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去看看。”笑哥儿拿了自己准备的礼物,不多,也不是多名贵的东西,田家是北风府的巨富人家,又跟京里头的皇商薛家有关系,啥好东西没见过啊?
笑哥儿准备的礼物,昂贵的就一个,是金丝楠木的招财进宝的摆件儿,这个比较适合商人家。
其次是十二个造型各异的络子,这是他自己打的。
然后是干的榛蘑二斤,干的猴头菇二斤,榛子五斤,松子五斤。
这些东西的价值都不高,除了那个金丝楠木的招财进宝的摆件儿,这还是熹夫郎帮他挑的,说这个肯定不会失礼。
因为金丝楠木这个东西,非皇族不可用。
笑哥儿也是后来才知道,这东西是制作龙椅以及龙棺的木料,还只有皇帝、皇后跟太后能用,太子用都要特批的那种。
而做成的各色器物,也只有皇族能有。
熹夫郎那里有不少东西都是这种木料做成的,甚至在他的陪嫁里,还有好几根金丝楠木,这是皇帝特意给他的东西。
他平时也不怎么用的上,偶尔会拿几样给亲戚们,这东西摆着就是个稀罕物儿。
笑哥儿跟山哥儿都各自有一个金丝楠木的梳妆匣子。
铁青还有一个金丝楠木做的笔架呢。
“咱们收拾一下,今天先去外面熟悉一下地方,明儿去串过了门儿,就能随便熘达了。”田崔氏乐呵呵的道:“来,今天先去那边的金银街逛一逛。”
铁青架着马车,车里头拉着田崔氏跟笑夫郎,还有四个孩子。
孩子们这次倒是都老实的很,他们去的地方又很近。
府城的金银街,也就不到三五里地的长度,但是左右两边的铺子,全都是做珠宝生意的,银楼比比皆是。
“这家田华银楼,是田家的产业,我们进去看看,有相中的就买下来,手艺不错的。”田崔氏就算是逛街,也会优先考虑自家的生意。
例如田家的这个田华银楼。
“看起来是挺好的。”笑哥儿发现这家银楼的门脸儿不大,但是进出的客人,比旁边的那家多好多的。
其实旁边那家一看就是新开的,门脸儿敞亮,门口还站着笑脸相迎的伙计。
但就是去的人少,都来隔壁这家貌不惊人但是历史悠久的田华银楼。
“几位……哦,二嫂啊!”来人是个大伙计,一看就是聪明伶俐的那种精明人,见到田崔氏,不喊什么“田二夫人”啥的,直接喊“二嫂”,天然的就带着那么一股子亲热劲儿。
“这是笑夫郎,这是他相公铁青,你叫铁青大哥和哥夫郎就行了。”田崔氏介绍了一下两口子:“我们来看看东西。”
田崔氏又道:“这是东子,这家铺子里的大伙计,他最会介绍东西了,而且价格上还能给点优惠。”
田崔氏没说的是,她听当家的说过,这东子为人肯干又圆滑,田华银楼的大掌柜正值壮年,又是田家自己人,地位稳固的很。
但是二掌柜的已经上了年纪。
第477章 买东西
要是没意外的话,东子就会接替二掌柜的,成为这里的话事人之一。
到时候,这大伙计可就水涨船高了!
田东如今年纪比小田掌柜的小,但是阅历可比他多多了。
毕竟两个人主持的买卖性质不同,对待的客户也不一样。
“铁青大哥,哥夫郎。”东子乐呵呵的叫了人:“是要看什么?金饰还是银饰?给孩子们买还是老人?咱们这店里头都有。”
“先看看金子吧!”笑哥儿这人很务实,觉得银子当钱花,金子可以留给子孙后代。
“那么,我们去三楼。”东子小声的告诉他们:“咱们不是外人,我就跟你们说了,这里三楼是卖金子的,二楼是银子,一楼的那都是煳弄人的玩意儿,想要戴着好看又能传给子孙后代的,还得是金银,珠宝那玩意儿,咱们买得起,也不会保养啊!”
“你说的太对了!”东子的话,说到了笑哥儿的心坎里:“我跟你说,那些啥珍珠翡翠的,保养起来的确是麻烦,我都不爱戴了。”
笑哥儿这说的是大实话。
熹夫郎、肖伟他们没少给他送各色的首饰,其中昂贵的整套首饰不少。
包括珍珠、宝石、玉石等等,单单是在珍珠,保养起来就很是麻烦,那东西保养不好,几年之后就会没有光泽,再几年之后极容易变色,黯淡无光,最后就化成粉末了。
还是不能用的粉末。
宝石和玉石也需要养护。
铁青哪怕是在末世之前,都没有见过这样的珠宝,他更不知道,这样的东西,是需要专业人员,时不时养护一番才行,还以为放着不管就可以了。
没那么容易!
