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衣人死皮赖脸开始游说。
还没等他说完,人就被人像小鸡崽一样提着领子出门了。
池鸣直接敲开了对面的门。
怎么的,也是他害的他遭了无妄之灾,没理由对面这家伙还能安安稳稳睡在床上。
一个睡眼惺忪的年轻公子哥儿开了门,见是池鸣,愣了愣,有点不明所以。
“兄台找在下何事?”言下之意你大晚上不睡觉,扰人清梦可不是君子所为。
“这人原本是要来杀你的。不巧,走错房间了,你自己带回去吧。”
池鸣也不过多解释,将人拎高了点,直接一个晃荡,抛进了对方的房间里。
谁家的东西谁领走。
年轻公子哥儿惊讶地张大了嘴巴,随后像是回过味来,脸上又闪过一丝怒容。
看着对面嘭的一声关上门,他咬了咬牙,也嘭的一声把门关上了。
池鸣这次不敢大喇喇随便睡了,把小狐狸唤出来,让他布置了个简单的结界,这才重新躺回床上去。
后半夜倒是睡的异常安稳。
直到第二日,官府上门把昨夜那个黑衣人领走。
池鸣又在楼梯口遇到了那个富家公子哥儿。
“昨日的事是孙某没有料到的,让您受惊了。”孙希将一小袋银子恭敬地递到池鸣面前。
昨晚他一夜没合眼,从那人嘴里断断续续的了解了前因后果,没想到他的好大哥表面一套,背地一套,他才出门一天,就想着要他的命。
真是难为他了。
若不是他记性好,认出这黑衣人是乡下某个庄子里的下人,那人怕还想狡辩。
母亲说的对,嫡庶从出生开始,就已经泾渭分明了。
他暗暗捏紧拳头,眼里有着一闪而逝的杀意。
三年前,突然传来母亲病逝的消息,他那时候还在外地求学,等匆匆赶回家的时候,母亲已经安葬了。
他那时候就怀疑,一向身体健朗的母亲怎么突然间会得了急病去了。
现在想来,怕是他的好大哥一家在其中出了不少力。
“受惊倒是没有,就是耽误了睡觉时间。”
池鸣也不客气,收下对方的谢礼之后,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这人眼神已经开始变了。
心境变了,也好,至少不会蠢的再被人拿捏。
他曾经也像他这般无知过。
池鸣抛着手中的钱袋子,最后丢到了坐在楼下的车夫面前。
“给你的路费。”
池鸣还是挺满意这个车夫的,除了饭量大点,没什么大毛病,要是能把人拐回来做他的长久车夫,倒也不错。
车夫正在低头唆粉条,冷不丁哐当一声,桌子上就多了一个钱袋子。
他脸上一喜,暗赞对方是个大方的主。
急忙将钱袋子踹进怀里收好。
这钱得多存点,要过年了,回家总得多带些年货回去,家里的小崽子们也等着他投喂。
池鸣没有在客栈内用早饭,而是摸到街上。
县城虽然没有府城大,倒也是五脏俱全。
池鸣在城墙角一家临时支起来的食摊要了一碗鲜肉馄饨,又从隔壁摊子买了两个肉饼。
卖馄饨的是个头发花白的老婆婆,穿着一件半新的深色棉服。
“大娘,你怎么一个人在这卖馄饨?”池鸣吃了小半碗,味道不错,要是再加些虾皮紫菜,酸爽的榨菜丝,就合他心意了。
“我老伴腿脚不好,留在乡下务农。小儿子还在县城读书,大儿子和儿媳在城东开了家食铺。家里也没什么人了。我一个人在家坐不住。”老婆婆叹了口气。
人老了,总想身边有个说说话的伴,可两个孩子都不在身边,虽然家里吃的不愁,可真让她坐在家里,她是绝对坐不下的。
她操持忙忙碌碌一辈子,一旦闲下来,就会觉得不踏实。
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她都要出摊。
这馄饨摊子陪了她二十几年,若是让她一下子舍弃,就跟要了她半条命似的难受。
她对馄饨摊已经有了感情。
馄饨摊养活了他们一家,也让她有了精神的寄托。
