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升一脸笑意看她吃,不时跟钱老板说:“我说的没错吧,小姜肯定识货。”
他又凑到姜严面前:“这可是我的私藏版本,家里过节的时候才做的。”
姜严不禁感慨,这些开了几十年店的老板还真是有个性,除了能保证店里日常美味的稳定,竟然还有私货。也难怪现在外面的东西口味越来越趋同,原来好吃的都被藏起来了。
“那为什么不卖呢?”
“说得通俗点,成本压不住。生煎是最普通的海城小吃,但你要是把价格提上去,生意不见得变好,骂声一片倒是真的。”
第28章
姜严现在基本只有周末能去钱老板店里学习, 上午学完下午回小公寓再练习几次。对她来说,时间真像是挤出来的,但经她充分利用后效率挺高。
这周末钱茗也来店里帮忙, 自从有网红来探店,每到周末店里的生意都比平时要好不少。钱茗是游戏主播,露手不露脸的那种,为了避开大主播, 她一般都选择清晨时段开播, 午饭过后结束。
听说姜严要去参加综艺节目,她还挺好奇:“这种真人秀听说都有剧本的,那你这样也算是半个演员了?”
“暂时还没看到剧本,要演到什么程度未知。”
“没想到你们豪门千金对这种节目也感兴趣,我还以为只有明星喜欢拍这个。”
现在影视资源不多, 很多成名早但现在工作机会其实不多的明星都会选择上综艺或是搞直播, 工作强度比进组拍戏要低,报酬却更高。
久而久之, 人自然都倾向于轻松悠闲钱又好赚的项目。
但夏伊宁和姜严摆明是不缺钱的, 没想到也同意上节目。
“公益项目, 顺带可以正面宣传一下同性婚姻啊。虽然法律通过了,但还是有很多人并不了解这种感情模式。”
自从夏伊宁答应了参加节目, 两人的对外口径倒是一致。
钱茗瞟了眼正在跟熟客聊天的钱老板, 低声说:“其实我们这一代都已经觉得是很正常的事,只要有感情的婚姻都值得被尊重和接纳。不过像我爸那一辈, 说实话很难改的。”
姜严也明白, 像钱老板这些已经算是通情达理, 明白求同存异。可有时他们聊天的时候偶尔提到夏伊宁, 也大多称呼她为夏小姐。
像街坊之间随口说着你老婆, 你家那口子之类的称谓,少之又少,可见在他们的概念里,传统婚姻仍是正统。
“所以才要普及宣传,让更多的人接触了解。不求全部支持,但至少不会像过去那样闻之色变,处处抵触吧。”
想起过去那些年里曾被迫躲在柜子里苦苦压抑的小众人群,还有承受不了社会跟家庭压力而选择妥协结婚最后却悲剧收场的,现在已是极大进步。
但要真正做到让整个社会都去包容理解,不再用有色眼镜区别对待,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姜严觉得她跟夏伊宁之间虽不是真正的婚姻关系,但如果能为这个进步出一份力,何乐而不为。
钱茗朝她竖起大拇指:“果然是有格局。不过代沟这东西啊很难搞定,谁也说服不了谁,其实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慢慢等。”
她的话没说全,但姜严明白,就是要等顽固抗拒的那一代老去,新一代全面占据主流的时候,才会真正迎来全面包容的时代。
“是挺难的,能把眼下可以做的努力多做一点,也不是坏事。”比起一味被动等待,主动积极做点什么也不错。
她俩聊得正欢,田升去而复返,这次还带了不少人过来。姜严仔细一看,原来是附近老店的几位老板。
钱茗从小跟他们就熟络,热情招呼他们:“又来找我爸打牌啊?”
钱老板的业余爱好就是跟街坊邻居喝点酒,下棋打牌聊聊天。
田升笑道:“我们在你眼里就只是你爸的牌友啊。”
“不是不是,但很久没看到你们一起过来了嘛。”
逢年过节,他们是要聚的。但平时店里要照料的事不少,虽然相隔不远但真正聚得这么齐的还真没几次。
钱老板见他们都来了,让弟弟跟弟媳负责照看生意,自己洗了手也走过去。
他招手让姜严跟钱茗也坐过来:“不介意让两个孩子也听一听吧?”
