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皇兄跪求我嫁女驸马(GL百合)——关辛

时间:2022-04-30 10:43:34  作者:关辛
  “父皇,儿臣知错!儿臣一定去把林秀请来!”赵琮的话说的很重,赵琮赶紧乖巧的认错。
  “父皇,儿臣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赵瑞道。
  “说!”赵琮很不耐烦,一个两个的都不省心。
  “儿臣昨日听说林秀现已为周国驸马了。想必是对周国忠心耿耿了,否则应该不会这么快和王室成亲。”
  “成亲了?这才多久?”赵琮更烦了,怎么没有一件顺心的事。
  “是的,和周王的亲妹妹永安公主成亲了,现在是周国货真价实的驸马,也算是王室中人了。”赵瑞继续插刀,“说来当时也怪我。我和林先生本是有些交情的,林先生也曾表示过愿意来辅佐赵国的意向。
  但不知怎的,林先生竟不愿见皇兄。或许是皇兄不懂得林先生的喜好,无意之中得罪了林先生。如果当时我能和皇兄一起去,或许结果会不一样。”
  “哼!”赵琮冷哼,两个儿子中,他还是更偏爱太子的。虽然他心里也知道二儿子比太子能干,但是太子更像自己,他就更偏爱纵容一些。
  这次虽然是太子有些失误,但赵琮如何不知道赵瑞的小心思,落井下石!对于两个儿子的争斗,他看破不说破,但是此时他确实看不上赵瑞如此对太子的做法。
  “现在说这些有何用?要有心,当日跟着去便是。”
  “父皇说的是,是儿臣考虑不周了。”赵瑞如何听不出赵琮的不悦,但也只能隐忍着认错,纵使心里如何不甘,也不会表现出来。
  “我赵国又不是没人才了。不来便不来了。我就不信赵国还找不出来一个人跟林秀抗衡了!”一番脾气发下来,赵琮此刻终于冷静了一点。
  “你!”赵琮嫌恶的指着钱坚。
  “臣在!”
  “太尉既为你求情,朕可以饶了你。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今日起,除去大将军一职,降为都尉!”
  “臣,谢陛下隆恩!”钱坚松了口气。还好,只要不是死罪,都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太子和丞相心有不甘,但也不敢在这个时候多说什么,害怕惹皇上不高兴。
  “今日就这样吧!说来说去也说不出个结果!”五十多岁的赵琮暴躁的紧,“你们都回去好好想想,下一步该怎么走!明天都来说说有用的话!别整天吵来吵去,朕的头都被你们吵大了!”
  “臣惶恐!”大臣们同声道。
  一听这个,赵琮更烦了!“行了,散朝散朝!”
  自从皑山之围回来后,赵琮就不似以前那样壮志雄心,睥睨天下了。打周国也是他努力提起精神想要尝试一下,本以为唾手可得。若如此,他或许可以恢复以往的心气。
  只是,他现在感觉更疲惫了,人也变的暴躁。只有在美人的怀抱里他才感觉到一丝缓解。
  驸马府。
  林秀:“媳妇儿!求你个事儿呗!”
  自从两人大婚之夜闹了别扭又把话说开之后,林秀对萧舒安说话越来越随意了,常常开些玩笑,萧舒安也不在意。有时配合林秀逗两句,大多数时候选择无视,任由林秀放肆,不出格就好。
  就比如她喊自己媳妇儿,现在萧舒安已经习惯了。两个人的时候林秀总是口无遮拦不讲究礼法的。
  “什么事?”萧舒安没有放下手中的名录,最近她在帮萧谨恭选一批自己的人出来,准备实践林秀的变法。
  林秀把萧舒安手中的名录按下,让她看着自己。萧舒安无奈抬头。
  “你·····和太后,就是你母后关系好不好?”林秀问。
  “作何?”
  “有求于丈母娘,但是我面子不够。”
  萧舒安笑了,“有求于我?”
  “嗯!”林秀点头。
  “我有条件。”跟林秀在一起久了,萧舒安也放得开了,现在也会偶尔主动和林秀开玩笑或者逗趣了。
  “啊?还有条件啊?一点儿也不像亲媳妇儿。”林秀哭丧着脸。
  “不愿意啊,那算了。”萧舒安继续拿起名录装作在看。
  “别啊!”林秀再一次抢走名录,霸占萧舒安的视线,“你说吧,我看看什么条件。”
  “一个月准时睡觉,睡前不许和我谈天。”林秀在现代的时候就喜欢熬夜,到了古代这个毛病也没改掉。总是晚睡晚起。
  在现代的时候晚上有电,可以看剧上网,做什么都行。林秀就成了夜猫子。到了古代,晚上很枯燥,但林秀依然改不了坏习惯。以前在玲珑谷的时候,经常到了入睡时间还点着灯看书,或者在庭院里赏月饮酒,就是不想睡觉。
  现在和萧舒安在一起,晚上到了点就要上床睡觉,不上床都不行。因为萧舒安会准时熄灭蜡烛。可是林秀睡不着啊,就开始和萧舒安聊天。
  起初萧舒安还理她,后来发现这人越理她越精神,萧舒安就不理她了。闭眼睡觉,可是林秀这人,你不理她她也可以自言自语滔滔不绝。还能把自己给说乐了!
