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穷途[末世]——扶子不好吃

时间:2022-05-02 17:55:00  作者:扶子不好吃
  “但是请你们认真思考,不要把我们打的生活过成了囤积物资的游戏。”
  “搜集和囤积物资只是最初级的解决办法,是困难时期的过渡,生产才是我们必须要进行的事。安全的解决了,下一个目标就是如何从丧尸手中夺回土地和家园,种植更多的粮食。”
  这一番振聋发聩的话,引得许多人难抑激动。
  杨奕钦实在适合做一个领导人,他有着无与伦比的号召力和亲和力,总能让人放下心头的隔阂,心绪跟随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而起伏。
  他趁着众人情绪未定的时候,继续自己的演讲。
  “电影里面的人只想多活一分钟是一分钟,所以他们在末世发生几年后,还只想着去超市里捡发霉不完全的、塑料包装袋里的食物。我们可不是只求一两分钟或一两年,我们要活一辈子,还要让我们的子孙后代继续活下去。”
  “不仅如此,我们还要把崩溃期间所有的历史、文化和科技都捡回来,这是华国人在末世里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村民们再次自发鼓掌。
  最后,杨奕钦用一句带笑的话,结束了今天的会议。
  “希望大家能跟从国家基地的脚步努力,不要只看见眼前这点粮食和物资。毕竟物资不是从商店的货架上长出来的,永远等人拿着镰刀和铁棍去挑挑拣拣。”
  .
  开会的效果立竿见影。
  会议结束的当天,之前龟缩在农院的房间里,不愿意和村民一起劳作的幸存者便主动找到了村长,询问自己可以做的事。
  为数不多的一两个刺头,也在强硬武力的威慑下,接受了村里的规矩。
  为了不让大家忘记自己的目标,杨奕钦决定每隔一周就给大家开个会,总结过去一周村子建设的成果,顺便敲打那些不安分的人。
  村民们接受良好,甚至还有点期待每周的开会。
  ——因为杨奕钦讲话真的很好听,大家都喜欢听他侃侃而谈,又愉快又振奋人心。
  由于时间原因,村子的第二场会议将在年后举办,村长灵机一动,决定将这场年后的会议变成晚会,愿意的人都可以上去表演几个小节目,权当是末世里难得的消遣了。
  大家开始热火朝天地准备过年。
  杨奕钦和封霖两人也不必再每天起早贪黑地外出,他们空出一上午的时间,好好检查修整了一遍直升机的各个零件。
  虽然没有年集可赶,村里的空屋太多,处处透着一股荒凉之感,可众人的心情却相当热络。甚至有人跑去问村长,能不能少做几发子弹,给他们留一点烟花增加过年的氛围感。
  烟花自然不比子弹实用,可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让人燃起对生活的希冀,充实众人的精神世界,何尝不是末世中的一种自救。
  人心的荒芜,有时比身体的饥饿更加可怕。
  村长点头,表示这件事他会想办法,随后他便找到了杨奕钦。如今村子里的大小事宜,众人都喜欢询问杨奕钦,俨然将他当成了村子的主心骨。
  不过杨奕钦并没有全包全揽,大多数情况下,他都只是提出自己的意见,然后让长辈们自行判断。
  “烟花吗?烟花村的成品烟花炮仗还有剩余,全都放在了张伯那里。”杨奕钦想了想,说,“那种小孩子玩的炮仗,摆放在地面上高度不过一人烟花树,以及仙女棒之类的玩具烟花,倒是可以发给村子里的人,其他的还是算了。”
  大型烟花和传统鞭炮的动静太大,一旦燃放就会把村子变成一个活靶子,引来许多不必要的的麻烦。
  封霖开口说:“安全起见,就算是玩具烟花,也最好在傍晚之前燃放。”
  村长点头。
  “好,我跟张卫华他们商量一下。”
  这时,杨父领着狼青犬走了过来,问:“村长,你怎么在这里?”
  村长便把烟花的事跟他说了一下。
  杨父沉吟片刻:“钦钦和小封说的不错,首先肯定不能燃放大型的烟花,其次就是时间的问题,晚上还是太热闹了一点。”
  “那就规定给大家的数量。”村长说,“主要只为了图一个气氛,就算是小孩子玩的那种仙女棒也很不错。”
  杨父点头:“好,我联系一下老张。”
  烟花的事就这样定了下来。
  三个村子的主要负责人下定了决心,一定要让给所有幸存者过一个有人情味的春节。
  那不单单只是一个节日,更是一个象征。
  众人早就配合过无数次,做好决定之后便迅速将事情提上了行程,有人负责清点适合玩乐的烟花,有人负责将烟花送到每一个人的手中。送到众人手中的除了烟花,还有杨村大爷刚刚杀好的猪肉和羊肉,表姨等人宰杀的鸡和鸭,以及国家安全区送来的米面粮油。
  与此同时,之前大规模组织搭建的蔬菜大棚,渐渐有了收获。
  鸡舍的鸡也在日复一日地下着蛋。
  村民们从各家的柜子深处,找到了往年没有用完的窗花纸、对联、灯笼和香烛,毫不吝啬地将东西分给了后来的幸存者。
  毫无疑问,这注定是一个充实而特殊的春节。
  .
