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君辞合拢手上的资料:“我先了解下情况吧。”
看这边来了工作,戚一安也站起身来。
卢存就带着沈君辞和戚一安来到了一旁的三号解剖室。
工作台下亮着白色的灯,抽风机开着,沈君辞还是闻到了一股尸体腐烂的味道,他戴上手套,看了看放在解剖台上的一具腐朽枯骨。
尸体不知道经历过什么,骨头是一块一块的,还有很多不太完整。
卢存指给他道:“这具尸体是前天下午刚被发现的,重度腐烂,部分白骨化,无法确认身份。”
沈君辞问:“身边还有什么物品没有?衣服在哪里?”
“衣服是在不远处发现的,所有的记录都在这里了。”卢存说着递给沈君辞一份资料,那是之前发现枯骨的法医勘查记录,上面详细记录了尸骨发现的时间、地点、温度、周围环境,还拍摄了数张照片。
似乎每过一段,城市里就会出现这样的枯骨,不知道姓谁名谁,不知道是从哪里来,怎么死去,似乎是被整个世界遗忘在了那里。
卢存道:“这具尸骨是前天晚上在城南的凤梁山林子里被警方找到的。现场是我去看的,我判断,可能是被野兽啃食过,整体来说损毁比较严重。当务之急,是需要确认死者的身份和死因。”
沈君辞颔首:“我试一下。”
卢存看他接了任务,心满意足地转身离去。
戚一安等着卢主任走远,把解剖室的门关上,小声道:“我昨天看到他们在群里讨论这具尸骨了。”
沈君辞低头研究着骨头,嗯了一声。
戚一安说:“这工作之前被柳法医拒掉了。”他犹豫了一下,又继续说,“就前几天验婴尸的事,后来柳博士知道了,在小群里发脾气来着,他说应该打他电话,等他过来做。”
这位柳博士名叫柳殊荣,国外留学回来,今年三十二岁,是市局里的第一把刀,也是卢主任的接班人,特别是卢主任眼花了以后,很多精准的解剖都是柳殊荣来完成的。
但是这柳殊荣技术虽好,人却有些小心眼,难度高,出风头的工作就抢着来,一些麻烦的基础工作就都以太忙为由推出去,美其名曰杀鸡不用宰牛刀。
戚一安感觉,柳殊荣是觉得前两天的事他们越俎代庖,有些不开心,于是这工作就给分配了过来。他明白其他的法医为什么拒掉,这具枯骨的损毁非常严重,复原难度很高,耗费时间,有点费力不讨好。
而且,就算能拼上,拼好了以后呢?
能够颅面还原吗?能够确认身份吗?能够确认死因吗?
太多的未定因素,这一案可能会变成一桩悬案。
“别想那么多,基础工作总是需要有人去做。”沈君辞一边说,一边全神贯注地分辨着这一堆骨头,从中找出了半个颅顶。
他很快找到了尸体的两颗牙,又找到了一块下颌。
沈君辞从一块泥土之中夹出了一小团银白色的发丝,随后他又挑出了几段骨头,很快根据骨头的形状进行分辨,摆在该在的位置。
头,躯干,四肢,慢慢分化出了一个十分简陋的人形。
这是挺好的人骨练习,沈君辞问戚一安:“你能看出什么?”
戚一安看着面前的腐骨:“死者应该是女性,较为年长。身高大约一米六左右,尸体大部分白骨化,根据现场的环境判断,死亡时间在一年以上,残留的肋软骨组织可以做DNA检测,其他的需要详细检查后才能确定。”
沈君辞问他:“你觉得复原需要多久?”
