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说:
注:
[1]舒伯特小夜曲:最好的版本应该是小提琴+钢琴,一次很偶然的机会听到了口琴+钢琴的版本,立刻沦陷。
夜曲的曲式没有什么复杂或者精妙的音乐结构,但经不住真的很好听。舒伯特的这首旋律很绝,从小听到大,百听不厌。
*
“天鹅之歌”这个说法不是原创。之前说过了舒伯特的一生很坎坷,有很多作品死后才被人整理问世,以《天鹅之歌》为名出版。其中第四首就是这首小夜曲,也是舒伯特短暂的一生里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后来的音乐家们都用“天鹅之歌”来指代舒伯特的作品。
结尾那段英文出自莎士比亚的戏剧《Swan of Avon》。
第25章 特卡波
他们在第二天的清晨出发离开了凯库拉,前往新西兰最为著名的旅游胜地特卡波。
阳光还没有完全热起来,房车没有惊动任何人,很快就离开了湛蓝的海岸线,驶上了著名的南岛1号公路。
沈风来把窗户打开了一些,让扑面而来的风吹在林出的脸上。
林出还是一脸睡意朦胧,却执意要坐到副驾上。他张开嘴打了个哈欠,拿起手机看到上面有许多未读的消息,懒洋洋地挨个查看回复。
沈风来伸手过来摸一摸他的额头,说:“不难受吧?困就去后面再睡一觉,也可以看电影。”
“哪有那么娇弱啊?”林出摇了摇头,“我不想看电影,我要跟你一起。”
沈风来还没说什么,就听到被忽略了许久的Zart发出呜呜咽咽的撒娇声,毛茸茸的大脑袋从汽车座椅的缝隙中钻过来,非要枕在林出的手臂上。
林出一条信息回到一半,被Zart这么一拱,手指一滑戳开了一条语音。
女孩子活泼明亮的嗓音瞬间被公放出来,“哥哥”长“哥哥”短,絮絮叨叨,回荡在驾驶室的空间里。
林出有点尴尬,连忙把手机按下,朝沈风来看去。
沈风来似乎是笑了,说:“Chessie都这么大了。”
林出的同母异父的妹妹Francesca,中文名林希,今年刚满16岁,跟林出的感情十分要好,沈风来一直都知道。
林出点点头,“疯丫头一个。奥尔西尼和林女士都想要她学歌剧。可她不愿意,自己转专业去了通俗作曲,差点没把她爸爸气出心脏病来。”
沈风来回想了一下刚才那几声中气十足的“哥哥”,说:“听起来确实很有女高音的潜力。”
林出也笑出声来,一边摸着Zart的脑袋安抚它的情绪,一边点开跟妹妹的聊天框,看到她发过来好几个文件,都是最近写的曲子,心里没底,想请林出帮她改一改。
虽说音乐是相通的,可实际上林出对作曲并没有什么心得。他的继父奥尔西尼先生倒是个知名的作曲大师,在这方面比林出有话语权得多。可惜此时父女俩正闹着别扭,谁都不愿意跟谁低头。
林出把乐谱保存下来,跟妹妹保证一定会好好弹奏她“用心创作的曲子”,又答应了从新西兰给她带礼物,这才把手机放了下来。
车载音响里响起弦乐和铜管交织铺陈的低音,音阶艰涩难懂,和弦诡异不明,十二个半音同等划分,在不经意间保持了一种十足微妙的平衡。
林出皱着眉头听了半天,诧异地看向沈风来,“不是吧沈风来,你开车听巴赫就算了,居然还听勋伯格?”
“勋伯格不好吗?”沈风来问道。
“听不懂。”林出想了想,老老实实地回答说。
沈风来一下子笑出声来,“你都说听不懂,恐怕会让很多人大跌眼镜吧?”
“我也不能不懂装懂啊,”林出想到了家人,小声说道,“演奏和作曲本来就是两回事,无调性创作就更是在大气层。奥尔西尼也喜欢勋伯格。”
“无调性确实难理解了些。不过我却觉得,无规律无注解,听起来乱七八糟的旋律,某种程度上比那些规整严谨、有迹可循的古典乐更有意思。”说到这里,沈风来停顿了片刻,打了个比方,“或许就像人生一样,充满了各种不理想,不确定的因素。”
林出“嗯”了一声,有些明白了他的意思,“不够悦耳动人,但却真实凌乱,充满了艺术表现力,是吗?”
沈风来深以为然地点点头,说:“如果说调性是人生的高光部分,喜悦、悲伤、爱情、浪漫……那么无调性就是生活里那些被忽视的,毫无意义的绝大部分时光。两者并没有高低之分,甚至有时候我会觉得,无调性才是人生的本质。”
听他这么头头是道地解释,林出愣了一愣,放下手机看向沈风来的侧脸,迟迟没有说话。
沈风来也注意到了林出的视线,“怎么了?”
林出摇摇头。他的脑袋里无法控制地浮现出年少的沈风来与自己谈论音乐时耀眼的姿态。林出不喜欢作曲,可是当年的沈风来很喜欢。他写过许多漂亮的小和弦,让林出一起弹着玩。
那些旋律就像他本人一样,嚣张、华丽,不可思议,充满了天才的气息。直觉告诉林出,那时的沈风来应该是欣赏不来勋伯格的。
不知怎么,林出觉得心里有一点不好受。
“不过你是对的,勋伯格确实不适合开车时候听。”沈风来语气放松,随意地说了一句,“换一张碟片吧,你自己选,肖邦还是柴可夫斯基?”
“不要,就听这个。”林出开口阻止他,“我改主意了,无调性就挺好的,我想要把它听完。”
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之后,他们已经完全离开了城市和人烟,车窗外的景致也开始渐渐发生变化。晴空万里之下,广阔平原和成片森林逐渐交错,与北岛完全不同的巨大蓝色湖泊一个又一个出现在视野里,美得惊心动魄,又浑然天成。
公路的尽头,南阿尔卑斯山脉在日光中露出巍峨的轮廓。山顶覆盖白雪,反射出万年不化的光彩。
34/79 首页 上一页 32 33 34 35 36 3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