“真正顶级的珠宝,那养护起来更累人,咱们啊,还是金银划算一些,放着也不会怎么样,要是觉得不好看了,可以重新炸一炸,就行了,没那么麻烦。”东子带着人上了三楼,进了门:“来,看看这里,都是金饰,各色都有,从大到小,我们这儿镇店之宝,可是一整套赤金镶嵌红宝石的首饰,非常精美!”
那套首饰就挂在墙上,用丝绸装饰了周围,可以起到防尘的作用。
上头挂着的东西,金灿灿红彤彤的的确是非常好看。
东子本以为这套首饰,笑夫郎就算用不上,也会看直了眼睛。
谁知道笑哥儿只是看了几眼,就不感兴趣了。
说实话,他家里头,有十几套比这个还要好的首饰,都是那些人送的年礼或者是礼物,见面礼啥的,名头各不相同,但是给的东西却一个比一个好。
笑哥儿虽然足不出户,但是好东西的确是不少。
东子愣神的功夫,田崔氏已经跟着笑夫郎,带着孩子们去了最开始那边的金簪子看起。
如今没有玻璃这种东西,金饰的柜台上,一个盒子一个盒子的摆放整齐,上头插着或者是躺着各色的金饰,这边的就是金簪子。
笑哥儿一眼看过去,就相中了一对儿金簪。
这是汉子跟夫郎的款式,乃是一对儿的百灵鸟造型的簪子。
百灵鸟儿是多子的鸟儿,叫声又好听,寓意好啊!
笑哥儿就拿了这对金簪子:“要这一对儿。”
“好。”铁青就拿了下来,放到了身边的托盘里,这个相当于是购物用的筐子了。
下一个是一对儿非常粗壮的那种大金镯子:“给娘买一套回去。”
来一趟府城,不给爹娘带点东西回去,不是笑哥儿的性格。
“这个好看吗?”铁青觉得不太好看:“你看这个呢?”
旁边的也是一对金贵妃镯,上头还镶嵌了细碎的红宝石,看起来更喜庆一些,昂贵些。
“这个不好,宝石都太小了。”笑哥儿却道:“要红宝石的话,娘那里还有好几个赤金镶红宝石的镯子呢。”
其实是好几对,这东西一般都是成双成对的。
最后选了那对非常古朴又沉实的金镯子。
一个金色的挂着金长命锁的项圈儿,被笑哥儿戴在了铁蛋儿的脖子上:“会不会太硬了?硌着下巴不?”
“不要这个!”铁蛋儿觉得脖子上带着个东西有些不舒服,说啥也不要。
“拿着吧,来一趟府城,买个东西回去。”笑哥儿才不管自家小子要不要,他反正是要买的,其实铁蛋儿有不少金银制品,项圈儿啥的更不缺。
笑哥儿给铁蛋儿买了,自然是要给田崔氏家的两个孩子也买的,四个孩子一人一个金项圈,上头耷拉个大小不一的长命锁。
另外一个柜台上的金镶玉挂件,让笑哥儿看了半天:“你说这个给大哥好不好?”
“好,非常好!”铁青乐了:“旗开得胜的意头,再适合不过了。”
笑哥儿将东西拿了下来,放到了铁青端着的托盘里。
两口子带着孩子们挑来选去,拿东西一点都不手软,东子倒是先腿软了,他趁着额两口子带孩子们看一个马上封侯的金摆件的时候,拉着田崔氏:“我的二嫂啊,这俩人是啥意思?那是金子做的东西,不是他们家地里头的土坷垃。”
这一路扫货的架势,他从来没见过。
府城里的沈大老爷家,都没这样过!
沈大老爷那还是曾经府城的首富呢。
还有原来的王大老爷家,也没有这样买过东西。
如今府城的首富是他们田家,那就更不可能了。
“你不懂,他们看上了,是你们这旮沓的福气。”田崔氏却道:“恭喜你了,做成了这么大一笔买卖。”
东子有些摸不着头脑:“啊?”
