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她表现得毫不在乎,可是话里话外都在帮着高承说话。
“关于这件事儿吧,我觉得柳姑娘可以答应下来……”何青青一脸正经地分析着。
“本来你恪守原则,不收授病患的钱财,就已经很让高公子过意不去了,若是连这点小小的邀请你再不答应,也太不近人情了,高公子即便回返家门,也没法向高老伯交代不是。”
“呃……这……”
虽然何青青说得是有理有据,可当着何员外夫妇的面儿,柳烟寒依然踟蹰着不好做决定。
若是她自己行事,一切好说,可若是答应了就得带上何青青一同前往,只怕何夫人是不太愿意的。
不想这时,何夫人发话了。
“好了……你个鬼机灵的丫头……”她一手端着茶盏一手用盖子轻轻拂着茶叶,面露浅笑地说。
“不要说得好像处处为人着想一样,为娘的还不明白你那点小心思,什么不近人情,明明是你自己想借机会出门散心罢了,就会撺掇着柳姑娘打头阵……”
被人直接揭了老底儿,何青青面子上自然是挂不住,她拽着何夫人的胳膊摇晃,打断她的话语。
羞愤又急切地说:“娘……人家没有这个意思,你不要随意冤枉我好不好嘛!”
“好了,这么大个人了……”何夫人拍掉何青青死死拽着衣袖的手。
佯怒道:“当着外客的面儿,不要这么拉拉扯扯的!放你去就是了!”
惊喜来得太意外,没想到这次这么轻松就得到了何夫人的首肯,何青青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什么?真的吗!我真的可以出府游玩吗?”何青青开心地再三确认:“娘,你没骗我吧!”
看着自家闺女这幅喜出望外的模样,何夫人到底是不忍扰了她的兴致。
只能妥协地说:“为娘何时骗过你了,不过你要心里清楚,此次准许你出府,是因为有柳姑娘作陪,不然依你的身体状况,我是哪儿都不会放你去的。”
这时候何员外开腔,打着圆场说。
“好了,夫人,放闺女出门散散心是好事,最近她身体状况还是挺平稳的,你就不要总是那么紧张了,偶然缓和一下,没错的。”
见自家老父亲也向着自己说话了,何青青好生感激,“哎呀……我就知道爹你是最疼女儿的……”
说着,她向何员外俏皮地吐了吐舌头,以示感谢。
既然何员外夫妇都无异议,柳烟寒更是没什么好拒绝的,她直言:“好吧!那就叨扰高公子了!”
事情如此说定,柳烟寒、何青青随着高家马车,径直去往德景镇。
甫一进镇,柳烟寒同何青青就感受到了这瓷乡不同于他处的繁华。
即便是腊月里,德景镇也是一派热火朝天,城中贩卖瓷器的商贾云集,百货杂陈。
街巷两旁食肆、茶寮鳞次栉比,市人往来不绝,大街小巷上的叫卖声不绝于耳,更呈车马相拥,不可驻足的架势。
尤其是何青青,简直是看得眼花缭乱。
“柳姑娘,你快看,这德景镇好热闹啊!到底是瓷乡,就是不一样……”
何青青儿一副娇憨可掬的模样坐于马车内,打车窗内探出脑袋,两眼冒金光的感叹着。
“好了……一会儿下车之后你再仔细看吧,这寒冬腊月的你就别探着脑袋吃冷风了!怎么一出何府,何大小姐你就得意忘形了呢!”
到底是不放心何青青的身体,柳烟寒一手将人从窗户边拉了回来,按在坐垫上端正坐好。
“是、是、是……柳大夫教训得是……”见柳烟寒神色严肃,不像跟人开玩笑,何青青立刻放软态度:“小女全听你的安排,不敢造次。”
“嗯……这还差不多。”柳烟寒满意地笑了。
同车而坐的高承看着两个互相打趣的美丽姑娘,笑了笑,于是开口说道:“是啊!何姑娘,不急的,前面马上就到我高家的铺面,一会儿同家父打个照面之后,在下一定带着二位好生在德景镇的庙会上游览一番。”
说话间,马车已经在一家瓷器铺子前停驻下来。
众人鱼贯而下 。
高承首当其冲地走在前面带路,回首朝何柳二人介绍:“就是这儿了!高氏瓷庄。”他指着铺面上的朱红牌匾说。
商铺里的人瞧见门口有马车,立马有一老者出门来迎。
那老者大老远就鞠着手毕恭毕敬地行了一礼,大声热情地招呼说:“哎呦……柳姑娘、何姑娘,可算是把二位贵客盼来了!快快里面请。”
何柳二人定睛一瞧,只见此人不是其他,正是高老伯。
那日在城隍庙门口求诊的时候,他还是一副病容,神情憔悴,而今半月不见,已然是恢复得大好了。
只见他是神情矍铄,面色红润,再无半分颓色,就连当时那只肿胀到异常骇人的手也已经恢复如初。
“高老伯,今次我二人造访,多有叨扰了!”柳烟寒
“老伯,恭喜病去无恙。”何青青
二人开心地迎面而往,俱是亲切揖手,朝高老伯问好。
“看两位姑娘,实在是太客气了!都到家门口了,快进店铺坐坐。”
高老伯看着两位年轻姑娘来了,自然心里欢喜,一派长者的慈爱笑容迎着二人入自家瓷器铺子。
“徒儿,看茶……”进屋后,高老伯吆喝一声。
“哎,稍等,马上就来!”
