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番操作,自然耗费时间。萧景瑜为了早点得到结果,晚上就没有回城。不过他估计今天就能得到准确信息,然后就能回去了。
今日腊八,他还想着要与王妃同食腊八粥。
很快就有人前来禀告,所发现的尸体根据身材,细节和一些首饰,基本能确定就是梁王妃。而梁王妃似乎是溺水而亡。
萧景瑜得到信息,立即思索起来。堂堂梁王妃就算深居简出,也不可能死了这么久都没有发现。必然是有人遮掩,而那人肯定就是萧景辞。除了他,还有谁有那样的本事瞒住众人的眼睛。
不过这也恰恰说明梁王妃的死因必有蹊跷,不然为何要遮掩。溺水而亡,因何溺水?为何没有人救命?是不是就是萧景辞下的手?
至于原因,难道是夫妻不和?
萧景瑜思索了一会,决定还是让人再去查探一下梁王妃生前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不为人知的事情,这才导致身亡。
吩咐完之后,萧景瑜骑马正准备回府。这时候有人急匆匆地驾马奔跑过来,看到他后大声地说道:"王爷,大事不好了!"
萧景瑜认出是留在府里的人,立即紧张地问道:"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是不是王妃要生了?"
萧景瑜首先想到的大事就是关于王妃的。
来人喘了口气,连忙说道:"王爷,不是王妃要生了,是王妃进宫了。宫里来人说陛下身体不适,王妃就立即进宫了。而且宫门现在已经关了,城门口的守卫也多了起来,好像要关上城门。"
虽然只是寥寥几句,但萧景瑜立即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他再一想,他怎么突然就得到了梁王妃早已去世的消息。萧景辞既然能瞒住这么久,应该也能够继续瞒下去,只要找个替身就是。他平时也对萧景辞的后宅关注不多,应该很难发现。
这次这么突然就得到这样重要的消息,而他也为了确定真实性,出了京城。如果这就是萧景辞所希望的,那他成功了。好一招调虎离山。
萧景瑜眸色深沉,他与严先生都以为萧景辞是准备趁着年三十君臣都在场的时候动手。他也准备好应对那时的场景。没想到百密一疏,他们的查探还有漏洞,萧景辞竟然提前动手了。
事到如今,后悔也是无济于事。当务之急,就是要尽快解决城门守卫,闯进皇宫。他准备的人马也要拉出来动手了。
再想到已经进宫的王妃,萧景瑜担心之余,只能安慰自己,王妃作为威胁自己的把柄,暂时应该没事。宫中也有他的人,应该能护住王妃。而且父皇恐怕也被控制住了。只要他尽快攻进皇宫,一切都来得及。
想到这里,萧景瑜一边吩咐亲兵去探查各方动静,一边调转马头驶向藏兵的地方。
现在时间紧迫,形势严峻,有些事要争分夺秒地进行。
陶安然进宫后就感觉有些不对劲,感觉宫中的氛围有些严肃。一路所见,侍卫比平时见到的要多。他在想是不是和晋德帝的病情有关,晋德帝真的病得很严重?
在担心和着急中,陶安然来到了晋德帝的寝宫兴庆宫。他在门口站了一会,听到传信的太监对着门里说了声,"娘娘,镇北王妃到了。"
里面立即传来梅妃的声音,她说道:"来了那就进来吧。"
萧景瑜慢慢走进,绕过屏风和廊柱,就见晋德帝脸色不佳地靠在床边,梅妃正语笑艳艳的喂着药。只是不管她怎么喂药,晋德帝始终都是一副紧闭牙关不配合的样子。
梅妃笑着说道:"陛下,您的病要喝了药才能好。如果您不喝,为了不浪费这药材,那臣妾就只好喂给镇北王妃喝了。"
陶安然:?!
不等陶安然反应过来,晋德帝似乎被这句话激怒了,张口骂道:"你这个毒......"
只是一句话还没说完,就被梅妃找准机会把药灌进晋德帝的嘴里。晋德帝阻拦不及,药液弄得下巴领口到处都是,自己也是被呛到咳嗽不停。
梅妃笑眯眯地拿起手帕给晋德帝擦脸,说道:"陛下何必这么着急。臣妾刚刚是和您开玩笑的。只是镇北王妃这大肚子,也不知道受不受得住惊吓。"
晋德帝手指着梅妃,咳嗽了半晌,也只说出来"你...你...你"几个字出来。此时的晋德帝哪里还有帝王风范。
梅妃似乎是欣赏够了晋德帝的弱势姿态,半晌才施施然地起身。她靠近陶安然,问道:"王妃如此不知礼数吗,见到本宫还不行礼?莫不是觉得现在有了皇嗣,就高人一等,可以无视本宫了。"
陶安然刚进来就被梅妃和晋德帝的操作惊呆了,哪里还顾得上行礼。特别是梅妃如今有恃无恐,几乎是侮辱晋德帝的样子,都让陶安然心头直跳。再联合进宫时看到的重重守卫,他心里有个不好的猜测。
他似乎主动踏入了险境。
面对梅妃的咄咄逼人,陶安然非常从心地行了个礼,"参见梅妃娘娘,娘娘万福金安。"
梅妃一愣,脸色有些莫测地说道:"你倒是识时务。"
随即也没有多纠缠,很快就离开了。
随着兴庆宫的大门被关上,屋内光亮暗了一些,但同时殿内响起几道放松地喘气呼吸声。
陶安然刚放松一点,就见汪录从角落里钻出来,手里拿着一个痰盂对着晋德帝说道:"陛下,快,快把刚刚喝下去的药吐出来。"
汪录边说边拍着晋德帝的背,好让他尽快吐出来。晋德帝也是十分配合,手指伸入喉咙,吐出来一些药液。等差不多的时候,汪录又连忙从桌上弄些水给晋德帝漱口。
直到晋德帝重新打理了一下,靠坐在床边的时候,陶安然才敢小心翼翼地问道:"父皇,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作者有话要说:
第132章
晋德帝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只是有些有气无力地问道:"你不好好待在府里准备生产,怎么突然进宫了?"
