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接过李昀州手里的东西。
“你把我行李都搬过来了,是打算之后几天少定一间房了?”盛域挑眉问。
李昀州看了他一眼,“你想住一起?”
盛域不置可否,他轻哼了一声,“看情况。”
李昀州点点头,“先吃早餐,吃完了再整理。”说着,把早餐放在昨天那张小桌子上。
“我以为你又会叫客房服务。”盛域顺势坐到椅子上。
“酒店的大厨的确不错,但这附近的早餐也很有特色。”李昀州解开了袋子。
到了这个时候盛域才发现,李昀州原来也是很喜欢寻找生活乐趣的人,只是这些东西都融在细节里,又掩藏在他本人卓越的条件和外在的光辉下,不够亲近的人恐怕都很难察觉。
“米粉胡椒味挺重,但鲜滑可口,的确很不错,怎么我们来的时候没看到这家店?”
盛域吃了一口后忍不住问。
李昀州坐在他对面,吃着另一碗米粉,抽空道,“早餐推车上买的,不算是正经店铺,但排队的人很多,稍微打听了一下,他们在这一带卖早餐也很多年了,味道算是远近未名,休息日还有市区的人专程开车过来买。熙州郊区这边一直没有深入开发,连成体系的商店都没有,住在附近的人不少还是有外出早餐的需求的,所以这类生意才能做起来。”
一顿早餐又不知不觉谈到了生意上。
盛域对味道好的食物向来更宽容,“等这边的配套体系出来,也可以融入周边的特色,招募这类经营者,让他们入驻街区,规范经营的同时也可以稳定固有的客源……”
早餐的空隙,两个人已经就熙州的项目有了更多的思路。
等到这顿彼此都十分满意的早餐结束,他们才收拾好东西又重新换了衣服。
他们和徐正涛约好了在酒店大堂回合,结果坐上电梯,徐正涛那边又忽然来了点小插曲需要临时处理一下。
盛域和李昀州也没有再折返房间的打算,干脆在酒店一楼的休闲区域找了位置坐下来,打算接着刚才的话题聊一聊再顺便等徐正涛。
结果徐正涛还没来,昨天他们意外在酒店看到的葛大山像是已经等了他们很久的样子,已然下定了决心一样,没有了昨天的踟蹰和犹豫,就朝他们这边过来了。
他没有盲目的直接走到他们桌子边,而是在苏衡的面前停了下来,艰难而客气的再次表达了他的请求。
苏衡之前就已经汇报过这件事,此时看到葛大山明显比前一天还要着急的样子,又再次过去询问了一下老板,得到确切的答复后才回到葛大山这边。
“葛导,李总和小盛总早上还有其他的事情,时间并不多,您愿意现在过去聊几句也可以,或者再约一个大家都有空的时间再详细谈一谈当然更好。”
葛大山明显很焦急,“我想现在先聊两句可以吗?”他焦灼不安地看着苏衡,又忍不住朝盛域他们那边看了一眼。
“当然可以,您跟我来。”苏衡应对的无懈可击,领着葛大山到了盛域他们桌边。
第91章 你这个助理
葛大山的来意不出所料是为了盛域手里的那个本子。
《三十一天》这部作品刚刚写出来的时候, 这个类型剧在当时的市场并不吃香,本子聚焦的都是市井人物,没什么让人眼前一亮的主角, 相反,每个角色的戏份差不太多, 而且身上都有鸡零狗碎的糟心事情, 从头到尾讲述的都是小人物吃力挣扎的故事,到了终局也没有欢喜大团圆的趋势,反而留下了很多未尽之言, 全程都没有让人‘爽’到的感觉。
虽然剧本质量过硬,甚至很有几分得奖的潜力,业内的人也不是看不出来, 但在当时浮躁的市场环境下, 真没什么人愿意投拍这样的片子。然后本子一推再推, 辗转着就被推到了盛域手里。
盛域当时还没正式开始在圈内投资,不过就是玩票兴致的看上了几个小项目, 并没有打算大肆做圈内的项目, 但本子到了他手里也没有被埋没,他觉得《三十一天》剧本不错,徐正涛那会儿又正愁没地方和盛域合作, 就做了个顺水人情, 一派热切的把剧本签了下来划给了自己旗下的文化公司, 给了编剧不菲的版权费,也为当时处境困难的编剧解了围。
葛大山在圈内混了这么些年, 想正经拍个电影的心思从来没断过,但机会真的不是那么容易就有的,他和《三十一天》的编剧也是多年的老朋友了, 当年看到朋友创作的这部剧就很有想拍的意思,甚至还动过自己把本子买下来的念头,可编剧当年处境不好,葛大山也拿不出足够的钱买下这部剧为朋友解困,怕耽误了对方,只能按下了心思。
之后听说这部剧转给了小盛总那边,葛大山为朋友高兴的同时也难免为无法亲自拍摄这个本子惋惜,为了少伤点儿心,葛大山连多的消息都不敢向朋友打听,只知道本子在小盛总那边卖了个好价。
