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重生之科技兴国(穿越重生)——寻香踪

时间:2022-04-29 08:45:23  作者:寻香踪
  郁行一开了门,又拿着一个搪瓷缸下去了,远夏叫住他:“你去哪儿?”
  郁行一说:“我去楼下,一会儿就上来,你先吹风扇吧。”
  他匆匆下了楼,过了几分钟,他就上来了,搪瓷缸里放了五根冰棍:“我买了冰棍上来,先吃根降降暑,就没那么热了。”
  远夏看他满头大汗:“你这么跑来跑去的,都快热死了吧,赶紧来吹风。不用去买冰棍,心静自然凉,过会儿就好了。”
  郁行一将缸子放下:“吃吧,我都买回来了,别等化了才吃。”他伸手解开衣服扣子,将汗湿了的白衬衫脱下,将衣服扔在了洗衣盆里,光着上身,露出薄薄的匀称好看的肌肉线条。
  他将一张倚在墙边的席子拿过来铺在吊扇下方的地上,对远夏说:“坐地上,凉快些。”
  远夏便在席子上坐下来,吃冰棍。
  郁行一继续忙,从床底的蚊香盒里拿出来一圈蚊香,点上:“有蚊子,点个蚊香。你不热吗?把衣服脱了吧。”
  远夏看了一下,用牙齿咬着冰棒,然后将身上的衬衫脱了,里面还穿了件背心。
  郁行一笑:“你还真不嫌热!”
  远夏将冰棒从齿间拿下来,舔了舔被冻得生痛的牙齿,说:“我感觉还好,心静自然凉。你帮我拿着。”
  郁行一帮他拿着冰棍,远夏将身上的背心也脱了下来。
  郁行一打量他,惊叹:“我还以为你瘦得只剩下排骨,没想到还有肌肉。”
  远夏拿过冰棍舔了一口,得意地挑了挑眉:“哈哈,刮目相看了吧?我每天都跑步锻炼身体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还要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六十年呢。”
  郁行一听完笑眯了眼,朝他竖起了大拇指:“有这个觉悟真不错。”
  一根冰棍下肚,终于感觉没那么热了,远夏觉得自己身上汗收了,便躺在了席子上,吹着风扇,吃着冰棍,觉得还挺惬意。
  郁行一吃了一根冰棍,然后搬来一张凳子,坐在席子上开始学习。
  远夏见他学习,便不再开口打扰他。郁行一做起事来十分专注,会浑然忘我。就像现在这样,哪怕有一只蚊子趴在他的背上正在吸食他的血,他也浑然不觉。
  远夏抬起手,想拍死那只蚊子,又怕惊动了他,便从床上找来一把蒲扇,用力扇了扇,驱走了那只蚊子。
  郁行一毫无察觉,继续做他的力学题。
  郁行一学了两个小时才停下来,忽然意识到远夏还在他这里:“抱歉,没陪你聊天。”
  远夏无所谓地摆摆手:“不用陪我聊天,你只管做你的事,我也在看书。”
  郁行一说:“不早了,要不去洗个澡吧,洗完澡更舒服一些。”
  “好。”
  两人去冲了个凉水澡,感觉舒服多了,郁行一躺在席子上,有些歉意地说:“对不起啊,我光想着你那儿没风扇,才把你叫来,没想到我家并不比你那儿凉快。”
  “其实还是要凉快一些的,毕竟有风扇。”远夏说。
  郁行一又说:“等我爷爷平反了,不知道我家房子能不能被要回来。我家比这里凉快多了。”
  远夏说:“跟相关部门申请,还是能够要回来的。”
  郁行一说:“哪怕是要不回来,也得给我家安排个住的地方吧,我爸妈迟早也会回来的,总不能叫我们一直租别人家的房子住。”
  远夏想起自己的家,那是父亲厂里分配的宿舍,也不能算他们的家吧,不少国人都是如此,想要拥有属于自己的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不过一切都会有的,将来,他也会拥有属于他和郁行一的家。
  第二天,马建设就跟着马安民的车来到了越城。他们父子去远夏学校找到了他,问起去义乌的具体事宜。
  远夏叫来马建设,主要是想找他去帮忙,毕竟他要带好几百块钱的货回来,一个人总是不太方便和安全,比如中途去上个厕所都走不开。
  他在信上写得比较详细,说自己帮马建设出路费,请他去义乌玩。如果马建设也想带点货回来卖,也可以带点钱过去。
  马建设当然没钱,他跟父母商量了一下。
  马安民和李玉英认为远夏是需要马建设帮忙,当然不好拒绝,但他们还是有点担心的,毕竟都只是两个半大的孩子,跑那么远,怎么也不太放心。
  马安民便趁着出差的机会,亲自送马建设过来了。当面听远夏说起去义乌的计划,并确认有当地的熟人带去,这才稍稍放了心:“你确定你师姐的堂兄会带你们去?”
