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磊就特别不好意思:“回头我再还你。”
“你现在那么穷了,就别客气啦。”故意提起“穷”字,徐宁玉又忍不住想笑。
李磊已经麻木了。穷就穷吧,反正他怎么也比不过小玉。
买完东西,李磊骑着车子载着徐宁玉往底下村里去。他舅家在离矿上二十里地的花家圩子村。
从矿上到村里全是土路,幸好这两天没下雨,自行车骑起来还算顺畅。骑了十几分钟,李磊深吸了两口气,偏头问小玉:“颠得厉不厉害?要不要歇一会儿?”
徐宁玉又没出力,车座上还垫了两件旧衣服,没觉得有哪里难受。九月的天气不冷不热,他坐在后面非常惬意,就应了声:“我没事,你要是累了就歇一歇。”
“我不累,你不觉得颠我们就继续走。”李磊见小玉没有不舒服,继续往前骑,很快穿过一片片麦田,拐进了一个小村子。
村里放眼望去多数是泥瓦房,不少老人坐在村头一棵大柳树下乘凉,看见来了一对陌生的孩子,都一起看过来。
徐宁玉朝老人家们绽开个笑脸,这些老人立马议论起来:
“谁家的孩子,长这么俊?”“后面小娃娃真白,跟白面馒头一样,肯定是城里娃。”
徐宁玉一囧,李磊闷笑一声,赶紧抿着嘴低头骑车。
又拐了个弯,李磊对徐宁玉说:“小白馒头,哦不,小玉,前面就到了。”说完自己在前面“哼哧哼哧”笑起来。徐宁玉扭头,就当没听见。
很快骑到了两间泥瓦房前,李磊停了下来。
这两间房前的空地没有盖院子,只在墙边用竹子扎了个鸡圈。一个三十多岁的中
年女人正端着盆往里撒剁碎的青菜、米糠之类的东西。
旁边一个男人把脸盆放在水缸旁边的地上,蹲在那里仔细用臭肥皂洗手洗脸。徐宁玉眼尖地看到脸盆里水黑乎乎的,也不知道他手上脸上沾了什么。旁边一个不到十岁的男孩在跑来跑去地玩闹。
李磊犹豫地喊了声:“舅,舅妈。”,三个人一起朝他们看过来,都是一愣。
“小磊?”蹲在地上的男人站起来,徐宁玉就看到他的相貌和李磊十分相似,浓眉大眼的,但是比李磊还要黑。
李磊的舅妈也放下手中的东西,神色有些晦暗不明地走到他舅身旁,没有吭声。男孩见气氛不对,连忙躲到大人身后,悄悄伸头往外看。
“今天学校不上课,我来看看你们。这是我同学。”李磊有些紧张地转身,徐宁玉已经自己从后座上跳了下来。
他甜甜地对李磊的舅舅和舅妈一笑:“叔叔阿姨好,我是小玉,是磊磊哥的好朋友。他一直想来看你们,可是又不好意思来,我就陪他一起来啦。”
李磊舅妈对上这小孩天真可爱的笑脸就是一愣,什么气也没了,表情有些僵硬地招呼了一句:“进来坐吧。”
李磊的舅舅也连忙点头:“对,进堂屋坐。”
李磊把徐宁玉买的东西提着,放到堂屋的饭桌上,这才从小玉的书包里掏出一条手帕,打开来,里面整整齐齐放着一沓十块钱。
李磊有些不舍地看了这些崭新的纸票一眼,还是毅然地推出去,和带来的东西放在一起。
李磊的舅舅和舅妈都惊了一下,他舅诧异地问:“这是做什么的?”
“我知道,我妈走那会儿把舅舅手里的钱都借走了。这是我攒得两百块钱,先替她还了。”李磊愧疚地说,“这么久,我一直不好意思过来,实在对不起舅舅,等我挣到钱再把剩下的还上。”
他舅舅舅妈都被震住了。前几年要交得公粮多,孩子要念书,要穿衣服,他们光靠种地,一年也攒不到两百块钱。这两年要交得公粮少多了,李磊舅舅又找了个活干,家里才有点余钱。
猛然听说李磊一个孩子竟然攒下这么多钱,他们心里都充满了怀疑。李磊舅舅叹了口气:“小磊,你和舅舅说,这钱你是从哪弄来的?不能偷家里钱。”
“真是我挣的!”李磊觉得好冤枉,赶紧解释,“我做了好多活,去农场捡鸡蛋、逮黄鳝卖,夏天卖冰棒,天冷了卖糖葫芦。还有小玉也照顾我,他家开了书店,我去帮忙看几天店他也给我开工资。然后我就攒了这些钱。”
见大家的视线朝自己看过来,徐宁玉萌萌地使劲点头:“嗯,磊磊哥没有骗人,他特别勤快,做了好多活。我家店里他也帮了很多忙的,没有白拿钱!”
