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管家踌躇道:"王妃,这祭祀该由主人主持才是。王爷不在府里,就该您去主持祭祀了。"
陶安然一脸懵逼,让他主持祭祀,他什么都不懂啊。于是他诚恳地看向李管家,"李管家,我对这些实在不熟悉。不如这次就由你来操办,我跟在后面学习一下,下次我就会了。"
李管家连说,"不敢不敢"。不过如今也只有这样了。
于是陶安然跟在李管家后面,看着他在前院大厅的空桌上摆上肉和酒。那肉是才猎到的新鲜动物,酒也是上好的酒。然后看李管家点燃三支檀香递到自己面前。
陶安然接过檀香有些不知所措,好在李管家也随后点了三支檀香。他便随着李管家对着桌子把檀香高举头顶,然后听李管家念念有声道:"愿神灵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也愿神灵保佑,王爷身体健康......"
后面的声音渐小,陶安然有些听不清楚。不过举着手中的檀香,原本不信鬼神的陶安然也被气氛感染,心中不由祈愿。
愿神灵保佑,自己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愿神灵保佑,萧景瑜身体健康无灾无难!
愿神灵保佑,我和萧景瑜都能脱得枷锁!
三个愿望结束,陶安然再三拜,然后把檀香插到桌上的香炉里。
如此,腊八祭祀算是结束。
随即到了正午,午膳送来时,陶安然就闻到一股香味,他仔细一看,原来是腊八粥。这到了腊八,必然是要喝腊八粥的。
这腊八粥由糯米混着红豆枣子栗子白果莲子等八种材料,经过精心烹煮,香气扑鼻。陶安然正好饿了,直接舀起一勺入口,那口感简直入口即化,软糯适宜。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吃过腊八粥,也离过年越来越近了。
陶安然也能感受到府里原本安静的气氛,有些兴奋起来。下人们的脸上也都带着笑,他偶尔也能听到院里的丫鬟商量着买些布做新衣裳,或者给家里买点肉备着年货。
陶安然虽然不出门,但也知道府外的街上想必是很热闹的。从豆腐店的销售额开始逐步持续增长也可以看出来。一年到头,腊月是最闲适的时候,对大部分人来说田事告竣,农事上就闲了。
人们忙碌了一整年,这个时候,是享受成果的时候。他们怀着愉悦的心情,开始穿梭在街道上,想着为家里再买些年货添置些东西。
陶安然自然不用为这些担忧。他平日里就是衣食无忧,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特别这冬季,就做了好几身厚衣裳。这要过年,又被白露寒露问着挑选花色,做过年的新衣裳。
不光衣裳,还有首饰。因为天冷陶安然不愿出门,李管家便让外面的首饰铺子送些花样图纸过来。陶安然看中哪个就让人送哪个过来。
陶安然实在是被他们问得有点烦了。他虽然喜欢新衣服,但这些衣服对他来说穿着都很麻烦,再多几件新衣服实在没必要。实在要选花色布料,他也只选简单一点的看着顺眼就好。
至于首饰,陶安然看中的是它的价值。他实在不喜欢每天戴着厚重的发冠,或者珠光宝气的首饰,招摇过市。要不是不能剪头发,他都想剪成短发。所以一头飘逸秀发,日常不是一根发带系上就是一根簪子挽上。
如此又过了几日,曲芷水从军营回到王府了。离开王府将近十天后,曲芷水一下马车就往屋里钻。等身体在火炕上缓过神来,也把自己收拾一下后,曲芷水立即往雪霁院走去。
陶安然见到曲大夫非常高兴。曲大夫一去这些天,也不知道近况如何。还有那些酒精的使用情况到底是什么样的,他也不知道。如今曲大夫回来了,一切都有答案了。
曲芷水手捧一杯热茶,先连忙喝了一口,长舒一口气,然后说道:"王妃,不负所托,我把酒精都送到军营里去了。我也把您的信送给了王爷,这是王爷的回信。"说完从怀里摸出一封书信递给王妃。
陶安然接过信,信封上大气磅礴地写着四个字——王妃亲启。字迹一如其人。陶安然抓着信封,众人在场,他也不好意思立刻拆开看看。
把信放在身侧,陶安然问道:"曲大夫既然见到了王爷,那王爷身体怎么样,之前的伤可痊愈了?"
曲芷水连忙喝了一口热茶,说道:"王妃不用担心,王爷身体没事。而且我在那边呆了这些天,军营没有发生过大仗,也只有过几百人的小队打起来了。王爷坐镇军中,没有机会出手。"
陶安然放心了,没有出手,就没有机会受伤。他又问到:"之前带的那些酒精够用吗,效果如何?"
