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穿书之炮灰要活到大结局(穿越重生)——霜蕖

时间:2022-03-17 11:31:20  作者:霜蕖
  陶安然看着看着就笑了起来,用手指比划道:"王爷这两个痘印的位置长得恰到好处。"
  萧景瑜自然早就知道自己脸上这两个痘印。他知道天花的印子一旦挠破就很难除掉。若是在脸上,就会变成满脸麻子。这次的天花痘印,他身上长得多,脸上倒是少,他也一直克制不去挠它们。但脸上还是不可避免地留下来两个大痘印。偏偏位置还那么奇特。
  萧景瑜一边想着要记得问曲芷水要去疤膏,一边幽幽得说道:"然然,你嫌弃我?"
  陶安然见他那幽怨的眼神,连忙忍住笑,回道:"不嫌弃,不嫌弃。"不过一看到他那脸,还是会忍不住笑出声来。
  萧景瑜见状满脸无奈,只好沾着水轻轻勾了下他的鼻子,说道:"笑就笑吧。别憋坏了自己。"
  看着他的笑脸,他眉眼弯弯,眼里只有自己。萧景瑜亦是满心欢喜。如果能一直让他这么开心,萧景瑜觉得这痘印不去也无妨。
  沐浴完萧景瑜才感觉自己整个人都轻松起来,再吃上王妃特意准备的膳食,他更是舒爽。虽然接下来就该休息一番养足精神,不过萧景瑜还有事要做。
  唐县令和江郎中同样知道王爷痊愈,要出南城。他们自然也等候在一旁,等着向王爷禀告这些时日的事情。尤其是如今感染的人都要痊愈了,那泌县什么时候解封,之后又该怎么做,都需要指示。
  只是王爷一出南城,就被王妃拉走。想着王爷王妃毕竟是夫夫,经过这番劫难,自然该是好好温存一下。于是他们识趣地没有打扰二人,只想着等一会来禀告。
  这一等就是几个时辰,直到快要天黑了,他们才不得已硬着头皮让人通传一声。
  萧景瑜在南城那边就注意到唐县令和江郎中,不过他同样是想先修整一番再召见二人。此时他们求见,正是时候。
  作者有话要说:
 
 
第119章 
  唐县令和江郎中进屋的时候, 见王爷王妃同坐,最重要的是看王爷的脸色不错,想来身体是当真痊愈了。他们也就放心了。
  两人一起行礼拜见, "见过王爷王妃。"
  萧景瑜连忙说道:"快免礼。这些日子,两位大人辛苦了,请坐。"
  两人便顺势坐下,唐县令先开口说道:"恭喜王爷身体痊愈。王爷经此劫难,之后必有后福。"
  萧景瑜回道:"多谢唐大人吉言。本王实在惭愧。原本该是来此赈灾, 最后倒感染疫症,拖累大家了。"
  唐县令连忙说道:"此次瘟疫乃是天灾, 王爷无需自责。该是下官管理不善,导致河堤断口,从而导致瘟疫蔓延, 这一切都是下官的错。等此次事了, 下官自当向陛下请罪。"
  萧景瑜连忙劝道:"唐大人既然知道是天灾, 那又何罪之有呢。相反, 经过这些日子, 本王倒是发现唐大人治下有方, 遇事沉稳, 把泌县治理地井井有条, 该上奏嘉奖才是。"
  听到称赞,唐县令明显很高兴, 他谦虚道:"王爷,过奖了。此次多谢王爷王妃前来支援泌县, 泌县才能恢复以前的模样。若是没有王爷王妃的支援, 恐怕泌县现在已经成为一座死城了。王爷王妃的大恩大德, 下官没齿难忘, 泌县的百姓也都会记得。"
  突然被提到,陶安然礼貌地微笑。对于他们的讨论,陶安然向来是不插嘴的。尤其是这两人还在互吹。
  萧景瑜似乎知道这样互吹下去不是办法,及时问道:"唐大人言重了。这次过来是有什么事要说吗?"
  唐县令立即正色起来,回道:"王爷,下官此次前来是想问这泌县是否可以解开封城了?毕竟如今情况好转,听说感染的人也几乎都痊愈了。再加上城里的物资一直没有与外界交易,存粮已经不多了。"
  萧景瑜思索起来,当初封城守城的人都是他的人。他还立下军令,没有他的允许一律不准让人出城。所以此刻解封自然也要找他。
  他略一沉默,便回道:"明日一早就解封。除了个别还在观察的病人,其他人都可以自由进出。如今对付天花有了法子,也已经告知了泌县的大夫。日后若有事,直接找大夫就是。"
  唐县令大喜过望,立即回道:"好的,下官这就去通知其他人准备。"
  随即告辞退下,想来是有太多人要进出城,他得提早准备妥当。
  萧景瑜又看向江郎中,不等他问话,江郎中先说道:"王爷,下官已经加固了泌河此段的河堤,也清理了淤沙。今后就算再下比之前还大的雨,下官也保泌县周边无恙。"
  萧景瑜满意地说道:"江大人这段时间辛苦了。之后本王定会如实上报陛下,为大人请得嘉奖。"
  江郎中摇摇头说道:"王爷,下官不要嘉奖,只是有一事相求。"
  萧景瑜凝眸看他,问道:"江大人请讲?"
