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我自愿守寡后(古代架空)——半月星

时间:2022-03-17 11:04:22  作者:半月星
  反对的这些大臣也很无奈,这叫他们怎么说嘛,要怪也只能怪天子儿子太少,仅剩那个还不争气。
  天子铁了心,淮王又远胜逸王,大臣们自然很难让天子改口。
  毕竟现在淮王也就是名声不好,可淮王名声不好这话他们又不能当着天子的面说,天子可不爱听。
  反正这个朝散的,好些人都垂头丧气的。
  当然,欢喜的也有,比如苏父,再比如宋泽成的父亲。
  苏父往宋父旁边凑,满脸得意的问,“老宋,我这翁婿不错吧,等圣旨一下,他就是太子了。”
  宋父表示,“淮王本就不错,跟是不是你翁婿有何关系?”
  苏父一脸你肯定是嫉妒的表情,“那关系可大着了,那是我儿子的夫君。”
  苏父还拉了宋父一把,“走走走,今儿高兴,上我家喝茶去,再给你看看我家翁婿给我训练的十八罗汉阵,那个气势啧啧……”
  苏父还没啧完,宋父就抽走了手,“看够了,不去!”
  就一个十八罗汉阵,翻来覆去让他看好几遍了,也不嫌腻。
  宋父加快脚步,不想让苏父追上他,短时间内他是绝不会去苏家了。
  跑了个可炫耀的人,苏父十分遗憾,眼睛四处转了转,没找到合适的。
  又回头看了眼大殿,更遗憾了,如今太后新丧,不合时宜,不然他还能请天子去看,让天子知道淮王有多好,没事儿少给淮王添麻烦。
  苏父在背后为萧北淮这个翁婿做了多少努力,萧北淮是不知道的。
  太后出殡前一晚的奉挽,文武百官和所有朝廷命妇都要入宫叩拜守灵,直至天明。
  萧北淮作为皇子,还是太后的嫡长孙,位置只在天子之后,要跟着法师做一整晚的法师。
  苏景清也入了宫,领着命妇后妃们一块儿叩拜,念经。
  这一晚,除了皇宫这个挺灵之地,整个京都是安静的。
  仿佛过了很久,晨鸡破晓,天光渐明,所有人准备就绪,随着法师的高唱声,灵柩起,纸钱落,经声混着哀乐走出漫长队伍。皇子和百官们送太后出城。
  苏景清站到了萧北淮旁边,瞧着旁边的灵棺,眼中露出几分哀凉,这是最后一程了。
  愿太后来世依然顺遂无忧,与皇后好好团聚。
  送出京郊城外十里,除开去皇陵的队伍,其他人便可回城了。
  萧云逸扶着灵柩哭的真情实感,回头看萧北淮时眼中的恨意也十分生动。
  萧北淮告诉苏景清,“老头子会让他一直在皇陵守灵的。”
  苏景清道:“怕你要他命?”
  萧北淮点头,“是。”
  并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若他老实在皇陵待着,本王就留他几年,倘若他不肯,只要他踏入京都一步,本王必会立马取他性命。”
  他手下人的血债,要有人来偿!
 
 
第71章 计划提前
  也不知是不是天子决心立萧北淮为太子这事刺激到了某些人,  太后出殡后没两日,又有两地传来了民乱的消息。
  似要一举将大雍捅成个筛子,好让百姓知道天子有多无能,才会引起民愤民乱。
  萧北淮掉下去的肉是没时间养了,  不过这次也不用他去平乱,  京都城外还有十万驻军呢,  命人带兵前去就成。
  “不用等了,直接把人除掉吧,否则还不知要生出多少乱子来。”
  苏景清看着萧北淮道,  “现在民乱,想来仕子手中的笔也在写字了,这些人的煽动性远比朝廷官员强。”
  天子在位这些年真没多少政绩,前头祖宗基业打的好,他一个糊涂天子也安稳了这么多年,  若没出几个野心重,  拿百姓当赌注的官员,  还能安稳更久。
  “现在问题暴露出来也好,就铲的彻底点,那些人一个都不能留!”
  苏景清语气严肃,  他实在厌烦了这些人一茬儿又一茬儿的麻烦,韭菜还能挖根呢,这些官员又如何不能?