田升摆手:“又没什么见不得光的,说不定还要听听小姜的意见呢。”
其他人也纷纷表示不反对,倒是姜严跟钱茗听得一头雾水。
尤其是姜严,一边坐下一边想着她能给这群叔辈们提供什么意见。
钱老板显然是这群人的领头人,这段时间姜严已经察觉到钱老板身上发生的变化。跟最初见面时的悠闲淡漠不同,他现在很有干劲。
“既然大家都决定了不签约,接下来我们就要好好想想该怎么自救,怎么抵抗,怎么把我们的特色让更多人知道。”
姜严听完钱老板的话,才反应过来原来是为了讨论怎么跟黎家的连锁经营抗衡。她记得田升上回说的还是拖住了,没想到现在已经正式回绝了黎家的收购要约。今天来的这几位老板也一样,决定要守住自己的店。
“难得钱哥还肯再出山,我们没什么担心的。你说怎么干,我们就怎么干。”
钱老板感激他们的信任,但压力也不小。他也是经过深思熟虑才决定要重新挑起担子,至少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两耳不闻店外事。
“我们这一区,类似的店大概有十多家,现在就我们六家是咬牙不肯签约的。以后那些店面装修翻新,搞低价促销或者是一店卖所有,我们就会很被动。”
这些老店的店面都不算大,而且各有特色,每家都有几样特别出名或是勾人的美食。别的店也很有默契地不做重复竞争,街坊们也习惯了一条街走下来把家里人想吃的东西买齐。
但年轻人喜欢的消费习惯是最好一家店能把所有东西都买完,省得到处跑。而且最好每家店的味道都能保持稳定,这样就不必担心踩雷。
田升感慨:“一家店里全包卖所有食品也不是不好,但这样对成本控制要求很高,而且说实话,跟洋快餐没区别。”
满大街统一的装修和几乎吃不出口感差别的食物,快速的出餐和长期稳定的价格都是快餐连锁店的核心竞争力。然而这和老店的特色大相径庭,几乎是截然相反的类型。
老店求的是独特跟唯一,哪怕全海城都找不出太过相似的味道才是他们追求的。
几位老板也都认同这个说法,可若是周围全是连锁经营,客人必定会被分流不少,时间长了也不见得就好。
钱老板看着姜严:“小姜,你有什么想法?”
“我?我不懂餐饮行业经营的,经验也比不过你们。”
“你是年轻人,代表了你们这一代的消费者,说说你自己的想法就好,不需要有什么餐饮经验。”
姜严也没多做推辞,在座的几位她之前也算是有所了解,都是实在人。况且能够抵御住黎家豪气的收购条件,也不是完全只追求金钱的人。
“如果是我的话,其实是愿意有更多的老店存在的。但我其实也挺懒,让我东南西北各跑一趟去买吃的,我也打退堂鼓。”
众人听她这么说,都笑起来。
“但如果能够把有特色的店聚在一起,形成一个类似于小型美食街的话,就不同了。我会很愿意把时间花在品尝不同美食上,而且每家店都乐意逛一逛。”
前提必须是,每家的特色都不一样。
钱老板点头:“对,我们也是这么想的。可是离这里不远就有一条官方打造的美食街,我们的店铺又都是自己的,要搬过去也不现实。”
姜严却说:“没必要搬去那边凑热闹,就地打造。”
田升听着有些激动,忍不住催她:“怎么个就地打造法?”
“就还是在老地方开店,不用搬家,但要把店面稍微装修一下,然后做宣传的时候最好可以联动一下。例如推出一些套餐优惠,里面包含了几家店的主打美食,又或者是在一家店消费满额后在另一家店就能有优惠。”
这不是连锁店,却也可以形成千丝万缕的联系。
有人听后也提出自己的考量:“我们的客人大多都是老街坊,不用宣传他们也都熟悉我们每家店卖什么。你刚才说的那些主要针对的是外面来的新客人,但是新客人会愿意来居民区吗?”
这里没有旅游资源,没有官方宣传资源扶持,就只是再普通不过的一个海城街道罢了。
姜严抿嘴笑:“其实我们年轻人也不喜欢去游客多的地方啊,再说为了好吃的,管它是不是官方盖章的美食街。而且现在好多美食街都名不副实,全是统一配送的中央厨房产品,不好吃,还贵。”
她是富家小姐,考虑的却都是接地气的细节。这些老店多年来涨价很慢,尤其是自有店铺省了租金,往往都是等到成本实在扛不住才涨一些,总体比外面平均价格便宜不少。
周围居民都爱来,只是苦于缺乏宣传,没有被更多的人知道。
钱老板想了想,轻拍桌面:“我觉得小姜说的挺有道理,也可以试一试。黎家收购完其他店面,肯定不会轻易放过我们,与其等他进攻,还不如我们抢占先机。”
真要比味道比价格,老店一点也不在怕的。
姜严这天带了比平时更多的美食回家,不过叶晨晨已经去国外上学了,只能通过屏幕流口水。
夏伊宁怕胖,吃的不多,大部分都进了姜严的肚子。
洗完澡,夏伊宁递给她一个打印本:“这是综艺节目的脚本,你有空先看看。”
姜严刚吃完最后一个锅贴,嘴里还残留着淡淡的醋味。她翻开脚本看了一遍:“只当两期嘉宾还要参加活动?”
