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岩点头:“我去问大家一声。”
片刻后,左岩回来了:“大家愿意跟您一起去。”
远夏说:“留一个人下来吧,我们的车也需要安排人跟后面来的人对接。”
第二天天刚亮,远夏和同事,以及几个急着回家的汶川老乡一起,将他们带过来的干粮、水和医疗物资尽可能多背一些,踏上了去映秀的路。
同行的有四个远夏的员工,还有那个经销商,汶川老乡也有五六个,一共十来个人。
路已经完全断了,幸亏有当地老乡带路,他们翻山越岭,垮沟过河,还要躲开随时都会滑坡的泥石流,走得满身泥泞。
中午时分,他们遇到了一群徒步去成都求救的灾民,大人带着孩子,除了身上脏污的衣裳,别无他物,这个时候,能保住命就不错了。
看到远夏几个,他们都哭了:“你们是从都江堰过来的吗?外面什么情况?映秀塌了,全都被震塌了,死了好多人!”
远夏红了眼眶,说:“我们从成都过来的,成都很安全,都江堰比较严重,你们走出去,外面有很多车和人,他们会送你们到安全的地方去。”
从外面进来的老乡开始给他们讲路线怎么走。
一个小男孩仰头看着远夏:“叔叔,我饿。”
远夏赶紧从自己身上拿出巧克力和水递给他:“这个给你。”
孩子拿着水瓶,拧了一下,没拧开,远夏赶紧帮他拧开:“喝吧。”
孩子喝了一口水,将瓶子还给远夏:“叔叔,给你。”
“你拿着,叔叔还有。”远夏说,“给你爸爸妈妈喝。”
孩子的妈妈说:“我们不喝,等出去了就有水喝了,你们进去,里边难得找到水喝,多留一点给里面的人。”
远夏只好将水收起来:“那你们要注意安全,平安到达成都。”
女人抹着眼泪说:“你们也要注意安全,谢谢你们!”
告别他们,远夏又踏上了前行的道路,经历重重艰难险阻,历时七个多小时,终于抵达了映秀镇。
这一路走来,所见的房屋全都变成了废墟,几乎见不到一处完整的房子。
但是看到映秀镇的模样时,远夏还是被深深被震撼了,纵使他曾经在电视里看过到,但是亲眼看到这一切还是太让人泪崩了,整个映秀镇已经被夷为平地,不亚于原子弹爆炸的后果。
一同过来的老乡早就跟他们分开了,他们急着回去寻找他们的亲人。
远夏和同事进了镇子,一些倒塌的房子前面,有人在徒手清理废墟,试图救出被压在下面的人,空地出还摆放着被挖出来的遗体。
更多的人们聚集在映秀小学,因为这儿有一个开阔的操场,可以躲避余震。
更重要的是,这里还有三百多个孩子被掩埋在倒塌的教室下面,人们徒手清理着砖石瓦砾,试图挖出被掩埋的孩子。
到处都能听见撕心裂肺的哭声和叫喊声,那是人们在寻找亲人的呼喊,带着深深的恐惧与绝望。
操场上都是人,受到惊吓的老人和孩子、受伤的人以及失去生命的人。
远夏的眼泪再也控制不住滚落下来,如果不出那么多意外,他能赶得及到这里,也许就能救活这里所有的孩子,就不会造成这么大的悲剧了。
他们将带来的食物、水和医疗物资分给了灾民们,迅速投入到了抢险之中,没有工具,就只能用手搬抬。
有孩子被埋在废墟下,他们发出痛苦的呻吟,他们的父母老师一边哑着嗓子跟孩子说话安慰着他们,一边搬着砖头,希望能尽早将孩子给救出来。
满面尘灰的大人们机械地干着活,身上沾满了不知道是谁的血,十指早已磨破,鲜血直流。
他们不知道渴、不知道饿,更不知道疲倦,他们唯一的想法,就是挖出被掩埋的孩子,救出每一个活着的人。
第224章 归来
从这一天起,徒步进灾区救援的人越来越多,消防队、武警官兵以及医疗救护队也都陆续过来了。
来的人越多,带进来的物资也就越多。但由于路被堵上了,只能靠人背肩扛,所带还是有限。
救援队以及灾民们都过得十分艰辛,帐篷有限,只能给伤患和老人孩子使用,其余的人只能在露天地里休息,每天还要经受至少一场大雨的洗礼,日子有多艰难可想而知。
甚至连吃喝都存在困难,映秀一带的百姓,受灾情况比较轻微的,会从家里拿出米来给大家熬稀饭喝,靠着这点稀薄的米粥续命。