  到了早上喊起床又总是很难喊,萧舒安自己也被搞得白天精神不好。府中的下人窃窃私语还被萧舒安听到过,他们以为是驸马爷晚上太勇猛,公主都吃不消了呢。搞得萧舒安很是尴尬,可是她也没法解释,只能无奈默认了。
  “一个月也太久了吧?三天好不好?”林秀还价,萧舒安无动于衷。
  “十天?”
  “······”
  “十五天?”
  “二十天!这总可以了吧。别这么无情啊媳妇儿!”林秀哭丧着脸,但萧舒安依然无动于衷,她是下决心要把林秀的作息纠正过来。不能总是晚睡晚起,对身体也不好。
  “行吧行吧,一个月就一个月。哎,打工人就是命苦。明明是为公家办事,还要牺牲自己的利益。我太惨了!”林秀委屈巴巴的撇着嘴趴在桌子上。萧舒安没忍住伸出手捏了一把林秀嫩滑的脸。
  带着自己这几日写好的法令文书,林秀和萧舒安依旧像订婚那日一般,兵分两路。
  “公主,一定要好好说啊,我先去陛下那里,等你的好消息!”出门在外,林秀还是有分寸的,不会乱说话。
  “我会尽力而为的,驸马路上小心。”
  “好的,公主也小心。”
  两人道别,各奔目的地。
  “爱卿写的很详细。依爱卿的意思,明□□堂上就和大臣们商议?”萧谨恭看完林秀这几日写的变法细则满意道。
  “臣的意思,变法不能急于求成,须得一步一步,稳扎稳打。所以臣觉得尽早开始比较好。先让大臣们从最简单的接受比较好。”
  “那就依爱卿所言,明日朕就宣布变法细则。你再看看这个。”萧谨恭最近也没闲着,将自己写好的求贤令递给林秀看。
  林秀接过一一认真看完,久久不语。
  “可是有何不妥?”萧谨恭见林秀迟迟不开口。
  林秀斟酌道:“陛下写的很好。”
  “那爱卿为何如此?”萧谨恭看的出林秀并不赞赏这篇求贤令。
  林秀经历过蛮戎一事变得有些顾虑了,她开始意识到她的观念和古人的观念差异。在她的印象中,历代皇帝,不论真心或假意,都没有人敢说任何一位先帝的不是吧?如果说了,就是不孝,是大不敬。
  可是······
  “但说无妨!”萧谨恭见林秀有顾虑,鼓励她。
  “臣觉得,这求贤令,陛下的诚意还不够。恐怕真正有才学的人,不会来。”
  “诚意不够?朕身为一国之君,放下身份写这求贤令,言辞恳切,态度恭谨,也说了凡有功者可封爵分土,如此为之,诚意还不够?”萧谨恭不理解了,还要怎么要做才行。
  “不是利益的问题,而是······”林秀不知道怎么措辞,“陛下想要找的人才,是支持变法,能够为变法出力的人才对吗?”
  “对。”
  “那么陛下为何要变法呢?”林秀问。
  “为何变法?不变法如何图强?爱卿最清楚为何要变法了呀?那三日,我们谈了那么多?”萧谨恭不懂林秀要问啥。
  “我是懂,那是因为我已经来了周国,而且和陛下秉烛夜谈三日之久。所以我明白陛下的决心,知晓陛下的心胸。可是其他人不知道啊。
  陛下可知,列国皆变法,为何收效甚微。甚至有的还倒退。就连变法最好的赵国,也难以深入,仅停留在表面?”
  “因为当政者决心不够,因为缺少爱卿这样目光长远的贤臣。”
  这猝不及防的马屁····要命。
  “陛下说的有道理,但没有说到最根本的原因。变法,本质是推翻之前的法。为何要推翻?因为落后,想要变法求强。那么为何会落后?”林秀引导萧谨恭。
  “因为原先的法有缺陷,不完善。”萧谨恭答道,突然,他恍然大悟,“你是要朕指出列祖列宗的过失?”
  “唯有此,才能求得真正的人才。周国连年征战,几百年的制度一成不变。贵族垄断国家大部分利益,百姓饥寒交迫。这些结果,为政者真的一点过错都没有吗?