  临近年关,华北平原又下起了大雪。
  除夕那天的凌晨,杨母醒得最早,她心中似有所感地拉开了窗帘。
  屋外白茫茫一片。
  呼啸的冷风裹挟着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落在了农院和田野之上。随风飘舞地雪花遮蔽了生物的视线,几米之外的景象都像是隐隐绰绰的海市蜃楼,世间万物都被笼罩于朦胧之中。
  二楼。
  一夜无人烧柴添柴,地暖渐渐失去了温热,室外寒意涌动,室内的温度也随之下降,远不如前半夜的时候暖和。
  封霖十分抗冻,对寒冷的感知相当迟钝。
  有了北市幸存者基地的先车之见,他睡觉时习惯将一只手臂放到被窝外面,因此成功在凉意中转醒。
  然后,他便扭头看了一眼窗帘缝隙外面的世界,转而默不作声抱紧了身旁的杨奕钦。他手脚并用将杨奕钦整个人都拢在了怀里,四肢严密地缠绕在一起,试图用自己较高的体温,温暖对方的身体。
  他还记得之前杨奕钦被冻醒的事,所以这次格外谨慎小心。
  杨奕钦早就习惯了封霖亲密的拥抱,他经常在半梦半醒时被对方拥入怀中,动作又小心又用力,似乎生怕他逃开一样。因此,睡意模糊中察觉到封霖正在拥抱自己时,他只是下意识挪动了一下身体,让对方动作得更加顺手。
  并没有要醒来的迹象。
  发现对方下意识的动作,封霖心中如同揣了一只火炉,由内而外散发着能将人融化的暖意。他满足又惬意地笼住了杨奕钦,垂头轻吻对方的发顶,动容幸福得无所适从。
  就这样,直到定好的闹钟响起,杨奕钦才从香甜的睡梦中悠悠转醒,后知后觉地发现外面又下了大雪。
  “还要谢谢你给我暖床,说真的我还以为你在跟我撒娇,所以完全没有反应过来。这种面对外界的反应能力……如果在我身边的人不是你,我大概已经告别这个世界了。”
  封霖不喜欢“告别”这个说法,眉头不禁皱了起来。
  “我是在说我很信任你。”杨奕钦含笑的目光,落在封霖裸露的手背上,“不冷吗?”
  “不冷。”
  说着,封霖用自己的手背碰了碰杨奕钦的脸颊,让他感受两人肌肤的温度差。
  竟然分不出谁的体温更高一些。
  此时,猫小六已经下了楼,去找客厅的狼青犬抱团取暖。经过几个月的相处,它们终于混成了不同父不同母的好兄弟,再没有初见时针锋相对的冲动。
  杨奕钦和封霖简单洗漱过后,也匆匆下了楼。
  看到他们,杨母笑着提醒:“你们醒了?台阶边缘有雪,扫完一层就又落一层,你们走路小心一点,别滑倒了。”
  两人点头。
  杨父拿着锅铲,从厨房里探出了头:“我还说今天把对联和窗花贴上呢,结果就下雪了,出师不利啊。”
  “往好了想,瑞雪兆丰年。”杨母笑说,“你快把早饭弄好,咱们今天要忙的事多呢。”
  杨父点头:“得嘞,大人。”
  吃完早饭后,雪势稍微小了一些,勉强能看清这条街街坊邻里的大门了。
  杨奕钦和封霖贴好了家里所有的对联、窗花,杨父和杨母负责包四人两宠的饺子,忙忙碌碌到了傍晚,狂风变得和缓,鹅毛般的大雪也不再那么密集。
  小黑猫和狼青犬好奇地伸头观望,看见什么都觉得稀奇。
  傍晚,在蜡烛微弱温暖的火光下,杨奕钦点燃了院中的一个烟花树。
  其余三人都站在一旁,眼神柔软地看向他。
  一人高的绚烂焰火,在飘零的雪花中滋滋作响。
  村子的许多院落都有同样风光。
  作者有话要说:
  最近这几天都在老家,所以只能用手机码字,错字可能比较多,虽然之前也经常手快打错字orz
  我回去之后再慢慢捉虫
 
 
第124章 春暖
  这一次的大雪没下两天就停了。
  与上一次突如其来的暴雪不同, 这一次村民们有粮食、有柴火、有煤炭,为了过年一切准备得妥妥当当。因此,下雪对众人几乎没有产生任何影响, 反倒令诸如李佳诗之类的小朋友兴高采烈。
  除夕和大年初一这天,狼青犬、小黑猫和大鹅们冒着风雪, 继续在村子里巡逻了三圈,这才得以让人类好好待在家里过年,不被寒流侵扰。
  可以说是相当敬业。
  作为奖励, 杨奕钦决定下一次开会的时候, 对它们进行表彰。村里的小朋友不知道从哪儿听来了这个消息, 纷纷表示要帮助画表彰用的小红花。
  杨奕钦没怎么思考就同意了。
  三个村子目前一共有六位十二岁以下的小朋友,五位十二到十八岁的青少年。如今村子逐渐走向了正轨, 杨母正在考虑重操旧业,将自己班主任老师的工作捡起来, 给这些孩子们上课。
