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柜的,咱们有件事情想托您打听一下。”池敬遥朝那掌柜行了个礼道。
“池大夫太客气了,您是祁州营的人,咱们边城百姓可是都仰仗祁州营护着呢。有什么吩咐,您尽管说。”掌柜道。
池敬遥闻言便将自己的打算朝他说了。
那掌柜闻言笑道:“您今日可来巧了,咱们这正有个来结算的药农,我这就去将人叫来,看看他能不能帮上忙。”
他说罢便去了后院,没一会儿工夫便带了个四十来岁的男人。
男人一张脸晒得黝黑,看上去沉稳憨厚,见了池敬遥几人忙上前打招呼。
一番寒暄之后,池敬遥朝他说了来意。
男人闻言要了池敬遥列出来的单子看了一眼,道:“这两味药价钱都不算太高,为什么要自己种呢?”
“倒不是银子的事儿,我们用的量太大了,来回购置着实麻烦。反正也是闲着,若是能自己种反倒省心了。”池敬遥道。
“这倒是。”男人点了点头,伸手在纸上指了指道:“这个好种,不麻烦的,我们药田里就有不少。这个就不行了,边城气候太干,又冷,这味药喜欢潮湿温热的环境,只能从南边买。”
池敬遥熟知这些药的药性,倒是了解这药的生长习性,之所以列上不过是为了以防万一,想着若是有类似现代“大棚”那样的种植技术,说不定可以解决一下。
“不好弄。”那人听完池敬遥的想法之后,当即便否定了。
“这个边城也能种,但是很娇贵。”男人道:“一般都得找打理过的老手才能应付,否则不容易出果,等于白种。”这种药恰好是果实入药,不出果确实不行。
池敬遥闻言问道:“先生能不能给咱们介绍几个药农?我们可以依着你们的规矩付银子,不管是长工还是短工都好商量。”
“你们要种多少?”那人问道。
“我们有一百多亩地,不过还没想好种多少。”池敬遥道。
“有固定的长工吗?”那人又问。
“有的,都会种地。”池敬遥道。
那人闻言想了想,道:“我可以带人帮你们打理,配合你们自己的长工,种上一季之后你们就可以自己打理了。”
“当真?”池敬遥闻言高兴不已。
“银子我不要,咱们做个买卖。”那人道。
池敬遥闻言一怔,下意识看向了杨跃和阮包子。
那人见状道:“你们是祁州营的人,我不敢坑你们的,否则咱们边城百姓第一个不答应啊。我是想着,你们军中用药多,若是愿意可以从我们这里收一些药材。”
不等池敬遥开口,他又道:“你放心,我和掌柜都打过招呼,咱们这都是过明面的,我不会耽误他生意,会给他抽成。而且咱们的药材你们放心,保质保量,你们都是大夫,这个我骗不了你们。”
池敬遥本以为他要提什么过分的要求,闻言倒是安心了些。
不过他毕竟年幼,没经过这些事情,不敢贸然答应。
“此事我做不得主,待我回去禀告师兄由他来定夺您觉得可以吗?”池敬遥问道。
“这是自然。”那人忙道:“回头我将手下药农的工契也都带过来,您可以约个日子,我带人去寻您也可,您带着贵师兄来此处也可。”
池敬遥见他如此敞亮,当即也放心了不少,约定好三日之后,带章师兄来见他。
实际上,待到了后头,池敬遥便觉得此人应是可以合作的。
一来他和药材铺的掌柜合作多年,都是知根知底的,二来此人坦率真诚,丝毫没有因为池敬遥等人看着年幼便忽悠人,再者他说话这风格干净利落,想来做事应该也是如此。
“为何约了三日之后,要我说干脆明日就来,赶紧定了就踏实了。”从药材铺出来回去的路上,杨跃朝池敬遥道。
“我是以防万一,此事还得朝杨将军禀告呢。”池敬遥道。
虽然杨城从来不约束他,但池敬遥毕竟是祁州营的人,如今又在为祁州营做事,少不得守守规矩,免得他胡来反倒给裴野惹来烦恼。
