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铁面相公笑夫郎(穿越重生)——初吻江湖

时间:2022-02-08 10:21:33  作者:初吻江湖
  门口也修建的很漂亮,可以通过一辆马车呢。
  而且还雇佣了邵小可和杨大生做小学堂的门卫。
  其实是因为他们俩会那么几下子,平时也就看看大门,忙的时候就不来了,邵小可如今跟着父亲和爹爹,住在他哥邵小波的将军府,一些农活儿啥的不用他做了,他就守着小学堂的大门。
  杨大生平时忙的时候不过来,但是一早一晚上学放学的时候,他会过来帮忙,这个活儿,一个月给二百个铜钱,就是那么一个意思。
  他们两家谁都不缺那二百个铜钱,缺的是那一份荣耀。
  能给学堂守大门,在他们看来,那是个荣耀的活儿。
  再说了,以他们俩的身份,一个是将军的亲弟弟,一个是县尉的亲弟弟,还有啥人敢在小学堂找事儿?
  这是拦着一些乱七八糟的人,找事儿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最好用的身份,毕竟县官不如现管啊。
  毕竟院子里头当人先生的三位老大人,身份一个比一个高。
  这两年在村里头混熟了,一个个还觉得挺好,在铁家住着就不想走了,现在已经开始想在铁家客院里开个菜园子,也种上点啥了。
  话说,铁家的客院里没有菜园子,倒是为了体面一些,种了一些杏树李子树,沙果树啥的,还有一些矮小的山杏树与丁香树。
  这几天三个老人总惦记着要将那些山杏树跟丁香树挪到学堂这边来,然后剩下的地方,他们想种点小菜啥的……。
  铁青赶紧给他们将扩建的小学堂里头,整了那么几垄地,希望他们能在学堂里,种田快乐。
  他们家的客院就别动弹了。
  今天是扩建后的小学堂开学的日子,结果大门口却被堵了,好几个孩子看热闹呢,乡下人家没那么多讲究,没大人送孩子来上学,都是孩子们自己来。
  但是今天这大门口怎么还有大人在?
  “凭什么我家三少爷不能进去?”吴河大管事非常不满意:“不说是个小学堂,要不是我们家商队要做买卖,无法带少爷回去,不然早就走了。”
  他们泾河城吴氏一族的族学,那可是附近几个城池里,有名的学堂,每年光是考上秀才的就好几个。
  要不是为了……他们才不来这里呢。
  三少爷也很不高兴,这么一个破地方,就算是新修的,那在他眼里,也破烂的不得了。
  要不是为了……他的确不会来这里,一辈子都不会来。
  “这是我们榆树村的小学堂,只有榆树村的孩子能进来读书,而且只有十岁之下的孩子可以。”邵小可才不怕他们呢。
  自打他大哥成了将军,他们家别说在村里了,就是整个县城,整个北风府,他都能横着走了。
  不过邵小可这人心思只在家里,本本分分的过日子,他要是个能张牙舞爪的人,早就不在村里头了。
  邵小波很重视教育,尤其是开启民智这方面,要不然邵小可也不可能主动来给小学堂站岗,同时,他家跟大哥家的孩子,也到了送入小学堂的年纪。
  每天都送俩孩子来,再带回去。
  但是今天,来了个陌生的孩子。
  这孩子一看就很大的年纪了,早过了入学堂的岁数,何况他们村儿在开了小学堂之后,那些过了年纪入学堂的孩子,早就被送去铁青家,或者是送去铺子里,跟着学一些认字和算术的技能,争取每个人都能认识字,都能会写账本,会算术。
  这是为了让孩子们不当个睁眼瞎。
  谁知道会摊上在这边设立榷场这么好的事儿,那些孩子都被县衙叫去做了个临时工,要是好好做的话,不难转正。
  这可是端上了铁饭碗,吃上了官家粮。
  邵小可现在对小学堂更重视了,顺便也就更讨厌这硬要来上学的人,这家人一看就不缺上学的那点钱。
  何况他也认识吴河大掌柜,知道他们家跟铁青不对付,那他就更不可能放人进去了。
  他们村儿也有外村亲戚家的孩子想来上学,都没放进来,他们凭啥放一个不认识的孩子进去啊?
  那村里头老少爷们儿,还不得骂死他啊?
