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重生之冲喜小夫郎(穿越重生)——四夕夕

时间:2022-04-17 10:09:49  作者:四夕夕
  对此陈氏反而觉得不用担心:“人少有人少的好处,三丫的性子软,她如果嫁去家里人多复杂的,以后同婆母、妯娌不知道有多少摩擦,就像咱家这样,只要曲家旺自己在村里能够撑起来那就可以了,男人嘛,总不能靠家里的女人。”
  曲二牛心想是这个道理,只要能在村里立住脚跟,外面的人想越过曲家村欺负人就不容易了,不需要非得家里人多,他其实挺欣赏曲家旺的,如果这小子和三丫真的能成,他觉得比三丫嫁去外村好。
  这件事陈氏就同曲二牛嘀咕了下,他没有拿到米氏跟前说,万一同米氏说了她紧张兮兮地看着人曲家旺,把那孩子吓跑了就闹笑话了。
  换做以前,陈氏才不会管这么多,可是和大房一起出来这么些天,与两个侄女相处得多了,他难免比之前更亲近侄女些,就多想了点。
  ***
  山上挖出的泉眼梁康生打算买回青砖铺小水渠,需要的钱不少,工程量也不小,更重要的是想要用山泉水酿酒还得梁父同意,所以从山上下来,梁康生就马不停蹄地跑去找梁父。
  先暂且不提酿酒,他就说在山上了发现一个泉眼,为了方便以后浇树,他想把泉眼挖大一些,买上青砖简单铺个水渠。
  今天卖醋得了几百两银子,因此买青砖不是问题,梁父见梁康生对泉眼颇重视,二话不说就同意了,立马让梁多稻去办这件事。
  梁康生刚才已经把他对山泉的安排告诉了曲二牛,所以他就让梁多稻去山上找曲二牛具体商议,看需要多少青砖。
  等梁康生把泉眼的事情说完,梁父才把儿子拉到书房,问起自己关心的事。
  :)  :)
 
 
第96章 送往梁家的陶罐
  看着他爹困惑地问出关于药丸的疑惑,梁康生心头一动,想着不如借这个机会把那件事说了。
  “爹,我有件事之前没告诉过您。”梁康生整理了一下语言,“其实我一直没有再喝药了,每次的药我都倒了,到现在已经八、九个月。”
  梁康生和曲薏一月成的婚,到现在九月下旬,从曲薏进门那天起他就没有再喝过药,然而他的身子却一天比一天好,不像以前总吃药的时候病恹恹的。
  把自己断药后的种种改变仔细告诉梁父,梁康生就安静了下来,让梁父能有时间想想。
  实际上梁康生以前病恹恹的和吃药没关系,因为那时候庄庆泽没有往药里加东西,是梁康生的身体底子不够好,一到换季的时候环境有了变化,他不适应引起不舒服。
  随着年龄渐长,梁康生的身子原本应该越来越好的,却在赶考时遭到庄庆泽动手脚又病起来,所以一来二去就好像是他的身体一直没好起来过。
  梁父并不清楚这背后的曲折缘由,他听了梁康生的话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儿子吃的药对他的身子不好,药有问题。
  再一想儿子对待妻弟给的药时的小心谨慎,他有了一个让他震怒不已的猜测——有问题的药是妻弟故意弄的,难道里面放了什么东西?
  梁父能够忍受庄庆泽买回来坏的陶罐弄得酒坊亏损出事,但他不能忍受庄庆泽做伤害他儿子的事,他“蹭”地站起身就要去找庄庆泽问明白。
  “爹,我还没说完。”梁康生把他爹拉住,“爹,我之前拿着药渣去找别的医馆问过了,药是没问题的。”
  “那是?”梁父皱眉,他突然灵光一闪,明白了儿子的意思,“是药不对症?”