曲芷水放下杯子回道:"王妃,我此来最主要就是想和您说这件事情。此次那些酒精可是帮了大忙。那些受伤的病患,用酒精消毒,好得更快。一些坏死的伤口用酒精消毒再挖去腐肉,便不再感染最后伤口也都好得差不多。"
说到这里曲芷水便两眼发亮,"就是那些酒精已经用得七七八八了,现在就还剩一点在军营军医处。接下来如果没有大战还好,要是大战一起,受伤的人便会增多,到时酒精怕是不够用。"
陶安然皱眉,没想到酒精用得这么快。不过就算接下来再买酒回来蒸馏萃取酒精,时间也到了年尾。到时候再送去军营恐怕也来不及了。
曲芷水见王妃皱眉,连忙说道:"王妃不用担心,瞧我这乌鸦嘴。接下来肯定不会再有战事的。我在军营里都听说了,上次王爷受伤昏迷前,斩杀了一个叫什么思阿那的敌人。听说是突厥的小部落首领,所以他们现在不敢打过来。"
陶安然听到这话,心里有被安慰到。如果真是如此,那就好了。随后两人又聊了几句闲话,主要是曲芷水抱怨在军营里吃不好睡不好。陶安然只能点头附和。
终于等曲芷水走后,陶安然才有空拆开萧景瑜的回信。
"展信如晤,本王在军营里一切安好,王妃不必担心。"
"已收到王妃让人送来的酒精和一个大夫。这酒精有大用,挽救了很多受伤将士的性命。本王代将士们在此感谢王妃。只是这大夫有些娇气,虽医术高明,脾气却不怎么好。"
陶安然不自觉笑出来,萧景瑜这抱怨的语气和刚刚曲大夫的语气一样。他们都是互相抱怨。
"王妃所说的烈酒,拖大夫的福,本王也见到了两罐。酒香确实浓郁,只是现在战时禁酒,所以本王把酒锁起来,准备等战后再喝。"
陶安然这算是明白了。之前只把酒精装车送走后,陶安然就让人把高浓度烈酒收拾起来。但一清点,发现少了两罐酒。那时他还担心是不是不小心混进酒精里去了。原来是曲大夫特意藏了两罐酒带去给萧景瑜了。
"王妃所说一起合作卖酒的事情,本王答应了。只是酒不比其他,赋税尤其地重。所以分成方面,可以再协商一下。王妃若是不急,也可以等钱满仓年节回来时与他商议。"
陶安然感觉萧景瑜变精明了。明明当初炼盐的分成,他一说就答应了。后来糖的分成由钱满仓负责后,分成问题就成了拉锯战。现在这烈酒的分成看来也是需要好好商量了。
"另外王妃的断句方法,尤其简单明了又好用。本王试着学了一下,王妃看可对。"
陶安然唇角上扬,这不说他都没注意。他习惯了标点符号断句,都没发现这信上的错误。看来萧景瑜学得很快嘛!
"天气寒冷加剧,年节时恐不能回府同过。新年将到,可裁些新衣,也可置办些首饰......"
一字一句,皆透露着关心。一封家书,也似是离家之人的思念。
作者有话要说:
第048章
时间过得很快, 转眼就到了腊月二十三。二十三,过小年。同时也是一个祭灶神的日子。给灶王爷的图像嘴上抹点蜜,让他上天庭汇报时说好话。
过后就是二十四, 全府开始大扫除。不光清洗各种器具,还要拆洗被褥。洒扫庭院,掸尽灰尘。这扫尽灰尘,也有除陈布新,扫掉穷运晦气的意思。
陶安然自然不用动手, 他就在一旁看着。随着打扫区域走动,尽量不给别人添麻烦。之后便能看到窗台明净, 房间仿佛焕然一新。
接下来随着过年越来越近,府里的人越发忙碌了。厨房一天到晚都在忙活,不是杀鸡烧肉, 就是蒸馒头炸疙瘩。
等到了三十那天, 街上的店铺开始关门, 府里的下人也都格外高兴。不为其他, 实在是忙活一年, 这天就是发赏钱的日子。而且发过赏钱后, 还轮流有几天的休息时间。
陶安然早在前两天就被李管家告知, 要由他来发赏钱。不用一个个亲自发, 主要是
坐在高堂说几句话受着别人行礼就好。他也早就心里准备好了。
这天陶安然坐在高堂,看着一个院的下人一起进来行礼问安。他点点头, 说道:"这一年辛苦了。"
白露和寒露站在陶安然一边,其中寒露手持托盘, 上面放着一个个不同的荷包, 里面装着不等的碎银。白露等着行礼过后的下人走到她面前, 她才一个个按照等级分发荷包。
等着其他下人们都拿到赏钱后, 陶安然才叫上之前特意留下的盘炕小队和豆腐店的人。虽然盘炕小队之前每人都按量发了分成,豆腐店也一直发了厚重的薪水。但到了年终,陶安然作为老板,年终奖必然是要准备的。
额外准备的荷包,看起来明显比之前的荷包要膨胀。这都是陶安然自己掏腰包安排上的。
他看着下面的众人,清清嗓子说道:"这一年你们辛苦了。首先盘炕小队的人,你们盘炕的时候,都是些体力活,那时候订单多,真是一天忙到晚不得歇。你们辛苦了。这些是我的一点心意,你们收下吧。来年说不定还要你们继续忙碌。"
盘炕小队的人都激动坏了。他们本来已经领过赏钱了。之前盘炕的时候也都领过薪资。虽然后来天冷没有继续盘炕。但是他们已经很满足了。
没想到王妃还记得他们,还亲自准备了大荷包。掂量着手里荷包的重量,他们心里开始期待起明年,到时候他们要修更多的火炕。
与盘炕小队不同,豆腐店的员工都是女人,尤其年龄都不大。陶安然也照例说了一些话,肯定了她们的劳动,也继续给了她们期待。
等着下人都拿完赏钱退出去后,陶安然才从怀里摸出两个荷包递给白露寒露。要说豆腐店和盘炕小队的人算是他的员工,他给得是年终奖。白露寒露是贴身照顾自己的人,那更是不能少。而且荷包要更大更饱满。
白露和寒露连忙推辞,说道:"王妃不必破费,奴婢已经拿过赏钱了。"
陶安然硬是把荷包塞到他们的手里,然后才说道:"那是府里发的,这是我私人给你们的,不一样。你们平日里照顾我体贴入微尽心尽力,这算是我的一点感谢吧。里面没有多少钱,你们可不能嫌少啊!"
