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重生之嫡妻为男(穿越重生)——魏先森

时间:2022-04-10 08:26:18  作者:魏先森
  “咳咳”进来的是顾銛。顾銛与平时打扮出入很大,此时一头墨发高高束起,头戴玉冠,锦衣华服,乍一看安韶光竟没认出他来。因为是冒雨过来,顾銛衣裳湿了,贴在身上,大约是不舒服,站在那里不停地动。
  “金玉!你说你今天为什么在这儿!”
  “我来救人于水火!”
  “你就是来挨宰的!”
  “要不是有个什么不知道打哪儿来的登徒浪子幽兰隐士,我五百两就成了!白白多出去一千八百多两,你要是……”
  方贤博拦了金玉一下,“顾公子可是有事?”
  顾銛“嗯,我就是看看是谁不惜血本也要……”说着看了一眼云墨“救他。”
  “顾二公子?”云墨说。
  安韶光一愣“你们认识?”
  他这一问,云墨跟顾銛倒都有些欲言又止,迟钝的金玉此刻竟不知搭上了哪根弦:“啊!我知道了!那个幽兰隐士就是你!你终于开窍了不要安韶华准备养小……唔!”方贤博赶紧捂住了金玉那张招祸的嘴,恨不得给他缝上。
  顾銛瞪了金玉一眼,转头看向安韶光。金玉这才发现说错话了,赶紧扒拉方贤博的手,可怜巴巴地看着他。方贤博小声逗他“坏了,你那银子要不回来了。”
  “银子是小事,我那是开玩笑的。”
  “让你没分寸,话能随便说么!”方贤博小声说。
  “大哥怎么找来这里的?”顾銛问。
  听到他问,云墨马上看过来。
  看他们都想知道,安韶光就大致说了一下。
  那日他到云墨家门口,看到一个断枝,大约是头一天晚饭前后被砍断的。等进院子,发现一地狼藉。还有一具尸首,大约是子时末,丑时初死的。而看家中其他线索,倒更像是晚饭时候家中来了贼人。两下里一对,安韶光猜测应该是云墨家里来了两拨人,一拨在晚饭前后,有人受伤,云墨父子就在那时离家了,大约是在医馆过夜。另一拨是半夜,那个混混大约是带路人,至于是被买通还是胁迫就不知道了。来了却没找到人,最后那人被杀了灭口。
  他报官之后,原以为应该很快就能找到云家父子,谁知三天过去音讯全无。此处毕竟是永安京,京郊的土地也都有人耕种,云家父子若是遭遇不测,两三天也会发现尸首。如今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最有可能在哪里?云墨本就长得唇红齿白,又有一身书卷气,这样一个人忽然消失不见。稍稍一想,安韶光就去找了方贤博,毕竟在那些去处找一个人,安韶光自认为满永安京没人比方贤博更快了。
  果然,没有两个时辰,方贤博就带他来了红玉馆。当然,方贤博特意带上了“满大祐最生性豪爽最爱仗义疏财的小侯爷金玉”。金玉果然名不虚传,两千多两,还愣是让他竞到了。只是想到这个两千多两,安韶光不免又是一脑门的汗。
  安家大哥的推理八九不离十,顾銛心道,这么点线索就能找到人,难道推理就是安家的种族技能?反正人没事儿就好,只是不知道云墨究竟是怎么到了这里?
  想到此处,顾銛看向云墨,点了点头。云墨沉吟了一下,问顾銛“现在能说吗?”