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三十一天》这个本子一直没有投拍,仿佛成了个压箱底儿的玩意,而随着葛大山指导的广告和网剧越来越多,想拍个好剧本的念头就越来越强烈。
葛大山一直觉得《三十一天》就是最符合他心意,也是他想了无数次,构思了无数次的本子,里面的每个画面都曾经在他脑子里呈现过,甚至他和小女儿的很多欢乐时光就是在画草图的时候一起度过的。
直到最近,葛大山偶然听说《三十一天》的项目准备启动了!他这次终于下定决心,他想亲自参与这部影片的拍摄,哪怕不是作为导演,他也想亲眼看着这部片子拍摄完成。
葛大山原本已经试着联系了盛世,但盛世那边始终没有回音,他又辗转找了不少人,但一听他的打算,基本不是拒绝就是推脱,最后还是他的编剧朋友听说了这件事情,感慨万千的给了他徐总下面那家文化公司的联系方式,可惜对方只说徐总出国了,回来之后也许还要去熙州那边视察,具体的要等他回来再反馈。
葛大山因为一些难以言说的原因,实在没办法继续等下去了。
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到了熙州,熙州影视城的项目在圈内少有人不知了,葛大山干脆就待在这里,这几天都在各个区域晃荡,想碰碰语气看能不能碰到徐总,或者找找其他能够说得上话的人帮忙。没想到徐正涛没看见,他居然看到了小盛总!
葛大山又惊又喜,最初甚至都有点犹豫忐忑,但他很快就下定了决心,打算向小盛总证明自己,起码让他能够有机会参与《三十一天》的拍摄。
葛大山在桌前略有些局促地说明了他的来意与打算,尽管他整个人看起来有些不修边幅,但不管是他提前准备好的厚厚的一叠资料,还是叙述剧本时清晰的观点和投入的激情,都能很清楚的让人了解到他对这个剧本的分析和理解有多么的透彻,短短几分钟的时间,葛大山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试图能够得到一个进一步接触这份工作的机会。
结果是好的。
当葛大山听到盛域和他约下一次面谈的时间时,他整个人像被瞬间注入了活力,连日来的疲惫和忧心不说一扫而空,至少也是清掉了好几成。
“谢谢小盛总,谢谢李总。”葛大山自然也是做过功课的,对熙州影视城的几位投资人都有过了解,他感激地望着盛域,“那我就等小盛总您这边的通知了。”
“我会让秘书联系你。”盛域没有表现的过分冷淡也并不热切,他对外的形象一直是脾气不算好的那一类,在外人面前向来是不好拿捏也不好接近的难搞类型。
在葛大山眼里,小盛总能用这么友善的态度对他,他已经非常惊喜了。
得了小盛总的一个回复,葛大山总算松了口气,带着笑意捏着他那一大打资料离开了。
李昀州发现,盛域这会儿心情明显不错,不至于神采飞扬,但绝对处在一个很不错的节点上。
“葛大山运气不错。”盛域刚刚那个意思葛大山也许听不出来,李昀州却听得很明白,盛域是打算把这部戏给葛大山拍的,虽然之前他们就此聊过几句,但如果葛大山得不到盛域的承认,板上钉钉的事也能黄,相反,葛大山能说服盛域,事情也就十拿九稳了。
盛域因为李昀州这句话侧头看了他一眼,顿时笑了起来,微微啧声,“他运气是挺好的,谁让我今天心情好呢?”他意有所指地瞅着李昀州,根本没遮掩话里的意思。
李昀州也难得的跟着笑了一声,“那他也应该好好感谢我。”
这句难得的俏皮话让盛域哈哈大笑起来,他觉得日渐生动起来的李昀州在不断带给他新的惊喜,让他越来越期待看到对方更多的样子。
“虽然很不想煞风景,但这个时间徐正涛还不下来,他是不打算跟我们一起去工地了吗?”盛域看了眼手表,良好的时间观念让他没办法对这种事情视若无睹。
他正准备让秘书去催一催徐正涛,徐正涛的助理就从电梯里出来了,他赶紧到了这边,一脸难色的向盛域和李昀州致歉,徐正涛这次是真被公司的事情绊住了。
“不止是公司的事情那么简单,这段时间徐总不在公司,之前徐家的几位元老本身就有些意见,最近徐董身体也不好,那些人就又闹起来了,他们今天闹到公司,把徐董气进了医院,现在那边正一团乱。”秘书按照徐正涛的意思,把这些话直接跟盛域和李昀州说了,“现在徐总正在隔空处理这个事情,所以一时抽不开身,他说两位可以先出发,等他这边处理完了再去回合。”
盛域点点头,“行了,知道了。”又转头对李昀州道,“看来这次又只有我们先去了?”