  萧北淮理了理苏景清额前的碎发,  “嗯,  本王明日上朝,  直接将话挑明了说。”
  苏景清点头,  “待会儿我遣人去徐家问问徐阁老证据找的如何了,  另外,  别忘了布控城门,不能走的人可别让他们逃了。”
  那位张阁老已然不年轻,这诸多筹谋不只为他一个人的野心,还为整个张氏一族,真要对付他其实也简单,留他灭张氏一族就成,孤家寡人还当什么权臣。
  当然,瞧现在的形势,张家怕是改主意不准备当权臣,而是要坐龙椅了。
  “本王知道,”萧北淮手不老实的在苏景清头上揉了揉,“辛苦清儿操心了。”
  “现在多操点心,后头日子更安宁,没事。”
  虽说不能一劳永逸,但不至于每天睁眼就是这儿乱了那儿乱了,要真眼睁睁看着这天下被人折腾的千疮百孔,他也做不到。
  两人商量好就分头行动,萧北淮还出了趟城去京郊大营,让洛灵川等人做好准备,城内一旦发生变故,便可立即带兵入城。
  另一边的皇宫内,天子也收到了地方发生民乱的消息。
  他将折子重重一率,“这些个混账东西,胆大包天!”
  他问旁边的徐才,“你说他们怎么就这般贪婪呢,什么都想要。”
  徐才劝了两句让天子息怒,然后才说:“自古权势财帛动人心。”
  “是朕太仁慈了,”天子叹气,“原本想着把人留着等淮王登基后收拾,现在看来他们等不急了,既然如此,朕也就不手软了。”
  天子心里改了想法,猜测淮王明日会来上朝,定会提及此事,他得给淮王撑腰。
  那些惦记着他们萧家江山的人,都得处理干净了。
  随着地方民乱消息传来,京都再次呈现出风雨欲来的状态。
  到天黑时,苏景清也收到了白术从徐家带回来的消息和一个账本,账本是这些年张氏一族收受贿赂的证据,另外还有白术带回来的消息,张氏族人几乎遍布大雍,各地都有大量庄子铺子,还有数不清的田地。
  最主要的是张氏族人在那位张阁老的掩盖部署之下,近半数人都是官吏,衙役,或是在军中当百户千户,可谓是对整个大雍,从上到下的渗透。
  这其中最聪明的是,好些个官吏衙役都不姓张,不顺藤摸瓜的仔细查,谁也想不到那其实都是张氏族人。
  想来,只要等张阁老这边彻底控制住了朝廷,控制住了坐在龙椅上的天子,这些人就会重新姓回张,在大雍任何地方都肆无忌惮的横着走,还不用操心如何治理江山,不必在乎百姓过的如何,边关起了战事也自有上去打仗,他们只需享受就好,如何不比做皇帝好,不比做个普通高官好。
  那些依附张家的官员只怕抱的也是同样想法吧,他们自认权势比不过张家,所以不去争那个头,可只要归顺张家,往后便连天子都不放在眼中,底下百姓,说是百姓,其实不过是能被他们呼来喝去的奴才,挣的那点微薄收入大半都还得供奉给他们,多好的日子,谁不盼望。
  权势很可怕,也总会让人迷了眼,还会腐蚀人脑子,让他们自觉自己就是最聪明的人,其他都是只能任由他们操控的蠢货。
  苏景清把账本赶在天黑前回家的萧北淮看,又把白术带回来的消息说给他听。
  “不得不说,这位张阁老是个能耐人。”
  可惜道不同。
  萧北淮面色阴沉,“他藏的太好了。”
  他第一次察觉到大雍并不安稳,有人图谋巨大时,是在他出征凉州前,只不过他刚抓到点苗头,就起了战事,还一打就是两年,这两年多时间,足够敌人做更多更充足的谋划。
  “当初萧云逸想让本王死在班师回朝路上,大概在背后怂恿挑拨的人也不少。”
  苏景清:“萧云逸应该从头到尾都是计划中的一环,毕竟控制萧云逸比控制你容易太多。”
  “的确如此,”萧北淮想起他曾查到的消息,“萧云逸身边除了钟家,也没谁是真心盼着他好的。”
  苏景清想到第一个被他们扳倒的唐家,又想起萧北淮曾同他说过,他查到当初朝中有人通敌叛国的线索。
  所以动唐家,不是巧合,更不是因为唐家是萧云逸的狗腿子。
  苏景清歪歪头,扬起嘴角笑了笑,“我家王爷明明才二十来岁,怎地也这般老谋深算,心机深沉。”
  想必那些人至今都以为唐家落败是因为他们要对付萧云逸的原因。
  “就当你是在夸本王了,”萧北淮跟着笑。
  “只不过张家藏的太紧实,就算动了唐家也没找到什么有用的线索。”
  也许该说,张家就从未正面与唐家有过往来,一切都是通过李淼这个中间人。
  也好在,从李淼口中问出了张家。
  “明日吧,”萧北淮道:“明日的朝堂上,让那位不声不响的张阁老出个风头。”
  苏景清视线落在那厚厚的账本上,“咱们还得派人去搜张家藏的钱财,这么大一笔钱财能做很多事。”
  之所以百姓如此轻贱,是因为他们祖辈都只能埋头田地间,没有更好的出路。
  只有苦痛是他们的,所有的好东西都被世家垄断,他们害怕百姓出人头地,便想尽办法的防范着他们。
  苏景清知道自己也不是什么心怀天大忧国忧民之人,比如从前,他就什么都没操心过,只想整日躺在家里吃他爹的家底。
  但如今不行了,在其位谋其政,萧北淮要当皇帝,他怎么着也是个皇后,曾经并没有什么关系的百姓变成了子民,要负责的。
  于是两人话锋一转,变成了商议找到张家那笔钱财后用来做什么,颇有钱财已经到手的意思。
  还越说越起劲儿,到夜深了才睡下。
  ……
  翌日,早朝
  虽说昨天民乱的消息就传到了京都,官员们几乎都知道了,但他们看到淮王来上朝,预感就不太好了,淮王日日来上朝时都没大事,他就是来走个过场的。可如果淮王一段时间都没上朝,某天突然来了,那必然是有大事发生,并且有人要遭殃。
  一些相熟的官员就凑一块儿小声嘀咕,今个儿要倒霉的又是谁。
  萧北淮一张脸面无表情,叫人看不出分毫情绪,周围也空无一人,不敢近身。
  直到天子出现,早朝开始。
  有人奏报民乱一事,请天子下令派兵镇压。
  天子看向萧北淮,“淮王,你觉得该派谁去镇压民乱?”