田崔氏没有跟他多说,榆树村的大白菜,神神秘秘的,就算是田家的人,一般也不知道根底。
她能知道自然是因为她当家的跟她好,才跟她说了几句,公爹那边也来信说要尽量照顾铁青他们全家,一定要跟他们打好关系,这对他们日后有好处。
其实大哥跟大嫂带孩子跟在父母身边,主要是接公爹的班。
至于他们家,就有点放任自由了,幸好主家用得上他们。
但是能跟铁青两口子相处好,田崔氏也不会房契这个机会。
那边,笑哥儿看到了一对金簪,他戴不了,家里也没人会戴这么年轻花俏的金步摇流苏坠珍珠的东西。
他干脆拿了起来,插在了田崔氏的头上:“这对儿太配弟妹了。”
田崔氏都惊讶的张大了嘴:“哥夫郎,这可贵了。”
“贵点才值得。”笑哥儿道:“这对簪子咱们要了,就当是我给弟妹的礼物。”
田崔氏眨了眨眼睛,笑了:“好,听哥夫郎的。”
田崔氏平时都是荆钗布衣,这次是因为要陪客,穿着的是绸缎袄裙,头上盘了干脆利索的灵蛇髻,耳朵上带了一对儿金耳坠子,头上簪了两朵正红色的牡丹绢花,用两根金簪子固定了发髻。
这一身打扮是奔着干净利落去的,牡丹绢花也只是点缀一下,这是她全身唯一的艳色所在。
素素净净的脸上,没有贴花黄啥的,但是配上这对金步摇流苏坠珍珠,瞬间就有了一股雍容的气质,一看就让人觉得,这是一个生活很顺遂的小妇人。
“这就对了。”笑哥儿将东西放到了托盘里。
还朝铁青眨了眨眼睛,铁青朝他挤挤眉毛,夫夫俩还有点默契的意思。
其实铁青知道,笑哥儿刚才只是拿田崔氏做了个实验。
笑哥儿被几个嬷嬷夫郎教导了这么久,一次都没有独立出来展示过自己学到的本事。
他刚才给田崔氏挑东西,一个是为了田崔氏这一番热心肠给与回报,一个是证明自己的眼光不错。
果然,挑了东西之后,比划了一下,的确是很适合田崔氏。
而看田崔氏的眼神,就知道她也十分喜欢这对金步摇流苏坠珍珠。
他们买了一圈的东西,然后拿去了三楼的柜台那里结账,东子亲自为他们核酸,扒拉了三遍,才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一共一千五百六十七两银子,零头抹去了,给一千五百六十两就行。”
一千五百六十两银子,是他迄今为止,做的最大一桩单独的买卖。
不是谁家集体采购,只是一家人出来买个东西而已!
这事儿都惊动了同楼层的几个大伙计,这帮人现在都在一边看着呢。
铁青要是给不出钱来,那他可真是丢人了。
“这是两千两银票,你找给我现银就行了。”铁青拿了轻飘飘的两张银票给田东:“连城钱庄的银票,你可以去兑一下银子。”
他们这条街的街头就有一家连城钱庄,离得很近。
“我亲自去,你们在这里再看看,那个谁,小六子,过来将东西都包好。”金银这种东西,都有专门打包的盒子。
铁青一口气买了这么多,他们肯定要用最好的盒子给打包啊。
“前头不远处有家老翁炖鱼锅,咱们去那里吃开江鱼吧?”田崔氏若无其事的跟笑夫郎聊天:“那里的开江鱼最地道了。”
“行啊,让他们单独给炖一锅鱼籽、鱼泡啥的,给孩子们吃。”孩子太小,吃不得多少鱼肉,怕被鱼刺卡嗓子。
家里吃鱼,都是吃的大鱼,小鱼除非是很小的那种柳根鱼、葫芦籽。
“可以,他们家可以用鸭蛋搭配大酱,再放一些鱼下水,蒸个下水碗儿吃,那个孩子们能吃。”田崔氏道:“他们家还有贴饼子呢,听说是用鸭蛋和的面,可好吃了,软得很,最适合小孩老人了。”
两个人商量了一下去哪儿吃,不一会儿,东子就回来了,还提着不少银子,当面清点给铁青,铁青干脆跟他道:“给我换成金子,这样拎着不方便,我夫郎那里有零花钱。”
东子想了想:“我给您换成金叶子吧。”
所谓的金叶子,有两种。
一种就是跟书一样,一张一张的金子压成的薄片,一两一张,这叫“金页子”。
一种就是打造成树叶的模样,一片树叶就是一两金子,也叫“金叶子”。
同音不同字,但是重量都一样,都是一两。
金子这个东西贵重,而能有这种花费雅趣的,一般都是大户人家。
东北这旮沓恐怕是没有这样讲究的人家。
“行,换成金叶子,不要翻页的那种。”铁青懂这里的事儿,特意点明不要“翻页”的,就是不要“金页子”。
“明白,明白!”东子赶紧麻利的给换了金叶子,一兜子都给了铁青。
铁青从里头拿出来两片塞给了东子:“辛苦了,这是给你的见面礼,别嫌少。”
“不少,不少了。”东子高兴地弯了弯腰:“谢铁大哥,哥夫郎赏。”
第478章 纯纯的金子
铁青乐了:“改天找你吃饭,先忙吧,我们这就出去了。”
“哎!”东子收了这份见面礼,将他们送到了门口,一行内眷小孩儿,正要上车去吃饭,身边突然传来了喧闹声。
271/287 首页 上一页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