  家里常年有大夫进出,梁父对医理也有非常浅显的了解,所以他这么快就反应了过来,既然药没问题,吃了却没有治好病,那就很有可能是吃的药治不了病。
  同样的病症不同的病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表现,如果大夫第一次给某位病人看病的时候没有判断准,到了后期也能根据病人的反应随时调整过来。
  然而梁康生已经吃了这么久的药,这位大夫又不是第一次接触梁康生,若是还做不到对症下药,那他的医术到底是有多差?
  梁家请的大夫医术分明还不错,他为什么一直给梁康生吃这不对症的药?
  这个答案梁父不想去想,但是他无法控制自己不去想,因为他就算不想也已经猜到了,他死死地捏着拳头,排山倒海的愤怒将他淹没,因为情绪波动太大,他的脑袋甚至阵阵发晕,伸手扶着桌沿。
  梁康生还没有说庄庆泽下毒,只说了庄庆泽有可能从中作梗让自己的身子差,梁父就气成了这样,他不禁庆幸自己当初没有在说陶罐问题的时候把件事一并说出。
  把他爹扶着,梁康生劝慰道:“爹,我问过别的大夫,他们说我是因为小时候身子底子差才时常生病的,现在我听另外一位大夫的话坚持散步锻炼身体,已经好了很多,那位大夫说我还年轻,身体恢复得快,以后会越来越好的。”
  “这样就好。”梁父咬牙切齿地说,为了儿子的身体能好些,他和妻子费了不知道多少工夫,要不是儿子运气好及早发现药不对劲,再过些年岁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
  气多伤身,梁康生不想让梁父继续想这些气人的事,他放松地说:“爹,这些都是咱们私下猜测的,不一定真就是那样,说不准是薏哥儿进门给我带来了福气呢。”
  说起儿夫郎,梁父挺满意的,是个好孩子,其他的不提,就凭借儿夫郎进门后天天陪着儿子锻炼,精心照顾让儿子的身子一天比一天好这一点,他就挑不出任何毛病!
  梁康生见梁父的注意力不在药的事上了,就说了几句酿酒的事,粮食已经入窖,下一步就是酿酒,梁康生理论上的倒是懂得不少,具体怎么操作一次没做过,他今年打算跟着爹学。
  当爹的对着儿子不可能藏私,梁父尽可能地把自己会的都告诉梁康生,叮嘱儿子不用急,今年跟着大家一起酿一次就能明白很多。
  说起酿酒就一定会想到庄庆泽今天送回来的陶罐,梁康生想了想还是提了一句:“爹,小舅送来的陶罐就暂时先放在咱们酒坊,等方兄那边的陶罐送来了,咱们放一起再对比一下。”
  “我想的是咱们可以用小舅带回来的陶罐酿一两罐,如果酿的酒能成最好,不能成到时候小舅问起,咱们就借此说今年又有酿坏的酒。”
  “至于说那些用不上的陶罐,我看要不就低价卖给周围村子的人,这些陶罐虽然咱们不能用来酿酒,但大家可以放在家里装水、装粮食,不浪费。”
  梁家酿坏了酒的陶罐其中部分会拿到梁家院子,用于家里存水防火、放东西等,用不上的就堆放在酒坊的角落,因为数量不算多,也没有想过要如何用。
  但是去年的新酒酿坏了太多,就算后来又改酿了醋卖出去不少,但是空下来的罐子比往年多,都堆着还没用,今年再多这么些罐子,都在酒坊放着没必要,还占地方,不如低价卖掉。
  梁父觉得陶罐不是大事,就让梁康生自己决定,反正他这会儿看着陶罐就来气,处理了也好。
  从书房离开,梁康生想了想找上曲薏一起去酒坊,今年买回来了六十多个大陶罐,全都收拾干净要费不少功夫,他想着既然这些陶罐基本都用不上,那就没必要打扫得特别干净,不如先让系统神仙看看,能用的再收拾出来,不能用的就直接放着。
  这是和酿酒有关的事,系统自然非常积极,听了梁康生的话没一会儿就把陶罐的数据统计出来了,出乎他们意料,这么多罐子,居然只有四、五个勉强能用!
