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我靠经营小卖部成了网红(近代现代)——扶我起来我还能写

时间:2022-02-09 09:03:48  作者:扶我起来我还能写
  一下接了十斤辣条的单子,张小北又买了些香料和牛筋面,叫来了刘母帮忙做。自己对油温的把控还是不太好,万一味道做的不符合客户口味,砸了自己招牌,这可不行。
  张小北借口辣条寄给了朋友,很爱吃,麻烦刘母帮忙多做些。
  见自己做的东西别人喜欢,刘母心里高兴的不行,风风火火就来张小北家又给做了一批。这次张小北还找了蒜香辣条的教程,跟刘母俩人尝试着做了一些,结果做出来的味道也是出奇的好。
  见成功了,张小北赶忙就将辣条上架,这次还顺便多附赠了一斤蒜香味道的手工辣条。刚上架没一会就被拍下架了,张小北不知道这个客户是不是这几天都在盯着自己的店铺,就等着辣条呢。
  为了感谢刘母帮了自己这么大一个忙,张小北将自己前段时间在网上买的粗火腿给了对方一根。刘母不好意思收,张小北硬是塞了过去。
  刘母走后,张小北守着小卖部。切了一角刘母给自己的葱花饼,夹着热乎乎的辣条吃的正香。
  “老板,拿瓶汽水,再来跟烤肠,多放辣椒。”一个顶着一头毛躁黄毛的青年眯着眼睛走了进来。
  现在也快到秋收的季节了,村里的年轻人开始陆陆续续往家赶,这段时间村里一下热闹了不少。
  见来客人,张小北忙放下手里的辣条夹馍,给人插烤肠、结账。
  “3块钱,瓶子等会得给我拿回来。”
  黄毛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半年没回村子,还是那个老样子。就是村口多了个小卖部,方便了不少。
  他举起手机给老板看了眼支付页面,正准备离开。这时余光一撇,就瞧见收银台上放着个裹满青翠葱花的饼,夹着麻辣鲜香的辣条,瞬间止住了步子。
  “老板,这哪买的。”
  张小北顺着顾客直勾勾的目光看到自己的辣条夹馍,摇摇头,“不是买的,自己做的。”
  黄毛双眼睁大,隐隐能看出一丝失落,他纠结了半响,复问,“老板,那你这个卖不。”
  后又着急补充道:“卖啥不是卖嘛。”生怕张小北不愿卖给他,颇有点耍无赖的意思。
  实在是这个葱油饼夹辣条太香了,对于已经吃了几天清汤饭的他,简直没有抵抗力。
  老一辈人勤俭惯了,做饭总是少油少盐。什么鸡精味精更别想了,那都是会吃死人的东西。所以做出来的饭总是没什么味道,黄毛又不会下厨,只能这么吃着。只求赶紧把家里的几亩地快些收完,回城里吃点好的。
  这嘴呀,简直淡出鸟了。
  所以在看到红油油的辣条夹馍,馋的不行,非得让张小北也给他弄一个。
  张小北想着厨房还剩一些,辣椒吃多了也不太好,便答应了下来。他将黄毛带到厨房,谁知黄毛看到厨房的葱花饼,也非得要,还要张小北给他把辣条加里面。
  看黄毛一脸不给吃就不走的架势,张小北乖乖给他弄了个同款辣条夹馍。至于价钱,他也没多要,就收了5块钱。
  黄毛丝毫不觉得贵,这一份在城市随处可见的吃食。对于现在的他来讲,意义可完全不一样。仿佛被困在沙漠即将脱水而亡的人,突然找到一片绿洲。
  而且这绿洲的水竟如此甘甜如饴,犹如琼浆玉液,岂是城市那瓶装的矿泉水能媲美的。
  “好吃。”黄毛边大口吞咽边发出赞叹,仿佛自己手里捧着是什么绝世美味。
  “老板,明天还有吗,我能预定一个不。”
  这……
  张小北只想说自己那点口粮都被他吃完了,哪来的明天的。
  可转念一想,为什么不能把辣条放在小卖部里售卖呢,估计卖的不会比烤肠差,毕竟谁能抵抗得了辣条的诱惑。
  想到就做,张小北当即将刘母请了过来,让她帮自己制作辣条,自己给她工钱。
  毕竟自己整日看着小卖部也没那么多时间,而且刘母手艺比自己好。不知道为啥,同样的材料和步骤,自己做出来的就是没刘母做的好吃,张小北便放弃了。
  刘母想都没想就答应下来,做辣条对她来讲是件很简单的事情。并且不用出门在家就能把钱赚了,这有什么不乐意的。
  做好的辣条被张小北放在小卖部的收银台上售卖,没想到第一天竟意外卖的不错。
  黄毛就是辣条的首要追捧者,当即跑来要了一份。对于没有葱花饼,他还表示十分遗憾,想让张小北一起售卖,被他以太麻烦为由拒绝了。
  黄毛没了办法,买份辣条,回家拿了个热馒头夹着吃。虽然没有葱花饼那么香,但配个馒头既解辣又顶饱。
  除了黄毛,最喜欢辣条的无非是那些学生们了。一斤10元,对学生来讲有点贵。张小北便用塑料袋将其分成小份,一块钱一份售卖,就算是这样购买的人群还多是以镇上的孩子为主。