  顾銛想了想,说“都是信得过的人。”
  云墨这就说了起来。从他父亲墨柯丹木说起,说到所谓的宝藏,再说到几日前安韶华跟顾銛去找他,给了他两个选择。
  要么放弃身份,跟他们走,他们不要什么宝藏、藏宝图,还能保证云墨的安全。只是从那以后,云家父子就要按照安韶华给他们安排的身份生活,不要再想着墨柯丹木了。
  要么,配合安韶华与顾銛他们的计划,依旧生活在这里等赵寻来抓,然后等安韶华他们顺藤摸瓜,将赵寻他们布置在大祐的暗线一网打尽。毕竟是在大祐境内,有大祐律法跟大祐官府,还有二皇子的暗卫跟着,能保证他们父子安全。只是一定会吃些苦头。
  云墨苦笑着说“东躲西藏的日子,我们真的过够了。”
  安韶光闻言,点了点头。
  接下来就是父子俩依旧生活在原先的宅子里,直到被抓走,被逼供,最后被卖到这里。
  几人听来一阵唏嘘,金玉更是听得两眼直放光。抓住云墨不停地问东问西,云墨也都说了。末了,云墨问顾銛自己爹爹怎么样了,顾銛说“皇上金口玉言,要保你们父子的性命。”
  这下众人都放下心来。
  此间事了,五日之内云墨应该是安全的,但以防万一,安韶光还是留下了。
  出了红玉馆,想到那多出去的一千八百两银子,金玉这才觉得心疼肝疼五脏六腑无一处不疼,整个人都蔫了。恹恹的说要回家。方贤博三言两语把人拐到自己的宅子上,此二人暂且按下不表。
  顾銛跟安韶华冒雨回到家,语梁神神秘秘地凑过来,一边伺候顾銛换衣服一边说“公子节哀。”
  “啊?”顾銛纳闷,这个语梁,说的是这么沉重的话,表情怎么还挺雀跃呢“发生什么事了?”
  “赐婚给大公子的王家三小姐,今儿个午时末,去了。” 语梁说着,给顾銛端了一碗姜汤。
  “她去……”顾銛一下停住,把哪儿了几个字憋住了,咽了口唾沫“怎么没的?”说完一口喝了姜汤。也许是姜性太辣,感觉自己立时出了汗。
  “据说就是那日落水之后,得了热风寒。奴才也不知道什么是热风寒,到底是热啊,还是寒?总之不管冷热吧,就那样烧起来了。连着这么些天,多少药吃下去,连太医都去了两位,还是没好了。加上这几日实在太热,咱好好的都觉得喘不上气儿,更别提一个病娘子了。听说王家每天都花几百两银子买冰,还不敢放到屋里,都围在屋子周围,把王三小姐那屋笼得跟春天似的,可惜,还是没留住。”语梁说着,扶顾銛进了浴桶。一边给顾銛撩水洗头一边说“这事儿啊,在京里传开了,都说这王三小姐没这个命。多好的姻缘。看看咱们大公子,那人才,那样貌,那家世……”
  顾銛久久没有说话。
  二皇子府,二皇子把小豆苗从顾锋怀里抱出来,送到奶娘手里。摆了摆手,奶娘们轻手轻脚地站在一边。尹勍附身抱起顾锋,顾锋哼了一声,尹勍用脸蹭着顾锋颈侧,小声说“是我,你睡吧。我抱你过去。”顾锋没有说话,往尹勍怀里拱了一下。打开门,连天的雨,漆黑的天,福茗禄茶撑起了伞,尹勍说“不用了,烧上水了吗?”
  福茗回话“回殿下的话,水已经准备好了。”
  尹勍嗯了一声,用大氅裹上顾锋,抱起人一头扎进雨里。
  父皇说过“她没那个命”现在想来,果然是君无戏言。
 
 
第103章 结案
  一夜大雨, 清早起来说不出的凉爽惬意。老天爷最是懂得那种把逼到绝路再给一点甜头让人感恩戴德谢天谢地的路数,总要这样热到头才肯给一点凉气儿。前些天在热浪中喘不上气儿指天对地直骂娘的人对着今日的天气也是舒服地直眯眼,任谁一早起来都得说一声“今儿个真好天气!”。
  连日的闷热带走了永安京数十条人命, 好些个年老的、体弱的、甚至还有几个没满月的,都没能熬到这一场舒爽的雨,先后走了。吹吹打打的白事在街头巷尾都低调又热闹地办起来了。王家人尤其悲恸,多好的姻缘,就这样没了。倒是有脑子活反应快的,提出不如找个嫡女去顶上?但是这皇后娘娘懿旨赐婚能不能顶呢?
