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种的都是粳米水稻,粳米做出来的年糕香香的,很有嚼劲儿,尤其是刚出炉的年糕,热乎乎的,散发着浓浓的米香,馋的兄弟俩直吸熘口水,也不跑了,眼巴巴地杵在机器出口旁盯着不断滑出来的热气腾腾香软白嫩的年糕条条。
“来,给,小心烫啊!”掌剪子的叔叔快速剪了两小段递给他俩,“想蘸糖去里屋找你们婶去啊,让你婶给你俩拿个碗。”
方格就带着袁宋跐熘一下往里屋冲去了,两只小手来回翻腾着热年糕,烫的龇牙咧嘴的。
蘸糖吃年糕是很多人的习惯,香香甜甜,老美味了。不过,年糕是个顶饱的东西,再怎么馋,肚子也有装不下的时候。当袁大山把50斤米做完后,两人已经把小肚子都吃得圆熘熘的。
腊月二十七做豆腐,袁大山夫妻俩早早便开始磨豆子。黄豆是提前一天泡下去的,胀发的豆子经过石磨的研磨变成了白嫩嫩的浆体,顺着磨槽的路径追赶着流进磨嘴底下的木桶里。梁上垂下的那根粗壮的麻绳绑着石磨的推杆,发出咿咿呀呀的低鸣声,一圈圈在寒冷的清晨晕开来。
姐弟仨起床的时候,桌上已经摆上了一盆煮好的豆花,每人盛一碗,再撒上一勺白砂糖,甜甜的,一碗下肚,从嘴到肚子都舒服起来了,兄弟俩捧着空了的碗眯眯眼舔舔嘴角,一脸满足。
“去,外面玩去,等豆腐做好了,喊你俩回来吃新鲜热乎的。”杜丽娟驱赶着兄弟俩离开厨房,“唐唐,帮我把灶火烧旺一点,啊!”
“好的妈妈。”
厨房里今天着实没有他俩呆的地方,一个沥水的大木桶占据了整个过道,木桶上搭着一根扁担,扁担上是一大布袋,正稀里哗啦往下淌水,那是在过滤豆渣,爸爸袁大山正在向那袋豆渣施加压力,迫使它出更多的水分来。
“走,弟弟,我们出去玩。”
“哥,我还想吃豆花,你再给我盛一碗嘛。”袁宋抓着方格的衣角眼巴巴地看着桌上那个盆。方格爬上凳子,看了看盆里的豆花,差不多还有三四碗的样子,估摸着爸爸妈妈够吃,他就又给弟弟盛了一碗,挖了一勺糖倒在豆花上,便带着弟弟走出了厨房。
方格并不爱吃豆腐,但是他爱吃千层糕。一上午的功夫,一笼豆腐就做好了,被搁在厨房隔壁的内堂晾置。中午大家草草吃过,就又开始了忙碌的下午。
夫妻俩开始做千层糕,这是方格最爱吃的东西之一,这种食物是用一种树烧制成草木灰后,用草木灰浸泡的碱水做的一种黄灿灿QQ弹的米粉制品,形如豆腐,既可当菜也可当主食。等晚上千层糕上桌的时候,方格一个人便吃了整整一大碗。
“哥,你是猪吗?”
“你才是猪呢,你看看那一整盘的豆腐,全是你吃的。”
“你俩谁也别说谁啊,半斤对八两。”袁唐各敲了那两个空碗一下,笑着说。
“明天还有糖糕呢,明早大家都起早一点啊,咱磨粉的磨粉,烧火的烧火,洗粽叶的洗粽叶,我们一起把糖糕做出来。”杜丽娟笑看着孩子们,开始收拾碗筷。
腊月二十八,蒸糖糕。这是过年和迎亲婚嫁必备的一种食物,老少爷们都爱吃,因为顶饱的缘故,它也是经常被带出门的一种干粮,农村里通常家家户户都会做一、两大笼,它贮藏期长,便于保管,农户们可以吃个很长一段时间。
大堂内侧的石磨边,小方格正站在凳子上,拿着大铁勺一勺一勺往石磨洞口倒大米,袁大山推着推杆绕一圈他便倒一勺,石磨槽不一会儿便积起了厚厚一层米粉,空气中散发着阵阵稻米香。
“格子,等你开学了,给你带半笼走啊,带回去肚子饿的时候吃,也给你外婆他们尝尝。”
“谢谢爸爸!”方格咧着嘴笑得开心,他一下子就想到他的早餐有着落了,不用一回去就吃白水煮饭。
“哥哥,下来下来,妈妈喊你去吃饭去,让我来替你。”袁宋从厨房里跑出来,仰着头看着他,方格一低头就看到了袁宋嘴边的两个小梨涡。
“吃的啥呀?”方格说着又挖了一勺米倒到磨口。
“年糕呀,妈妈还加了鸡蛋!”袁宋笑得开心,平常可是难得能吃到鸡蛋的,家里的鸡蛋都是走地鸡生的,在城里就叫土鸡蛋,集起来拿去城里能卖个好价钱。说着,袁宋便爬上凳子,接过方格手里的大铁勺,扭过头和爸爸说了一句:“爸爸,你等一会儿再吃,妈妈还没吃完呢。”
袁大山笑着点了点头,一脸宠溺。
糖糕的制作耗时又耗柴,对于火候的掌控也很重要,一不小心就会蒸不好。杜丽娟是十里八乡蒸糖糕的好能手,每一笼糖糕出锅都堪称完美,所以每逢婚嫁,别人家就会请杜丽娟坐镇,帮忙蒸糖糕。
他们一直忙到晚上,才堪堪将两笼糖糕蒸好,刚出锅的糖糕香甜软糯,有大米的清香,也有红糖的甜香,吃在嘴里,每个人都一脸满足。
杀猪是请邻村的几个壮小伙子帮的忙,家猪肥硕,好几百来斤,一般每家要杀猪都是请的邻里乡亲一起帮的忙。他们是晚上来的,准备凌晨动手。小孩们都睡了,大人们在准备一切需要的东西。
突然,方格在睡梦中听到了一声凄厉的惨叫声,他一下子便弹跳了起来,紧接着,身旁的袁宋也醒了,揉揉眼直起身子看着方格。猪嚎声一下接一下地敲打着他们的耳膜,方格滑下床,走到门边推开了,袁宋紧跟其后,紧紧捏着方格的衣角。
只见大堂正中一只猪正被仰压在他们家那条大宽长凳上,四肢各被一人按着,还有人拿着大粗绳子从它肚子上绑了两道,与底下的凳子绑在一起,可怜的猪一下一下努力试图摆脱他们的禁锢。小孩儿看得心惊,这屠猪场景太震撼。
“诶小孩儿,快进屋睡觉去,进去,不许出来,小孩子不能看。”不知道是谁看到了站在门口呆了的小孩,吼了一声,瞬间将两人从猪嚎声中惊醒。
“诶格子,宋宋,你俩咋出来了,赶紧进屋去,你们自己在屋里呆着啊,不要出来,妈妈待会儿忙完就进去陪你们。”杜丽娟忙跑过来将两人推进了里屋,顺手带上了房门。“不许出来知道没?回床上去。”
12/181 首页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