔡首辅,而是一向默默无闻的李次辅,“回陛下,栾大人虽功绩卓越,可年纪尚轻,有一二处不明不懂,也是人之常情。如今说破了,点明了,只要栾大人心里清楚,认真悔改,倒也罢了,实不必苛责于他。”
  这话乍听没有问题,其实是在给栾子钰立‘年纪小,不懂事’的人设,这样的设定一旦设下,栾子钰两三年间,是不用想担任什么要职。
  兴顺又是少年天子,手中要做的事何其多,正是缺人用的时候,偏栾子钰两三年顶不上事,用不了多久就泯然众人,这是在毁他的根基。
  偏偏李次辅话说的漂亮,又有多年清风霁月的人设帮衬,朝中官员没有一个像栾子钰似得品出这些内涵,反而是觉得李次辅一片惜才之心,昭然可见。
  蔡首辅眼神微闪,同朝为官几十载,谁还不知道谁心里的算计,嘴角翘起,又很快的下压,“李次辅所言不无道理,古来神童扬名在早,成事在晚,栾大人应当也是如此。”
  万次辅见他们两都是同一个意思,不管成与不成,顺手而为,推了栾子钰一把。
  兴顺不意外蔡、万两人的选择,却不喜李次辅的所作所为,当年对栾公的情况视而不见,明哲保身,如今又对子钰落井下石,这样的李次辅,李相公,真的是文人心中的神仙人品吗?
  他看,不见得。
  可惜子钰资历太浅,压不住朝中文官,否则还轮不到李次辅上位。
  兴顺只想到了李次辅对栾子钰的打压,栾子钰却想明白了李次辅的试探是在图谋什么。
  小皇帝是一定会将蔡万两人拉下马的,到那时,李次辅成功上位,成了李首辅,做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有谁不想把玩权柄。
  可小皇帝决计不会容忍有人在他眼皮子底下拨弄朝政,届时自己与李次辅便成了政敌,自己有小皇帝撑腰,情况一定对李次辅不利。
  与其等到那个时候,还不如趁蔡万还没倒台之前,先把自己废了,等自己被贴上标签,又被小皇帝抛在脑后,紧跟着被政敌明里暗里的欺压,李次辅再站出来,伸出援助之手,拉自己一把。
  找自己剖析一下今日所为,全是出自惜才怜悯之心,双方握手言和,自己以后就打上了李次辅的标签。要是他再不要脸些,直接把孙女或是什么亲戚的孩子,往自己身边一送,他们之间的联系可就千丝万缕。
  到那时李次辅有名,又有力,天下文人敬仰,文官钦佩,名利兼收,不就成了小皇帝心头的一根新刺。
  栾子钰轻笑一声,能在栾公走后,不被蔡首辅打压,一路爬山次辅之位,李次辅的本事,哪里会只局限于诗书作画,也不知李次辅队伍里的那些正义之士,有多少人因为这一手栽倒在他‘怜才高洁’的外表下。
  “臣不服。”
  众人诧异,栾子钰还不服了?
  视线皆朝他移去,只见少年身披红袍,映衬的皮肤越发白皙,就连脖子上半藏半现的细微蚊子包,都清晰可见,这样气定神闲,实难叫人安心,想到他之前的战绩,恨不得上前堵住他的嘴,叫他免开尊口。
  兴顺丝毫不体谅他们的心惊胆战,“爱卿有何不服,尽数说来,朕替你做主。”
  李次辅心下咯噔,却不以为意,纵使计划不成,自己的人设也立的稳稳,便是被他瞧出又如何,这满朝山下,谁不知道自己的‘清白’。
  栾子钰拱手,“律例所定,是为了防止朝中大臣与藩王私交过密,生出内患。臣虽年纪尚轻,却也知道何事该做,何事不该做,私交一事断不敢的,至于荣王世子与臣为徒,实乃谣言。”
  “哦?那便是有人捕风捉影,刻意陷害朕的肱骨大臣?”
  兴顺的质问,让出头鸟惊了又惊,那么多的大人振振数言,还抵不上栾子钰的三言两语。
  李次辅早有预感此事不成,但还是要试,不为别的,就是赌那一点的可能。失了栾子钰的兴顺,犹如没了左膀,朝局动荡,他必定是要再找一人扶持的,到那时,自己上位,实权名利在握,何等风光。
  心中长叹一声,知道今日之事算是失败了,索性静音,当好担心晚辈走弯路的好前辈,至于旁的,自有清官直臣替他发言。
  “栾大人若说此事是假的,可有证据?须知世上之事,虽是捕风捉影,也有迹可循。”
  栾子钰不恼不怒,还冲人笑了笑,“大人所言甚是,不过下官有个疑问,那荣王可有谋反之心?”
