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约拿在这个基础上,最后一跳也能完成1800,那么他们还有分数差距吗?
就是这样,余乐想。
在他创造的动作,总有一天会被一个人全部做出来,到了那个时候,他的优势就不在了。
他必须要不停地创造新的东西。
深呼吸。
决赛有三轮。
他有两次的试错机会,他必须去挑战更高的难度。
1号选手已经站在了出发点,亨利是二号,和余乐站在警戒线外。
亨利看了余乐好几眼,发现余乐并没有说话的意思,便也闭上了嘴,选择不打扰余乐。
1号选手出发后,亨利准备进去,余乐抓住亨利,轻轻拥抱:“加油。”
“你也是。”亨利笑着点头,又说,“不用太紧张,大满贯会是你的,没人能够抢走你的冠军。”
“谢谢。”
余乐笑了,他没有解释,自己需要的不仅仅是冠军,而是那永远都遥遥走在前面的优势。
说出来,好像有点狂妄啊。
但这确确实实就是他的目标。
山下遥遥飘来掌声和尖叫,1号选手已经抵达山下,亨利在出发点已经做好了出发的准备。
他横在雪坡上,一呼一吸看起来有点紧张,用手在脸上扇风,又蹲了一下。
裁判那边刚开口,他轻轻一跳,面朝前面,雪板平行,向下冲了出去。
第一个街区就没有简单的道具,最左边的两段式梯形桥,中间的彩虹桥,还有最右边适合做滑降的长桥。
以前这些道具大多时候都在第二个街区以后出现,但自从余乐在这些道具上玩出了花儿,其他选手跟上后,这个项目就在严重的内卷中跟着升级难度。
比赛变得更加精彩,但也导致后期运动员能够追上头部运动员的速度变慢,世界前十强已经有些年头没有过太大的变化了。
也不知道是好是坏。
不过对于余乐而言,别的没什么麻烦,就是选择的路线变得丰富,但也有点难以取舍。
以前可以在每个街区选择最难的道具去做,现在每个街区都差不多,他选择这个就必然要放弃其他。
明明以他的实力,完全可以全部拿下。
亨利第一个街区选择的是长桥做滑降技巧。
270度上桥,下桥的时候也是270,“唰唰”的滑雪声被落差颇大的平台遮挡,下一秒亨利又露出身影,朝着第二个平台滑过去。
在这个街区,他选择是位于中间,高矮高的三段式道具。
270上桥。
直接滑过第一段平桥,落在中间的箱子上。
低宽的箱子被雪板摩擦,发出空旷扩音后“唰”的声音。
如闪电般的速度,箱子到头,亨利再次起跳!
又是一个270度的上桥。
转瞬间抵达最后一截桥的桥尾,90度倒滑落地!
随后逐渐远去。
难度不知不觉地,都上来了。
余乐将目光收回来,走进出发台,和亨利一样,横在坡上站定,眺望前方。
依稀的,有掌声像是从山的那边飘过来,余乐最后检查了一遍头盔和护目镜,将雪杖在手里紧了紧,做完最后准备。
所以还是要不停地往前冲,必须确保优势!
“好的,出发吧。”裁判在身边温声提醒。
余乐转动身体,倒滑出发。
第283章
余乐的比赛开始了。
在这一刻, 世界仿佛都安静了一瞬。
余乐这就上场了?
哦,对,余乐抽到的是6号。
他在前面出场。
在短暂的停滞之后, 便是各种呼朋引伴的声音。
【余乐上场了。】
【快快快,别睡了,余乐要比赛了。】
【啊啊啊!我老公出场了!今天也好帅!!】
【黑眼圈都熬出来了, 半夜两点还不睡觉等着看比赛,我对余乐的爱是真深沉。等着咱们举办冬奥会的, 让老外们也爱的深沉。】
今天,电视直播和网络直播同步。
打开电视、或者窝在床上用手机看电视的人就听见熟悉的声音响起。
“……余乐准备出发, 他今天的状态看起来很不错,眼神里有杀气啊。
现在是凌晨两点半, 奥国的晚上7点20分,20XX年世界滑雪锦标赛,男子组坡面障碍技巧的决赛即将开始。
现在看见的是我们国家的运动员,余乐。
他以预赛第一名的成绩,进入这个项目的决赛。
在过去三年时间, 余乐还获得过这个项目的奥运金牌,世界杯金牌……好的, 余乐出发了!倒滑出发!!”
