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召唤玩家,重建大魏(穿越重生)——西枫

时间:2022-04-27 10:19:35  作者:西枫
  为何呢?
  .
  姜舒可不知谢愔已经将他的目的分析了个透彻,这一路上他装作头疼闭目养神,直到回到府邸后宅,斜倚在书房的坐榻上,身边没有任何人存在,他才感到身心彻底放松下来。
  不过,这也只是表面上的宁静而已,不用想也知道,此时的论坛肯定已经闹翻了天。
  握住玉蝉唤出游戏面板,姜舒打开游戏论坛,果然发现首页帖子数量暴增。
  几乎每个帖子点进去都能看到自己摔进谢愔怀里时的图片,且前后左右各个视角的都有,简直离谱!
  这下可好,原本论坛上便有不少人嗑他俩的CP,现在嗑的人就更多了。
  他甚至都不敢多看底下的评论,感觉每一条都是可以让这个论坛分分钟被网警查封的程度。
  为了维护网络环境安全和谐,姜舒不得不发挥自己管理员的职责,删除了一些讨论过于激烈的帖子。
  在删帖过程中,他不出意外地刷到了羽雪幻的帖子。
  令他没想到的是,他之前一直以为对方就是个垂涎谢愔美色的变态,没想到这个满口牛子的男人内芯竟然是个女孩子。
  而最令他无语的,莫过于这姑娘不仅也嗑他和谢愔的cp,还在帖子里公然讨论起要画他俩的同人色图,让广大网友想看什么姿势随便点……
  姜舒看得牙痒痒,真想索性将这个玩家的账号禁言一个月,却又担心对方会在自己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发色图,最终还是没点下禁言键。
  罢了,还是留他在这,由自己盯着更放心。
  ·
  一场忽来的秋雨过后,气温骤降,冷风吹拂着坞堡,谡谡不止。
  “阿嚏!”
  “阿嚏!”
  连打了两个喷嚏,王强吸了吸鼻子,裹紧衣衫继续靠在窗口旁向下眺望。
  远方的官道上,被雨水打湿的路面泥泞不堪,四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流民互相搀扶在官道上前行。
  倏而冷风袭来,四人中胡子灰白的老者身体一阵颤抖,脚上忽然失了力气,直直地往地上倒去。
  “阿父!”行走在旁的少年连忙将老者搀扶起,见父亲闭着眼浑身哆嗦,连忙将他抱在胸前,试图给予对方一点温度。
  秦商紧蹙着眉头,蹲下身探了探老者的额头,随即拿出水囊递给少年,道:“给叔父喝点水。”
  秦朗急匆匆地打开水囊,将剩下的一点水都喂给了老者,见父亲仍时不时地发颤,不禁焦急地看向一旁青年:“从兄,你快想想办法,这般下去,阿父怕是都撑不到去昭南县寻医啊!”
  见亲人如此,秦商心中同样不好受,但他实在没有其他办法了。
  身为囚奴,他们趁着匈奴守卫松懈时逃出贺县,身上除了衣物一无所有,沿途全靠着野菜果腹才一路来到此地。
  原本只要熬过几日跋涉,进入燕峤境内,他们便可得救,可偏偏就是凑得这么巧,昨天白日还是艳阳高照,夜间忽然就下起了大雨,天气顿时冷如寒秋。
  发生如此大的变化,他们身子好些的还能抗住,老人却是淋完雨便得了病,一整日高烧不退。
  舔了舔干燥脱皮的嘴唇,秦商拉起老人的胳膊,吃力地将他背到背上,随后起身对少年道:“若我记得不错,此地距离昭南县还有一日半的行程,我们轮流背叔父赶路,我与昭南县令有旧,只要到了昭南县,吾等便皆可安然无恙了。”
  事到如今,也只能如此了。
  秦朗抿紧嘴唇点点头,将水囊揣进怀里继续赶路。
  才走了一小段,沉默许久的老仆忽然开口:“郎君,前方似有一座坞堡。”
  闻言,秦商立即抬起头望向远方,果不其然看到官道旁侧立着一座红色坞堡。
  秦朗顿然警惕地皱起眉:“是匈奴人所建吗?”
  秦商思考片刻,摇摇头:“听闻密阳县已被夺回,此路正通往密阳,应是如今的密阳县令所建。”
  说到密阳被夺回,几人心中不免流过几缕酸涩。
  “只要不是匈奴坞堡就好。”秦朗说了句。
  腹中饥饿,几人也没有什么时间伤春悲秋,说完便继续沉默地前行。
  在路过坞堡时,忽然一道洪亮喊声传来:“尔等何人,从何处而来?”