虽然想到刚刚传信的太监是梅妃的人,但没想到晋德帝真的不知道。他只好无奈地说道:"宫中的太监进王府传信, 说您身子不适。刚好王爷不在,就由我来进宫看望您。"
晋德帝瞪大眼睛说道:"你如今都要临盆了,朕怎么可能还让你进宫。而且传信的人没有朕的旨意,你也随便就信了。"
陶安然有些羞愧地低下头,他刚刚是一心急就没有想到这点。谁能想到今天会发生这样的大事呢。
晋德帝接着说道:"如今宫中情况艰难, 只能靠景瑜了。汪录,你把如今的情况和王妃说一说。"
汪录立即低眉顺眼地应道:"是。"
晋德帝明显有些疲倦, 吩咐过后就闭目养神了。
汪录不敢打扰晋德帝,连忙带着王妃到一旁坐下,开始讲述如今的情况。
原来昨夜, 晋德帝突然染上恶疾手脚发麻神志不清, 等太医来时晋德帝已经晕过去了。正是人荒马乱的时候, 梅妃和梁王不知用了什么方法, 掌管了北衙禁军和皇宫。然后名义上为了保护晋德帝, 实际上囚禁晋德帝于兴庆宫。等晋德帝醒来后, 已经孤立无援。身边只有一直服侍的汪录。
陶安然听后直皱眉头, 他问道:"听说北衙禁军是由陛下直接掌管, 怎么突然就反了?"
汪录回道:"北衙禁军统领于宏是陛下的心腹,自然听命于陛下。只是老奴一直没见到于统领, 恐怕是凶多吉少了。这才让别人钻了空子。"
陶安然心里有些慌乱,不由说道:"那现在怎么办?我们就在这里等着吗?"
汪录也是着急, 不过还是说道:"如今梁王谋反, 只能依靠镇北王了。想必以王爷的才智很快就能发现宫中的情况, 到时候自然会来解救。当务之急, 是王妃您要保重好自己的身体。"
陶安然平复一下自己的情绪,他要稳住。现在这里只有他和白露寒露,以及晋德帝和汪录。屋内只有五个人,基本没有战斗力,而屋外的守卫不知道有多少。为了自己,为了孩子,他要保持好心态,等着萧景瑜过来。
了解了现在的情况后,陶安然努力使自己放松。他坐在椅子上,也让白露寒露坐下。他们两人看起来太紧张了,大概也是吓坏了。
汪录交代完之后立即就到晋德帝跟前服侍。就算晋德帝没有发话,他也安静地待在一旁,时刻准备着。
等待总是漫长的,尤其是身处险境的时候。在焦急地等待中,不知过了多久,兴庆宫的大门再次打开。几个人影走进来。
陶安然定睛一看,走在前面的正是萧景辞,而站在他旁边的人就是陶安陵。
萧景辞进来直奔晋德帝面前,他先行了个礼才说道:"向父皇请安。父皇身体可好些了?"
早在他进门时,晋德帝就睁开了眼睛看向了他,此时听到问候,晋德帝冷笑一声,没有说话。
萧景辞也不在意,直接说道:"儿臣有事前来叨扰父皇。儿臣从来没有求过父皇什么,这次还请父皇成全,帮儿臣在圣旨上签个字吧。"
说完他展开手中的圣旨,那圣旨上写的赫然是传位诏书。其中玉玺印章已经盖上,就差晋德帝的亲笔签名了。
晋德帝看着圣旨上的内容,冷冷地念道:"梁王德才兼备,克己复礼,堪当大任!哈哈哈,逆子,行此不轨之事,大逆不道,竟然还有脸想让朕传位于你!"
晋德帝脸上满是愤怒,用力地把明黄色的圣旨扔在地上。一旁陶安陵见状,连忙捡起来。
萧景辞脸色一变,也不再假装,直接说道:"父皇,今天这圣旨您不签也得签。如今您还不清楚自己处于什么境况吗?您不签的话,就别怪儿臣使用些手段了。"
晋德帝梗着脖子,没有搭理他。显然这番话吓不到他。
萧景辞接着说道:"您还在期待着皇兄来救您吗?可惜,您大概看不到了。"
听到这话,晋德帝还没开口,陶安然急了。他着急地问道:"王爷怎么了?"