  萧北淮昨日出城对武将已做好了安排,天子问起,又点了几个文官的名,武将打仗,文官坐镇善后,平乱更快。
  他点的都是自己人,官职不高,但能力突出,合天子意,也合了那些不想出京官员的意,这件事定得相当快。
  不过平乱说完,就该算账了。
  天子视线扫过众朝臣,“这地方动荡,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众爱卿给朕解释解释,这百姓好好的,怎么就会□□呢?”
  “禀皇上,都是些刁民,朝廷派兵镇压就好了,不足为惧。”
  “不足为惧,那不如这次镇压让爱卿你去?”
  那官员闭了嘴,讪讪道无能,然后退了回去。
  天子又问:“有哪位爱卿能告诉朕,百姓因何事□□,他们图什么?”
  “朕记得,去年只密州有雪灾,今岁以来更是风调雨顺,朕也未加过赋税,添过徭役,是什么事把百姓逼到没了活路要反抗的?!”
  天子语气越说越严厉,多数人低着头,不敢出声。
  “回答朕!”天子提高音量。
  最后先站出来的是徐阁老,“皇上容禀,此次爆发民乱的两州,地方偏远,一贯都是苦寒之地,许是地方官员剥削太过,致使百姓忍无可忍,这才会发生□□。”
  “这说起来,那两州的官员都是张阁老的弟子吧,弟子做了什么,张阁老当真一点不知情?”苏父顺着徐阁老的话,把张阁老拉了出来。
  这位原本老神在在,瞧着万事不关己的张阁老张锡儒到这儿总算有了反应,并猜到今日淮王的目标是他了。
  张锡儒上前两步,“皇上容禀,永昌二州的知州的确是臣弟子,但这两地离京太远,来往不便,臣也许久未曾收到弟子们的信了。”
  “这不对吧,前头最先动乱的林州知州似乎也是张阁老的门生,怎么别处不动乱,就跟张阁老你有关的地方老动乱,莫非是张阁老授意的,又或者是那几位知州共同在图谋着什么?”
  随着苏父开口,宋父也站了出来,他和苏父一样,铁板钉钉的淮王党,将来就是太子党,不怕得罪人。
  “宋大人,这话可不能乱说,弟子的事与张阁老有何关系,这总不能下头弟子犯错就牵连阁老。”
  “正是如此,弟子是弟子,山高路远的,阁老哪知地方上的事。”
  “呵,几位大人这般维护张阁老,难不成这地方动乱的事跟你们也有关系?”
  “阁老本就有监察之责,地方远,阁老就不管了,那岂不是失职?”
  有帮忙说话的,自然也有反驳的,你来我往,很是热闹。
  与先前也有许多不同,至少帮萧北淮说话的人更多了,他自己都忍不住在心里感叹,果然,这要当太子了,地位就是不一样。
  等吵的差不多了,萧北淮才开口,“张阁老这眼光不太行,收的弟子尽是贪官污吏,难不成是物以类聚?”
  萧北淮眯着狭长的双眼打量张锡儒,嘴角似笑非笑,在等他的答复。
  张锡儒拱手,“淮王殿下说笑了,下官为官数十载,自诩两袖清风,皇上知道,同僚亦可为下官作证。”
  “哦,是吗?”
  萧北淮转了个方向,看向天子,“父皇觉得张阁老两袖清风?”
  天子既已想好要为萧北淮撑腰,萧北淮现在挑着张锡儒下手,他自然不会拆台。
  “从前那些个贪官在朕面前哪个不是清清白白,可一查,贪赃枉法,草菅人命,几条命都不够杀的。张爱卿为官这么多年,的确没被人弹劾过,只是口说无凭,还是查一查吧。”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