  江郎中先是看了看王妃,然后才说道:"此次加固河堤多亏了王妃所做的水泥。此物遇水发热,但与沙子混合后,一旦凝固便坚硬无比。依下官看来,此物妙用无穷,能加固河堤城墙。所以下官想带着此物一路巡视河道,加固河堤,让此后不再有河堤断口,让大晋百姓再不受洪水侵害。"
  萧景瑜大受震撼,水泥的事王妃已经告知过他,但他万万没想到平时一向沉默寡言的江郎中竟有如此大宏愿。
  萧景瑜与王妃对视一眼,随后问道:"江郎中,这件事费时费力。你虽是水部司郎中,但没有准许,这件事并不好办。能说说你为什么这么想吗?"
  江郎中回道:"王爷可知下官为何会是水部司郎中,而不是其他部门的吗?下官家里世代生活在河边,从小便对水势走向感兴趣。下官十二岁时,那年雨量极大,河水汹涌。虽然有家人侥幸逃难,但很多人都没了。家破人亡不过如此。此后下官便知道那河水温柔时能育人,汹涌时能吞噬人。
  后来下官考中进士,进了工部,便直奔水部司,经过多年才成为水部司郎中。这些年下官查阅记录,发现几乎每年都会有水灾发生,区别不过是情况严重与不严重罢了。不严重的,一般等洪水退去,百姓少些财产便能活下去。严重的,就需要朝廷赈灾。比如去岁的颍河决堤和现在的泌河断堤。
  这些大灾难,即使赈灾,也依旧会死伤无数。而像以前那样修补堤坝,并不能支撑多久。如今有了水泥,下官便想着重修堤坝。最好也顺便清理河道,让水流更加顺畅。不再淤积河床抬高水面,便不会倒灌。"
  萧景瑜听后,严肃地问道:"按你的估算,你需要多久时间才能完成这一切?又能保持多久?"
  江郎中略一思索,回道:"如果只是依靠下官的话,恐怕需要十年。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下官敢保证最起码可保百年无忧。"
  萧景瑜轻扯嘴角,说道:"百年无忧,恐怕要花费不菲。江郎中,本王不可能听你一面之词,便会支持你做这样的大事。你先列个明细写个计划出来,本王再决定要不要支持你。"
  江郎中眼睛一亮,王爷虽然没有答应,但同样没有拒绝,这对他而言就是希望。他立即回道:"是,下官一定会写得清清楚楚的。之后再请王爷指教。"
  说完便兴冲冲地退下了。看样子他已经迫不及待地去写计划书了。
  陶安然看着江郎中的背影,感叹道:"江郎中这是要做大事啊!"
  萧景瑜也叹道:"有这样的人是我大晋之福啊!"
  陶安然瞅他,笑道:"王爷这是要答应他?"
  萧景瑜回道:"若他真得能下定决心去做,我自然要支持的。就是然然的水泥这次恐怕赚不了什么钱了。"
  陶安然无所谓地说道:"这水泥本来就是因为你在工部当值,准备送给你当做惊喜的。如今虽然不是你亲自用,但也差不多吧。"
  萧景瑜抱住王妃,温柔地说道:"谢谢!"
  谢谢你一直以来的支持,义无反顾地来找我,对我的包容理解。这一切太多太多,最后却只能说出这两个字代表自己的心意。
  陶安然在他怀里蹭了蹭,笑着回道:"不用谢!"
  说完他就打了个哈欠,看了看天色,因为谈了些事情,天色已经晚了。他立即勾住萧景瑜的手,说道:"好困,我们去休息吧。"
  萧景瑜注意到王妃一脸的倦色,想到这些日子苦了他,眼里泛过心疼,立即回道:"好,我们先去休息。"
  接下来的几天,陶安然和萧景瑜处理了南城最后的一些事情,确保南城已经没有了病患。而且城门已开,有人群流动,泌县生机盎然。
  看着泌县如今的情况,带来的太医也都空闲了起来。泌县百姓能够像以前一样安居乐业,他们便知道是时候回京了。
  这日清晨,车马人员都已准备就绪,临行前,唐县令前来送行。
  走到门口,萧景瑜阻止了唐县令要继续送行的想法,说道:"唐大人不必送了。这些日子暂住县衙,反而让大人偏居一隅,实在失礼了。他日唐大人进京,本王定会做个东道主好好招待唐大人。"
  唐县令满脸笑意,回道:"借王爷吉言,到时下官定当叨扰一番。那下官就祝王爷王妃此行一路顺风。"
  陶安然和萧景瑜对他点头示意,便上了马车。当初来时时间紧急,两人都是骑马来的。如今回程时间充足,他们便准备先坐马车,累了再骑马。反正怎么舒服怎么来。
  马车缓缓启动,陶安然感叹道:"终于要回京了。我回去要吃水果冰沙,还有太白楼的烧乳鸽。"
  大概是自从来到泌县后,脑海中的弦崩的太紧,陶安然没有什么胃口,每日只是强迫自己吃点东西补充能量。现在终于要离开泌县,他的胃口又回来了,而且似乎更加嘴馋了,开始想要吃各种东西。陶安然把这归结于在泌县没有吃到好东西。
  萧景瑜心情同样很好,笑着应承道:"好,等回去就吃。到时候我陪着你。"
  两人相视而笑,马车却突然停了下来。
  两人听到外面传来大满紧张的声音,"王爷,王妃,好多人......"