萧景辞像是才注意到旁边还有人一样,盯着陶安然看了一会,尤其是陶安然凸出来的大肚子。他的目光不怀好意,陶安然不自觉地用手护住肚子。白露寒露更是满脸警惕地站在陶安然面前。
好在萧景辞看了一会,就转移了视线。他继续对着晋德帝说道:"父皇,皇兄恐怕来不及赶来了。因为儿臣不会让他有机会活着进城的。所以现在儿臣是您唯一的选择了。只要您传位于我,儿臣可以尊您为太上皇,继续享受荣华富贵。"
晋德帝看着他,突然叹了口气,说道:"你也就只会使些小手段。当皇帝可不是靠小手段就行的。"
萧景辞反驳道:"儿臣觉得,不管是什么手段,好用就行。就像现在这样,不是很有用吗?所以父皇,这圣旨您还是签字吧。"
说完萧景辞拿过圣旨,第二次把它递到晋德帝面前。
这次晋德帝没有再扔掉圣旨,不过也没答应,只是说道:"先放着吧,朕的手还有些发麻,握不住笔。等朕的手好一点再说。"
萧景辞眼睛微眯,半晌还是把圣旨先放到一边。他说道:"既然父皇如此要求,那儿臣就等一会再来看望您。如果父皇对这张圣旨上的措辞不满意,儿臣可以再多准备几张。只看父皇喜欢哪张,就在哪张上签字就好。"
晋德帝垂下眼睑没有说话,萧景辞便自顾自地说道:"那儿臣先行告退。"
萧景辞退了下去,不过陶安陵倒是没有一起离开,反而来到了陶安然的面前。
白露寒露忠心护主,站在陶安然身侧,没有让陶安陵靠近。陶安然如临大敌一般看着陶安陵,想知道他究竟要做什么。
陶安陵温柔一笑,说道:"安然,怎么这样看我?放心,我暂时不会伤害你的。毕竟你现在怀着镇北王的孩子,还有用处。"
陶安然握紧拳头定定地看着他,说道:"你们不会得逞的,王爷一定会来救我的。"
陶安陵闻言,淡淡地说道:"如今负责京城和皇宫守卫的南衙禁军和北衙禁军都掌握在梁王手里。镇北王在城外还会有死士追杀,就算他能活下来。但城门与宫门都已经派重兵把守,你觉得你还能见到他吗?"
陶安然的心一紧,开始担心起萧景瑜。梁王的动静很小,估计没有多少人知道宫中发生了大事。萧景瑜若带人攻城,定会被人诟病。到时梁王反而成为正义之师。而且梁王若真的拿到传位诏书,萧景瑜更是会处于不利之位。
陶安陵看见陶安然脸上的担忧,像是终于找到了乐趣。他继续说道:"你可得好好保重身体,保护好你肚子里的孩子。说起来,这孩子也算是我的外甥了。"
话是关心的话,但其中的意味倒像是有相反的意思。
说完这些话后,陶安陵便施施然地离开了。
转眼房间里又只剩他们五人。空气都很安静,沉默的气氛开始蔓延。
突然,晋德帝开口道:"等天黑找个机会,把王妃送出去。"
陶安然有些诧异,就听汪录立即回道:"是,陛下。"
听这话的意思,似乎是有安全出去的方法。陶安然有心想要问一问,但见晋德帝眼睛微合,不知再想什么,便也不好打扰。
时间慢慢流逝,屋子里渐渐暗了下来。屋外传来模糊的说话声,似乎是门口的侍卫在换班。
汪录轻轻走向一旁的书架,转动了一下书架上的某本书,书架便向两边移开,露出一处够一人走过的通道。开启通道的声音完全掩盖在说话声中。
陶安然不用示意,立即便走到通道前。他还没来得及问话,就听汪录拿出一个火折子,解释道:"王妃,顺着暗道一直走,就能到御花园的假山那里。然后接下来就靠您自己了。"
陶安然点点头,然后说道:"既然有暗道,不如我们一起走吧。"
汪录摇摇头说道:"王妃,您身上有皇家的血脉,还是赶快走吧。陛下现在身体动不了,就算走也走不了多远。老奴自然是要侍奉在陛下身边的。而且如果梁王发现人都没了,到时大家都走不了。"
陶安然闻言,也不拖沓,直接对着晋德帝拜了一拜,便在白露寒露的搀扶下进了暗道。暗道的门很快便在他们身后关闭。
寒露拿着火折子点亮一点烛火,三人便在一点微亮中前进。只是没有走多远,就听到一声巨响传来,似乎是桌椅倒地的声音。
这似乎是个信号,后面的杂音更多了。陶安然立即意识到,梁王发现他们离开了。当下陶安然也顾不得其他,赶紧加快动作。白露寒露也意识到这点,搀扶的手用力,三人的速度加快。
82/86 首页 上一页 80 81 82 83 84 8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