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羊皮换瓜(穿越重生)——初云秀儿

时间:2022-07-21 07:05:07  作者:初云秀儿
  在场的人见到皇帝的宣旨仪仗,慌忙退下,跪伏于旁,山呼万岁。
  皇帝来旨,池砾作为住持得亲自去接,于是衣着郑重的上殿,合掌施礼。
  宣旨太监笑眯眯的宣读了嘉明帝的旨意:紫薇阁下太圣弟子元氏光霁施《万佛图》一件。”
  天啊,居然连皇帝都亲自来布施了,还口称弟子!
  比较有见识的注意力则放在了《万佛图》身上,这幅图乃前朝有名的佛门圣手所绘,讲述了佛祖座谈法会的情形,画中每一尊罗汉菩萨姿态表情都不一样,万佛万面,栩栩如生,乃是不传世的镇国之宝!陛下居然舍得把此图相舍!
  还别说,嘉明帝确实挺够意思的,所以池砾法外开恩,给了太监三捆韭菜,宣旨太监顿时千恩万谢的回去了。
  等宣旨太监回去,本来想施东西的人们,看看那副万佛图,再看看自己手里的俩鸡蛋,顿时不敢上前了。
  而这时又有一个紫衣官员微笑着上山拜见,但见他乌翅端庄,面容如玉,一双眸子似水波潺潺,看上一眼,便觉寒冰乍碎,暖春早来,虽未饮酒,居然也产生了一种醉醺醺的感觉。
  人群里吸气声此起彼伏:“这是哪里来的郎君……”
  等人走过去,顿时如梦初醒,激动到:“是六年前跨马游街的探花郎,五年前打走戎人的谭将军啊!对了,渡厄高僧梦赐仙瓜的谭相公,就是他啊!
  旁边的人恍然大悟:“此等神仙之貌,难怪渡厄高僧亦停驻梦中啊。”
  嘉明帝因为帝王的身份,所以受万众瞩目,而谭玉书纯粹就是天生的目光焦点。
  来到大殿,谭玉书微笑着让两个小厮将箱子抬上来,打开一看,周围的人顿时倒吸一口凉气,整整齐齐的一箱银锭子!
  谭玉书含笑躬身一拜:“不才徽州谭玉书,蒙渡厄高僧惠赐,今特施纹银五百两,望法师笑纳。”
  天哪!一瞬间众人就忘了看谭玉书了,人再好看又怎么能有银子好看!
  池砾的目光落在他的身上,心里冷哼:又打扮的这么招摇,花枝招展的。
  捡起一捆韭菜递到他手中,居然出了五百两,真够大方啊,等晚上没人的时候悄悄还给他。
  先是皇帝赐画,然后美人赠银,围观的群众已经沸腾了,看热闹的满足感远远大于了韭菜本身。
  而这还不够,很快越来越多的达官显贵上门,宰相大人派人送来了一盏碧波琉璃尊度母、恭王府的世子送来一柄听起来很厉害的古琴……
  池砾看着上门的元宁,磨了磨牙,幸好他还要点脸,没空手来。
  就这样,今天份的“功德韭”又舍完了,只不过这次换了满室的财宝。
  晚上没人的时候,池砾拉着谭玉书提灯点数,不算送的各种东西,光钱币折合下来就有五千两白银,这还是刨除谭玉书那五百两的情况,有钱人的钱,是真好赚。
  谭玉书摇头惊叹:“池兄可真是个经商奇才!”
  哼。
  不管在什么时候,死种田都是最难发财的。他如果拿了韭菜去买,仅限于卖个高价,但凭他三个棚的产量,又能卖多少呢?而且好不容易创造出一个渡厄大师这样的角色,却打着他的名头卖东西,不是太降B格了吗?
  所以池砾将普通的韭菜包装成“功德韭”,诚心施舍,一文钱也卖,一万钱也卖。
  但普通人吃都吃不饱,可以拉下脸捡这个便宜,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哪有脸。
  不管是谁都当众给你挂起来,久而久之他们自己就会攀比了,赚的就是这笔钱。
  而庞大的普通人,则会成为免费广告,帮厄法寺宣传。
  说到底,不管搞什么产业,都没有搞寺庙本身赚钱。
  雍朝不用寺庙纳税,且允许寺庙经商,这里的寺庙几乎相当于现在的银行,本身就富得流油,要不圆融怎么攒出那么多家产。
  但以前的落雁寺比之京中其它各有绝活的寺庙,不够有竞争力,所以香火一直不旺。
  但现在不一样了,改名厄法寺后它有了“渡厄高僧”这个大IP,当然要好好经营起来啊。
  “功德韭”就是厄法寺用来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徽标。
  到现在这个活动名也有了,利也有了,只欠缺一丝文雅。
  所以当第三天,人们再次蜂拥过来看大户们争相赠金时,一个落魄书生大摇大摆走进来问:“所施之物是否只为金银富贵?”
  僧人合掌:“凡诚心所施,无所不取。”
  这个人就是庄子叔,他仰天大笑,狂态毕露:“拿笔来!”
  见此狂生言行不羁,众人都被他吸引,跟着他来到寺中山壁。
  只见庄子叔笔走龙蛇,疾书几个大字:题厄法寺冬韭。
  科考三年一届,有路远往来不便的举子,便留在京中待考,但京中房租高昂,只有寺庙比较便宜,所以寺中常住好多举子。
  这么热闹的事,他们自然也来看热闹,前些日子达官贵人送的东西虽然豪奢,但他们自持学问,对这些金银粪土不屑一顾。
  这个狂生刚来,这些学子还不觉什么,但等他一落笔,登时被这遒劲的书法吸引,随着越书越多,诸学子脸色越来越凝重。
  天气大寒,墨水几度结冰,书写不得,立时就有学子上前送墨、递笔。
  庄子叔毫无顾忌的接过,等写完一壁共计四百八十字的长文,扔下手中狼毫,大笑着携一捆韭菜而去。
  留下的学子却围在壁前,眼冒青光,喃喃诵读。
  如果说第一天是平民的专场,第二天是达官贵人的专场,那第三天就是读书人的专场。
  在雍朝君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地位之高者,莫过于文人。
  而文人之所以是文人,就在于他们有文化,所以坊间很快就流传了这么一句话——
  “四百八十字,才笔轻王侯!”
  在人都散去的时候,池砾举起手机,“咔擦”,拍照。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