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铁面相公笑夫郎(穿越重生)——初吻江湖

时间:2022-02-08 10:21:33  作者:初吻江湖
  而在此期间,宋氏母女也没闲着。
  从进了这个铁家开始,宋夫人是觉得铁青是不是没啥安全感啊?这家里头建的跟要塞似的,她是跟随丈夫出过远门的妇人,见识过雄关。
  那里的城墙就是石头搭建起来的,跟老铁家有点相似。
  尤其是,这样的一栋宅子,那得花多少钱啊?砖石在古代可不便宜。
  铁青这砖石都是定制的那种,在采石场那里就要精加工,再运到这边来,光是运费就是一笔大钱。
  这也就是欺负榆树村里的人没啥见识,算计不出来这成本,不然的话,就该知道,铁青这房子,价值万两白银。
  雇佣的长工,这会儿因为没啥事情做了,就都在窗下晒太阳,同时,还扯了个大笸箩,搓苞米粒子。
  他们搓苞米,用的是更先进一点的办法,一个像是搓衣板一样的东西,用石头打造的,上头有棱角,苞米棒子上去搓两把,就掉粒子了。
  这个要比纯粹的用手搓,快多了。
  一群人手劲儿大,搓的很快。
  见到有人进来了,还抬头看了一眼,发现是一群女眷。
  前头两个穿金戴银,后头跟着的人也穿戴很好,一看就是有钱人。
  孙空一瘸一瘸的进来了。
  “孙老七,这是哪儿来的?”吴老三吴广凑了过来:“咋来咱家了?”
  “是宋家粮铺的女老板。”孙空道:“来了两次了,非得要进来,也不知道干啥,要收粮食,不都是去老魏村长家么?”
  老魏村长家地方大不说,他们家西边还有一个小场院儿,完全扑腾的开。
  非得要来铁家干啥?还要见当家夫郎。
  而宋夫人对长工们视而不见,在她看来这都是下人。
  宋小姐则是以一副女主人的姿态,打量这栋大宅子。
  虽然这宅子是新建的,还是在榆树村这个乡下地方。
  但是不得不说,建的非常好,格局好,用料考究,比起她家的祖宅也不差啥了。
  门窗上都是新煳的牛皮纸。
  走廊下挂着的……应该是灯笼,可惜,笑哥儿没有那么高尚的追求,他们家走廊跟房檐下挂着的都是苞米、大蒜和红辣椒!
  特别有乡村气息的东西。
  按照规定,他们这样的普通人家是不能有抄手游廊这玩意儿的,所以铁青搭建的走廊,上头爬满了葡萄藤,这才种下二年,明年就能开花结果了。
  但是冬天的时候,东北太冷了,这也怕将葡萄根儿冻死,所以要在葡萄的根部,用草帘子盖上,外头在盖一层破抹布,不让落雪在葡萄根儿那里,第二年再将这些东西扯开,葡萄藤自然就随着季节变换,重新绿起来。
  这只是铁青万物生空间里的葡萄秧子,是末世里的产物。
  结出来的葡萄,又大又甜,还能适应东北寒冷的气候,只要保护好根部,其他的都不是问题。
  春天万物复苏,嫩绿的叶子从土竭色的枝条上慢慢的伸展出来,那是一幅很美好的超慢画面。
  夏天的时候,这走廊一片绿色,遮阳纳凉的美地之一,有的时候,大家中午休息,都不在屋里头睡觉了,而是拿了席子出来,铺在走廊里,在葡萄藤的阴影下,美美的睡个午觉。
  秋天的时候,这里应该挂满了美味的葡萄。
  但这个时候,都初冬了好么。
  葡萄藤已经没有了叶子,干巴巴的缠在上头,地上一堆的草垫子,破麻布片子,能好看才怪。
  这么看起来,就让宋小姐很不满意了,这么好的宅子,怎么里头不好好收拾一下?
  这些东西都该丢出去。
  长工们懒惰,连伺候人的夫郎都不会干活儿。
  她进门之后,一定要好好的捯饬捯饬这个家。
  因为她们算是客人,又是内眷,伍夫郎将人带到了正房的厅堂里头,不过因为这个时候冷了,厅堂里头虽然有棉帘子,可还是烧了炭火炉子。
  屋里头点了檀香味道的熏香,有一点淡淡的悠然气息。
  主位自然是空着的,宋夫人尽管很想坐在那里也不行啊!