  当初瀚分封诸侯,大家都是一样的起点。周国为何走到如此地步?而赵国为何富强?陛下既然已经决定变法,若还不愿承认先辈的为政不善,实属糊涂。
  如果您要遵守政治正确,文过饰非,坚持认为周国历代先皇都是伟大且正确的。都是从强大走向强大,那看到求贤令的人怎么想?
  变法,就是纠错。如果没有错,就不需要变法。您又要变法,又不承认周国曾经失败的地方。那么就算有人才来,也会束手束脚。陛下不承认之前的制度不好,没人敢提出纠正的。
  您承认,大臣们才能没有顾忌,才能放开手脚做事。各国也正因如此,一方面变法,一方面停留在表面,不敢真正的推翻先辈定下的规矩。所以才会失败,又或成果不佳。”
  比起先前,现在的林秀语气和错气都温和了许多。而萧谨恭面对林秀也更包容了,听到不舒服的言论不会像从前先发火,而是仔细琢磨林秀的话。
  这个问题,本质上和之前的争论核心没有区别。还是面子的问题,要一个国家的君主公开数落历代先辈的不是,承认自己国家的缺陷和不足。古今未有。
  “爱卿看问题,总是这样独到。”萧谨恭无奈的笑了,林秀好像总是比他想问题更深入一些,让他有时好奇究竟看怎样的书,才能看出这样的思维。
  “那日争吵,爱卿的话朕回想了很久。爱卿说的对,与其用尽力气维持外在的面子,真不如实实在在添添里子,让百姓好过一点。更何况,现在的周国没有资格谈颜面。
  朕会重新写的。按你说的意思写。”
  林秀不由的更敬佩萧谨恭了,作为一个封建帝国的皇帝,能这样放下自己的面子,能不顾天下人的指指点点,不顾及史官如何记载。只为了国家富强,百姓安定。仅这一点,他已经胜过太多皇帝了。
  “陛下圣明,相信周国的百姓,也一定会感激陛下的贤明。”
  “行了,马屁别拍了。你还要去母后那里吧?我和你一道去。”萧谨恭起身。
  “好。”
  林秀和萧谨恭一起去往永寿宫。萧舒安已经把林秀请求的事告知了太后。
  “母后,儿臣来看你了。”萧谨恭一进去便微笑着讨好。陈太后一看便知这是又来了一个说客。一儿一女,都被一个人使唤着,陈青佩心里不是滋味。
  “臣,拜见太后!”林秀毕恭毕敬,在太后面前她可不敢撒野。
  太后脸色一沉,不欲理林秀。
  林秀心里一紧,怎么又听不到喊免礼?太后是不是对自己有意见啊,每次都为难自己?
  “母后······”萧谨恭悄悄的提醒林秀。林秀却没听清楚,抬头疑问的看着萧谨恭。太后一计眼刀杀过去,萧谨恭赶紧端正坐好,不敢多言。
  这边萧舒安又赶紧做嘴型。‘母后。’
  林秀恍然大悟,自己成亲了呀!
  “儿臣,拜见母后!”她赶紧重新行了一遍礼。
  “嗯,坐吧。”看着自己儿子女儿一个两个这样,太后也不想为难林秀了。免得倒头来还是自己的心肝儿在心疼。
  “你说的事,朕应下了。”林秀刚落座,太后就直言道。
  周国贵族垄断朝政,也因此,宗族联系密切。除了国家制度外,贵族还有自己的宗族制度,也有自己的宗族领袖。可以说是朝廷之外的小朝廷了。
  而周国势力最大的两个宗族,一个是萧氏,一个就是陈氏了。萧谨恭作为皇帝,又是嫡长子,理所应当继承了萧氏宗主的地位。其母陈氏,虽为女子,但因为太后的身份,在宗族中的分量并不轻。
  在陈氏宗族中,陈太后说话有一席之地。而在萧氏宗族中,陈太后作为先帝正妻,当朝太后,抛开宗族的身份,宗室之人皆为臣子。陈太后说话亦有分量,当初跟着先帝一起打拼的老臣,多少对陈太后是有情分的。
  基于陈太后这种特殊的地位。林秀想让太后在明日上朝舌战群臣之前,刷一刷太后的脸。简单来说,就是借太后的情分,拉拢一些中立或者反对变法不那么强烈的。
  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反对变法的。如果变法能够强周,还是有一部分忠心耿耿的大臣会支持的。虽然可能很少,但有总比没有强。而在萧舒安给林秀所描述的大臣中,陈云简就是可以拉拢的人。
  萧舒安认为陈云简是忠于周国而不是忠于丞相的,如果母后和皇兄开口,陈云简不会拒绝的。而有了有分量的武官支持,变法的风险性就小了很多。
  抢了别人的心上人,还要别人来给自己站台。林秀想想都替大将军心碎。
  “谢母后。”林秀恭敬道谢。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