  没人知道。
  又过了几日,皇上忽然派御林军去查抄了红玉馆, 将正在那里假装寻欢作乐的何络罗国六王子捉拿,并且搜出了前些日子被绑走的云家父子。赵寻深知被摆了一道,却也百口莫辩。他以为是三皇子在其中坑他,要不然怎么云石前脚到了自己手里后脚御林军就来了?他都没来得及跟云石说句话!更别说问他宝藏的事儿了。赵寻摸不准三皇子是不是已经问到宝藏的下落, 心生不忿,入狱之后有的没的瞎说, 狠狠地编排了一顿三皇子。偏偏三皇子连皇上的面都见不到,更是无从辩驳, 这对安韶华来说倒是意外之喜了。
  与别人不同,安韶华从一开始就是意在三皇子,没想到竟然如此顺利,每天当值去大牢审问的时候都是高高兴兴的,埋头问案一整天,到晚间整理好问询笔录,连跑带颠送给上峰。弄得刑部侍郎以为这个安三公子转了性, 不再做案痴要做官迷了。
  查抄红玉馆的事情,安韶华没参与, 刑部不管这个。倒是安韶光因为是御林军左都尉将军,还顺搭手的给云举人保了一个从七品的御林军录事参军,正儿八经的御林军文职。两个“微服查案”的大人一本正经地带兵去抄了红玉馆的私库,大摇大摆地拿出两千三百两纹银,说是微服查案的时候用了的,现在要完璧归赵。皇上看了什么话都没说,大笔一挥,准了。
  不光云举人有了差事,两千多两的债也清了,安韶光呲牙乐了好几天,训小豆苗的时候也多了好些笑模样。
  别人且不说,这个夏天安家兄弟俩走哪儿都脚下生风,连带着忠勇侯家房梁上的燕子都比往年叽叽喳喳地多了些喜气。
  御林军新鲜上任的录事参军云墨三不五时地被叫到沐华院训话,大家也都见怪不怪了。
  云家父子在安家不远处置了一个两进的宅子,雇了几个洗扫的仆妇也当上了云老爷和云少爷。
  后来,云家忽然挂了个不大的门牌,写着墨府,据帮佣的老嬷嬷说云家家里多了个病老头,瘫在床上等人伺候。据说常有人来找他,来的人都叫他墨老爷。
  再后来不知道怎么传出云参军还是个千仞人。这些事儿真真假假的,谁知道呢?
  要说今年夏天永安京老百姓说的最多的是什么?肯定是何络罗国。
  先是使臣入京,又是王子来访,还没等人们说完那王子带来的燕肥环瘦十八个美人,王子就被抓起来了!还连带着查抄了永安京第一销金窟:红玉馆。这下人们才知道,红玉馆竟然是何络罗国的人开的。怪不得处处透着古怪。
  据说红玉馆内,有一处隐秘所在,要走长长的地道才能去。那里藏着貌美的小公子百余人,全部都是清白人家的公子,只是因为长得好看被他们看上了,不惜杀人父母也要把人掳走,再强迫人做那些营生。此外还有数不清的金银财宝,玉石古玩,更别提建筑之华美,机关之精妙。
  后来竟说到什么红玉馆的地道直通皇宫,这些年何络罗国送来的美人皇上从不去看她们,那些美人耐不住寂寞就到红玉馆来。当然这种传闻谁能相信?不过是民间的人说了有趣。
  只是越说越离谱,到后来皇上也有所耳闻,竟然笑着说“让他们编,水混了好摸鱼。万民的嘴啊,你堵不住。只能是给他们一个有趣儿的让他们说。”
  敌国,细作,逼良为娼,美人,公子,酒池肉林,破案,微服,天潢贵胄,每一样都挑动着人们的神经,这么有意思的事儿说一遍两遍怎么能过瘾?