这其实都是可以忍受的,难以忍受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幸存者的生命也在一点点地流逝。有的时候,甚至你都知道他们就在废墟下面等着你去施救,救援的人也赶不及。
救援只能靠人力,哪怕是镇上有挖掘机也是不敢用的,因为这样会造成二次坍塌,埋在下面的人直接就被二次伤害了。要是有起重机就好了,可惜路被堵了,进不来。
尽管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远夏发现自己的承受能力还是没自己想象的那么强大,他的同事更是难受得天天掉眼泪。
他们这种外来者尚且如此难以承受,那些本地人,几乎没有人没有亲人丧生的,初步估计,这场地震夺去了映秀四分之三的人口。每四个人中才仅有一个幸存者,这种伤痛,怕是一生都不能治愈了。
越是这样,远夏就越是自责,他原本可以做得更好的。
待的时间越长,生还者就越少。到后来远夏能做的事,就是和同事们开着镇上的挖掘机,挖掘废墟,寻找死难者遗体,为死难者挖坟地,帮忙掩埋遗体。
他真的完全没有想过,工程机械还有一种用途是这个。他希望能帮映秀的人们埋葬伤痛和过去,早日走出阴霾,走向充满希望的明天。
郁行一是18号抵达映秀的,路还没修通,他是跟着运送物资的救援队步行进来的,不过行远支援的工程队已经在日夜抢修清理道路了。
从12号下午开始,郁行一就跟远夏失去了联系,因为灾区信号中断,只有电信公司为政府拉的应急电话线能用,远夏肯定不能给政府添麻烦,就没跟外面联系过。
远夏见到郁行一的时候吃了一惊:“你怎么也过来了?不要上课吗?”
郁行一看到他眼眶就红了:“请了几天假。这里发生了这么大的灾难,我也想来帮点忙。你怎么瘦成这样了?”
远夏浑身脏污,衣服已经辨不出颜色,胡子拉碴,哪里有半点风流倜傥的模样,不过这样的他也叫人爱得要命。
远夏苦笑一下:“刚开始的时候缺物资,吃的很少。这两天各种援助多了,总算能吃饱饭了。你别碰我,我都臭了,来了之后就没洗过澡洗过脸。我每天还得帮忙掩埋遗体。”说到这里时,他的声音非常轻。
郁行一轻声说:“辛苦你了。”
远夏眼眶也红了:“我辛苦一点算什么,能帮到的忙太少了。当地人真是太惨了。”关键是他本来该帮上忙的,最后却没有帮上。
郁行一问:“我能帮忙做点什么吗?”
远夏说:“你去医疗队帮忙吧。现在搜救都是专业队的人在做了,已经六天了,生还者非常渺茫了。”说到这里,他重重叹了口气。
郁行一说:“好。你别太难过,你已经尽力了。”
远夏点头:“嗯。”他这么说是安慰郁行一的,他知道自己没尽力。
远夏和郁行一是21日离开的,此时离地震发生过了九天,民间志愿者也都陆续离开,留下政府部门安排的工作人员处理善后。
路依旧没通,远夏和郁行一还是步行出去的,走出大山的时候,他们都变成了泥人,尤其是远夏,到酒店时足足清洗了一个小时才洗干净。
洗完之后,就上床睡了足足24个小时,不吃也不喝。
郁行一守在他身边,看他瘦得都脱了相,别提多难受了,而且地震带给他的心理创伤恐怕一时半会儿也好不了,他就算睡着了,眉头也都是紧皱的。
成都办事处那几个年轻人都是好样的,有的恐怕要进行心理疏导才行。
等远夏睡饱醒来,郁行一看他终于有点活过来的样子,凑过来在他唇上吻了一下:“饿不饿?起来去吃饭吧。”
远夏“嗯”了一声,起来的时候,差点没坐起来,他的腹中传出轰鸣声。
郁行一给他递来一杯酸奶:“赶紧喝点。”
远夏也不等刷牙,赶紧喝了这杯尝不出滋味的酸奶,肚子才没继续叫:“我睡了多久?”
“24个小时。”
“这么久!”
“你都多久没好好睡觉了。回家后要好好养一养,别的可以不干,但是吃饭睡觉我会盯着,按时按量。”郁行一说。
远夏轻笑一声:“好吧。听你的。”他从床上下来,走进浴室。
郁行一跟在他身后,说:“你往镜子里瞅瞅,你看你瘦成什么样了?”
远夏看了看自己凹陷的双颊,说:“是有点脱相。得好好补回来。”
郁行一问:“晚上想吃什么?”