  远夏说:“我确定。我师姐还没回去呢,她等着跟我一起走。要不我把她叫过来一起吃个饭?”
  马安民说:“行,那就叫来一起吃个饭吧。”
  等见过司红锦,马安民才放心,他给了马建设二百块钱:“你跟着远夏一起出去见见世面吧,这钱你能买点东西回来就买点,买不到也没事。安全回来就成。”
  马建设很兴奋,虽然不是第一次出远门,但这是第一次跟朋友而不是父母出远门,那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当晚,远夏去跟郁行一道别。
  郁行一又拿了一百块钱给他:“我发工资了,这钱你带去。相机也给你,上次买的胶卷还有二十来张没照完,你带去用吧。”
  远夏知道他一个月的工资只有五十多块,加奖金也不过六十几块:“这一百块钱我不要了,你留着自己用吧,你之前给我的那些已经足够了。”
  郁行一说:“穷家富路,我在家能花什么钱,就算需要,也能找人借。你带着去,说不能还能多买点货回来。”
  远夏只好接下来:“行,那我拿着了。我们明天下午的火车,你不用来送我们了,等回来再来找你。”
  郁行一又给了他一张纸:“这是我厂里的电话,你有急事就拨打这个电话。”
  “好。”远夏知道这是应急电话,一般情况是不会拨的,郁行一想必也不会想接到这个电话。
  翌日下午,远夏三人登上了去上海的列车。尽管这年头出行的人少,长途列车还是十分拥挤的,因为车次太少,一天仅有一趟,出门的人都挤在了这趟车上。
  由于是临时买票,三个人都没买到坐票,只有无座票。
  远夏有经验,带了三个小马扎,三个人就在车厢连接处蜷缩而坐,伴随着车厢的一摇一晃,驶向了充满未知和挑战的远方。
  马建设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尤其是司红锦,他嘴巴甜,亲热地叫她“姐”:“红锦姐,你怎么会想到来我们这里上大学呢,离家这么远,你一个女孩子不害怕吗?”
  司红锦笑:“害怕什么?谁能把我吃了不成?”
  马建设竖起大拇指:“红锦姐真乃女中英杰!”
  “你们北方人是不是都这么油腔滑调、自来熟啊?”司红锦说。
  马建设说:“还有谁啊?我不算纯粹的北方人,我是南方长大的北方人。”
  “那也是北方人,满嘴跑火车。”司红锦翻了个白眼。
  “我可没跑火车。我说的都是实话,我们北方人这种自来熟的性格,叫热情。”马建设扭头看着远夏,“远夏,红锦姐还认识哪个北方人?”
  远夏清一下嗓子:“我一个室友。对了,师姐,刘杨邀你去北京玩,你怎么不去?”
  他知道刘杨跟司红锦两人在暧昧中,司红锦估计顾虑将来毕业工作分不到一块,所以没答应刘杨的追求。
  司红锦说:“我想去北京还用他请?等我以后参加工作了,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马建设说:“远夏,要是这次咱们赚了钱,也去北京玩怎么样?我去我姥姥家在那儿转车,但从来没去玩过,天安门长啥样都不知道,老遗憾了。”
  远夏笑着说:“嗯,会有机会去的。”
  长途列车虽然漫长,但三个年轻人凑在一块叽叽呱呱,时间也就不那么难熬了。
  远夏一路上还跟不少旅客聊起了天,有人是走亲访友的,有人是去出差的,有人是回家的,目的不一,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故事,天南海北的见闻在这小小的车厢里汇集,为漫长的旅途增添了不少趣味性。
  司红锦是宁波人,从杭州站下车之后,他们三人又转省内线坐到宁波,在司红锦家落脚。
  从越城到宁波,总共花费了四十个小时,一是车速慢,二是路上停留等待的时间过长,三人从车上下来,整个人都变成了发馊的剩饭菜。
  司红锦对自己嫌弃得不行:“要不是跟你们一起省钱,我都坐卧铺去了,这也太遭罪了。”
  远夏双手合十赔罪:“辛苦师姐了。谢谢师姐!”
  卧铺车不卖学生票,坐票半价,远夏自然是要买半价票的,为了省钱。
  出了车站,司红锦随手拦了一辆私家车,报了个地址。
  远夏看着那辆没有牌照的铃木,无比惊叹:“这是出租车?”
