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门诊就在庙口的路旁, 屋里的杨母和村长看到了他们的车, 连忙出门迎了上来。杨母细细检查他们几人的身体,确定他们没有受伤, 这才松了一口气。
村长说:“刘稳也来了,他正在检查咱们村的受损情况。”
话音刚落, 刘稳和杨根波就从街角走了出来,看见杨奕钦等人安全归来, 两人十分高兴。
“你们不厚道啊。”刘稳开玩笑说, “竟然不叫我一起去端敌人老巢。”
杨父笑了笑:“下次有机会, 你们村没事吧?”
“我们村没事。”刘稳说,“没人受伤,也没有墙壁倒塌。”
杨父点头:“那就好,我们这一趟缴获了不少物资,一会儿你记得把属于你们村的物资拉回去,那辆闯入你们村的车也是你们的所有物了。”
闻言,刘稳凑上去,查看他们带过来的东西。
村长和杨母也凑了过来。
“不是有烟花的材料吗?”村长疑惑地问,“我听说你们就是为了那个才去的。”
“有。”张伯回答,“都放在我们村了。”
村长点头:“行,那以后就去你们村搓火药。”
闻言,杨根波忍不住问:“村长,我能一起搓火药吗?听起来特别厉害的样子。”
村长回答:“你问你张伯。”
“为什么不可以?”张伯笑说,“我们正缺人手呢。”
就这样,他们商量起了搓火药、搓子弹的事。
众人商量要事的时候,杨奕钦和封霖走到了一旁,用对讲设备联系远安全区的韩文亮——村里发生了这么严重的事,肯定要通知安全区的人。
长距离对讲设备的信号时好时坏,杨奕钦来来回回叙述了十分钟,才总算将村里发生的事情说清楚。
韩文亮得知消息之后,决定次日就领人过来一趟,亲眼确定村子的安全。
.
次日早上,韩文亮一行人将武直停在了庙口。
夜袭事件刚刚结束了一天,杨父和村长需要处理事件造成的一系列后续问题,杨奕钦和封霖两人迎接了韩文亮。
韩文亮再次从杨奕钦的口中了解了事件的详细经过。
随后,他立刻去看望了四名被拯救的幸存者,温和地安抚他们的情绪,让他们在这里好好生活。
离开临时门诊,韩文亮问杨奕钦:“你们打算自己弄子弹?”
“没错。”杨奕钦颔首,“经过这次的事,我们都确定了一件事——那就是既然要建立的是广泛拯救幸存者的安全区,而不是圈地自救的聚集地,就应该将村民的武力都提升上去,否则连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都守护不住,还谈怎么拯救其他人?”
封霖也说:“放心,我们会约束村民使用火药的行为。”
闻言,韩文亮沉默了片刻。
众人并肩走出几米后,他缓缓开口:“我们也来帮忙。”
杨奕钦惊讶,不觉看了一眼封霖。
限制普通人使用热武器,是为了规范和保护幸存者,因此北市基地的幸存者必须经过审核才被允许配枪。他们村子的情况特殊,他们之所以将这个消息告诉韩文亮,是希望让对方从他们的立场出发,理解他们的决定。
他们知道韩文亮大概率会同意,却没想过对方还会选择帮助他们。
“不用惊讶,其实我和石同志讨论过这件事。”韩文亮继续说,“我们想帮助你们把村子逐步建造成安全区,在此之前,肯定也想保证你们的安全。一个合格的安全区,可不单单只有足够大、足够坚固的居住空间就行。”
“确实是这个道理。”杨奕钦眉眼微弯,“合格的安全,秩序、规矩、武器……缺一不可。”
否则,不过就是个一触即溃的罢了。
韩文亮轻笑:“所以,我们早就在考虑要给你们枪-支的事。”
听到枪-支二字,封霖来了兴致。
“考虑的结果是什么?”
“我们决定给你们每个村发一支□□,一支□□,再给你们配备适量的子弹。”
杨奕钦眼神发亮:“有什么要求吗?”
封霖追问:“是否可以用物资换取更多的子弹?”