  说勉强,是因为就这四、五个也不合格,只是相对来说好一些,能用于酿酒。
  听到这个结果,梁康生的脸色沉了下来,系统神仙说的话他相信不会有错,所以小舅是去年尝到了甜头,今年就做得更过分了?
  一个酿酒的陶罐从陶窑买需要八百文,烧坏的算是废品,可能就只值得了两、三百文,这么多陶罐都是坏的,仅仅从陶窑买罐子的差价就有三、四两银子。
  说真的,梁康生有些想不明白小舅到底想做什么,从上辈子对方的行为来看,很显然是打算通过算计他们父子把酒坊弄到手的,但是看看他这辈子的这些行为,分明是想把酒坊毁掉啊。
  一年的新酒有问题,出的酒少,能说是酿酒的时候出了意外,连着两年都出问题,过来买酒的人绝对会私下琢磨琢磨,是不是梁家的酒坊有问题了?他们家的酒还能不能行,要不以后去别家买酒算了……
  口碑坏了,不知道得多少年才能重新立起来,梁康生看不明白庄庆泽的所作所为是为了什么。
  曲薏见梁康生的心情不好,劝他道:“算了,别想了,这些罐子都暂时让刘师傅他们先放着,等方公子那边的罐子送来了再说吧。”
  有些事,脑子能想明白,心里却不一定能想明白。
  曲薏想,相公和自己是不一样的,因为从小在曲家奶就对自己和弟弟不好,所以他能心安理得地想办法让他大伯改变,给奶找事做。
  但是相公的小舅以前对他很好,只是后来变了,所以他对小舅是有感情的,才会在每一次发现对方做的事后失望、难受。
  好在梁康生调节得很快,他低落了一会儿就好了,吩咐刘师傅等人去做别的就离开酒坊。
  在梁康生他们检查这一批已经运到梁家酒坊的陶罐时,省城那边兴德商行大管事看着账本,神情惊讶:“咦,商行要给阳安梁氏送罐子?当时买醋的时候没谈这笔买卖啊?”
  作为商行的大管事,他每天经手的事不少,但是他记忆很好,没一会儿就想起来了这一笔单子是怎么回事。
  不是他和马管事去梁家的时候谈好的,是二少爷去参加府试后回来吩咐他安排的,这里记载的梁家同他们买酒、买醋的梁家是一个梁家吗?
  对阳安县更熟悉的人是马管事,正巧马管事这两天回来了没有再出去,大管事就让人去把马管事喊来,他有点事想问问。
  马管事不知道陶罐一事,他听大管事问阳安县有几个梁家,想了想回答:“大管事,据我所知,阳安县会用上大陶罐的仅酿酒的梁家一家,其他就没有梁姓的人家酿酒了,连酱、醋那些的都没有。”
  不仅熟悉酿酒,调料一类的马管事也都了解,毕竟他以前就是跑的调料那些,被提拔来管酒和糖的。
  确定了此梁家就是彼梁家,大管事想了想,决定出发前去找二少爷说说,毕竟这事是二少爷亲自吩咐的。
  :)  :)
 
 
第97章 方俊彦到访
  听着自家商行的大管事说起梁家定的陶罐好了,方俊彦一拍脑袋:“哎哟,最近天天看书把我看得头昏脑涨,都把这件事忘了,那会儿梁兄说的是十月给他送去,还好大管事你提醒了我。”
  当初通过了府试,方俊彦回家后过了几天舒心日子,然而没休息两天,他就被爹娘打包送去学院继续读书,下一步目标是通过院试,给家里挣个秀才。
  再说方俊彦读书的学院的夫子们,原本他们对方俊彦这学生今年过府试没指望的,因为方俊彦聪明但是在读书上一直不怎么开窍,你给他说东他会想到西。
  不过因为方俊彦平时没有仗着家里有钱在学院乱来,夫子们对他印象还可以,没想到人居然一次就过了府试,顿时对他看重得多,自此方俊彦在学院的生活变得水深火热。
  不知道是不是方俊彦自己带着偏见,他总有一种感觉,梁康生说得比夫子更简明易懂,对方说那些生涩拗口的文章他一听就明白,然而夫子们说两三遍他还是云里雾里。
  听大管事说定的陶罐好了,即将运到梁家去,方俊彦眼珠子转了一圈,心头有了个主意,要不他跟着去一趟梁家,就当是拜访友人同窗,在学院读了几个月的书,可把他给憋坏了。
  方俊彦想走,夫子们不同意,觉得他纯粹是胡闹,再有半年就该院试了,正是应该好好读书的时候,这孩子居然玩心十足想往外走?
