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霖就够高了,大四体测裸高一九二,站在人群里面鹤立鸡群、分外显眼。
但是那丧尸长得更高,目测有两米出头,伸长手臂之后几乎就能攀上公交车车顶。黄盈吓得频频缩脚,李荞气势汹汹,一边用脚踩丧尸的手、一边用断剑捅丧尸的脑壳。
大概是知道自己一时咬不到车顶上面的人,高大丧尸鼻子动了动,随后浑浊的眼球比脑袋更快转向后方。
——它看到了杨奕钦三人。
然后,它迈起大步,跑了过来。
其他几只围着公交车的丧尸,就像接收到了什么命令一样,跟在高大丧尸的身后,像傻子一样嘶吼着朝几人跑了过来。
看着打头的巨大丧尸,王彻喃喃自语:“幸好咱们三个都不矮,搁普通人遇到这玩意儿,想砍头都砍不着。”
杨奕钦:“知道我在想什么吗?”
王彻疑惑:“啥?”
封霖:“想——这身高打篮球应该是个对手。”
“你咋知道?”王彻扭头看杨奕钦,“杨哥他说得对吗?”
杨奕钦哈哈一笑,什么都话都没说,提着弯刀冲了上去。几乎是同一时间,封霖也冲向了迎面奔来的丧尸,默契配合杨奕钦的动作砍杀丧尸。
唯有王彻,因为和他们两个人的脑电波不同步,呆呆地站在原地没反应过来。
“……明明、明明是三个人的电影!”
王彻悲恸地大喊了一声,同样提刀冲了上去。
封霖朝他投来嫌弃的眼神。
王彻:“……”
是我不配。
三人合力杀死了剩下的丧尸,杨奕钦朝车顶上的两个女孩子挥手:“差不多了,下来吧,需要帮忙吗?”
“不用不用!”李荞边说边跳到一旁的汽车上,然后朝黄盈伸手,“来,我接你。”
从车顶下来之后,两名女孩子小跑到了杨奕钦他们身边。
王彻擦了擦汗:“这天气又跑步又杀丧尸,我已经热蒙了,感觉要脱水了。”
“那就去超市吧。”杨奕钦说,“不然没时间了。”
李荞:“去我们过来的那个便利店吗?”
杨奕钦反问:“便利店现在什么情况,还有丧尸吗?”
“里面没了,都追着我跟小黄跑出来了。”李荞回答,“但街角有,其他商店里面也有。”
杨奕钦拍板决定:“那就先去个人超市。”
目前李荞暂时没有武器,黄盈暂时没有战斗力,并且两个人都穿着夏季的短袖。他们五个人一起行动,如果遇到大量丧尸,三保二顶多成功脱困,不能保证两名女孩不被抓伤或者咬到。
先去相对安全的地方获取基本生活物资,然后回家休整一番,商讨后再做下一步打算比较好。
虽然也可先把她们送回去,但现在他们有五个人,两名女生一看就能看出这一周都没有好好休息、吃饭,衣服也一周没有更换,他们需要的生活物资只会更多,多一双手就能多拿一点。
其他几人自然没有意见。
他们已经默认杨奕钦是这个生存小队的队长了。
个人超市就在小区里面,位置在正门不远处的单元楼一层。
小区各个门都有门禁,大部分时间都是常闭状态,而居民变异出来的丧尸,绝大多数都在最初就被锁在了自己的房间中,再加上杨奕钦三人清理过一些游荡的丧尸,所以小区里面的丧尸并不多。
一路走到个人超市门前,他们只遇到了两三只丧尸,很快就被解决。
王彻盯着刀上的血迹,神神叨叨:“怎么办?我感觉我的心态完全放轻松了,砍丧尸如割草,已经是个没有感情的杀手了。”
好一会儿过去,没人搭他的话。
“哈哈哈。”李荞干笑两声,十分给面子,“学长您可真有意思。”
王彻:“……”
一旁的黄盈捂嘴笑。
王彻哀嚎:“现在的学妹真不好糊弄,都不能摆学长的架子!”
杨奕钦看他一眼,故意笑问:“跟谁摆学长架子呢?”
王彻连忙拱手:“自然是我杨哥!”他一步走到小超市门前,摆出做作的迎宾姿态,恭敬弯腰抬手,“杨哥,末世‘零元购’,您先请!”
受他这番动作的影响,大家扛着武器逛小区搜集物资,就跟末世前组团去旅游似的。
封霖往王彻脑袋上砸了个松果——刚刚地上捡的。
“下手真狠。”王彻捂着脑袋,嘟囔说,“不会是嫉妒我在杨哥面前献殷勤吧?”