她原以为是那种旁观或是坐在嘉宾席上参与讨论点评之类的,没想到还真就像是第九跑道的参赛选手一样。
“我已经让二嫂去跟节目组协商了,每期最多只参加1-2个项目,多了不行。”
姜严看了遍列出的备选项目,好在考虑到嘉宾们的身份和身体素质,没有什么激烈运动类的,大多和家庭生活相关。
第29章
颜姿好不容易争取到录制综艺的机会, 几乎每天都跟剧组方面保持沟通。夏伊宁和姜严同意参加录制,她也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告知对方, 现在俨然成了两边的传话人。
这晚她刚从夏伊宁那里把脚本拿回来,上面有几处标记明显的地方,都是需要跟剧组再次沟通调整的。有点繁琐但她乐此不疲,认真整理总结了一下夏伊宁提出的要求,然后给剧组副导演发了消息。
夏晨旭冷眼旁观,见沙发上丢着属于他们的脚本,随手翻了一下, 并没有认真看进去。
“你也是受邀嘉宾,结果来来回回只顾着在宁宁和剧组间传话, 是要改行当经纪人?”
颜姿拿着手机,生怕错过副导演的回复, 听到夏晨旭的话,气恼不已:“你能不能不要总是打击我?你妈妈明里暗里嫌我没有上进心, 整天在家也帮不上夏家什么。我是不如大嫂,娘家给力又是本地人,姜严虽然也这样,但姜家现在日子不好过, 她自己能力也不行, 我想赢过她怎么了?”
“姜严有宁宁护着, 况且那是二叔家的事,你跟大嫂较劲牵扯到姜严身上去干吗。”
颜姿走过去坐到他旁边, 娇滴滴地说:“老公,其实自从宁宁结婚后, 我的危机感很重的。”
夏晨旭斜眼看她, 眼底却没多少关切。
“你总说让我安心待在家里, 别去管外面的事,可是我整天在家里无所事事,真是闲得快长毛了。”
夏晨旭觉得女人真是善变。当年他们交往的时候,颜姿还在娱乐圈里打拼,经常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对他大吐苦水,说着连轴转日夜颠倒拍戏多么多么的辛苦。
现在做了豪门少奶奶,又开始觉得无聊了,真是不知足。
“你就算参加了节目,爸妈也不会同意你再回去拍戏的,你趁早死了这条心。”
当初夏家同意他们婚事的条件之一就是颜姿退出娱乐圈,至少不能再像过去那样频繁拍剧,更不能和男演员搂搂抱抱。
“我当然知道,但又能做慈善又能出镜维持一下人气,也不是坏事。平时陪你出席那些晚宴,你肯定也希望我是个大家都认识的人啊。”
如今颜姿也就只能靠在微博和其他一些社交应用上偶尔跟粉丝们互动,维持那已经大不如前的人气。但最让她尴尬的是每次站在夏晨旭身边,她的头衔逐渐只剩下夏太太一项,仿佛离开了夏晨旭,她连个独立的自我介绍都没了。
她这次十分坚持,夏晨旭说不过她,但也不愿意参加太多项目。夏伊宁提的修改意见正合他意,得罪剧组的事就不必他亲自出面了。
好在对方诚意十足,很快就把修改后方案又送了过来,只剩下两个互动项目:默契考验和生活分工。
姜严拿着新剧本,看着正在家里厨师指导下颠勺倒油的颜姿,有些想笑。
颜姿怕油又不得不靠近的样子实在滑稽,姜严好心建议:“二嫂,你可以考虑做西餐或者烘焙,这样就不用那么辛苦了。”
临时抱佛脚真挺难的,一看她这姿势就知道平时根本不怎么进厨房。
“我打听过,其他几对嘉宾里已经有人选了。我可不想和人撞show,而且做相同类别,万一被比下去岂不是更难看。”
姜严没想到她竟然做了那么多准备工作,连其他嘉宾要出什么节目都打听好了。
可是她偏要选择海城粗炒,说难不难,但她在厨艺方面悟性差些,又怕油烟,这下可难为了大厨。
好不容易练习了几次,勉强做出几盘还算看得过眼的炒面。颜姿难得没嫌弃,招呼刚从楼上下来的夏伊宁和一直旁观她练习的姜严来吃。
“味道挺香的,快来尝尝。”
姜严本就靠在料理台旁,稍微挪动位置就能吃到,但她在原处等了夏伊宁一会儿。
“这些都是二嫂你做的?”
夏伊宁看了眼姜严,从她的眼神里得到了答案。
颜姿还沉浸在亲手做出美味的快乐里,很是欣喜:“卖相差一点,但味道应该不错,我刚才炒着炒着就觉得肚子饿了。”
18/114 首页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2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