  但是方家老夫人看着孙子可怜巴巴的模样,禁不住孙子撒娇,她发话同意他跟着自家车队出去半个月,半个月后就赶紧回来,毕竟她也希望孙子给家里考个功名回来。
  得了老夫人的同意,方俊彦就有了免死金牌,他爹娘那边不敢有意见,夫子们更是没办法,人家里都同意了,他们想拦也拦不住。
  于是,方俊彦如愿以偿地跟着自家车队,走向了去往梁家的路。
  出发之前,方俊彦才从大管事那边听说,梁家酿酒出错酿出醋的事,他们方家如今买走了梁家的方子,老爷那边已经安排大少爷带着人试着酿醋了,如果去了梁家说起这事,二少爷不至于两眼一抹黑。
  方俊彦和梁康生有交情,但是当时大家都一门心思赶考,没说别的,这会儿他才知道梁家今年家里有变故,换做他要是家里出了这么大的事,别说平时读书了,恐怕在考场上都得一直想着家里的事,更难考中。
  方俊彦这边准备妥当,给梁康生写了一封信,他就跟着车队出发了,车队人多车多东西多,速度自然就快不到哪里去,从省城到梁家一共用了八天。
  到了十月初,方俊彦总算带着商队的人到了阳安县,梁康生这时候早就接到了对方的信,和曲薏一起在城门外等着了。
  因为这些陶罐是梁康生单独找人买的,他不想让从县城到梁家这一路上的村民知道又有陶罐运到梁家这事,省得传到庄庆泽耳中,所以他才在这里把人拦下。
  看着领队的人是方俊彦,梁康生有点诧异:“方兄?你亲自领着人给我送陶罐,你家里人同意?”
  一来,梁康生没想到方俊彦真的是府城兴德商行的少东家,他这样的身份居然会亲自送一批在他们兴德商行看来不值钱的陶罐。
  再有就是他们两人自府试分开后,时不时有信件来往,基本是方俊彦问梁康生问题,问问题之余他偶尔会抱怨一两句家里和夫子管得严,这会儿他家里人居然同意他出来?
  “别提了,我在家被关了几个月,再不出来看看只会越读书脑子越僵,更学不进去。”方俊彦一副受了大罪的模样。
  “我在祖母那边说过多亏梁兄帮助我才能考过府试,就磨着祖母同意让我出来半个月,等这一次出门回去,恐怕再想出来就难了,只求我能早日考过秀才,不用再读书。”
  过来的时候方俊彦跟着商队,用了八天,回去他可以自己一个人走,三、四天就能到,因此可以在阳安县待好几天,这般想着他的心情好了很多。
  弄明白了对方不是偷跑,梁康生提议:“既然如此,那方兄可在我们阳安县城放松游玩,附近有好些风景优美之地,明日我们可以去找张兄等人一起。”
  他想着方俊彦这个来自省城的大少爷应该是什么新鲜的东西都见过的,多半对城里商铺卖的不感兴趣,就说出去看看风景,再把当初一同赶考的人约上,大家一起热闹些。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