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穿越成先生家的小王爷(穿越重生)——枫香

时间:2023-03-23 09:18:12  作者:枫香
  他看尉迟兰走得慢,干脆拉着他走,左右腾挪很快就到了岸上。
  接着就轮到他跟着尉迟兰走。
  地方倒也不远,就在湖边军营的中帐。
  说是中帐,只是因为军营的习惯性称呼。其实这片大湖旁的军营,更像是一个秩序井然的集镇。
  环绕着大湖展开的一片颇为不小的平地上,横平竖直建有不少方方正正的灰白色房屋,连屋顶都是平的,像是一个个方盒子。
  最高大的一栋三层楼建筑,就是中帐。
  中帐前后有高高的围墙,围墙上有卷成圆形的一溜铁丝网,进门有门卫守着。
  尉迟兰和竺年进去后,门很快就关上,右手转弯穿过一条通道,才进到院子,然后一路走到三楼最西面那一间。
  房间不算小,高高的地方还开了两扇窗。阳光透过灰白的石条子窗棱撒进房间,落在地上也一道深一道浅。靠墙摆着一张临时用门板搭的床。粗布被单底下露出几根稻草。
  床边上直接就是恭桶,前面勉强用一件破衣服遮挡了一下,也挡不严实。
  竺年看着,觉得那件破衣服像是帝后最后的一点体面,而背后的恭桶,则是他们恶臭的本质。
  除此之外,室内倒也摆放了一张方桌,和四张凳子。
  竺年慢腾腾地就近坐下,视线才落到了大月的帝后塑料组合身上:“早上好呀,二姨、二姨夫。你们早饭吃过了吗?吃了什么呀?”
  房内除了他们两位之外,还有两名孔武有力的夫妻看守,见他们进来,行了一礼之后就退了出去。
  宋桓和罗娥没有再被捆着,衣服也换了一身略好一些的,此时脸上的神色比起赶路的时候要好得多。
  “哼!”宋桓冷哼一声,一个字都不说。
  倒不是他真的气到不想骂人,而是他担心自己说错话,到时候这个竖子会断他粮。饿肚子的感觉无比难受,好不容易不用舟车劳顿,他可不愿意再受这个苦。
  竖子,真的敢!
  倒是罗娥显得软和一点,还挤了个笑脸出来:“吃过了,吃的汤饼和豆乳。”虽然不见荤腥,但是比前几天来已经好得多。食物也算精细,不难入口。
  尉迟兰点头微笑:“军营里,大家吃的都是一样的。”
  正说着,刚才退出去的看守敲门,提着一个食盒进来,拿出几样大碗装的食物来,在竺年面前摆了一溜。
  一碗浓白的豆浆,加了糖的。
  一碗面片汤,里面有嫩嫩的小青菜和雪白胖乎的鱼丸的。
  还有一个格外大的碗里,装着巴掌大的馒头,也不知道有几个,堆得高高的。
  宋桓无意识地腌了咽口水。
  “嘻嘻。”竺年冲着他呲牙一笑,只冲着尉迟兰招呼了一声,直接就低头吃了起来。
  尉迟兰被塞了一个馒头,一口咬开,才发现是个包子。包子皮薄暄软,汤汁饱足,内馅儿扎实,似乎放了很多种料。
  “放了荠菜,还有干香菇。”
  荠菜不是纯野生的,而是特意搜集了籽,在人工播撒的。本来就是野菜,不需要额外照料,稍微施一点底肥,就能长得又大又嫩。
  这个年代食物品种不多。哪怕有些蔬菜种类有的,也没有技术引种到各地,长途运输也不实际。
  类似的野菜他种了很多。
  好在现在的人们完全不介意吃野菜。就连很多贵族家庭,到了特定的季节,也会食用野菜,有些还会腌制一些。这不是他们和现代人一样,精细的东西吃多了,想着吃点粗的;而是类似现在这样的季节,尤其是在北方,蔬菜青黄不接,连宫中都不能保证顿顿有新鲜的青菜。
  像竺年现在碗里的小青菜,其实就是几根格外嫩一点的荠菜而已。
  身为皇后的罗娥看着竺年碗里的几根小青菜都有些新奇:“糕儿,现在南方都已经能长青菜啦?”
  “能啊。岱州这里冷。要不您和二姨夫一起去南泉看看?那儿才叫暖和,现在不仅有青菜,还有新鲜果子吃呢。正好陪陪高祖母,免得她老人家一个人寂寞。”
  罗娥听到竺年提起高祖母,一时还反应不过来。
  倒是宋桓想起那位长公主,面色有些不自然:“作为晚辈,朕和皇后确实应该去拜访姑祖母。”
  竺年所说的高祖母,是大月开国皇帝高宗的孙女,嫁给了当时的南王。
  其实关系更近的,是竺年的祖母宋萱。她是宋桓不怎么亲的亲妹妹。
  要从宋萱这边的关系来算,竺年也可以叫帝后一声舅爷爷舅奶奶。但是竺年不愿意,总不能平白矮一辈,还是和这样的人渣矮一辈。
  从宋桓这边考虑,他和皇后被绑到南地,十分不光彩。尤其南地名义上还是大月的国土,不管今后怎么收场,现在总得有个说法。总不能说他在自家地盘上“南狩”,那不然多难受?
  如果换成他和皇后拜访年迈的长辈,哪怕别人心里面知道是怎么回事,至少面上过得去。虽然有宋萱在,但总不能说成哥哥嫂嫂去特意拜访妹妹吧?这说不过去。
  发育期的少年胃口极大,满满三大碗的食物,一个眨眼就没了。
  吃完,竺年也不用别人,自己收拾好,提着食盒招呼尉迟兰走人,似乎他过来一趟就是为了吃一顿饭似的。
  一出门,看守就接过食盒,小声告诉他:“罗将军和绍元大人在二楼议事厅。”不甚明显地脚步往边上一错,隔开尉迟兰,躬身道,“尉迟先生,您要找的养猪户已经在等你了。”
  尉迟兰十分知情识趣,笑着拱了拱手:“劳烦了。”
  竺年倒是有点意外,问了一句:“先生还对养猪感兴趣?”
  “是。我瞧这里许多牲畜都是养的。”尉迟兰确实好奇。他比竺年早到一天,虽说在军营里能转的地方不多,但是已经看到许多新奇之处。其实论养殖,北方成片的牛羊才叫壮观,但那种方式不太适合推广。
  北地军中适合牧马的草场都紧巴巴,哪儿来的地这么干?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