  经过一段时间的救援,村子里救回来好几位老师,再加上村里原本就卧虎藏龙, 有许多拥有特殊技能的人, 勉强能给这些未成年人教授各项基础课程和特殊客场, 完善他们的知识体系和世界观,从小培养他们强健的身体素质。
  至于如何落实, 就交给村长和杨奕钦了。
  无他,只是因为杨奕钦最近在村子里的形象太过光辉, 小朋友眼里更是村子的守护者。
  考虑到现实问题,他们并没过多地沉浸在过年的氛围内, 马上就开始张罗接下来的事, 大年初三则开始举办第二次全村动员大会, 宣布新年之后村子的发展方向。
  杨奕钦和封霖两人一个一个去敲门,给村民们送上了笔记本和笔,方便他们在做笔记。
  虽然可能许多人都用不上。
  总之就是又正式又亲切。
  大年初二,村长各家各户扫雪,将村子的主要道路都清理了出来;大年初三,第二次动员大会正式开始。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杨奕钦不需要准备什么镇场子的举措,只是站在那里,就足够所有幸存者安静下来,集体将目光转向他——包括之前不服气的人。
  几名小朋友更是兴致勃勃。
  杨奕钦朝他们挥了挥手,让他们稍等片刻,小朋友们果然乖乖听话。
  封霖将准备好的A4之递给了杨奕钦。
  杨奕钦笑着接过。
  “谢谢。”
  随后,他打开了纸张,面朝前方围成一圈的幸存者。其实他已经记住了会议的内容,之所以要准备书面的东西,是为了贴在庙口,方便村民反复观看。
  “大家新春快乐。”杨奕钦笑了笑,“今天是三村安全区的第二次全村动员大会,又是我站在跟着跟大家沟通咱们安全区日后的发展,我反正是习惯站在这里了了,大家如果还不习惯看见我,可以多看看我这张脸。”
  幸存者全都哄笑。
  “我这多看几眼啊,发现咱们钦钦长得就是标致。”表姨笑着大声说,“要不是有对象,搁在末世前那是十里八乡的俊后生,小姑娘们争着抢着要看的人。”
  发小杨根波大笑附和:“他小学就吸引小姑娘和小男孩。”
  又有不少村子里的长辈佐证这个说法。
  杨奕钦倒是一点都没有不好意思,因为他从小到大被长辈们调侃惯了,早就形成了免疫。他只是淡笑着看大家开玩笑,等所有人都笑过了,这才缓缓勾唇:“感谢父老乡亲的肯定。”
  杨母站在下方,又气又无奈地看向他。
  杨奕钦朝杨母眨了眨眼,便继续说:“好了,咱们言归正传,今天这场三村会议的主要内容有三件,第一件事相信有孩子的人家已经听说过了,那就是村里临时学校开课的事。”
  这件事村子总是反复跟人念叨,所以大部分人都有一定印象,就算全然不知道的人,也明白教育和传承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
  总不能因为一个末世,让子孙后代再也不识字、不识数。
  “国家安全区的人一直在提倡教育的重要性,我们可以将进度放缓,但绝对不不能不做。”杨奕钦的眼神清朗,语气坚定,“世界回归正轨以后,我们的后辈必须会认得书籍资料上的文字,继承现代化的科技和发明,才能让人类文明延续下去。”
  这时,杨母走了上来,站在杨奕钦的身边。
  她看向周围的幸存者,说:“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我和钦钦爸退休前都是小学老师,多少积累了一些教育的经验,家里也有不少教材书籍,所以这个临时学校就由我们来筹备。咱们村子有不少从前当过老师的人,他们也会参与到这次的教学工作中来,争取让咱们的教学面更加广泛。”
  张婶抱着小外孙女,提出了大家都十分在意的问题:“那小孩子还学习打架吗?”
  杨父笃定:“学,必须学!以后体育课再也不会被语数外老师占用了。”
  小朋友们都被逗笑了。
  杨父继续说:“末世里面,我们当然希望每一个未成年人都能有自卫的能力,这样日后就算咱们这一批人彻底老到不能动了,也不用担心他们。不过这个过程肯定会有点辛苦,希望大家到时候能理解一下,当年我培养钦钦学习武术的时候,天天被他妈念叨,说我不把自己儿子当亲生的对待。”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