戚一安说:“大概需要拼个几天吧……”
沈君辞道:“用不了那么久,我们先把大块的骨头挑出来,进行复原,检查和分辨。”
解剖台的上下都开了灯光,上层是无影灯,下方则是白色灯箱。
沈君辞把台子上分了几个区域,分别放颅骨,躯干骨,四肢骨。
有的骨头上有的带有少量腐肉,有些则是非常光滑干净,还有的上面可以看到一些动物啃咬的齿痕。
沈君辞又加了一句:“你分你觉得有把握的部分,分不清楚的交给我。”
戚一安低头看去,面前有一段长一些的骨头,可以分辨出桡骨粗隆,那是一段桡骨。
他拼了几块,又遇到了难题:“师父,这一块是……”
沈君辞看了一眼就迅速判断:“手舟骨。”
戚一安有点迟疑:“可是形状上……”
沈君辞道:“是生前旧伤,大约是死前两年,死者曾经跌倒,引起了手舟骨骨折,愈合不错,这说明死者得到了及时就医,就诊的应该也是比较规范的大医院。”他顿了一下道,“所以我怀疑这位老人是走失的。”
老人经常会发生跌倒,一旦用手去扶地面,容易发生手舟骨的骨折。
戚一安恍然大悟。
成人身体一共206块骨头,拼合尸骨是个非常需要耐心的工作。
真正进展起来,戚一安发现沈君辞对人类骨骼的了解极深。
哪块骨头他只要看上一眼,就能够迅速判断出来,放在该在的位置上。沈君辞还会耐心告诉他那些骨头的分辨方法,以及如何从骨头之中读出这个人的一生。
这就像是一堂别开生面的解剖课,短短一段时间,戚一安学到的比上学时候还要多。
一个小时,大雏形完成。
两个小时,很多细碎的骨头也归位。
三个小时,整副骨骼就拼凑完整,缺少的骨头,全部用便签在位置上做出标识。
此时的大法医办公室里,几位法医正结束了尸检。
温婉闲了下来,想起了前天来的那具尸骨:“对了,那具无名枯骨如何了?还需要帮忙么?我下午没事,可以拼一下。”
程功看了看卢主任不在,开口道:“卢主任一早把这个工作分给了沈法医,应该正在拼着吧。”
温婉一愣:“沈法医是特刑科的,这个……没问过顾队就直接把任务给了他,不太好吧?”
一旁的柳殊荣听了这话,呵了一声:“大家都是市局的法医,总不能我们这里忙得不可开交,他们那里闲着,能者多劳嘛。”
听他这么说,大家都不说话了,大办公室里一时安静下来。
这边有位和戚一安差不多时间进市局的法医实习生,名叫宋浅城,他怯生生请教柳殊荣:“柳老师,这样的一具损毁尸骨,拼凑完成需要多久啊?”
柳殊荣好为人师,给实习生耐心讲解:“那样的尸骨,考验的是法医对骨头的了解程度,像你们这样不太熟练的,估计得复原个一个星期吧。”
他随后问温婉,“温法医,你预计如果是你的话,需要拼多久?”
温婉想了想:“我没事慢慢拼的话,大概两天左右吧。”
柳殊荣对这个答案十分满意,他对宋浅城说:“像我这样,对人体骨骼比较熟悉的,不出一天就可以完成。”
宋浅城露出了钦佩的目光:“柳老师,你好厉害。”
众人正说着,有人敲了敲大办公室的门。
温婉跑去开门,看到沈君辞站在门外,急忙招呼:“沈法医,有事吗?”
沈君辞往里张望了一下,发现卢主任不在,开口道:“打扰了,我想找卢主任来着……”
柳殊荣高声道:“卢主任出外勤了,有事你也可以和我说。”
沈君辞淡然道:“那麻烦你和卢主任说一下,早上他让我拼一具枯骨,现在拼完了,放在三解剖室的解剖台子上了。”
办公室里的空气一抑,瞬间凝固下来。
这才几个小时,就拼完了?
特别是在众人刚讨论过之后,这事情有点太过冲击了。
“拼完了?”柳殊荣脸上一下子就挂不住了,起身道,“我去看一看。”
他说着话,直接大步走出。
温婉,程功也跟着起身,连宋浅城生也不放过这学习机会,一起往解剖室那边走去。
柳殊荣进入解剖室,低头一看,果然一具拼完的完整枯骨安静躺在解剖台上。
柳博士的第一反应是想要挑刺,结果目光搜索一遍,没有一点错处,有一些碎裂的骨头还被放在了一起,缺失的也做了便签标记。
温婉急忙打圆场:“拼完了就好,我回头联系一下刑警队让他们对照下失踪记录。”
程功扭头问沈君辞:“沈法医,对死者的身份你有什么想法吗?”
沈君辞听他问过来,也就知无不言:“死者年龄大约在75岁左右,女性,死亡时间预计一年零五个月,骨骼上大部分损毁痕迹是死后造成的,死者的左手曾经骨折过,有一段愈合伤。我认为可以重点排查下凤梁山附近走失的老人,特别是阿尔兹海默症患者。”
柳殊荣皱眉问:“那死因呢?”
沈君辞道:“被发现时,尸骨处于避风处,颅骨骨缝开裂,衣物在不远的地方,没有损坏痕迹,我认为有可能是反常脱衣。”
戚一安道:“反常脱衣,那是冻死的?”