封霖没理他,转而看向杨奕钦,语气果决:“我先进去,以防里面有丧尸。”
见状,李荞低声对黄盈说:“你看,王彻学长是没封霖学长细心吧?”
黄盈的声音更低:“因为封霖学长跟杨学长是真爱吧。”
杨奕钦没好气地笑,却没打断他们玩笑和八卦。
末世里,能找点取乐的甜头也不错。
他一步踏进了小超市,头也没回,留下一句——
“别太担心我,我刀挺快的。”
第023章 物资
个人超市不大,将原本的客厅和一间卧室打通,只有几十平米。
刚刚踏进超市中,就闻到一股腐臭的气味,食腐的蚊虫被惊动,争相往外飞。
李荞被这气味呛得咳嗽。
黄盈谨慎地问:“有丧尸吗?”
“没有。”杨奕钦用手扇了扇,“是冰柜里的肉坏了。”
封霖看向门口:“鸡蛋也坏了。”
王彻哀嚎:“暴殄天物,够吃多少顿啊!”
小超市有两个大冰柜,其中一个放的是雪糕和速冻主食,另一个里面则存放着肉类和各种丸子。因为没有电,不管是雪糕还是生肉,都已经坏掉了。
不过除此之外,货架上的商品都没有被动过的痕迹,唯有门口收银台的位置有些凌乱,透明的玻璃柜上染了血迹。
看来他们的确是第一批下楼寻找物资的人。
王彻跑去收银台下,拿出一叠塑料袋递给其他四个人:“来来来,赶紧的,拿完咱们赶紧走人!”
杨奕钦接过购物袋,提醒说:“拿易储存的、不占空间的必需品。”
五人分头往袋子里塞物资,优先放压缩饼干、纯净水、小手电筒、卫生纸、充电宝这类型的必需品,店里的毛巾也拿了几条。小超市不比大型商场东西齐全,但杂七杂八总能凑够他们目前需要的东西。
李荞悄悄多拿了一包卫生巾,怕占地方不敢多拿,杨奕钦见状,立时开口:“能拿多少拿多少,那也是必需品。”
闻言,李荞和黄盈红着眼将其中一个塑料袋塞满。
“哎,好想有空间异能。”王彻说,“这样就能把超市里的东西搬空,还不用担心逃跑的时候不好带。”
“别做梦了。”杨奕钦打断他的幻想,“快拿东西。”
杨奕钦和封霖力气大,装了几袋子东西后,将东西挂在胳膊上,背上背了一个大包,还有空手各提了两大袋米面和花生油,全身上下挂的满满当当。
王彻和两名女孩子也立马有样学样,能装东西的地方全塞满。
不过这样一来,再遇到丧尸他们就只能跑了。
“差不多了,我们走吧。”杨奕钦阻止了他们继续往缝隙加塞东西的行为,“再这么下去别说跑了,走都走不动了。”
封霖也说:“回去再清点物资。”
其他三人连连点头。
拎着一堆物资回到单元楼下时,杨奕钦抬头看了眼那些敞开了一条缝的窗户,在看不见的地方,有数双眼睛正在盯着他们。
杨奕钦眸色微暗,快步走向了单元楼内。
.
黄盈拿着一个小笔记本,正在记录其他四人清点出来的物资。
过去一周,家里的粮食都被吃得差不多了,杨奕钦把剩余的食物都拿了出来,跟今天收获的物资一起统计,方便按照量制定伙食计划表。
六十五斤大米,四十斤面粉,五袋挂面,三十包压缩饼干,三桶12升的矿泉水,罐头……
统计过后,她把笔记本递给其他几人,问:“还挺多的,能吃多久啊?”
“根据过去一周的实际情况推算,我们三个年轻男人,在居家每天只吃两顿饭的情况下,如果只吃大米饭,一天就能消耗两三斤。”杨奕钦说,“不过现在的情况,顿顿吃大米饭太奢侈了,中午可以熬稠一点的米汤,配上压缩饼干和罐头一起吃。”
李荞和黄盈忙说:“我们两个饭量小!”
“我们可以先把面粉做成饼,那个顶饿。”王彻提议,“正好可以用杨哥车上提下来的水和面,矿泉水咱们就节省一点,逃跑的时候也好带。”
杨奕钦看了眼面粉,都是中筋面粉,确实适合做烧饼,于是他问:“谁会做饼?”
众人沉默。
大家都是靠食堂和外卖过活的。
过去的一周里,杨奕钦他们三人也只是靠煮饭、清炒蔬菜、干炒肉片过活,没有半点花里胡哨的技巧,可以说是能吃就行,完全不在乎口感。
“我来吧,看我妈做过。”杨奕钦叹了口气,“但我只记得过程,不一定好吃。”
李荞忙说:“没问题,能吃就行!”