  这下子,去过红玉馆的人都要私底下说说红玉馆的模样,没去过的也要掺乎上一下,把道听途说的故事再编一下传出去。整个永安京谣言四起,五花八门,神乎其神。
  更加上云家院子里的命案,云家父子被绑架,红玉馆从事的勾当桩桩件件被摊开来,晒在日头底下。人人都知道何络罗国在大祐安排了细作,刺探情报,劫掠百姓,逼良为娼,杀人灭口,种种罪恶勾当大白于天下,激起民愤滔天。一时间大祐人群情激愤,对何络罗人横眉冷对,还发生了何络罗国商队被游侠儿打砸抢的事情。
  二皇子带着灼华公子与凤蝶公子亲自去了百家学宫做了几日讲学。从大祐礼仪之邦教化万方讲起,说切不可打砸何络罗国商铺,更不能无故欺侮在大祐的何络罗人。所谓大国之风,就是以理服人,以德服人,以法制人。
  那之后何络罗国的商铺无人光顾,何络罗国的皮料、宝石、弯刀无人问津。
  面对何络罗国的愚弄,民间尚且如此,朝廷更是反应强烈。
  开隆帝态度强硬,派顾石出兵,大兵压境,要求何络罗国国王给一个说法。恰逢何络罗国去年遇到暖冬,今年又是蝗灾,草场光秃秃的没有绿色,牛羊成群的饿死,人更是……简直如同人间炼狱。
  赵寻关在狱中,却也知道自己国家的人民深陷何等水深火热之中,哭闹求告,自戕自裁,耍尽了花样只求开隆帝能给何络罗国一些粮食。
  开隆帝自然不会放过这等天赐良机,大军驻扎在洛罗河畔,整日就在烹饪各种吃食,香味蔓延出去,河对岸的灾民简直癫狂疯魔,理智全无。有的隔着河想把孩子抛过来,有的不顾水流湍急要游过来,还有的……对岸的何络罗国守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果能多活几个人,也是个好事。
  这样又过了一个月,何络罗国饿殍遍地,又爆发了瘟疫。死亡者十之四五,国王无奈只能上国书,祈求大祐能赈济他们一些粮食,何络罗国甘愿成为大祐臣属,从此忠心不二。
  接到国书的第二天,二皇子带着开隆帝的旨意跟早已准备好的百万石粮草去了何络罗国,最终何络罗国自此改称何西郡,向大祐纳贡称臣,永世效忠。
  自此,世上再无何络罗国。
  从仲夏直到深秋,永安京,不,整个大祐人们说的都是何络罗国的事情。
  这其间还有一件小事,夹杂在家国天下沧桑巨变中小到没人注意的小事。
  得到赐婚的准王妃郑琴心在去庙里还愿的时候,马车惊了,郑小姐连人带车栽进了河里,正巧附近一个庄子上的几位农夫在此引水浇地,众人七手八脚救了郑小姐。本来只是一场虚惊,人救了,郎中请了。答谢的银子给了,救人的被救的皆大欢喜。哪知当晚,大难不死的郑小姐居然一脖子吊死了。传闻是因为郑家的女儿最是忠贞节烈。
  郑小姐死后第二天一早,郑小姐的母亲,继后的嫂嫂就入了宫。姑嫂二人屏退旁人好一顿商议。
  午饭时候继后带了一盒亲手做的点心去找了皇帝。开隆帝让人拦着,没有见她。
  下午,郑家夫人又哭哭啼啼地带着自己的次女素心进了宫。一路伤心欲绝自不必提。素心虽小,却也不傻。频频安慰,哪个表哥都是表哥,嫁谁都是一样的。这郑夫人只是一味哭,都是皇子,可皇子跟皇子能一样吗?再说这又不是从前的滕妾,怎么可以姐姐死了要妹妹嫁的?就是公公跟丈夫这几年弄的这些个烈女节妇的,把一个好好的孩子说傻了,落水让人救了就要死么?郑夫人不懂这些,只是伤心。
  在宫门口正遇上了来递牌子的王三小姐的嫡母。两位夫人本就是旧识,郑夫人见了皇后娘娘不免提了一句。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