主持人宁浩现在专门负责自由式滑雪的比赛直播,尤其是余乐的比赛, 场场都由他做解说,熟悉到有时候大家看见余乐的脸, 脑袋里响起的却是宁浩的声音。
自由式滑雪的比赛项目,时间大多很短, 速度快, 花式又多, 如果不是将自由式滑雪融进了骨子里去喜欢去研究,很难在那短短几秒钟的时间,博古论今,激情解说。
今天的宁浩同样负责解说余乐的比赛。
“世锦赛”的规格不如“冬奥”,再加上宁浩一个人就可以撑起这个项目的解说,所以今天央爸五套的直播间里,只有宁浩一个人。
他在赛前的暖场的时候露了一下脸,就没再出现过,所以所有观众看见的就是在那白雪皑皑的电视画面里,一个疾驰飞跃的人,以及一个叭叭说个不停的声音。
当然不会讨厌了。
宁浩声音好听,余乐的比赛好看,但滑的精彩却有点复杂,别说对外行友不友好,就是余乐的铁粉,有时候也搞不懂余乐完成的周数究竟有多少。
这样一个“快嘴”进行专业的讲解,看比赛直播可是很过瘾。
余乐出发。
宁浩也开始激情解说。
“余乐倒滑出发,贴边。”
“赛道左侧有小U型池设计,可以有效进行加速。”
“余乐大部分时候都喜欢这样提高初速度,这和他后期需要完成1800的跳台有关系。”
说话间,余乐已经朝着他的目标过去。
毫无疑问,他做出左侧U型壁加速,他的第一个街区的选择就已经不多。
最左边的梯形桥,以及中间的彩虹桥。
其实余乐选择哪个桥,完成技术动作,都很有看点。
所有观看直播的人,都在等着他的选择。
镜头在后面跟随着余乐移动,直至余乐来到桥前,镜头突然切换,来到余乐侧面,给了一个全程的大特写。
这是一个侧面的倒滑上桥,他高高跳起,身体在快速地旋转,脚下的雪板犹如卷起飓风的螺旋桨,轰鸣而至。
“450上桥!好!”宁浩大喊着,“漂亮的高远度!”
余乐选择的是两段式的梯形桥。
他出发借助U型壁,其实也只能选择梯形桥。中间的彩虹桥更适合平缓地滑过去,单纯地进行转体技巧。
选择梯形桥,有个速降的技巧,他从侧面上桥,几乎飞了五米远,直接落在了梯形桥的回折部分,这个距离差一点就能算成一个【大灾难】了。
余乐倒不是非得勉强自己做【大灾难】,只是他在初速度不够的第一个街区,想要完成更高难度的技巧,只能利用一切可以借力的东西,包括道具本身,尽可能地增加自己的空中滞留时间。
450上桥。
已经是第一个街区能够达到的极限!
余乐飞过长长的一段距离,重重落在铁桥上,雪板与铁桥传来巨大的撞击力,已经十分像【大灾难】。
还有【滑降】。
而说到底,这些都是极限运动的一种。
余乐在刺激中保持着冷静,眼眸漆黑专注,才一落在桥上,目光就已经看向了下桥的位置,以及下桥后的落点。
走一步看不了十步,也要提前看个三两步。
瞬息间的判断,余乐新一口的呼吸已经吸入肺腑。
蓄力。
再一次起跳。
太快了,好像才一落上去,就马上跳起来似的。
好像有点急。
宁浩的职业判断让他心沉了一下,但还没等发酵起来,就明白了余乐为什么这么急。
他起跳的很早,但不代表仓促。
或者说,这一跳他蓄力很久,包括前面那类似【大灾难】的上桥,好像都是为了这后面紧随而来的,更重的一跳。
余乐飞的很远。
不算太高,但真的很远。
他的雪板板头微微交叉,快速地旋转了一圈,便是360度。
再来一个90度,就可以落地的。
但显然余乐的目标不仅仅如此。
他还在飞。
所以他还在转。
转过了460°,又转到了540°。
可是540°他落不了地,这个程度人是横在赛道上,所以他就还需要再转一点。
+90°!!!
