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全京城都知道我俩锁了(穿越重生)——渔小乖乖

时间:2022-07-26 10:54:27  作者:渔小乖乖
  冯顺平只觉得无语。
  因汤子宁十分崇拜沈昱,专门为沈昱成立了香莲社,冯顺平自然也跟着推崇沈昱。据他所知,丞相家里只有沈昱一位公子,这位沈姓的秀才就算真是丞相的亲戚,那也只是远亲。沈昱都没这么张扬,这些远亲倒是狗仗人势得很!
  冯顺平安排了一个机灵的小厮去沈秀才屋外偷听。没几天就摸清楚了他的身份。这人原本该是沈昱的堂兄,他的父亲正是沈昱的大伯。但沈昱早就被过继了出去,从礼法上来说,这一家只能算沈昱远亲。但他们还妄想拿捏沈昱。
  这样的亲戚明摆着是要给沈昱招祸的!
  船一到京城,冯顺平立刻找机会亲自见了汤子宁。
  汤子宁得了消息,又第一时间跑来找沈昱。他犹豫了一下,声音压得更低了:“炎盛兄,我表兄虽然从商,却极为崇拜读书人,他是正经念过书的……”
  见汤子宁犹犹豫豫地不知道该如何往下说,沈昱心里就是一突。
  汤子宁咬了咬牙:“这……若是我表兄弄错了,还请炎盛兄莫怪。”
  沈昱忙道:“若不是真心待我,你定不会特意寻来与我说上这番话……我也不瞒你,我生而丧母后又丧父,幼时无人护持,差点因这家人饿死。所以这门亲戚,我是不认的。”这算是自揭家丑了,很有把汤子宁当自己人的意思。
  汤子宁脸上的表情却不见轻松。
  犹豫再犹豫,汤子宁的声音轻得已经快要听不见了:“我表兄说,这秀才腹内空空的样子,不像是有真才实学的,也不知道怎么就被他考上了秀才。”
  只一瞬间,沈昱就激出一身冷汗。
  他明白,汤子宁的意思是这里头很可能存在科场舞弊。
  身为读书人,都知道科场舞弊意味着什么!若不是有一个救妹之恩顶在前头,汤子宁又确确实实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他是万万不敢对沈昱说这话的。
  沈昱缓缓地说:“我知道了。”
  大恩不言谢,汤子宁这番真是救了沈家。
  再或者说,这事往根源上倒一倒,小侯爷真是救了沈家啊!
 
 
第四十章 
  沈昱很快就见到了汤子宁的表兄冯顺平。
  作为一个长袖善舞的生意人, 冯顺平在沈昱面前难得有一些紧张。他透露出了更多的细节。搭船的秀才名叫沈日耀,来自沈家庄。他的父亲叫沈土根。
  从血缘关系来说,沈土根确实是沈昱的大伯, 沈日耀是他的堂兄。
  当年沈丞相回老家时,沈土根一心想把自己的小儿子沈日耀过继给他, 为此不惜花钱买通了宗老。沈土根夫妻对沈日耀盲目自信,总觉得沈丞相只要看到了沈日耀, 就一定会非沈日耀不可, 到时候说不定还要反过来求他家同意。
  在乡下村子里, 偶尔会看到一些身着破烂僧袍或道袍的……乞丐。没错,他们的本质其实就是乞丐, 根本不是正经的和尚或道士。他们走进农家院子, 也不点明是乞讨来的, 而是察言观色地说上几句吉祥话, 假装自己是个有道行的, 以此要来一碗残羹剩饭, 他们也不嫌弃;能要得三五铜板, 那自然更好。
  沈土根当年就遇到过这样的一个乞丐。
  那时, 沈日耀刚出生,代表家里有新生男丁的桃条弓箭还在墙上挂着, 乞丐一进院子,当然是贺主家添丁大喜了, 又赞这个孩子来日金榜题名、为官作宰。反正说吉祥话又没成本,只浪费一点口水而已, 自然什么好话都用上了。
  沈土根夫妻却把这话当真了。
  沈家有余钱。待沈日耀四五岁时, 他们就把他送去了学堂。其实沈日耀上头还有哥哥姐姐, 没有一个如他这样享福的。在学堂里, 沈日耀撞上了一个对学生负责的好老师,对学生约束得严,在他手里待两年,资质再差也能学到一点东西。沈土根夫妻却因此觉得,他们小儿子果然天资聪颖,日后前途无量!
  我儿才七岁!已经能把老师教的东西背得滚瓜烂熟了!
  得知沈丞相要过继,沈土根夫妻在族里看来看去,只觉得没有一个孩子能比得上他们小儿子。当时,其他族人中有不少也这么认为,毕竟能送孩子去学堂的人家到底是少,沈日耀上了三年私塾,看着确实和村里的淘小子不一样。
  万万没想要,沈丞相一眼看中了沈昱。
  怎么会是沈昱呢?这孩子瘦巴巴的瞧着不好养活,又克亲,绝对不是什么有福气的,怎么会是他呢?沈土根不敢怪丞相有眼无珠——但他心里一直都是这么认为的——只觉得是沈昱花言巧语迷惑了丞相,抢走了他小儿子的机会。
  在冯家船上,当沈土根夫妻提到沈昱时,一口一个“命硬的贱种”。
  他们觉得一个命硬的贱种都能哄了老丞相这么多年,那他们的儿子年纪轻轻已经是秀才了——他们不知道沈昱不仅早就是秀才了,还是小三元——肯定会被丞相看重!正好沈日耀小二十了,该结亲了,丞相肯定要帮他结门贵亲。
  在他们看来,沈日耀就是宫里的公主都配得上!
  冯顺平讲述这些时,不止一次拿出帕子,试图擦干净额头的冷汗。沈昱就平静了很多,几乎没什么表情变化,仿佛那些污言秽语根本不是冲着他来的。
  沈日耀在父母面前装出一副勤学苦读的样子,时不时就拿出书本摇头晃脑地读。然而那个被冯顺平派过去偷听的小厮,是冯顺平的心腹,早年也是跟着冯顺平念过几年书的。在小厮听来,沈日耀的一些断句断得……反正很奇怪。
  都已经是秀才了,总不至于在读《周易》时,连断句都不会吧?
  冯顺平再次擦了下额头,替自己辩驳说:“我、我原也没想派人过去偷听(你信我啊,我平日里真的很君子的),只是那一家话里话外总提及丞相,唯恐他们对丞相不利(到时也给我们冯家招祸)……我这都是不得已而为之。”
  沈昱点头表示理解,宽慰了冯顺平几句。
  冯顺平接着往下说。他想办法弄到了沈日耀写的稿子,上面有他新做的五言绝句一首。那诗只是在平仄上没有错漏而已,除此以外没有任何可取之处。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