“先别急,等我一一跟你们说明。”韩文亮缓缓说,“我们对持枪的人有要求,根据我多次过来的观察,我认为三个村子里合适持枪的人,分别是刘稳、杨建国、杨根波、张卫华。”
“这个没有问题。”杨奕钦说,“即使韩队不提出要求,村民们自己也知道谁适合持枪。”
其他村民连射箭都需要慢慢磨砺,大概没有胆子开枪。
韩文亮轻笑:“至于子弹的事,你们不是准备自己搓吗?你们要是真的搓成了,说不定我们还要跟你们换一点子弹当备用。”
杨奕钦也笑了:“韩队说的是。”
就在他们商量要事的时候,一群大白鹅忽然出现在了庙口。
放眼看去,一共有十八只变异大白鹅,个个长得膘肥体壮身躯健硕。它们摆出了振翅高飞的姿势,从村子的街角跑了出来,刺耳的嘎嘎声不绝于耳,响彻了整个庙口。
鹅群身后跟着气喘吁吁的表姨。
表姨的身后,则跟着一只比其他鹅都更加壮实的大白鹅王,以及一只气定神闲姿势优雅的小黑猫。
“快!快闪开!”表姨出声提醒众人,“一会儿大鹅们该撞上你们了,万一被哪只不听话的咬一口更加不得了,它们撞人和咬人都可疼了!”
说完,她又去训斥哪只最大的白鹅:“你咋不管管你的手下?!”
大白鹅充耳不闻。
封霖一步上前,挡在了杨奕钦的身前。
就在这时,优雅的小黑猫“咻”的一下跳了起来,一爪子拍在了大白鹅的脑袋上,然后稳稳落地。
“喵。”
小黑猫的叫声奶里奶气。
大白鹅被表姨和小黑猫双重警告,这才不情不愿地振翅仰天长叫:“嘎嘎!”
混乱无序的大白鹅群终于停下了飞奔的脚蹼。
韩文亮目瞪口呆:“这是散养?”
杨奕钦笑着解释:“表姨和小黑猫在训练村子的未来守卫。”
因为事件解决得又准又快,使得村民的心头没有被入侵夜袭的阴影所笼罩。不过这件事倒给他们打了个预防针,村民们开始彻夜思考起了夜间巡逻的事。
派人巡逻肯定不行。
因为村里都是中老年人,真正能担起守夜职责的人,每个村子都只有寥寥几个。而就是这寥寥数人,还要负责白天的巡视的工作,总不能让他们一天二十四小时不睡觉。
于是,表姨将视线转向了自己养的那群大鹅。
村子被偷袭的时候,大鹅和狼青犬是最先发现异常的动物,并且及时给村民们提了醒。
韩文亮神色复杂:“厉害……”
.
听说韩文亮也要帮助他们搓子弹,杨父等人惊愕不已。
他们听到消息之后,不敢置信地再三确认,得到了无数次肯定的回答之后,终于露了笑意,感谢于他的理解和支持。
不过在此之前,杨奕钦有其他担心的事:“韩队,我记得我和封霖第一次去你们安全的时候,说安全区缺少武直使用的专用燃油。”
封霖继续说:“最近安全区弄到专用燃油了吗?”
“弄到了,否则我们也不敢隔一周就过来一趟。”韩文亮笑说,“先前我们安全区跟省基地取得联络后,跟他们说明了安全区目前遇到的困难,省基地找到了燃料资源的补给地,给我们提供了帮助。尽管如此,也不好经常飞行四十多公里的距离,来往于安全区和你们村子之间。”
燃料太过珍贵,必须用在合适的地方。
他们之所以这么急于将这三个村子改造成安全区,其实也有燃料方面的考虑。等日后村子稳定了下来,他们就不需要时常往返共计八十多公里,只为了确定村子的安全。
“我们理解安全区的顾忌,我和封霖加油的频率也远远超过了我们当初的预计。”杨奕钦提议说,“现在村子的情况已经基本稳定了,我们彼此间的往来可以改成间隔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等我帮你们把子弹搓出来再说。”韩文亮笑说,“毕竟你们这里有一百多名幸存者,唯有解决了这件事,我和石同志才放心依靠对讲设备进行沟通。”
杨奕钦弯眸:“解决之前,韩队可以先住在这里,省资源。”
韩文亮欣然应允。
就这样,韩文亮一行人在村里居住了几日,直到众人搓出了第一批合格可用的子弹。
虽然粗制滥造,但威力尚可。
第120章 粮食
村子热武器有了进展之后, 韩文亮便事了拂衣去,只留下了三把手-枪,三把□□。
杨村村长负责管理枪支, 只分给刘稳、张卫华、杨根波三人一人一把手-枪,剩下的□□则都妥善地收了起来。之所以没有给杨父, 是因为杨奕钦和封霖两个后辈都有枪了,不能让杨家一家四口三把枪。
否则容易不平衡。
杨父理解村子的想法,只笑说自己还主职是教村子里的人射箭, 将他们培养成跟杨奕钦一样的绝世高手。等未来的某一天, 墙外的丧尸都消失殆尽, 而社会还无法立刻回归现代化,大家说不定还能靠打野鸡野兔来补贴家用。