  回村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小卖部的生意也逐渐火热。尤其是烤肠、热狗和辣条等一众零食,卖的飞快。
  而此时软件的店铺,又迎来了辣条的回头客。
  常如碧自从将辣条跟自己的小姐妹分享后,便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喜爱。但都反应味道好是好,就是有些太辣了。相比于常小姐最爱的麻辣味,好友们反倒更喜欢蒜香。就连从不吃辣的常老爷,那日品尝过后,每每酌酒时,都会让常如碧再给他整点当下酒菜。
  本来就爱吃辣条的常如碧,哪里受得了父亲的诱惑,赶忙就来张小北这里下单了。
  得知顾客那里的人吃不了太辣,张小北还贴心准备了五香和微辣口味。
  另他没想到的是,因为自己出的五香和微辣的辣条,竟让辣条这种小吃在江南小城莫名火了起来。
 
 
第018章 荞麦挂面
  自从川菜馆关闭后,这可让它的一众食客痛心疾首,各位酷爱麻辣的老餮恨不得众筹开一家。这时听说常小姐不知从哪得来一种小吃,颇有川味特色,于是纷纷上门,只求有缘品尝一番。
  刚开始常如碧还舍不得把它拿出来,可耐不住父亲的劝说。到底来的都是城里有头有脸的人家,也不好让人空手而归。常如碧无法,只好交了出去。
  这日几人围坐在常家花园一凉亭下,就着小酒,品着辣条,实在爽快。
  常如碧坐在角落,左手捧着一杯清茶,右手握着筷子直夹碟中的辣条,别的菜色竟丝毫未动。行为虽有些难登大雅之堂,但客人们正与父亲交谈甚欢,并无人留意自己。并且常如碧注意到,那几位来客,夹辣条的速度可不比自己慢,想到这常如碧便放开了。
  丫鬟立在一旁,垂头满脸愁容,除了帮小姐添茶,还要时不时提醒她注意仪容。
  常如碧却丝毫不往心里放,只见她面前摆着4个小方碟子,分别是四种口味的,常如碧没有一个不喜欢的。就是可惜碟子里装的实在太少,本来自己可是有一大盘的,都被爹爹分了去。
  看着客人面前同样几个的小碟子,常如碧一脸的哀怨。
  “不知常小姐是从何处得来这般美味。”刘老爷今日高兴,不仅吃到自己思念已久的川味,还有幸见到了当事人常小姐,当然得好好打听一番这辣条的来源,以后吃起来也方便呀。
  亭子下几个老餮一听到这个话题,纷纷竖起了耳朵,都想听一听这到底是哪家馆子的菜色,不仅味道奇特,还让品过无数美食的他们竟尝不出这辣条究竟是由什么制成的。
  说它像宽面,但又比它厚实有嚼劲;说它像米碾过制成的,但又不似米皮那般绵密,实在奇怪。
  见有人问自己,常小姐只好恋恋不舍放下筷子,整理了一番仪容,缓缓道:“我自己做的。”
  此话一出,现场一片哗然。一众老餮震惊的左顾右盼,最后目光定格在常老爷子身上。
  常老爷子的惊讶也是一点也不比他们少呀,他家丫头,整日里双手不沾阳春水,哪会捣鼓这些。至于闺女为啥这样说,估计是存了私心,不想告诉这些人。他这个做老爹的,自然是要站在闺女这边的。
  “这个,确实是小女的手艺,承蒙各位厚爱了。”
  见常老爷也这样说,众位老餮这才信了,转头看向常小姐的表情一下多了丝敬佩。
  “没想到常小姐竟有如此手艺。”
  “是呀,不知道常小姐是从哪位高人手里学到的。”刘老爷还是不死心,接着问道。
  这要真是常小姐做的,他以后想吃总不能让人家大小姐给自己做吧,还是再多打听打听为妙。
  谁知常小姐温婉一笑,轻声道:“自己瞎琢磨的。”
  轰隆!
  一道惊雷直直霹在刘老爷头上,让他只觉眼前一黑,身子晃悠俩下,差点倒过去。
  常小姐才不理会这些老馋货,这可是上天赏赐给她的。
  可常老爷却不这样想,经商多年的他,很快便窥得其中利益。立马趁热打铁,在城里开了家辣条铺子,全权交由常小姐负责。
  专卖辣条,各种口味的,满足不同顾客需求,一时间在江南小城赚尽了风头。
  张小北也因此获得了大量的猫猫币,不过他并未全部兑换,有些银子他取了出来换成钱用来支付刘母的工资和平衡制作所需要的成本。
  现在刘母每天都会固定做一定量的辣条,张小北只说是自己在网上开了家小店,所以才需要这么多。刘母并未多疑,还十分感谢张小北给她这个活计。平日里无论做了点啥好吃的,都想着给他带一份。
  繁闹的收获季节很快就结束了,村里的年轻人也陆续开始返乡。
  黄毛明天也准备离开了,所以特意提前一天跑到张小北这里预定一些辣条准备带回城里吃。虽然城里也有的卖,但没这个味道好。
  “这个,怕是不行,带过去怕是要坏了,火车都要坐好几天呢。”
  黄毛挠头,一想也是。可只要想到回了城就吃不到这口辛辣了,他这个心呀,就不得劲。
  “你这不是还在网上卖吗,不能真空包装吗?”