沈君辞嗯了一声:“我怀疑死者是死于低温症,具体的结论还要进行化验,排除一些原因后才能确认。”
几句话说完,解剖室里站着的其他法医一时都沉默了。
特别是柳殊荣。
这么短的时间内,能够把尸骸拼凑完成,并找出合理死因。他不得不承认,这位沈法医的能力有可能在他之上。
柳博士想到这里皱了眉头,可是这又有点说不通了,他也看到过沈君辞的简历,甚至问过那所学校里毕业出来的一位朋友。
按照沈君辞现在的技艺和表现,怎么也不应该在学校里取得那样的成绩。
看他们还愣着,沈君辞淡淡道:“诸位还有别的事吗?没事的话,我先去吃饭休息了。”
柳殊荣绞尽脑汁想着要怎么挽回脸面,踌躇了好一会,还是直接跪了,开口道:“没事了,辛苦沈法医了……”
戚一安追出来:“师父,你是从哪里学到的这些技术啊?”
沈君辞平静开口:“实践积累,这个世界上有几十亿的人,就有地方会有很多的尸体。”
作者有话要说:
柳法医:我是直接跪还是走个流程?
第8章 血海尸山
四年前,R国内。
风一直在呼呼吹着,刚下的雪很快就冻结上,就算是穿着防滑鞋依然会打滑。
两人人影在冰原上行走,走过几百米,他们眼前出现了一栋栋有些怪异的建筑,建筑的外面有安全围栏和摄像头,并不对外开放。
“到了。”走在最前面的男人是个欧洲人,他有着高高的鼻梁,此时裹着厚厚的毛领大衣,他快走了几步,回头对身后拖着旅行箱的青年说,“走快一点。再慢点的话,你的脚趾会冻伤,到时候会一根一根掉下来。”
紧随其后的是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因为长相清秀,身体瘦弱,看起来还带着少年的稚嫩。他不太适应这样的温度,时不时捂着胸口,轻声咳着。
“感冒了?”毛领男人用蹩脚的中文问他。
年轻人道:“心率的问题……”这里的海拔有点高,让他的心律不齐尤为严重,有时候就心脏在狂跳着,迫使他想要咳嗽。
“还好吗?”男人又问,“这里离医院很远,看病不方便。”
青年倔强地摇了摇头,尽管面色苍白着,却开口道:“我很好,也带了药了。”
男人道:“你可以叫我李,你的名字是……什么辞?对不起,我虽然中文不错,但是那只是我精通的六种语言之一。我得承认,你的名字有点难记。”
“沈君辞。”青年重复了一遍自己的名字,他沉默了片刻道,“或者你可以记一个简单的名字,叫我林。”
两个人走到了门口,李指了指前方的大门:“欢迎来到全球最大的人体农场。”
他自顾自介绍着:“真的,到过这里以后,你就会发现,那些M国的,E国的,C国的人体农场真的只是小儿科。无论是尸体的数量,种类,这里都是世界之最!”
李的语气有点自豪。
沈君辞从书上看到过,最早的人体农场是1971年建在田纳西大学里的。
那处农场十分有名,而他面前的这一座,从未有过新闻报道,规模却比其他的人体农场全部加起来还要大。
这里有几千具各式各样的尸体。
沈君辞开口问:“尸体是怎么运过来的?”
“夏天的时候,车是可以运过来的,只有在冰封的时候,才必须走这一段路。如果这时候来了尸体,就由人拿裹尸袋用小车推进去。”李介绍着,打了个寒战,“妈的,这里的冬天真的是太冷了。我讨厌冬天。”
进入以后,沈君辞看向周围的各种建筑,虽然这里冰天雪地,但是里面搭建有很多的建筑。
最大的一处建筑像是一座巨大的工厂。
其中有很多的房间,为了模拟不同的环境,这些房间被分割成了不同温度与湿度,模拟着沙漠,雨林,沼泽,田地,森林,外面甚至还有一个巨大的垃圾堆,而里面就陈列着一具一具各式各样的尸体。
有工作人员在里面,对尸体进行记录,每个人都很神情专注,非常忙碌。
沈君辞开口问:“现在这里有多少人?”
“你是问死人还是活人?”
“都想知道。”
“尸体有6900多具,数量还在不断增加。活人有100余人,其中一半是维持这里各种设施的。每过一段还会有一些法医院的学生过来学习或者帮忙,真正常驻在这里的各国学者不超过50人。很多法医都向往来到这里,但是真正来了,却呆不久?”
“为什么?”
“因为太恶劣了,每天都和数不清的尸体为伍。长此以往,很多人的精神会出现问题。很多人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场景,就开始害怕和恶心了。”
7/158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