  宋小姐却打量了一眼屋里的摆设,还满意的点点头。
  她这幅做派,太明显了,伍夫郎不由得皱了皱眉头,元夫郎给她们娘俩儿上了点心和茶水。
  茉莉花茶,炉果儿和槽子糕。
  说实话,这样的接待规格,在乡下已经是很不错了。
  宋夫人却有些不满意,她以为是个乡下夫郎的笑哥儿,家里头竟然还有这样大户人家才有的接待手段。
  以前她又不是没去过乡下农家,有一碗糖水喝就算不错了,她还想着,给她端来糖水,她就借机会发飙,好好数落一下那没见过面的笑夫郎,一个乡下夫郎,就是上不得台面。
  谁知道和她想的不一样。
  这让她觉得气息一滞,郁闷不已。
  宋小姐倒是摆起了女主人的款儿,喝茶都喝的很矜持的样子。
  可惜,除了她自己带来的人之外,其他人都没看她一眼,白摆了半天的姿态。
  笑夫郎才出来。
  双方一见面,就相互打量了一番。
  宋夫人不用说,半老徐娘一个,不过打扮的好了,看着也很有风韵。
  虽然年纪大了却也擦脂抹粉的,两条细眉下,一双丹凤眼,看人的时候,带着三分审视,六分品评,只有一分的柔和,不然就太吓人了。
  梳着比较传统的坠马髻,上头斜斜插着一支很大很耀眼的金步摇,以及一朵粉白色的绢制牡丹花儿。
  耳朵上一对大金耳环,一看就很沉的那种。
  朱红色的短袄,降红色的长裙拖地,腰上系着正红色的腰带,非常的显眼,腰带上还挂着香囊、荷包和玉佩。
  手上一对金手镯子,以及两个戒指,其中一个戒指上镶嵌的是一方翡翠,一个戒指上镶嵌的是一个很大的珍珠。
  全身上下的装扮,的确是说不出的富贵。
  而宋小姐恰恰相反,大概是因为年轻的关系,又是个没出门子的姑娘,宋小姐的打扮就很清爽了。
  虽然也擦脂抹粉的,但是没有浓妆艳抹。
  宋小姐梳着双环望仙髻,这是很漂亮的未婚女子才会梳的发髻。
  不过因为梳的比较费时费力,一般也就大户人家的小姐才会这么做,而普通人家的闺女,很少梳这样的发式。
  但是梳起来的确很漂亮,上头还簪了一圈儿的珍珠头花,以及一个长长的金步摇,耳朵上的明月珰,脖子上的金项圈儿,都是很名贵的东西。
  深绿色的长裙,淡绿色的褙子,上面绣着缠枝蔷薇花纹,往那里一站,素素净净的像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儿。
  大大的眼睛,水汪汪的样子。
  这对母女的身后,站着两个大丫鬟,分别穿着素色的窄袖衣裙,梳着双丫髻,只插着红色的头花,耳朵上却戴着银耳坠子。
  四个仆妇穿着的是半新不旧的棉衣,虽然是仆妇却同样穿着长裙,这跟村里头的人不一样,村里头的人为了干活方便都是穿的短袄,盖过屁股的那种,穿着的是长裤,棉鞋子,头上盘着发髻,插着素银簪子,耳朵上是银耳环,手上没带东西,因为怕耽误干活儿。
  不过她们都是一身的富贵打扮,一看就跟村里头的不一样。
  笑夫郎心里诧异,没想到商贾之家的女眷,是这样的啊?果然十分富贵逼人。
  在笑夫郎打量这宋氏母女的时候,宋氏母女也在打量笑夫郎。
 
 
第136章 赶出大门去
  杏花嫂子虽然是个厨娘,却是在真正的豪门里头混过的人,给笑哥儿的打扮也很合身。
  头发盘起来,因为他已经是个夫郎了,所以头顶上盘了个发髻,用网巾罩起来,免得松散,用一根金簪子固定,金簪子是喜上眉梢的样式,就是一对儿喜鹊立在枝头的样子。
  端的是干净利落。
  脸上擦了润肤的香脂,淡雅的清香味儿。
  身穿天蓝色绸缎面儿的长衫,腰上系着明蓝色的腰带,坠着荷包和香包。
  脚下是一双原色的鹿皮厚帮儿的靴子,还不是棉靴子,这会儿穿棉靴子有些捂(热的意思)。
  笑哥儿脸蛋儿红润,气色很好,眼睛因为是一双笑眼,看谁都是笑眯眯的样子,加上这里是他的家啊!
  他有底气,自己的地盘么。
  所以笑哥儿就坐在了主位上:“两位,来我铁家有啥事儿么?”
  说话有点土,但是精气神很不错。
  宋夫人喝了一口茶才开口:“这次来,是为了收粮食,笑夫郎是吧?我是宋家粮铺的老板娘。”
  “哦,宋夫人。”笑哥儿莫名其妙的看了看这娘俩儿。
  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宋小姐貌似对他不太满意的样子?
  咋那眼神儿看他呢?就像是曾经的良夫郎、明哥儿似的……。
  他俩应该不认识吧?
  “铁家的粮食不少吧?”宋夫人又喝了一口茶,早上吃饭的时候,有一款小咸菜,她吃着不错,吃的有点多,齁着了。
  “还行。”笑哥儿不知道她啥意思,回答的也够简单的,家里多少粮食,他还真不太清楚。
  倒是知道自家留够了吃的粮食,起码能吃一年半到两年。
  除却自家的苞米,高粱米和小米等等粗粮,还有相公买回来的细粮,就是大米跟白面。
  家里头隔三差五的吃一顿,全家都吃。
  三五百斤的大米白面,搭配那些粮食,足够吃了,还能有不少富裕。
  宋小姐看到笑哥儿主位上铺着的小羊皮椅垫,很是不平,客位上没有啊。
  “我原来说过,老铁家不卖粮食,我就不收这榆树村的粮食了。”宋夫人开门见山:“知道吗?”