“那可太好了,要是能用得完,一百亩你都种上也无妨。”杨城听说了池敬遥的打算之后,非常高兴,想了想又道:“中都西洲两营一直馋你的药丸,若是你愿意多炼制一些,回头说不定可以分点给他们。”
池敬遥忙道:“这倒是,反正都是大渝的军队,倒也不分彼此。”
“杨将军那意思是,可以趁机要挟朝他们换点好处。”裴野在一旁挑眉道。
“对对对,我就是这个意思。”杨城笑道:“至少让他们欠了咱们人情,下次一起作战的时候,他们会更听话一点。”
池敬遥:……
“就这么定了吧,此事回头你不必再事事朝我说,来回折腾也麻烦。”杨城道:“我知道你素来懂分寸,你决定的事情着人去办便是,实在拿不定主意,或者需要人手和银子,你就直接找裴将军,往后你那个庄子就封他当个副庄主吧,哈哈。”
他说着把自己逗笑了,想了想朝裴野道:“人家都是压寨夫人,我封你给池大夫做个压庄将军,挺合适。”
裴野:……
池敬遥:……
这人又犯病了。
“二哥……”从杨城营房里出来之后,池敬遥叹了口气道:“这么办倒是都挺好,就是不在大营里了,想见你还得骑马过来。”
裴野不知想到了什么,略有些出神。
半晌后,他开口道:“十里地,眨巴眼的工夫就到了。”
“也对,你到时候可以去找我,在庄子里还不用避讳那么多,反倒自在了。”池敬遥道。
“嗯。”裴野应了一声,转头看向少年,迎上对方的目光后,又忍不住收回了视线。
“二哥我要是去了庄子里,几天不见你会想我吗?”池敬遥问道。
“多大的人了,别肉麻。”裴野淡淡道。
“会不会?”少年又问道。
裴野被他磨得心里有些烦乱,便故意开口道:“不会。”
他话音一落,少年脚步便顿住了。
裴野拧了拧眉,当即便有些后悔将话说重了,暗道这不会又要委屈了吧?
他正寻思着要不要找补几句的时候,便闻少年嘿嘿一笑,凑到他耳边道:“二哥你胡说,我才不信。”
少年说话时温热的气息落在裴野耳畔,惹得他喉咙一阵发紧,下意识做了个吞咽的动作。
然而那小惹事精却毫无自觉,撂下这么一句话拔腿就跑了。
裴野看着少年的背影,立在原地做了好几次深呼吸,才勉强恢复了冷静。
作者有话要说:
裴野:池敬遥,你真的很危险!X2
第79章
池敬遥回去之后, 将事情都朝章师兄说了一遍。
章师兄倒是没急着下定论,只说三日后跟着池敬遥去见见那人。
那人姓吴,药材铺的伙计都管他叫老吴头,池敬遥见他年纪与裴父相仿, 便称呼他老吴叔。
到了约定好的这日, 池敬遥和章师兄一起带了几个人去了那药材铺子。
老吴叔见了章师兄之后,对他也颇为坦诚, 几乎是知无不言。
当日, 章师兄又提出来要去他们的药田看看, 老吴叔亦是很爽快, 当即便答应了。
众人奔波了小半日, 去对方的药田参观了一遍, 便知老吴叔所言非虚,他的确是个打理药材的老手, 也难怪药材铺的掌柜会朝池敬遥推荐他。
“咱们自己种了药材之后, 其他零散的药材都可以找老吴他们购置, 倒是省去了不少麻烦。”回去的路上, 章师兄朝池敬遥道:“届时你在庄子里除了盯着他们打理药田, 还可以借着药材长成的这段时间多炼制一些药丸。”
池敬遥道:“今日我朝老吴叔问了, 先前因为天气冷,他们好多药材都还没来得及往南销,咱们倒是可以先买一些,省得陈国那边突然有动静, 咱们手里没有药。”
池敬遥此前便朝章师兄了解过情况,得知两国开战时, 因为储存的药有限,所以只能留在军医手里, 没法分发给各个士兵。
这样一旦到了战时便会出现一种情况,受了伤的士兵,伤势不能得到及时的控制,等送到后方的时候,很多人已经因为失血或者伤口处置不当而错过了治疗时机。