  司红锦说:“嗯,走私进来的。”
  远夏啧啧了两声,沿海城市果然不一样啊,难怪司红锦这么豪横呢。
  宁波的建筑看着还不如越城,毕竟不是省会,而且很多是建国前的老房子。但街市的繁华程度要比越城好得多,路边都是商店,而且很多都没挂国营的牌子,极有可能都是个体商店。
  江浙一带和广东一带是改革开放之初走私货物的集中地,所以很多本地人是靠这个发家的。
  义乌人则头脑更灵活,他们在走私商品的基础上模仿创新,加工生产,很早就形成了气候,为后来闻名世界的小商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34章 采购
  马建设也看出来了:“哇,红锦姐,你们这边好繁华啊。”
  司红锦得意地说:“是很繁华吧!我堂哥说,温州和义乌那边比我们这边还繁华呢,那边不仅有好多个体商店,还有好多家庭作坊和小工厂,自己加工产品,卖到全国各地去。”
  马建设竖起大拇指:“你们这边的人脑瓜子真灵。”
  远夏说:“不光脑瓜灵,胆子也大。”
  司红锦笑着说:“就是如此,不是有句话说,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温州和义乌那边比我们这边要穷多了,那边山多地少,靠种地是养不活自己的,有很多人便开始寻找别的出路。挑货郎、摆地摊,能挣钱的都干,慢慢就发展起来了。”
  前面开车的司机大哥听他们聊这个话题,也开始叽叽呱呱接过了话头,不过他说的是本地话,远夏和马建设听不懂,司红锦便帮他翻译,都是夸浙江本地人的。
  远夏说:“对啊,我觉得浙江比别的地方要富裕不少,至少你这车子,在我们本地哪怕是有,也没人能坐得起。”
  司机大哥被夸得很高兴。
  车子在司红锦家门口停下来,司红锦推车下门:“我家到了,下来吧。”
  远夏从后视镜里看到自己蓬头垢面的样子,说:“师姐,我们不住你家,我们去住招待所,晚点再过来拜访你和叔叔阿姨。等你堂哥回来,你再通知我们。”
  司红锦急了:“都到我家门口了,你跟我说要去住招待所?哪有这样的待客之道啊,你没把我当师姐啊!”
  远夏赔笑:“师姐,我是不想给你们添麻烦。真的,我们不能住你家。”
  司红锦说:“添什么麻烦?千里迢迢跑到我们这儿来了,还跟我一起来的,怎么能让你们住外面。放心吧,我家房子多的是,这一栋都是我家的,再来十个八个都能住下。我跟我爸妈打过招呼了,他们知道我有朋友要来。”
  “谢谢师姐,我们还是住招待所比较好,晚点等我们收拾好了再来拜访你们。师父,你等我一下。”远夏下车,帮司红锦的把行李从车上提下来,然后又上了车,“师姐,刚才车子经过一家招待所,我们就住那家招待所,你可以去那里找我们。”
  司红锦站在车外喊都喊不住,急得直跺脚:“哎呀,远夏这家伙真是的,真是太不够意思了。”
  远夏笑着朝她挥挥手,吩咐司机掉头,将他们拉到前面的招待所门口停下,并且付了车费。
  马建设不解地问远夏:“远夏,我们为什么要住招待所啊?住你师姐家不好吗?还可以省钱。”
  远夏说:“咱们是来做生意的,不是来走亲访友的。两个陌生男人跑到一个姑娘家里住下,总归不太合适,我们不能给人添麻烦。假设你姐带了两个异性朋友回家来住下,也不知道会住多久,你怎么想?”
  马建设说:“我家住不下呀。”
  “假设能住下呢?”
  马建设想了想:“好像确实不太合适。”
  远夏笑起来:“走吧,我们去住招待所。出来做生意,住店吃饭都是该花的本钱,哪能不舍得呢,反正能赚回来。”
  两人便在招待所住下来,虽然没有开介绍信,但远夏的学生证顺利让他开到了房,他就说自己是来旅游的。
  洗完澡,收拾得干干净净的,两人找地方吃了早饭,然后买了两个西瓜和一些水果,提着上司红锦家拜访。
  司红锦家是一幢自建的三层小楼,父母上班不在家,她的奶奶在,听说是孙女的同学,非常热情,要去给他俩做早饭。
  远夏说他们已经吃过了,小坐了片刻,便告辞出来了。他们已经快两天没睡觉了,亟需好好睡一觉缓解疲劳。
  司红锦送他们到门口:“那你们现在回去睡觉。晚上来我家吃饭吧,到时候我来叫你们。”
  远夏说:“谢谢师姐。你帮我问问你堂哥什么时候回来,如果他这两天不回来,你能陪我们去找他吗?”
  司红锦拍胸口答应:“没问题,我帮你打听。他要是不回来,我陪你们去。”
  两人回到招待所,关好房门,反锁上反复确认门锁没问题,这才上床睡觉。
  没办法,出门在外,不能不谨慎一点,要是丢了钱,可是连家都没法回了。
  两人都是头一碰枕头便睡得不省人事,等司红锦敲门惊醒他们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