  “听说过。”笑夫郎一头雾水:“可是,您要是收粮食,就去老魏村长家啊?是来看看我们家粮食的么?院子里堆着呢。”
  “我看到了。”宋夫人放下了茶碗:“不过,我还有个条件。”
  “啊?”笑夫郎愣了愣:“收粮食还有条件?啥条件啊?”
  宋夫人就直接说了她的条件,笑夫郎都听傻眼了。
  再说老魏村长家,大家都来了,铁青也跟着老肖头儿来了这里,作为乡老,老肖头儿跟老魏村长坐在炕上,喝着茶叶水,难得的,老魏村长泡了很多茶水招待大家。
  还炒了毛嗑,一屋子的人,热热闹闹喜气洋洋,就等着卖粮食了。
  “这三个铜板一斤,我家今年能挣不少。”
  “我家也不少,这还是大粮,我家还有不少杂粮呢。”
  “今年丰收啊,谷子都打了不少。”
  “听说老黄家的芸豆种了不少,卖去了县城里头,五文钱一斤卖的呢。”
  一群庄稼汉子坐在一起,能聊啥?也就是地里头的这些事儿。
  这要是一群内眷老娘们儿,聊的就该是某些八卦事情了。
  正说着呢,宋辉就来了,带着两个伙计,七八个力工。
  他进来之后,看到了铁青,一愣:“你怎么在这里?”
  “来这里卖粮啊!”铁青淡定得很。
  宋辉都有些懵圈了:“可是,我家老板娘跟小姐,去了你家啊。”
  “宋夫人跟宋小姐,去我家干啥?”铁青板着脸,一点笑模样都没有了。
  “这……您回去了就知道。”宋辉有点说不出口,尤其是在这么多人的面前。
  乡下人是没啥大不了的,但是乡下人淳朴,一双双眼睛都很纯真,没有城里人那么多算计,也没有生意人那么多弯弯绕。
  再说,守着老肖家人的面,他咋说?
  “我回去看看。”铁青站了起来,他怕笑哥儿在家吃亏。
  这宋夫人去了老铁家,大家都听见了,这里头最兴奋的就是刘二家的。
  “宋夫人去了铁家,这是要先收铁家的粮食啊!”刘二家的在一小群老娘们儿里头,嗓门儿高的很:“铁家赚了不少呢。”
  “那铁家那么多的地,再不出息点儿,这日子还能过么?”有那明白的人,觉得刘二家的有点过了。
  老铁家那么大的房子,那么多的长工,要是不卖点粮食,这些都靠啥维护啊?
  刘二家的这些日子一直在跟人说老铁家怎么怎么有钱,老肖家是靠着铁青才发达起来的,如今肖伟回来了,恐怕还得铁青给出钱娶亲啥的。
  说的好像老肖家是卖了笑哥儿似的,也不看看,老肖家的地都是铁青在种,一年到头的那点出息,最早几年还不是铁青买下来?
  铁青盖房子的时候,老肖头儿到处张罗,欠下的人情可不少。
  要不是老肖家嫁了笑哥儿给铁青,铁青也不可能在榆树村过得这么滋润。
  流民那么多,能真正名声好,融入榆树村的,能有几个?就老郭家,良夫郎的娘家,名声就不好,基本上没人家乐意跟他们打交道。
  他们家将良哥儿嫁给了刘三儿,算是在榆树村有了一门亲戚,可是其他没成家的小子,也都是娶的流民里的哥儿姐儿。
  没啥嫁妆,也没有给啥聘礼。
  老郭家的日子过得很热闹,每天吵吵闹闹,左邻右舍这几年都习惯了。
  没有比他们家更闹心的人家了。
  “他们能收多少粮食啊?万一收购了老铁家的,还能要咱们这样的散货么?”刘二家的继续道:“别到时候人家卖了个好价钱,这宋家粮铺的人再走了,我们可就竹篮打水一场空啦!”
  这关系到大家的切身利益,刘二家的又能说会道的,搞得大家都很忐忑,尤其是有不少人家都指着卖了粮食的钱。
  要么还债,要么办重要的事儿,娶亲出嫁的都要钱呢。
  更有生病的指着这钱看病抓药。
  哪儿不指着这笔钱啊?
  刘二家的朝老郭家的使了个眼色,老郭家收了刘二家的一点好处,加上老郭家也有不少粮食要卖,家里头更是指望这笔钱过日子呢。
  就也开口说了一些话,搞得大家有点心里没底儿了。
  老肖头儿一看这不行啊!
  “宋辉掌柜,你看啥时候收粮食?”老肖头儿就直接问了宋辉。
  宋辉其实没吭声,因为他不知道夫人那边是个啥情况。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