  萧景瑜当即神色一紧,把王妃掩在身后,悄悄掀开马车的小窗帘往外看去,随即身子一定。
  陶安然同样悄悄看去,从窗口能看到外面站满了百姓,挡住了道路前方。最前面的人还个个手提着篮子,能看到里面装了一些水果鸡蛋之类的东西。
  如果他们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那么百姓提篮鸡蛋想必是来砸他们的。但是他们没有,相反他们做的该算是好事,那么百姓现在应该是来送行的。
  萧景瑜想了想,还是拉着王妃一起下了马车。
  见到马车上两人下来,那些百姓立即跪了一地,高声呼道:"见过王爷,王妃!"
  陶安然和萧景瑜立即说道:"大家不用多礼,快起来。"
  陶安然还看到人群中有些年纪大的足够当他爷爷的人都在跪着,他感觉自己被这一跪都要折寿。
  两人劝了劝,这些百姓终于还是起身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120章 
  等人都起来后, 萧景瑜立即说道:"今日我们就要回京了,感谢各位前来送行,现在都回去吧。"
  听到这话, 人群里有些嘈杂。很快就有人开口说道:"王爷,带点瓜果路上吃。"
  不等萧景瑜拒绝,人群中又接二连三地响起声音。
  "把鸡蛋带着路上吃。"
  "我家的菜长得好,一定要带着。"
  ............
  说着说着,那些装满东西的篮子就往陶安然和萧景瑜面前凑。身边的大满和白露他们, 见状也不知道该不该拦着。
  看着这些篮子越来越多,要全部收下的话, 估计得需要重新弄一辆马车才能装下。
  萧景瑜连忙拒绝道:"你们的好意心领了,东西还是收回去吧。"
  不知是他的声音太小,还是人群太嘈杂, 没有人听从他的话, 都在争先把篮子往他们面前送。
  最后还是唐县令闻声赶来, 一声吼道:"快住手, 你们压到王爷王妃了!"
  这句话成功让百姓冷静了下来。
  萧景瑜护着王妃从人群中脱身, 他看向唐县令, 说道:"多谢唐大人了。"
  唐县令立即回道:"这是下官应该做的。王爷王妃, 这些百姓特意拿了家里的好东西来送您。虽然对您可能不值一提, 但如果不嫌弃的话,还请收下吧。"
  他身后的百姓听到这话, 都同意地点头。
  萧景瑜笑道:"怎么会嫌弃。只是现在你们正是休养生息的时候,这些东西对你们更有用。不过既然是大家的好意, 那我们就每样取一点吧。"
  说完, 他与王妃便亲自每样拿了一点东西。虽然本意是不多拿留给百姓, 但耐不住百姓自己动手塞。即使拦着, 最后两人还是拿了满满两篮子东西。
  把东西放回马车里,两人向周围的百姓挥手示意,便准备重新启程。
  还不等萧景瑜重新踏上马车,他身后又传来声音,"王爷,还没喝酒呢?"
  听到这熟悉的声音,萧景瑜回头,果然是当初在南城的病友,那个隔壁的老丈。
  老丈提着一壶酒从人群中走出来,笑道:"当初我就说,如果能够活下来就请王爷喝杯水酒。如今我来兑现了。请王爷赏脸喝一杯水酒。"
  一旁的唐县令不知缘故,正准备阻拦,却被萧景瑜摆手制止了。
  百姓的东西不能拿,但这杯水酒可以喝。
  萧景瑜走上前,接过酒杯,问道:"老丈可买了条大鱼回去?"
  老头立即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买了买了,足足有三斤重的大鱼。还在锅里烧着呢。如果王爷不急着走,还能喝口鱼汤。"
  萧景瑜喝下杯中的酒,回道:"那就不必了,君子不夺人所爱。多谢老丈请我喝这杯酒,味道不错。现在酒喝完了,那我们就后会有期。"
  老丈同样喝下一杯酒,直呼道:"痛快,没想到我也是和王爷喝过酒的人了。王爷以后要是再来泌县,我再请您喝酒。"
  萧景瑜摆摆手,这回是真的上车启程了。
  马车启动,唐县令站在原地,向马车驶离的方向作揖行礼,高声喊道:"恭送王爷王妃!"
  周围的百姓一样行礼喊道:"恭送王爷王妃!"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