  听到声响,秦氏兄弟二人不约而同地抬头望向坞堡。
  因天气阴沉,他们未能第一时间找准对方所在,直到对方又询问了一句“尔等何人”,他们才在坞堡右侧角落的碉堡窗口发现一个哨兵。
  确认守兵是魏人,两兄弟对视了一眼,心中稍稍安定下来。
  随后,秦朗张口喊道:“我等魏人,从北地逃来。”
  “尔等欲往何处去?”
  “往南边寻条活路。”
  碉堡上,王强对他们的回答并不意外,自匈奴撤兵后,这条官道上每日都有数十个北地而来的流民经过。
  若是放在从前,他们坞堡守兵也不会过问这些流民的去处,不过现在,他们却多了一个任务,便是将这些流民劝去密阳。
  王强清了清嗓子,继续冲底下喊道:“尔等若是无处可去,前方密阳城正招收流民,身怀一技之长者,或有意参军者,皆可去往密阳寻求生计!”
  听闻此言,秦商顿时明白了这守卫的意图,一时间有些犹豫。
  而王强见他们无反应,又问:“你们当中有一人可是染了重疾?”
  “是。”
  “那便尽快赶去密阳吧,城门外每日都有官兵施粥救济流民,还有医者坐诊,不收诊金。”
  听到有医者免费看病,秦朗顿时动摇了,对秦商道:“从兄,阿父的病已拖延不得,不若我们先去密阳看看如何?”
  秦商未点头也未摇头,而是转身询问哨兵:“敢问兄弟,如今密阳城中主事的是哪位大官?”
  “城中主事的乃是姜太守,燕峤郡姜令尹之子。”
  “姜令尹之子?莫非是姜显允?”秦朗询问。
  秦商亦觉如此,不由心中微动。
  倘若是姜显允,他们或许不必非要赶去昭南县,而可以直接前往密阳寻求帮助。
  ·
  此时,密阳城内。
  雨后的庭院潮湿浓绿,屋檐瓦片雨水滴落,倒映着浓密乌云,宛如墨汁。
  一名部曲快步踏着湿漉漉的石径而来,打破院中寂静。
  刚走上檐廊,看到屋内人的身影,部曲立即下跪:“拜见郎君。”
  谢愔看着案上文书,随口问道:“可有收获?”
  谢十低头汇报:“禀郎君,未查到羽雪幻此人有何特殊之处,不过奴昨夜入其住所探查时,发现案上有一幅画与您相关,画上内容实在有辱郎君身份,吾便擅自将其取了过来。”
  他说着,就从腰间抽出了一卷画纸呈交。
  谢愔收起文书,将画纸放在案上展开。
  才看一眼,呼吸便凝滞了。
  只见画中两白衣男子一坐一卧躺于榻上,衣衫半解,青丝交缠,窗外杏花漫漫,好一派明媚春色。
  画作风格太过写实,不必如何仔细观察,谢愔便认出了画中二人正是自己和姜殊。
  谢十窥着主人神色,询问:“郎君,可要奴去将那画师解决?”
  谢愔沉默不言。
  事实上,若是忽略画上二人的身份,此画笔法填色及其所透露的清丽神韵着实巧妙至极。
  这样一个人才,杀了有些可惜了。
  于是,安静片刻后,谢愔收起画纸道:“不必,你退下吧,此事勿要对他人提起。”
  “诺。”
  谢十离开后,谢愔又看起了文书,然而心中所想的却还是那幅画。
  他敢确定自己之前从未和那画师有过交集,对方究竟为何见到自己便脱口而出“谢美人”这一称谓?
  且又是如何仅凭短短几瞬的见面,便将他画得如此传神的?
  回想起昨日姜殊想尽办法阻拦自己与那画师接触的情景,对方倒像是早已认识了此人。
  莫非,他们本就相识,而这画竟是姜殊命他画的?
 
 
第五十九章 
  “府君欲设立庠序?”葛建惊讶询问。
  “不错。”姜舒点头。
  国有太学、国子学,郡县亦可开建郡学,设立庠序。
  所谓庠序,也就是地方学校。
  不过地方物力所限,且不受中央重视,少有兴办学校的,故众人乍然听闻此言,皆有些诧异。
  姜舒原本也没有这个想法,只是近来随着各种公会的增加、纺织厂的开办,郡府内的人手越来越不够用,招收官吏一时也招不着合适的,他这才想到了办学培养生徒。
  设立庠序绝对是郡中大事,以密阳目前的情况,教师、生员皆是问题,且此事朝廷不会资助,那就意味着所有费用都得由他私人支出。
  他自己一个人肯定没办法解决那么多麻烦,于是今日,姜舒就将自己的智囊团召集到后堂,商议起了此事。
  “置学官兴学论,可谓世济其美,”葛建斟酌着说道,“只是,郡中高门中第皆丧,清望亦难寻,若要开办郡学,该以何人为师,取何处子弟充学?”