店铺里间一个正在给双耳瓷瓶上釉色的学徒听了,连忙放下手里的活计,积极起身去办。
环顾店铺四周,上下左右的货架上满满当当地摆着各式各样的瓷器,件件胎薄釉厚、花色精致,一看就是上等的好货色,可见高老伯不愧是御用瓷器的老匠人,确实是技艺超群。
这次他得以战胜病魔,保住一双匠人之手,也就是保住了这一门珍贵的制瓷手艺。
高老伯感慨着说:“有劳二位姑娘的恩德,老夫此次保住了一双手,也有了功夫再苟活几年,传帮带一下我那些不成气候的徒子、徒孙们。”
“哎……高老伯千万不要这么说……”柳烟寒摆了摆手,不吝美言地说:“经此劫难,老伯你往后都是百岁无忧哇!”
说吉利话,何青青自然也是一把好手,她一脸真诚地跟着说:“是啊!高老伯,您有这么了不起的手艺,可得长命百岁地活着,您得好好看着您这帮徒子徒孙,如何将您的手艺发扬广大啊!到时候,京城大街小巷全是高氏瓷庄的瓷器,那多神气啊!”
何青青直将未来说得天花乱坠,让高老伯也是听得心花怒放,笑得是满面红光。
“哎呦……这俩姑娘真是会说话,这敢情好啊!我这老头子的心都被你两说得美上天了!
冲着二位姑娘的美言,一百岁,老夫必须要活一百岁,哈、哈、哈……”
一番寒暄,大伙是聊得好不热闹。
差不多时候,高承直言:“时辰差不多了,咱们镇上的庙会快要开始了,我陪二位姑娘去逛逛吧!挺热闹的。”
这么一说,柳烟寒撂下手里的茶盏,同高老伯说:“那我们就先去庙会逛一逛了!”
“好、好、好……”高老伯连声道。
“逛庙会是你们年轻人的事儿,我这个老头子就不掺和了,儿子啊!你可得好生陪着二位姑娘逛逛,前后照应周全了知道吗?”他对高承嘱咐说。
“爹,放心吧!”
可如此一来,何青青有点不乐意了,她只想跟柳烟寒一道四处逛逛,姐妹二人有说有笑,快活自在,并不想中间还隔着个高承,怪不方便的。
于是她直言道:“我觉得女子所好,高公子未必感兴趣,万一我同柳姑娘逛个胭脂水粉铺子之类的,岂不是要委屈高公子一路枯等,这也太难为公子了,不如让我二人在德景镇庙会上随意逛逛,岂不更方便?”
“这……”听何青青这么一说,高承倒是有些左右为难了,他只能说:“二位姑娘来到德景镇做客,在下岂有不陪之礼?”
想了想何青青说得其实在理,柳烟寒本就不喜欢麻烦他人,于是也认同何青青的所说,“是啊!高老伯,就不麻烦高公子一路作陪了,我二人随意逛逛就好!”
思量一番,高老伯说道:“也行,只要二位姑娘称心,如何都行,二位逛罢了庙会,再回老夫店铺坐坐,咱们吃顿便饭、叙叙家常,末了让我儿再护送二位姑娘回返何府,可好?”
高老伯的提议,正和柳烟寒、何青青的心意。
二人不约而同地道:“嗯,就这么办!”
如此,携手出了高氏瓷庄,俩人往庙会方向逛去。
。
……
……
一路上,在庙会上是且行且看。
第六十六章 落笔斋
德景镇的商贾们,配合着窑王爷庙会的气氛,将自家门头牌匾都披红带绿,装点一新,纷纷挂起了灯笼。
阡陌纵横的青石板路两旁都已经竖起了灯杆儿,幕天的挂起了一排排大红花灯,仿若满天星辰一般,将这偌大的集市点缀得火红似锦。
街道两旁有摆摊儿的,卖艺的,唱曲儿的,期间还有舞龙舞狮的穿堂过巷……叫卖声、吆喝声、锣鼓声掺合在一起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前方道路出现一只人声喧闹的游行队伍,高声唱呵着:“幺貮叁肆伍啰……”
“大伙加把劲儿啰!”