“大娘,这馄饨馅你还可以用香菇肉末、韭菜鸡蛋、白菜豆腐、虾仁等。汤底可以用猪大骨熬汤,这样味道会更加的好。口味多了话,吃的人也会更多。”
池鸣想起了曾经遇到过的一个老奶奶,她也是一个人风雨无阻地开着一家馄饨小店。
那手包馄饨的绝技还是他和老奶奶学的。
他有时候觉得,美食不仅仅属于拥有专业水准的厨师们。美食也藏在万家灯火里,即便是最普通的一双手,只要有一颗做好食物的心,都能做出让人味蕾地震的食物。
“小伙子,谢谢你的建议。但是婆婆老了,不想再折腾了。”老婆婆笑笑,继续动作麻利地包着馄饨。
池鸣也没说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执着和坚持的东西。
老婆婆习惯了自己的方式。
晚霞铺满天空的时候,池鸣一伙人才赶回桐君府。
李余生和李启是人生头一次出远门,一路上都有种哇啊的惊叹感。
都是血气方刚的少年,又是好奇的年纪,心里的那丝忐忑和不安也在这一刻定了下来。
“池先生,省城真的好大啊。”
“人也好多啊。”
李启有点庆幸自己的选择,他不想一辈子做井底之蛙。
倒是有些许前世模糊记忆的李余生没有说话,他一直知道这个世界很大,没想到枣云村外的世界比他认知中的还要繁华。
第29章 桐君府
“到了, 这就是我们的酒楼。以后你们就在这工作了。”池鸣跳下马车。
酒楼外依然是熟悉的大槐树。
天色渐暗,四周已经没什么人。
大概还是对鬼楼有些心理阴影,即便白天的时候人来人往,可架不住夜幕黑沉, 人就开始胡思乱想。
池鸣将两人安排住进了后面的院子。
好在房间也足够多。
晚饭就简单的做了一锅刀削面。
刀削面是否能做好, 关键的一点在于这个面是否能削好。要是刀工不好, 面条太粗或者厚度不一,就很影响口感。
削面的时候,手腕不仅要灵活,还要出力平稳, 细薄长短都要做到一样, 每次削的时候还能听到“嚓”“嚓”的声音。
池鸣将面烫好捞出, 倒进辣椒面里,撒上牛肉粒和笋丝,再浇上一勺滚烫鲜香的骨头汤,瞬间就能激发人的食欲。
浓辣鲜香, 面条爽滑, 劲道十足。
李余生和李启是第一次吃到这种短小的面条。
又加上第一次吃辣,全程都是“嘶”“嘶”,哪怕吃得眼泪横流, 还是大口大口的往嘴巴里塞。
这面条真是太有嚼劲了。
比他们乡下吃的那种索面还要好吃。
两人吃的满头大汗,嘴巴上都浮着一层红油。
“这面真是太好吃了。”
李启家里还算富足,平时面条也是吃的上的。
倒是李余生, 家境一般,只是偶尔能吃上几顿白面。
可这也不影响他的评价和判断。
这面条看着朴实无华, 可真正到了嘴里, 那真是神仙滋味。
他不知不觉就吃了三大海碗。
肚子似乎还不是很饱, 他应该还能再吃一碗。
可一想到自己这般能吃,会被池先生嫌弃。
这么想着他就没有再起身了,只低着头喝汤小口小口的喝汤。
汤汁也很好喝。
这样的汤汁就是让他就这黑面馍馍,他都能觉得好吃的紧。
李启也吃完了三碗,见李余生不动,他也不好意思让池先生再下面条。
池鸣只吃了一碗。
他向来都是饭量固定,不提倡暴饮暴食。
反倒有时候看到别人吃着自己做的食物,露出满足的表情,反而觉得是一种莫大的肯定。
等把两人走后。
池鸣又做了一锅面,这次是招待茶树精他们的。
池鸣现在有点头疼的是怎么处理这人和妖的关系。
尤其是茶茶似乎很排斥李余生。
一直在他耳边叫着把人赶回枣云村去。
他这才想起来,两人隔着几百年,还有一笔前世的烂账……
可人来都来了,总不能无缘无故的把人往回赶。
“恭喜主人,完成日进斗金的任务,食谱将奖励你一口井。用这口井里的水做饭,食物将更加的美味。人吃了这种井水可以明目润肺清肝,长期饮用可以延年益寿,湿毒不侵。”
白夭很机械地报道完,一双眼睛瓦亮瓦亮的:“主人,你准备把这口井放在哪里?”