封霖则说:“我来帮忙。”
他也不会做饭,但曾经学着做过甜点和巧克力——用作追求。
“做完之后,手头的食物可以坚持一两个月,也就是说之后无论我们继续在家待着,还是往别的地方转移,至少短时间不用担心饥一顿饱一顿了。”杨奕钦撸起了袖口,“事不宜迟,现在就开始做烧饼吧。”
不然等天黑了,还要摸瞎。
手电筒的电量很珍贵,可不是用在这种时候的。
因为手头可利用的资源不多,所以做饭的许多细节也就能省则省了。杨奕钦回忆杨母吩咐他干活的步骤,不太熟练地指挥其他□□忙。
“四十斤面粉应该需要三十多克酵母粉。”杨奕钦拿出一包酵母粉,“我们今天努力一把,先把发酵面团。”
说完,他先将酵母放入小碗里,用少量水化开。
面粉太多,只能分几次加水和面,几人将家里的锅碗瓢盆都拿出来当盛放工具,然后根据步骤,依次往装有面粉的盆中加入糖、面粉、酵母水。他们都有点生疏,边用手和匀、边慢慢往里加水,谨慎的样子就像在做化学实验。
“接下来,加玉米油……”杨奕钦看了一圈食材,“算了,其他油应该也没事。”
虽然做成什么都不加的白面烧饼更加简单,但既然是要作为主食食用,果然还是应该加盐和油,才能维持人体的日常需求。
加入油后,将和好的面醒十分钟,然后再揉成一个个光滑的面团。
幸好烧饼的发酵不像面包那么严格,所以他们虽然都是生手,但做出来有模有样。一个个面团看起来饱满紧实,表面沁油,十分诱人。
王彻咽了下口水,问:“之后该怎么办?可以直接做烧饼了吗?”
“不行。”杨奕钦摇头,“还得发酵,时间我不记得了,至少需要半个小时吧。”
说完,他看了眼时间——半个小时后,天色估计要完全暗下来了。
“话说,”王彻搓了搓胳膊,“你们有没有觉得……好像变冷了。”
李荞点头:“是有点。”
之前暴雨的时候,晚上气温只有十几度,今天虽然变成了大晴天,但夜里低温的状况似乎并不会改变。
杨奕钦看着那些面团子:“气温变冷,发酵时间需要的更长。”
“那就发酵一晚上。”封霖拿来保鲜膜,将铺满厨房的面团子全都盖住,“明天再慢慢处理。”
杨奕钦点头。
也没别的办法了。
几人随便煮了点米汤应付晚饭,洗澡则用湿布擦拭身体,尽量节约用水。之后,他们又打扫出一间客房,给李荞和黄盈居住。
忙完这一切,众人各自沉沉睡下。
.
早晨六点钟左右,天就已经大亮。
用不着闹钟,杨奕钦几人陆续起床,来到了客厅。
用湿巾擦拭过面部和手,杨奕钦一声令下:“开搞!”
家里只有两个菜板和擀面杖,五个人各司其职,听杨奕钦的指挥做烧饼。
“先将其中一份面团滚圆,然后搓成中间粗、两边窄的形状,再将面食擀开。将油、椒盐洒在擀开的面皮上,再将其从头滚卷起来,收口。收口之后,将呈螺旋状的面团擀成一个个的饼。”
杨奕钦提起一张圆乎乎的饼:“这样就可以下锅摊了。”
封霖和王彻照着他的方法,笨拙地开始做饼。做好的饼则由两名女生端到燃气前,一张一张摊熟。
就这样,他们用四十斤面粉,一共做出了两百多个大小不一的烧饼。
“真香啊……”王彻吸吸鼻子,“是白面的味道!”
李荞问:“我才想起来,现在冰箱不能用,白天温度又高,该怎么储存啊?”
闻言,杨奕钦招呼封霖,两人一起走进储藏室。
片刻后,他们找出几个真空袋和一个抽气泵:“这是买来装被褥的,还没有用过。我们先拿出一部分饼当这几天的主食,剩下的用保鲜膜包住,塞进真空袋里抽真空。”
几人吃过今天的第一顿饭,再将饼装好,已经是中午了。
杨奕钦和往日一样,惯例地走到露台的方向,观察楼下的情况。封霖则打开了收音机,收听今天的最新播报——根据过去一周多总结的规律,最新的播报内容总在中午播放,其他时间都是重复。
15/187 首页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