“请窑王爷到家宅啰!”
“保佑年年岁岁,焰火旺啰!”
“火中生金、金银满盆啰!”
柳烟寒同何青青瞥见这队人一路舞一路唱,中间簇拥这一只偌大的供台,上面点缀的是花团锦簇,摆满了香烛供果,还有黑猪、黑羊等牲品,当中央团坐着一只硕大的神像。
是个黑脸武将的样子,其面目凶猛,头戴冠中,身披袍甲,内着黑袍,手执钢鞭,气势甚是威严。
“嚯……好多人啊!”何青青看着面前鱼贯而过的游行队伍,不禁感慨着。
毕竟天天憋在何府里是见不到这等光景的,她垫脚透过人群罅缝朝祭祀队伍抬着的供台上瞧了瞧。
开口问:“那上面供着的黑脸武将就是窑王爷吧!”
“嗯!应该就是!传说这窑王爷是执管煤炭的,所以脸也是黑。”柳烟寒如是回答。
她侧目瞧了瞧何青青一副看什么都新鲜的样子,温和地笑着问:“怎么样!此处的庙会这么热闹,你喜欢吗!”
“嗯,喜欢!当然喜欢了!以后要是能常常跟着柳姑娘四处逛逛就好了!”此刻的何青青笑得是一脸天真。
柳烟寒突然想到了她那个心脉不全、命薄不寿的毛病,猛地觉得心里挺不是滋味的,但也只是笑了笑,没敢表示什么。
只说:“走吧,我们去前面看看,有没有什么好玩的。”
二人走着走着,忽然闻得西南角巷子的方向鞭炮齐鸣、锣鼓喧天,气氛是异常的热烈。
那儿正好是个书斋,名作——落笔斋,此刻门口正熙熙攘攘的挤了一堆人,连门口那棵大槐树上都攀爬了一些顽童看热闹。
“那书斋门口好生热闹啊!咱们也去看看吧。”何青青见状对柳烟寒说。
“好啊。”
于是二人一同走近探个究竟。
只见这落笔斋门口是披红戴绿,连那朱红门头,黑底金字的招牌都挂着大红绸子,好一派隆重的气氛。
门口请了支龙狮队在助兴,只见那拿绣球的大头娃娃打着摇晃的引逗着前面的锦绣狮子。
舞狮的师傅们也是给力,一会儿腾空一跃,一会儿就地打滚儿,一会儿鹞子翻身,果然各个真功夫,各个好身手。
“好,漂亮,再来一个……”
只引得围观百姓纷纷拍手叫好。
“砰”的一声,有人自后面炸开了彩炮,一时间漫天缤纷,若天女散花一般飘落下来,紧接着锣鼓齐鸣,吹拉弹唱好不热闹,一下子把庆贺气氛推上了高#chao。
门口戳着个大红水牌,上面红纸黑字端端正正的写着:开业大吉,有买有送。
书斋老板立在门口亲自迎客,此人是个约莫五十来岁的中年男人,个儿不高,长的是精明能干,留了两撇小胡子,他穿的活像个大红包一般,不知道的还以为要赶着去当新郎官。
只见他满面红光,喜气洋洋的站在书斋门口,笑成一朵盛开的大牡丹花儿迎来送往的。
随后,这书斋老板自门口对着围观百姓揖了揖手,用中气十足的嗓门喊话说:“各位父老乡亲,落笔斋今日借着窑王爷祭祀这个大好的日子,庆贺开业,掌柜的在此恭贺各位莅临小店,还望多多捧场。”
“哗啦啦啦……”一阵吆喝叫好声。
“恭喜,恭喜……”围观的百姓无不拱手道贺。
“同喜同喜,多谢各位客官抬爱。”书斋老板和店小二连连回礼。
“今天落笔斋特诚心回馈各位客官,现在即买即送,只要您随意在小店买样东西,小店就送特别赠品一份,走过路过的各位千万不要错失良机。”
书斋老板借着这个机会,忙不失迭的开始吆喝买卖起来。
一听说有东西可送,何青青就动心了,想着今儿反正是来逛庙会的,有的送岂不是正好。
“走,我们也进去看看。”何青青一边说着,一边拉起柳烟寒,越过人群,挤进了书斋里。
今天开业,书斋里人格外的多,平日里只有些文人骚客来逛的地方,今儿倒是出奇的挤了不少人,店小二也是忙的脚跟不着地。
54/114 首页 上一页 52 53 54 55 56 5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