  “我们现在也住在榆树村啊!”吴河大管事的口才,并非邵小可能对付的:“何况,我们家少爷十岁,还没过了年纪。”
  这是他们打听的结果。
  只可惜,他们没打听到,这里教书的三位先生,都是啥人。
  毕竟榆树村这个地方是穷村乍富起来,很多人只为了填饱肚子,有两身好衣服穿而高兴,再有个房子马车跟地,有点存款,他们就满足了,孩子们再不当个睁眼瞎,那就更满足了。
  根本没人会去打听铁青家那三个老头儿都是干啥的,三个老头儿呢,也没跟人说他们是干啥的,跟村里头的几个老头儿老太太在一起娱乐的时候,也只是钓钓鱼,或者唠唠嗑儿,择菜啥的,一点架子都没有。
  冷面的周汝生老大人,还会用他那过人的轻功,帮小孩儿去树上拿挂在上头的风筝。
  关大刀老大人还会在杀年猪的时候,帮忙剁猪骨头。
  孔老大人也会在腊月二十八的时候,帮村里人写对联。
  虽然老大人一会儿飞白,一会儿草书写的大家都不认识字儿,但是大家都很高兴能有这么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对联儿贴在自家门上。
  以至于他们三个老大人带着山哥儿来到小学堂的时候,就看到了这一幕。
  吴家人想要带着三少爷进去小学堂,邵小可跟赶来的杨大生拦着不让进。
  “你家少爷不是我们村儿的孩子,所以不能进。”邵小可护着孩子们进门:“请回去吧,你们家这么有钱,随便请一位先生,暂时教导你家三少爷,不是挺好的么?”
  有钱人家的孩子,都是有专门请人教导的,哪儿会来他们这里蹭课?
  县城里头不是没有人家想送孩子过来,一概都免了的,也只有县城的学堂的山长,来过一次,是拜见孔老大人,然后就再也没人来打扰他们了。
  这次么,他们三个看到了吴氏一族的人。
  山哥儿也看到了三少爷。
  三少爷更看到了山哥儿!
  “是你这个小偷!”山哥儿一看到三少爷就叫嚷了出来:“小王八蛋!”
  简直就是阴魂不散。
 
 
第465章 拒之门外啊!
  “是你!”三少爷也假装惊讶的看着他:“你这个哥儿,这样是嫁不出去的,你应该贤良淑德……。”
  “放你老子的臭狗屁。”山哥儿可不管那个,小腰一插就摆了个茶壶的架势:“赶紧滚出去,在县城里老子能打得你满脸桃花开,在这里老子就能打得你满地找牙!”
  山哥儿虽然不是异能者,但是他爸爸铁青是啊!
  他虽然没有异能却感觉敏锐的很,力气又奇大无比,只是没有真正展示过他的力气,大家都以为他只是力气大一些而已。
  但是他能感觉到这个三少爷的目的不纯,气息让他十分讨厌,一看到他就忍不住动手,很想把他从世界上抹去。
  三少爷何尝不想教训一下这个粗鄙的乡下小哥儿?
  他长这么大,从小就生活的金尊玉贵,受到的最大伤害,就是被先生打手板,或者是跪祠堂。
  从来都没有被谁打得这么狠过,哪怕是他父亲,都不会如此打他。
  结果被这个粗鄙的乡下小哥儿,揍得那叫一个惨啊,他十几天都没敢出屋子,过年都没啥高兴劲儿,就因为脸上被揍得那么惨,十几天才消肿,痕迹才消失。
  “我家的商队在这里租赁了一年的房子,可是立了契约文书的,违约的话,要赔偿我们家三百两银子。”三少爷得意了:“想赶我走,没门儿!这个学堂我还进定了。”
  他根本就不是来读书的,这么一个小地方的小学堂,连过了十岁都不收的地方,能有啥好先生?
  “先生是不会要你的!”山哥儿才不怕他。
  “听说讲课的就三个老头儿,八成是哪儿来的穷酸老儒吧!”三少爷扬起小下巴:“多给点束脩,肯定要我。”
  后头的吴河大管事,已经叫人拎了束脩过来。
  东北这边的束脩,没有南方的那么讲究,但是也不错了,加上榆树村这里的人过的富裕,虽然小学堂不收钱,免费教育孩子们,但是家里人都会在孩子第一次去学堂的时候,给先生们拎一些礼物过去,就算是束脩了。
  一般的人家,就是给一个猪肘子,或者两只小母鸡啥的,还有两盒子肖姑姑的四季杂货铺那里卖的槽子糕跟炉果儿。
  有的人家还会送上一些青菜之类的,大红枣子啥的,林林总总的加在一起,其实值不了多少钱,但是看着挺喜庆热闹的就行了。
  可是人家吴河大管事送的束脩就很有看头,一个壮汉仆役,穿着崭新的短打扮,全身没有一个补丁,担着个扁担,两边挂着束脩。
  前后各有一个猪肘子,还有两捆芹菜,两包大红枣,一包甘草杏,一包李子蜜饯,还用红封包了一百两白花花的银子,开着口儿呢,就这么让人一眼就能看到。
  这样丰厚的“束脩”,如何不能让人眼红?几个老先生那也是要吃饭的好么。
  邵小可跟杨大生的脸色都变了。
  就怕三位老先生真的硬要让这个孩子进学堂,因为他们看到了三位老先生,在山哥儿身后。
  吴河大管事也看到了,毕竟这个时候,没有人会送孩子来学堂,这三位老先生穿着打扮跟那些泥腿子不一样。
  “三位先生来了,请进,请进!”杨大生着急了,他想将三位老先生让进来,然后关闭大门,把人拒之门外。
  同时也想让三位老先生别看到那丰厚的束脩。
  “这是三位老先生吧?”可惜,杨大生不是吴河大管事的对手,吴河大管事随便朝三位老先生拱了拱手:“在下是泾河城吴氏一族的大管事,这是我们嫡支嫡脉家主的嫡出三子。”
  他特意说了三个“嫡”字眼儿,希望他们能明白是啥意思:“今日前来借住求学……。”
  顺便,他让三位老先生看到了那丰厚的束脩。
  “不用了。”孔老先生第一个就不高兴了:“区区泾河城吴氏一族的小子,何德何能,一个商人之子,也敢来老朽面前卖弄,炫耀财富,吴氏一族真是越来越走下坡路了。”
  就差说对方“下流无耻”了。
  “滚开!”关大刀老大人,一声狮子吼,把所有人吼了个脸色煞白:“好狗不挡道。”
  他一脚上去,踢飞了好几个跟来的仆役,包括三少爷身边的两个书童与四个常随。
  周汝生老大人已经面无表情地护送堵在门口不得其门而入的孩子们,进了学堂里,尤其是山哥儿,被他拉着小手进了学堂的大门。
  至于三少爷?