池鸣听的一愣一愣的,这奖励看着不错。
他环视了一下四周,又走出厨房看了看,随意的在角落一指:“就这吧。”
“哎,等下,这井以后能不能带走?”池鸣忽然想到,这万一自己以后不在这了,这井要是不能带走,那他岂不是亏死了。
“放心吧,主人,能带走的。它其实是可以随意移动的,就是主人一个念头的事情。”白夭捂着嘴笑。
有了这口井,主人做出来的食物一定更加的美味可口。
池鸣这才点了点头:“那就这里吧。”就在厨房外面,平时取水也方便。
池鸣才说完,角落里真的多了一口井。
井沿有半米高,井口有半米宽,往里一看,还能看到自己在水中的倒影。
只是不一会,就有水汽从井底冒出,水汽碰到脸上,也让人感觉异常的舒服。
池鸣用吊桶吊了一桶上来,水质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好。
不知道用这种井水酿酒是不是也特别好喝。
池鸣想起曾经在一本古籍上看到过,川渝地区有个酒痴曾经酿制出一种名叫七日醉的美酒,喝上一口能醉上七日,喝上一盏,能醉半个月。
酒香能飘十里。
池鸣只酿过桂花酒、桃花酒,这七日醉却是没有尝试过。
他前世跟着老头子倒是去过茅台厂参观过。对于这款享誉华夏的白酒也是有了更深的了解。
想要酿制一坛好酒,不仅仅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去选材、多次发酵、蒸馏,还需要更多不传的技艺加持。
一时间蠢蠢欲动的心又冷静了下来,想着自己其实并不擅长酿酒之事,还是等以后有机会找这里的酿酒大师学习之后再尝试。
“主人,还有一件事我忘了告诉你。”白夭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蹿到屋顶的房梁上。
池鸣皱了皱眉,像是突然被人浇了一盆冷水,有种很不好的预感。
“说吧。”
“我刚刚发现又有新任务了。”白夭捂住眼睛,最后又偷偷露出半只:“作为一本神奇的食谱,怎么能这么默默无闻呢。请你一个月内让你的酒楼的名气更上一层楼,收获一千个不同的好评。”
“……”
他就知道没这么简单。
于是,第二日,酒楼开业的时候,食客们惊奇的发现向来深居简出,不爱与人闲聊的池掌柜手里拿着一本厚厚的本子,正目光关切地招呼着吃饱喝足的食客们写评价。
老张头深吸了一口气,又偷偷望了眼目光炯炯的池掌柜,心道,这池掌柜让我写评价,是几个意思。他的厨艺都到了那种境界了,难道还想精益求精,更上一层楼?
池掌柜真真是虚怀若谷,胸有大智慧的人。不仅做的菜好吃,还能认真听取食客户的意见。
于是他很郑重的在上面写道:
一、希望早中晚都开业。
二、能不能再加几个菜?
池鸣点头哈腰站了小半个时辰,收获满满一堆评价,就没一个把他的饭菜夸上一夸的。
居然还有人写道:希望掌柜不要赖床,早点开门。要是一天十二个时辰都能点餐就更好了。
池鸣:……
一天十二个时辰……他不用睡了吗?
我要的是好评,不是建议……
真是莫名心塞。
“小池兄弟,想不到你真的跑到府城开店了。哈哈,中午的烧鹅不错。”
听到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声音,池鸣一转头就看到李长青和他身后亦步亦趋跟着的小厮。
“李老,你不是在枣云村度假吗?”
“哈哈,你都不在了,我还度什么假。你手上这是什么?”李长青说完,还真像个好奇宝宝似的凑过来。
“这些人提的意见不错,小池啊,你确实要勤快些。你做的东西好吃,干嘛和钱过不去呢?”
“来来来,评价是吧,我也给你写几个。”
池鸣:我谢谢你哦。
李长青不由分说地抢过笔,唰唰挥笔在上面写道:“走遍江南知百味,美食独步是池家。”
池鸣生怕对方也写什么早点开门待客的话,接过一看,不由一喜,这算是第一条符合规定的好评了。
“李老,这是我自制的猪肉铺小食,慢走。”大概是收获了第一个期待的好评,池鸣对李长青的态度好了很多。
李长青也不矜持,一把就接过那包不起眼的小零嘴。
眼睛瞬间眯了起来,这小子出手,必定好吃。
站在一旁的几个老饕见了,瞬间眼馋得不得了。
这老头谁啊,怎么他写了评价后就得了一包猪肉铺,凭什么他们就没有?
这不公平,绝对不公平!
“咳咳,池掌柜,我想了一想,我刚刚还没写完。”老张头去而复返,笑呵呵的上前。
然后在池鸣异常关爱的目光下,非常豪迈的写上:天下第一好吃!六个斗大的大字。
同样的,池鸣也给了小包猪肉铺作为奖励。
后面的几人见了,也是有样学样,把池宴360度花式夸上天了。
什么烧鹅外焦里嫩,滑软绵口,香气扑鼻,什么宁可穷得响叮当,也要吃上一顿池宴的美食。
21/83 首页 上一页 19 20 21 22 23 2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