徐宁玉的小模样特别有
说服力,一看就是那种乖巧听话从不说谎的孩子,两个大人一下就信了。
想到李磊年纪不大就做这么多事挣钱,他舅舅舅母听得心里很不是滋味。两人对视一眼,李磊舅妈就站起来,拿了钱又递到李磊手上:“是你妈欠我们的,不用你一个孩子还。”
他舅也缓缓点头:“你拿着自己念书用吧。”因为李磊他妈跑了,小磊叔婶还来闹过,小磊跟他叔婶一起过,以那俩人的性子,以后肯定要靠他自己。
李磊不接,连连摆手:“舅妈,你收着吧。我有钱就替她还了。”
他舅妈还是坚持要把钱塞到他手里:“咱家现在日子好过了。咱们大队在山上开了个煤窑,你舅去挖煤,一个月能拿好几十块钱,真不用你的钱。他刚下夜班回来,你要是早来一会儿他都不在家。”
队里开的小煤窑?徐宁玉皱起眉头,会不会不太安全?不过他记得西桥矿附近后来开了许多小煤窑,一直到二零一零年之后,才因为煤炭价格暴跌、环境等问题纷纷关闭。那应该没有出现太大的安全问题,不然国家早就取缔了。
李磊的心思却放在另一方面。原来他舅现在有钱了!他瞬间动心,有点儿想把钱收回来。眼角余光瞄见小玉正睁着大眼睛看自己,他赶紧挺直了腰板,用力把钱又推回去:“舅舅挣得是舅舅挣得,我现在也能挣钱,就让我还了吧。不然我心里总想着这事,都不敢来看你们。”
徐宁玉轻轻点头,李磊瞥见了,推钱的动作更加坚定。
推了几个来回,他舅舅舅妈犹豫了一会儿,最后还是把钱收下了。
不过李磊他舅还是忍不住教育他:“还这一次就够了,你还在念书,心思多放在学习上,别总想着挣钱。你现在念初中了吧,学习成绩怎么样?”
没想到李磊舅舅还挺重视教育,徐宁玉连忙帮李磊说好话:“磊磊哥成绩很好,小学毕业考试考了年级前五十名,现在初一被分到了好班,只要继续好好念书,念到高中,考个专科也很有希望。”
原来小玉这么看好自己,李磊听得乐呵呵,他舅舅舅妈也十分惊喜。
“成绩这么好!”他舅妈忍不住拍了自家孩子一巴掌,“可比他强多了!在班上不是倒数第就是倒数第二,以后也是种地的命。”
李磊表弟郁闷地捂着脑袋,望着李磊的眼神十分幽怨。李磊笑着从袋子里拿了一包糖递给他,又转头劝他舅妈:“不能打脑袋,会把人打傻的。”
徐宁玉也点着小脑袋,小大人一样地说:“小孩子要慢慢教育。”
“就是就是。”李磊表弟就猛点头,偷偷塞了个糖在嘴里。
被个七八岁的孩子教育,李磊舅妈哭笑不得。不过这小孩可真让人稀罕,她就笑着问:“你这么小,怎么
会跟小磊交上朋友的?”
“我跟磊磊哥现在是同学。”徐宁玉骄傲地挺起小胸膛。
李磊舅舅舅一家人都惊了:“这么小就念初中了?”
“是呀,小玉特别聪明,是跳级生!”李磊这下可是聊到了他最熟悉的领域,话匣子一开,又开始对徐宁玉例行的每日几夸。什么小神童、小作家,得意地和舅舅一家炫耀,听得他们一愣一愣的。
“等下回我过来,给你们带小玉写得书,可好看了。”李磊大方地允诺,牛皮吹出去了才回头朝着徐宁玉嘿嘿笑。毕竟小玉的书他那每样只有一本,可不舍得送出来,还要从小玉那拿。
徐宁玉也不可能拆他的台,只能保持微笑。
李磊舅家人这下真是稀罕坏了。外甥重新上门,还带来了一个小神童,他舅妈就留他们中午在这吃饭,还张罗着要杀鸡。李磊和徐宁玉也没客气,留下来蹭了顿饭,临走时他舅妈还给他们装了一布兜的咸鸡蛋。
“自家腌的,带回去就稀饭吃。以后放假没事还来玩。”李磊舅妈很热情。
中间几年没走动,没想到这么容易就能和舅舅一家人重新和好,李磊就觉得心里仿佛有一大团乌云都散去了,特别畅快。骑车回去的路上,他就跟徐宁玉说:“小玉,我好高兴,我还怕舅舅舅妈还怪我呢,没想到我舅还去看过我,就是没让我知道。”
这是刚刚吃饭的时候他舅舅告诉他的,李磊只觉得心里暖洋洋的。他回头感激地看了徐宁玉一眼:“多亏你让我来,不然我跟我舅家就一直不走了。”
徐宁玉也很替他高兴,笑道:“有些事说开了就好,以后你又有一门亲人可以走动啦。”
李磊就叹气:“唯一不好的就是我更穷了。我得赚钱还债啊,我现在好想发大财!”