远夏说:“随便什么都行,饿死我了。火锅吧,我想吃好多肉。”
两人便一起去吃火锅,点的还是鸳鸯锅,郁行一对远夏严令禁止吃麻辣锅,只许他吃清淡的,他这段时间饿得太严重,肠胃受不得太多刺激。
远夏也不反驳,能吃上热乎的食物就已经是天底下非常幸运的事了:“我们可以吃热饭菜了,但是灾区的人还有好多在吃干粮,甚至都吃不饱饭。”说到这里,他的眼眶又有点发热。
郁行一给他烫了羊肉捞到碗里,说:“大家都在努力帮助他们,咱们公司还有同事在帮忙疏通道路,等路修通了,想吃什么就都会有了。全国人民都在捐款捐物,海外华人也都在捐款,真正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中国人民在灾难面前,有着前所未有的团结和勇敢。”
远夏点头:“等灾后重建的时候,我要给汶川和北川捐赠学校。这是我欠他们的。”
郁行一抬眼看着他:“怎么这么说?”
远夏抬起头:“我们的助学基金本来也有捐赠学校的项目,新疆就建了不少,是我疏忽了,没给川西的孩子捐。要是早点建了学校,肯定就不会有那么多孩子丧生了。”
郁行一说:“这也不能怪你啊,谁知道会发生这么严重的地震呢?”
远夏垂下眼帘,喉头胀痛得难受,他知道啊,但是他疏忽了。
郁行一见状,赶紧说:“好了,别想那么多了,吃饭吧。”他又烫了鹅肠给远夏。
远夏默默地吃下了。
吃完饭,远夏去见了跟自己一同前去映秀的员工,向他们表示了感谢和嘉奖,这个月工资翻倍。
成都办事处的同事非常惊讶,左岩摆手拒绝:“不、不,远总,这怎么能行呢?我们是四川人,我们是在帮助自己的老乡啊。远总这么无私地帮助我们四川,我们感激都来不及,怎么还能让你给我们多发工资。”
远夏说:“这段时间你们跟着我吃苦了,这是你们应得的。公司这批货样都拿去抢修道路去了,到时候开回来,也都是旧的了,你们还是按照二手的给卖了吧。”这都算公司的老传统了。
左岩非常严肃地说:“远总,机器做二手处理我们没有意见。但是这个工资我是绝对不会要的!”
“我也不要!”
“我也不要!”
“……”
远夏只好说:“那你们拿着捐给灾区也行。郁总说,你们如果需要心理疏导,报给公司,到时候公司给你们报销看心理医生的费用。”
这几个员工面面相觑,居然还有这种事?两位老总未免也太好了吧!
左岩摇头:“我不需要。”
“我应该也不需要。”
“我也不需要。”
郁行一笑笑说:“要是不需要那自然再好不过,不过你们还是自己确认一下比较好。”
远夏说:“以后需要也行,公司还是给报销。”
留下陶阳在这里处理后续情况,他们就坐飞机回了越城。
陶阳这次的主要任务是负责运送救灾物资,找寻工程车辆,负责清理道路,没去一线灾区,所以地震对他造成的心理阴影应该不会太大。
行远这次为地震总共捐赠了五百万左右的物资和款项,将来还要捐赠几所学校,再加上那些工程设备的损失,已经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
但远夏并不肉疼,他一向觉得,因为有急需而捐款捐物,多少钱都不觉得可惜,只要自己出得起。
第225章 抢购
从5月12日开始,整个中国都被一片阴霾笼罩着,整个五月,中国人几乎是在眼泪中泡过来的。
所有的伤痛唯有时间这剂良药才能治愈,悲伤的情绪一直延续到盛夏,才逐渐消散开来,因为中国人迎来了期待已久的大喜事——北京奥运会。
这是有史以来,中国第一次承办世界级规模的盛大赛事。
今年也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中国经济在这三十年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骄人成就。
正好可以通过这一次奥运会,向世界展示一个现代化、美丽、富强、富有历史文化底蕴的中国。
不管是电视节目,还是网络话题,抑或是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北京奥运会的痕迹,它已经成了中国人最为关注的话题。
8月8日晚上8时8分,北京奥运会正式拉开帷幕。此刻,全世界的焦点都聚集在了北京,中国人守候在电视机前,欣赏着这一场属于自己的盛会。
大气磅礴、美轮美奂的开幕式表演,彰显了中国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令每一个中国人无不热泪盈眶,充满自豪!这就是中国,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创造出的盛大美丽的中国!
远夏和郁行一没有去北京看奥运会,这时候北京必定是游人如织,人山人海,他们就不去凑热闹了,安安静静地坐在家中,看着电视,享受着这场无与伦比的盛会,也不失为一桩美事。
看完开幕式,郁行一感慨地说:“谁能想到,咱们中国能办得起奥运会了。我还记得90年办亚运会的时候,还是全国人民捐款才将它办起来。”
183/208 首页 上一页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