  谁管他去死!
  周汝生老大人就是这么冷酷无情。
  山哥儿进来还朝三少爷吐了吐舌头,做了个鬼脸儿:“无耻的小偷,欠揍的小王八蛋。”
  骂的三少爷都要气吐血了。
  偏偏这会儿山哥儿能进去,他却不能,吴河大掌柜那边被人打了个七零八落,三少爷忍不住了,大声的道:“请问三位老先生,小子有何不妥之处?为何要拒小子于门外?”
  “你有什么好的?”孔老大人站在门里,示意所有的孩子都站在他们三个老先生的身后,耄耋老者搭配垂髾孩童,颇有一番另类的搭配感。
  “小子三岁能说话开始,就背诵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五岁能写字,七岁开始启蒙,自问资质并不比这些乡下孩子差,何况,小子出身泾河城吴氏一族,有着三百年传承的世家大族!”这是三少爷最自傲的地方:“父母皆是嫡出,且身份高贵。”
  最主要的是,他血统纯正。
  父亲母亲是嫡出,就代表着两个世家大族的血,流淌在他的血管里。
  他的家族以及外家都是赫赫有名的,他也就引以为傲,觉得报上了家门之后,势必会让几个老儒纳头便拜。
  “你再聪明,家世再好,也不是榆树村的孩子。”这是杨大生的话,顺便,三位老先生也是如此认为。
  吴河大管事不高兴了:“既然无法入学,那我们凭啥租赁榆树村的房子啊?不就是为了就近让我们家三少爷不耽误学业么。”
  这个时候,一直看热闹的老郭家的郭老大,打了个激灵。
  他们家租赁给这吴氏商队的房子,是价格最高的,虽然说是新房,但是一般人家只租赁个一百两顶天了,他们家为了盖房子,掏干了家底,现在有人租赁,他们家狮子大开口,人家同意了!
  但是附加条件就是要送他们家三少爷进学堂。
  老郭家觉得没啥大不了的,就一个十岁的小子进学堂而已,而且不是长期读书,就是在这里学几天,商队回去了,那位娇贵的三少爷,也会跟着回去的,村里肯定没意见。
  加上他们家给的钱多,老郭家没跟人说,这边就答应了。
  还是写在契约文书上的条款,要是违背了,是要退还人家租金的,还要加上违约金。
  那不是他们家能承受的,他们家早就把钱花出去了。
  因为盖房子,不是盖完就完事了,里头的各种物件儿,都要换一下了,他们家来这边的时候,一穷二白,还要靠良哥儿的婚事才能吃饱肚子。
  后来良哥儿不理他们了,他们又靠小雅的婚事过日子,靠来靠去最后还是要靠自己。
  “大家误会了,吴三少爷可以用我家的名额,我家是榆树村的啊!”郭老大赶紧站出来,支持自家的租客。
  这可是他们家的财神爷。
  “你家的名额?”邵小可皱了皱眉头:“郭老大,你家哪儿来的名额?你家的大小子都十五了,二小子也十三了,早就过了年纪,你家的孙子辈儿,还没人影儿呢。郭老二家的大小子十一岁了,二小子才三岁,还不到年纪。何况,没听说名额还能让人顶替。”
  最少上学的年纪也得六岁才行,太小的孩子,没资格进来。
  老郭家的郭老二,本来是有个姑娘的,六岁了,但是因为他们家重男轻女,那孩子在家估计日子过得不好,病病弱弱的不到七岁就夭折了。
  要是那个孩子活着,倒是真的有一个名额。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