徐正涛的秘书离开之后,丛山和苏衡那边又重新安排了一下,盛域他们就出发了。
车上,他们也聊了几句徐正涛那边的问题。
“他既然没说什么那就是有处理好这些事情的把握,只是这个时间点是不是太巧了?”盛域凉凉笑了一声,“这可真像是被谁设计好的环节。”
李昀州抬眸看了他一眼。
盛域也正好转头。
这一下视线对上,盛域先顶不住笑了一声。
“你再这么看,就不怪我想亲亲你了。”
他们这次没升起隔音板,这句话被前排的两个人听得一清二楚。
苏衡眼皮跳了跳忍住了,丛山一句粗口都到嘴边了,硬是咬了咬嘴唇也忍住了。
“小心伤了舌头。”李昀州这一句也不知道是提醒谁的。
盛域的背放松了几分,靠在椅子上笑了好一会儿。
他对着前排的两个人道:“以后别大惊小怪了,多习惯习惯就好了。”
丛山不敢出声,倒是苏衡从后视镜里看了眼李昀州,居然回了一句。
“我们知道的,小盛总。”
盛域瞥了眼李昀州,调侃道:“你这个助理有前途。”
第92章 特殊的表达
熙州项目在当地是有负责人的, 负责人姓崔,叫崔浩生。
是联合开发公司的常务经理。
崔浩生清早才接到老板们要来视察的消息。
因为熙州项目涉及范围广,有不少地区都在同时开工, 崔浩生作为其中重要的衔接人员, 每天都在不间断的处理各种预料中和预料外的麻烦。
顶头老板的突然到访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 他排开早上的工作赶到工地门口接人时多少有点狼狈。
但崔浩生是个懂实务的, 过了最开始的紧张尴尬期,和几位老板聊起具体实施的工作时, 语言就瞬间变得顺畅起来。
“东边是蓬溪文化产业园,现在影视景观已经搭建的有一定规模了,蓬溪大概是77万平方米左右, 主要是东溪时代文化背景的建筑, 也是目前进度最快的一处文化产业园, 比湘川和亚澜的进度更快,我们还是想赶一赶后年的新春文化祭,争取在明年冬季之前能够竣工。”
崔浩生让人把车子停在蓬溪文化产业园的门口。
“几位想要下去看一看吗?”
因为工地杂乱, 他也拿不准两位光鲜无比的年轻老板愿不愿意进去仔细了解。
“当然要看。”盛域一脸奇怪地看了他一眼。
他们又不是过来走个过场的。
崔浩生听了这话心里反而松了口气,他是徐总那边安排总理熙州项目的,这次恰好只有徐总没到现场,他本来还担心接待不周, 在两位主要投资人那里落下不好的印象,谈了这一路发现他们是很懂项目操作的实干派, 瞬间觉得对项目运作又多了不少信心。
司机把车停好后,崔浩生让人拿了安全帽给盛域一行人,等他们都戴好装备后才带着他们进入项目工地。
蓬溪这片产业园确定已经有了一定规模,大部分是以古建筑为主。其中一处沧央楼是个七层高的塔型建筑,在产业园居中的位置, 属于蓬溪的核心建筑,在规划蓬溪产业园时就是园区地标形建筑之一。
走到这附近时,崔浩生特意着重介绍了这座楼,正好在这几天塔楼已经基本成型,他主动邀请几位去塔楼内参观。
崔浩生和另外一个行政经理走在最前,中间是李昀州和盛域,后面还跟着几人的秘书、助理以及两个保镖。
崔浩生介绍的时候滔滔不绝,从塔楼的搭建到用工用料再到施工的时间、工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都讲的相当细致。
他们沿着木质楼梯拾级而上,楼上隐约传来小孩子压抑的哭声。
“楼上怎么会有孩子?”盛域听觉敏锐,走在楼梯上就问了一句,然后抬头向上方望去。
崔浩生一愣,“孩子?工地不可能有孩子啊,我们安排了保安巡逻的,工人的孩子也不允许带到工地上,都是为了避免发生安全事故,而且宿舍那边还有专门的人可以帮忙照顾孩子,工人也没道理把孩子带到这儿来,除非是小孩儿趁人不备自己跑进来的。”
“先别说了,孩子好像在哭,先上去看看。”盛域说。
崔浩生点点头,“小张,你先跑几步,看看是不是孩子在上面玩闹。”
随行的年轻男人立刻点点头。
“我们也上去看看吧,刚刚崔经理不是说顶层是个钟楼,钟声仿古,敲的时候蓬溪这片都能听到吗,一会儿刚好可以试试。”
盛域话音刚落,楼上猛然传来男人刺耳的叫声。
四楼狭窄楼梯上的一群人同时一惊,上楼的动作倏然间顿住,全都抬头往上看去。
崔浩生脸色一变,朝楼上喊道:“小张,出什么事情了?”
69/125 首页 上一页 67 68 69 70 71 7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