“630°倒滑落地!!”宁浩突然咆哮起来。
上一句他还是一个专业的理智主播,这一刻就化身成了野兽,发出他自己也不愿意的声嘶力竭。
余乐感觉自己好像飞出了很久。
但并没有失控的感觉。
他今年的状态比去年还要好。
大跳台的1980和2160让他熟悉了在空中疯狂转体的感觉。
障碍追逐让他适应了超百公里急速奔驰的技术处理。
整体素质的增加,也让他在坡面障碍技巧上获得了更多的控制力。
华国运动科技院采集过他的数据,进行过详细的分析,他如今的身体状态,早就可以完成630°的街区技巧。
至于为什么没有完成,只能说人心不是机器,没有想要一往无前想要突破的心,这才有了退步一说。
余乐已经很强了,全世界人民都知道的事,他自己也知道。
所以只要保守比赛,他基本就可以稳拿第一名。
这让他魅力无穷,但也让他原地踏步。
有时候,原地踏步,就代表退步。
余乐一直有突破的心,但一场场的比赛过去,他几乎没有太大的变化。
好像初心不见了,他快忘记在他刚刚滑雪的时候,哪怕只是搏一个进入决赛的资格,就义无反顾,哪怕断手断脚也要去做的决心。
好在初心会藏起来,却不会丢。
余乐决定去尝试,运动科技院给的建议。
他的硬件早就达到条件,他必须突破自身的限制。
拼命去做。
做了。
然后成功了。
好像比自己想的要简单一点。
落在地上的时候,他感觉好像还有点余力,因为双脚落在雪面上的时候,感觉非常稳,没有一丝一毫摇晃的感觉。
明明都有了在这里摔倒也不怕,反正还有两次机会的觉悟。
没想到真的去做的时候,却比想象中的简单。
限制一个人成长的的最大阻碍,就是他自身的认知。
一个高难度动作的成功,让余乐心里一阵雀跃,看向前方的眼眸,光芒璀璨。
宁浩在直播里嗷嗷叫。
“630!是630!余乐再次获得了突破!他完成了一个630!将近两周的难度!!太厉害!!不愧是我们余乐!!我们的世界冠军!!”
余乐反向落地,转头看去,第二个街区就在前方不远。
最左侧的炮台桥,中间的三段式,以及尽头的十米长桥。
才做了一个难度动作的余乐,自然不会紧接着又去挑战自己的极限,饭要一口一口地吃,他也要调整自己的状态。
这个街区他选择了炮台桥。
毕竟刚刚完成的是桥上的转体动作。
现在就要完成一个空中的翻腾。
毫无难度。
余乐冲上炮台桥,向上高高扬起的角度像是要将人当成炮弹,发射到天空。
他在天空翻腾,一圈的侧面翻腾,再加上一个270°转体,同样的630°技巧伴随着他潇洒的姿态,轻松落地。
向前滑去。
方向成功校正了过来。
正面向前。
也是为了在最后一个街区挑战难度而做出的调整。
宁浩还在激动。
“又是一个630!余乐又完成了一个630°组合空中技巧,漂亮的落地!好!!他向第三个街区去了!”
镜头跟在余乐后面,在拍摄他背影的同时,也将前方复杂的赛道拍进了画面里。
第三个街区。
选手速度上来后,可以应对的更加复杂的街区。
而这个街区,也是历史以来最难的街区。
足有六个道具。
位于两侧的铁桥是两个分别向着赛道外弯出的弧形桥,在终点接出的部分,分别对应着一个U型池和一个屋檐,这个设计一看就是为了“梦幻联动”而设计。
选择这两个弧形桥的人,就必须飞向下一个道具,飞檐走壁。
当然,也不是说就逼着你必须去滑这两个道具,在中间其实还有一个最简单不过的平桥,但是平桥的尽头却是一面“墙”。
向上拱出的雪道犹如一个祭坛,将一个橙色的圆桶高高托起,无论是直接飞跃也好,还是单手撑也好,难度同样不低。
纵观整个赛道,中间虽说相对简单一点,但可以看出,第三个街区的主题就是“梦幻联动”。
大赛方将第三个街区,整个都设计成了“特色道具”。
这也是除了个别运动员,都在大叫赛道很难的原因。
余乐倒是觉得这个赛道设计的很好。
前面的三个道具他都很想滑。
只是他在比赛,比赛就不能任性。
考虑到第一个街区,既然已经成功完成了630的难度技巧,就不能敷衍了事。
他必须选择难度更高的道具,拿更高的分数。
那就只有U型池了吧。
弧形桥+U型池是余乐开创“梦幻联动”的成名技巧,却不代表它就最简单。
386/400 首页 上一页 384 385 386 387 388 38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