徐宁玉好笑地随口道:“那只能希望家里有矿了,当煤老板赚钱快。”
李磊有些好奇:“煤不值钱呀,我舅刚刚都说他们挖得煤不好卖,人家宁愿买大矿上的。”
“以后煤会涨价的,开煤矿非常赚钱。”徐宁玉很肯定。毕竟生活在煤炭城市,这方面的消息他上辈子听了很多。零零年之前,承包煤矿不怎么挣钱。而在这之后,国内外煤炭价格飞涨,大约持续了十年,连续很多年省里的首富都是煤老板。
原来是这样。李磊暗暗记在心里。他知道,小玉说得话肯定没错。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4-2721:11:18~2020-04-2821:40:4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不负深情不负卿、瓶子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海蓝宝lq10瓶;奶糖的幸福5瓶;月眠3瓶;爱萌宝冒冒、饭团锅包肉2瓶;
第52章 武侠
徐宁玉可不知道,他随口的一句话李磊就上了心。晚上回了家,这家伙躲在卧室里,把这事记到了本子上。这还是他跟着小玉学到的好习惯。
他先在本子上写下今天的日期,然后另起一行,写下一句“小玉说,开煤矿挣钱”。空了一格,又写“小玉给我舅家买水果和吃的,三块钱。”
想了想,他才放下笔,翻翻看前面,从小玉那拿到的看店的工资差不多有五十,这是他最近唯一的收入来源。
初中可不像小学那么轻松,上午上课提前一小时,下午又多加一节课,五点才放学。他没有时间挣钱了,恐怕存折很长一段时间都要保持个位数。
李磊叹气,他现在就想知道怎么才能开煤矿,挣大钱。他暂时还没打听出来,新的一周又到了。
周一早上,徐宁玉从兜里拿出两块钱,微笑着递给李磊:“说好的,翻倍的零花钱。”
哇,有钱了!李磊好惊喜,开心地接过两张纸票,这才忽然想到:“我在你那边的钱不剩多少了吧?”
“还够发两周的。”徐宁玉都是按照记的账来的,没准备多给他钱,那样李磊也不会开心。知道李磊最近都没什么进项,他还是安慰了一句:“不着急,这星期我们再去帮大姨看店,不知道店里电话安了没有。”干了活拿钱就是应该的了。
“好!”李磊也十分期待,高兴地直点头。装电话还是他提醒的呢。
从七月份开业到现在,租书店的生意一直非常好,第二个月进书的钱都赚回来了。开学之后,附近中学住校的学生得到了消息,也天天往店里跑,加上一堆小学生,店里一到放学时间就挤满了人,生意非常好。
店里除了工资,几乎没有什么成本,书款也还欠着,账上资金非常好看。徐宁玉见店里存折上已经有了将近四千块钱,又有些飘了,甚至开始寻思着是不是再买一间铺子,就听李磊在一旁悄悄提醒他:“小玉,要不要安电话?”那次小玉打个电话花了好几块钱的事李磊还记忆犹新。
这倒是可以。徐宁玉想了想,就点头,和大姨商量:“大姨,我们在店里安一部电话吧。可以放在门口,收钱让人家来打,我们自己联系人也方便。”
大姨也觉得有电话方便,更何况她对外甥的要求一向不拒绝。去了电信局一问,现在电话入户费一千,每个月三十块钱月租,打电话还要通话费,让她忍不住一阵肉痛。想想外甥反复要求了,她还是排队交了钱。
交完钱并不是马上就有人上门安装,还得等。这次去店里徐宁玉和李磊就遗憾地发现,已经一周多了,电信还没来人安电话。
“也太慢了吧。”李磊忍不住抱怨。徐宁玉也深以为
然地点头。就这服务,还好意思让提前交钱,要不是独门生意,客户肯定早跑光了。
这期间,学校突然接到上级教育部门通知,说国家教育改革,他们省从明年开始小学实行六年制,
这样一来,徐宁玉他们就是最后一届五年制的小学生,今年的五年级学生明年还要上六年级。
李磊一听,乐坏了,感觉好像白捡了一年时间。下课他高兴地和徐宁玉说:“李阳可倒霉了,又得多念一年!”
开学之后,李阳的班主任找去了家里,把李磊二婶训得抬不起头来。他二婶再三保证,老师才答应不让李阳留级。没想到还是要再上一年六年级,李磊觉得李阳真是个倒霉孩子。
徐宁玉见李磊这幸灾乐祸的样就很不爽,把语文书翻开:“今天学的文言文背掉了吗?来,一起背,放学我检查你背诵。”
李磊就不乐了,很想转身就走。他最讨厌文言文了!他动了动脚,还是乖乖坐到徐宁玉旁边,和小玉一起看语文书。
在刻苦的学习中又等了一个月,这天周六下午,徐宁玉和李磊放学后再去店里,远远就发现大门边贴了一张纸,写着“电话”两个大字,下面则写着“市话三毛,长途五毛”两行小字。
他俩对视一眼,兴奋地跑过去,只见店里的布置稍微有了一点变化,大姨把桌子摆到了门边,桌上除了登记本还摆了一部固定电话。不过电话上罩着一块红布,也看不到具体是什么样子。
35/104 首页 上一页 33 34 35 36 37 3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