当时池敬遥便想过,若是药量足够的情况下,给每个人都分发一个类似“紧急医疗包”的东西,里面放上基础的止血药等东西,这样一旦受伤可以先自行紧急救治,存活率便会更大一些。
只不过他这想法听起来有些异想天开,他只是自己偷偷想了想,都没好意思朝旁人说过。
一旦他们有了药田,又有了炼药的人手,那么他这个设想便不难实现了。
一切事宜商定好之后,池敬遥便带着大佬和阮包子去了庄子里。
与他同去的还有十几个军医,以及先前那四个细作。
他们此前被杨城派到陈国执行过一次任务,表现还算不错。
不过这些日子陈国的细作已经消停了不少,祁州营也经过了几次“清理”,如今已经没有太大的隐患了,所以裴野便将人又派给了池敬遥。
庄子里本就有不少长工,池敬遥见过之后觉得他们手脚都挺利索,帮着他炼药应该不成问题。不过这会儿更重要的显然是播种,所以他们到了庄子里之后,便开始琢磨着种植药材的事情。
老吴叔很负责任,亲自帮他们划了地,又选了种。
到了播种这几日,杨城还特意派了一队人来庄子里帮忙。
“你这第一茬种的东西是根茎入药,不用等着开花结果,这会儿种上约莫六月就能收了。”老吴站在田埂上,朝池敬遥指了指不远处,又道:“这一片先种上二十亩地,半个月之后就可以开始播种另一种了,届时再种上三十亩,就够你们打理一阵了。”
池敬遥搓了搓手,心里已经开始盘算着这二十亩加三十亩地能收多少药材了。
“你想种的另一种药材,得等到五月底才能播种,届时哪怕你只种20亩,这加起来也得七十亩地了,怕是打理不过来。”老吴叔朝池敬遥道:“届时我找些人手来帮你。”
祁州营虽然会派人过来帮忙,但士兵们毕竟不是种地出身,只能干些直活儿,每组几乎都得有长工或者药农带着配合才行。所以哪怕祁州营的人来得再多,长工和药农不够也忙不过来。
池敬遥闻言有些惊讶,忙道:“多谢老吴叔。”
“你别急着谢我。”老吴叔道:“昨日我在你们炼药的药房看过,我听伙计说你们炼的一种药丸,有消炎之奇效,属实难得。”
“您若是想要,我可以赠您一些。”池敬遥道。
“实不相瞒,吴某冒昧,想朝池大夫讨个炼药的法门。”老吴叔道。
池敬遥闻言一怔,面上带着一丝犹豫。
这炼药的法子说起来倒也不算太难,很多药铺都有懂得炼药的伙计,区别只是好与坏之分。
而池敬遥心知老吴叔问的定然不是炼药的方法,而应该是炼药的配方。
“这消炎的药丸,是我师父他老人家生前与我一同琢磨出来的。”池敬遥道。
“尊师可有师训不可外传?”老吴叔问道。
“这倒是没有。”池敬遥道:“但他老人家素来厌恶有人拿此道牟利。”
老吴叔闻言也不恼,反倒点了点头道:“若吴某可朝池大夫保证,绝不会拿此药牟利,且不管将来这药是销往南路或是边城的医馆药材铺,定价一律都会朝池大夫请准,池大夫可会应允?”
“你不拿药赚钱?”池敬遥问道。
“赚,但只赚我应得的那部分。”老吴叔道。
若他花言巧语一番,池敬遥或许会觉得厌恶,可他从头到尾都一派坦诚,不仅不让人反感,反倒令人信服不少。
“池大夫之所以选择自己种植药材,一来是因为需用极大,购置麻烦,二来也是因为来往运输不易。”老吴叔又道:“我在边城种了二十多年的药材,一年四季,在大渝各处来来往往……我想着若是能将这救命的药都炼制成药丸,不但运送方便,患病之人用起来也极为省事。”
池敬遥闻言眼底不由染上了几分笑意,道:“老吴叔,此事你容我好好想想再答复你。”
82/135 首页 上一页 80 81 82 83 84 8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