被陶安然这么一说,白露和寒露便不好再推辞。他们拿着荷包,对着陶安然行礼,谢道:"多谢王妃赏赐,奴婢还从没收过这么重的荷包呢!"
陶安然笑道:"那你们今天就收到了。"
此时军营里,虽然战情仍不能松懈,但年节将至,大家的心情也都有些兴奋,就连伙夫也被安排多烧一个菜当做庆祝新年。
萧景瑜依旧呆在营帐里,只是看着手中的书信出神。这是当初由曲芷水带来的书信。萧景瑜明明已经看过几遍了,但一旦无事发生时,他还是忍不住再拿出来看看。
书信的纸张因为看过太多次都有些磨损,折痕也都清晰可见。萧景瑜有些出神地想着,王妃收到他的回信了吗?因为最近没有人过来军营,所以王妃就没有再写信了吗?
"王爷,王爷!"
萧景瑜回过神来,原来是亲卫大满从伙房带着晚饭回来了。他示意亲卫放下晚饭,自己收起书信。
坐在桌前,萧景瑜看到晚膳是红烧豆腐和豆腐白菜汤,还有个萝卜烧肉。里面的肉沫肉眼根本看不到,只有肉味能证明萝卜里确实有肉。这还已经是今天节日难得的加餐了。
萧景瑜自从入军营那天起,就一直坚持与士兵们同吃同住,这些简陋的膳食,他也早已习惯。不过他没有立即就吃起来,反而望着门口在等什么。
果不其然没过一会,营帐里又进来了几个带着膳食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副将朱涛,军师何征,校尉田途虎,孙奋,还有粮草官周北祥。
几人聚在一张桌上,晚饭摆在一起。在这岁末更替之际,此时他们没有上下之分。
何征先开口笑道:"将军,这大满打菜可真是太快了,我还没注意呢,他就把饭菜打好了。他是不是早就在伙房那里等着了。"
萧景瑜回道:"那你等会可以去问大满,他已经先去吃饭了。"
田途虎挑着碗里的萝卜说道:"你们有谁看到肉了吗?我怎么一块肉都没有看到!不是说萝卜烧肉吗?"
孙奋也把碗里的萝卜翻了个遍,然后说道:"我这里也没有肉。伙房的老陈可是跟我信誓旦旦保证里面有肉的。"
朱涛夹起一块萝卜吃掉,然后说道:"虽然没有看到肉,但肉味都浸到萝卜里了。这萝卜也挺好吃的。"
周北祥接道:"还是朱将军会吃。不错,这虽然是萝卜烧肉,但我特意让伙房的老陈他们把肉剁得细细的,这样就能多烧点萝卜了。"
田途虎放下了找肉的筷子,翻个白眼说道:"老周,你还真是一如既往的抠门。那你直接说烧萝卜不就好了,非要说萝卜烧肉,害老子白白期待了半天。这大过年的,你就不能多放点肉吗?"
周北祥反驳道:"你们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你知道要让这些大军都吃上肉得需要买多少肉,花多少钱吗?萝卜里面能有肉沫都不错了!"
眼看两人可能要吵起来,何征赶紧开口道:"你们快吃吧,这饭菜都要凉了。还有今天这红烧豆腐味道不错,老陈厨艺渐长啊。"
周北祥放下想要吵架的心,其实他也明白这老田的性子一直如此。他夹起一块豆腐吃起来,果然今天估计酱料放得足,豆腐的味道都比平常入味了不少。
周北祥感慨道:"也不知是何人发明的豆腐,大大解决了军中蔬菜少的问题。而且最重要的是还物美价廉。几斤豆子就能做许多豆腐。将军,当初是您将豆腐方子带回来的,您还没说是从哪里得来的方子呢?"
萧景瑜刚吃起一块豆腐,听到这话,他愣了愣,再看其他人也都好奇地看过来。他回神说道:"这是王妃发明的,除此之外军中用的细盐也都是王妃想法子提纯的。"
何征连忙说道:"王妃真乃神人也!"
29/86 首页 上一页 27 28 29 30 31 3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