  “兵荒马乱之年,应不拘常宪,我开设学校,是为了能从中选出可用之才,填补官吏所缺,因此只要是勤学好学之人,不论士庶贵贱,皆可入学。”姜舒这般说道:“至于师者,既然只是培养吏员,便无需其如何贤明望重,只要德才兼备,通晓经术,便可为师。”
  此言一出,张子房老神在在没什么反应,葛建却是双眼发亮。
  因出身低微,葛建在遇到姜舒前曾多次碰壁,故而他愈发能体会到姜舒此言之下的用意。
  倘若真能建立这么一座学馆,不论贵贱皆可读书,这将给予贫寒子弟多少机会啊!
  他不禁语气激动道:“若是如此,下官定鼎力支持。”
  姜舒点了点头,看向张子房:“子房先生以为如何?”
  “有教无类,府君的这个想法甚好。”张子房笑着说道:“不过既然都要开办学校了,只教经史未免有点可惜,我觉得可以多添加几门技艺,例如工学、医学、算学、武学等等,都可以列入课程,这么一来,培养出的学子就可以充实各处匠坊,毕竟我兵器坊可是长期缺人哪!”
  姜舒在心中给他竖起拇指,这些也是他想说的,现在由张子房提出来正好。
  受到自身身份所限,一个士族子弟提议“不论士庶,皆可入学”就已经够离谱的了,若是再主动提出要在学科里增加工匠技艺,那简直违背常理。
  于是此时,他便佯装出一副沉思模样,道:“先生说得有理,我会考虑。”
  话说着,姜舒又看向坐在另一侧的谢愔。
  自入席后,对方便没有开过口,面色淡淡的,也看不出他在想些什么。
  姜舒心里难免有些许忐忑,毕竟自己方才所提出来的想法可以说是完全和谢愔所在的阶层观念相悖的。
  他轻轻清了下嗓,问:“郡丞所见如何?”
  听到他点名询问,谢愔这才开口:“子房先生所言,虽然可行,然若是在郡学中增添工匠技艺之课,此庠序便与寻常郡学相去甚远,此事传出,恐会引来有心人士争议,我建议将两处学馆分设。”
  “谢兄的意思是,除郡学以外,再办一个专授技艺的学校?”
  “不错。”
  姜舒点了点头,没有被一棒子打死,只是建议再加一座学馆,谢愔已经十分开明了。
  而他的提议也确实在理,当下的阶级制度森严,即便是在自己的地盘发布政令也有可能牵扯到某些人的敏感神经,自己还是得小心一些,不能被人捉住把柄。
  随即,他便应声道:“谢兄所言有理,我会细加考虑。”
  既然几位智囊团成员都觉得办学一事可行,姜舒也就准备放开手去做了。
  当天和智囊团商议完办学的细节问题以后,他便将开设庠序的计划通知给了诸曹的官员。
  令金曹提前备起办学资金,功曹抉择搜罗相关人才为师者,户曹实地考察选择合适的房舍作为学馆,同时,招生之事也要提上日程。
  虽然想法很美好,但真要实施起来,建学校可比建纺织厂麻烦太多了。
  别的暂且不论,教学授课,起码书籍、纸笔总要供应上吧!
  然而如今的世道,这一类东西往往是最贵的。
  纸还好说,被迫内卷的玩家中早有人开了自己的纸坊,采用后世的知识,造出来的纸不仅质量好、种类多,成本还低。
  只是因为产量不高,再加上密阳目前还比较闭塞,所以没什么名气。
  姜舒决定趁着那名玩家还没发展起来,先给他的纸坊加笔投资,扩大其规模,如此官府用纸也可低价从中进购。
  再有就是笔墨,这东西有贵有贱,贫寒者咬咬牙买个鸡毛笔也不是不可以使用。
  不过使用笔墨书写,到底没有那么快速方便,而且还废纸。
  姜舒想到了铅笔。
  固然看似构造简单的铅笔,放在现在也不是什么容易制造的东西,但比起钢笔来,至少铅笔所需要的原材料便宜,石墨、黏土和木头都较容易获得,可以让人尝试着去做做看。
  而除了笔墨纸砚,办学最大的难题还是书籍。
  教材的编写他倒是不怎么担心,文史学馆的书籍自有典范可习,技校的书籍也可挑选专业人士编纂,实在不行,让玩家引用一些现代课本知识也未尝不可。
  关键问题就在于书籍太少,总不能让上课的学生连课本都没有吧?
  因此,姜舒不得不考虑起了印刷术。
  要办学校,势必要大量印制教材,等以后学校办大了,说不定还要印参考书和试卷,那么使用雕版印刷就不太合算,还是得使用活字印刷。
  这件事他倒不必借玩家之手去达成,好歹他前世他也出版过几部小说,相关知识也算有点了解,只需安排手下工匠去做即可。
  只是,若要使用活字印刷,光是刻木活字便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极其耗费时间人力。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