有了自制的子弹和火药, 张伯也在思考是不是要摸索着制作火铳。不过他们村年轻人太少,很难腾出时间去做这么复杂的东西, 于是只好将想法先往后放一放。
反正目前的火力已经足够保护整个村子。
惊扰众人的烟花村入侵者事件,带给他们村子的紧迫感,不仅只体现在守夜和武器的缺失, 还有远村幸存者的安全问题。
杨奕钦和封霖曾经往村子的南方飞行过。
在距离杨村几十公里的位置, 两人又找到了一处国家安全区。此外, 邻市的城镇也有普通人自己建立的小型聚集地,但小型聚集地肯定无法承担救援普通人的任务——他们能找来足够自己使用的物资, 就已经是非常不错的事了。
因此,国家安全区的人只有不间断地外出, 搜救幸存者。
尽管如此,还是有许多无法顾及的遥远偏僻的村庄。
末世初期各项资源都难以整合, 目前国家安全区每隔近几十公里才能建立一个, 有不少人迹罕至的村子无人造访。石英茗希望三个村子合力建立安全区, 就是为了让那些如杨村一样地处偏远的幸存者,能有被救援的可能性。
在他们不知道的地方,或许还有无数像烟花村那样的小村子,好不容易逃过末日之灾,却被其他心思歹毒的人袭击,村民死于无妄之灾。
基于以上种种顾虑,村子重新走上正轨之后,村长决定救助偏远地区的幸存者。
前往救助的人,自然就是杨奕钦和封霖。
他们二人也算是经验丰富,提前跟石英茗以及邻市的安全区进行了沟通,将对方势力覆盖的区域划掉,把对方还没抵达过的偏僻乡镇一一列出来。
然后,便开始了寻找幸存者的飞行。
村口就有一处加油站,整个村子也有一架飞机、二十几辆私家车,且大部分都处于闲置的状态。各村互相来往的时候,经常使用的交通工具是三轮和自行车,很少驾驶私家车。
因此,他们并不缺乏燃油资源,即使杨奕钦和封霖整日都在飞行救人,村子也不会有太多负担。
更何况,他们驾驶直升机时可以在任何加油站停下来,补充需要的物资和燃油。
两人的飞行救援持续到了十二月末,期间他们寻找到了四个小型聚集地,又接连找到数个独自居住的个人和家庭。在询问过他们的意见后,接连救回来十多个愿意跟他们走的幸存者。
这些愿意跟他们走的人,几乎都是无牵无挂、只求安稳的青壮年。中老年人大多留恋脚下的乡土,越是身处末世越是渴望落叶归根,不想离开自己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
至于不愿离开聚集地的幸存者,两人也不忘记下对方所在的具体地点,方便日后了解他们的情况。除此之外,还给他们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基地建设方案,希望他们能按照方案建设自己的住所,好保证他们自己的安全。
目标明确,连绵的田野地旷人稀,两人很快就将他们村周围的区域都转了一遍。
杨母见他们两人整天起早贪黑,脚不沾地忙里忙外,心疼得不得了。听说他们已经将村子附近的范围都转过一圈之后,她终于松了口气,要求两人必须好好休息两天,在家过个元旦再继续忙救人的事。
身体才是本钱,拖坏了身子得不偿失。
杨奕钦和封霖点头答应。
他们在外忙碌奔波的时候,村子里的好消息一个接着一个。
从烟花村救出的四名村民经过治疗和调养,身体已经逐渐恢复,可以离开门诊自己居住生活了。村长等人商量了一番之后,将他们四人都安置在了前村的某户闲置的农院中,并给他们提供了一部分食物和药物物资,足够他们吃用一段时间。
后来杨奕钦和封霖救回来的十余人,也都陆续安置在了前村和后村,认识的人同住一个院子。
按照现在村子的大小、村民的人数分布,日后投奔他们这里的幸存者,大部分都会先被安置在前后两个村子。之所以这么安排,是因为前村和后村的村民人数太少,建设防御堡垒的速度都奇慢无比,每次都需要杨村的人忙完之后再去帮他们。
新历十二月三十号,杨奕钦接到了韩文亮传递来的消息。
韩文亮表示,他们将在几天后来村子一趟,有重要的事要跟他们商量。他没有说明究竟是什么事,只说石英茗会一并前来,并提前预祝他们的元旦快乐。
杨奕钦将这个消息告知了村长等人。
大家决定,先安然地度过阳历的新年,接下来的事到时候再说。
.
今年的最后一个傍晚。
杨奕钦和封霖在维修村民家的蔬菜大棚。
张家大婶子问:“小钦啊,你们家的蒜苗、菠菜和大白菜都种了多久才长出来啊?”
136/187 首页 上一页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