  好家伙,一句话又给人干无语了,荣王有没有造反的意思,你还不清楚,请他入京为的不就是关门打狗吗?
  坐在龙椅上的兴顺,赶在这些古板的官员开口前,先说话了,“爱卿又胡闹了,荣王乃是朕的亲侄子,是这世上除了母后,血脉最近的亲人,哪会有造反的心,你可别信口开河,胡乱攀扯。”
  李次辅听兴顺如此说道,心里不禁琢磨了起来,难不成请荣王入京,就只是替世子选妃吗?不,不会,天家凉薄,哪有什么骨肉亲情,可栾子钰为何收了世子,难不成皇上所图……是要让荣王定居京城,入朝为官?!
  如果真是这样,除掉蔡万两人后,朝堂上的势力分配又成了三足,皇上作为执棋之人,只需轻轻拨动,便能扰乱局面,且没有人与他对峙,做到了真正的一言堂。
  皇上这是连未来四五十年都算计到了。
  “是是是,臣一时嘴快,胡言乱语,还请陛下赎罪。不过,臣正是因为荣王无不臣之心,这才暂时教导世子,可不敢说是师父。”栾子钰笑着应和,对李次辅的‘上进心’视若无睹。
  兴顺轻笑,“你何时这般小心敬慎了,别说是朱辕了,便是荣王,你要觉得可收为徒,大胆的收去,别拿朕做挡箭牌。”
  栾子钰故作委屈,“臣哪敢啊,这不才让人进了澜院,就已经被诸位大人指点了,要是真收了徒,还有臣活路可走吗?”
  君臣一唱一和,让仗义执言的大臣如刺在喉,这两人又在搞什么小秘密?
  清官直臣,性格耿直,见不惯世间不平,不正之事,但这不代表人家是傻子,既然皇上早有打算,他们还是别开口添乱了。
  李次辅站在原地,知道自己的计划彻底落空,索性不挣扎了,反正他的名声在那摆着,就算不能像蔡首辅那样只手遮天,也是个受人敬仰的内阁大臣,犯不着对未来的内阁首辅穷追猛打。
  栾子钰见他不再出言,就明白了,论明哲保身,朝上众人,可比不上李次辅高明。
  通过闹剧一般的交锋,大宓未来十几年的内阁争斗,被悄无声息的掐灭了,荣王更是因为坚如磐石的内阁,上下一心的朝堂,彻底歇了造反的念头,一心一意的替大宓守着边疆。
  不过此时的栾子钰并不打算就这么结束早朝,与台上的小皇帝相视一笑,如恶魔一般,轻声细语,“陛下,荣王已然入京,不如早早相看世子妃,并替朝中诸位大人,解决一下子嗣的人生大事?”
  众大臣:???
 
 
第91章 
  文官之于栾子钰,犹如累赘,他不想和太多文官有牵扯,一是办事的时候会有各种人借着各样的关系,找你帮忙,麻烦,也不好做事。
  二是他不能,先帝留他不是为了培养出一个权臣,而是为了给小皇帝留下最利的剑。
  一把剑,哪能被世俗的人际关系牵扯。
  至于颜旭、郝学敏等人,栾子钰浅笑,自己心甘情愿的当小皇帝手中剑是不假,但能做长长久久的剑,为什么不做呢?
  把心放回胸腔里的李次辅乍然一听,也对栾子钰很不满,大家说事就说事,好端端的扯上家里小辈算是怎么回事,虽然他家没有与秀女们年龄相当的孩子,但要照着栾子钰的脾气,一时惹得他不快了,不还是早晚的事。
  稳坐高台的兴顺抬手掩盖上扬的嘴角,眼睛里的感情却藏不住,子钰一说话,场上局面顿时就不一样了,不愧是子钰,就是厉害,“咳咳,爱卿所言正是,朕前儿个还与太后瞧了几家姑娘,尤以蔡首辅家的嫡孙女为首,很是不错。”
  蔡首辅听到自家的名字,迅速出列,连道不敢,眼神又闪了好几下,面上红光耀眼,几乎认定兴顺要将孙女赐给栾子钰了。
  他这个想法,总体上也没错,兴顺摆明不想选妃,那么秀女最后除了赐给皇室与得宠大臣,难不成还要发回家里吗?想想也知道不可能。
  且这回又特地把自家孙女拿出来单说,可不是要先做打算的意思,放眼朝堂,能用联姻的手段,让新旧势力之间的关系得到缓和的,在身份前程上能娶得了自家孙女的,也就栾子钰一人。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