  这话可把张小北吓一跳,急忙心慌意乱的解释道:“真空机…前段时间坏了,对,坏了,打包不了。”
  一听这也不行,黄毛顿时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
  “那这样好了,你明天给我做上5斤,我在火车上吃,吃俩天应该不会坏吧。”
  张小北想了想,辣条油多,俩天应该差不多了。
  “可以。”
  听到这黄毛松口气,又要了跟烤肠和烤鱼丸这才心满意足的离开。
  但黄毛的话,却给张小北提了个醒。自己这个在网上卖货的借口,简直破绽百出。首先,自己卖食品竟连个包装的真空机都没有;其次,自己也没有真的申请网店,若被人问起,还真不知道该咋说。
  张小北连夜在网上买了个小型真空机,至于网店,还是算了。毕竟可以看到产品销量,十分不好造假,就说自己在朋友圈卖货就好了,也不会有人真的追根到底。
  弄完这一切张小北才彻底安下心来,这时自己店铺由于销量暴增,等级也上升的很快。此时货架已经开放了十个,库存也随之上涨到50。
  秋收过后,夏松风带着村里人开始制作荞麦挂面。村里就只有李奶奶会做,便主要由她来负责。几个勤快妇女打下手,花了一个月总算做出来了一批。
  就算荞麦皮也没浪费,做成了枕头芯。这个倒是不愁卖,夏松风直接拉去了镇上,当即处理掉了十几个。就连张小北也买了好几个,自己留俩个换着枕,剩下的寄给了城市的好友。
  城里现在可没有卖这个的,都是棉花或者乳胶枕头,便宜点的都不知道里面塞的啥。张小北还是喜欢小时候枕的荞麦皮枕头,透气又舒适。
  夏松风将挂面和枕头都上传到了自己前段时间申请的网店,名字就叫南林村特产,简单朴实。还开启了助农脱贫直播,可惜都效果甚微,卖出的产品三三俩俩,不成气候,他不免有些着急。
  这日他跑来找张小北,想让他帮帮自己。
  “小北,听说了你开了家网店,生意不错。”
  不明所以的张小北点了点头,“还…行吧。”他现在主要都靠那些老顾客撑着。
  “那个,”夏松风突然有些忸怩不安,表情不自然道:“能不能请你帮个忙?”
  “什么忙?”
  “就是,村里不是做了些荞麦挂面嘛。听说你网店生意不错,能不能帮忙挂在你店铺卖一下。”
  夏松风想着无论是自己的网店,还是直播的账号都是才申请的,又没有专业的运营团队,几乎没有顾客光顾。若想靠这样卖出去,简直就是痴人说梦。听说张小北的网店生意不错,他今特意跑来,看能不能通过他给自己的网店引流。
  “可以呀。”
  张小北当即答应下来,不说夏松风曾帮过自己。就单说帮村里卖挂面这件事,他也是愿意的。若真能为村里人找条赚钱的路子,让大家日子过的好些,他的小卖部的生意自然也会好。而且听说这次做挂面的人主要是李奶奶,若卖的好,她也能靠此谋生,不用再那么累的下地干活了。
  “但我不敢保证卖的咋样。”
  毕竟自己店里都是卖些开袋即食的吃食,还没卖过这样的,也不知道顾客喜不喜欢。
  “没关系。”
  “你愿意帮忙就很好了。”见张小北愿意施以援手,夏松风松了口气,随后漏出一抹和煦耀人的微笑。
  看的张小北如沐春风,心波荡漾,但同时暗地里还有丝小小的嫉妒。这夏松风天天在外面跑,大太阳晒着,怎么就不黑呢。那小脸白净的,看的他直想上去咬一口。
  “没事。”
  缓过神来他淡淡道,摇头甩掉脑子里那些乱七八糟的心思。
  美色误人,美色误人呀。
  答应了夏松风后,张小北当即就将荞麦挂面上了架。还专门为此想了一大段简介,着重强调了古法制作,纯手工定制,绿色无公害,减肥必备这几个字,希望能靠此吸引到一些顾客。
  要不是自己等级低,还没开通联系顾客的权限。他非得找买方便面的顾客好好推销一番,毕竟他购买的几率还是挺大的。现在只能凭运气,看顾客能不能看到自己自己新上架的产品了。
  除了店铺,张小北还专门发了朋友圈,还真吸引到了几个人购买。荞麦皮做的枕头芯意外的畅销,很多人表示有童年的味道,还有专门买来送父母的。
  没几天,在张小北的热情推销下,基本上每一个来店铺消费的顾客都会带上几份荞麦挂面,尤其是爱吃方便面的顾客,更是直接下单了一箱。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