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年倒是大方:“等舅舅们回来了,咱们多送点钱过去就行了呗。”
尉迟兰坚定地拒绝:“不行!贴补娘家的名声不好。”
作者有话要说: 糕儿(ˉ▽ˉ;):娘家?
先生⊙ω⊙:嗯。
先生 (/ω\\):明媒正娶的!
糕儿(。?ω?):那你管我爹叫老丈人。
先生(=?ω?=) :各论各的。
(完)
第二百六十一章 一家团聚 ...
媳妇儿出嫁了再补贴娘家,名声是不好听。
但太子赏赐功臣,是没有问题的。
正好东宫举办第一届大师赛,分成了专业组和青年组。
刚回来的郑大舅被邀请作为文学类的评委,几个郑家的子弟也在自己的相关专业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郑家领到了一笔名正言顺的奖金和奖品,以及更加被他们看重的名誉。
尉迟兰看着内侍们把一份份奖品分门别类归置好,清点无误之后,再贴上封条,转头对竺年说:“这一下,他们明年一年都能不着家。”
郑家人日常开销,撇开那些读书的用具之外,真不费什么。别说大舅舅,就是位极人臣的二舅舅,经常贴身衣物都是打了补丁的,有个破洞还得说旧衣服穿着舒服。
除了因为名次不错,得到的奖金不错之外,奖品还包括了一年的笔墨纸砚之类的使用,一年新书的赠与等等。
竺年笑了两声:“还想着被大舅舅拿走的小青蛙?”
“那肯定没有!”尉迟兰快速否认,耳尖微红,显然心里是非常在意的。
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生辰当天,就和大舅舅在书房里说两句话,就被讨去了自己的一个生日礼物。
好叭,他不该炫耀的。
内侍很快来回报,奖品已经全部封装完毕。
竺年就拉着尉迟兰一起,看着内侍们将奖品搬上外头的马车队伍。
清一色的纯黑的高头大马,领头的是黑鸦和雪鸦。
雪鸦已经步入老年,但它被照顾得很好。
后头的黑马唯它马首是瞻,队伍威风凛凛。
年轻的马匹也性格稳定,并不因为喧闹而有爆冲之类的情景。
竺侯作为太子府詹事,领着队伍给获奖的人家挨家挨户送礼。
好事者景从。
第一届大师赛由于筹集比赛匆促,参赛选手大部分都是京城人士。一些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年度发明之类的奖项,本人在不在倒是没什么关系,他们会把奖品发放到各地驻京办事处,随后由他们进行转交。
专家组的每个奖项都是重如泰山。
青年组的更多是以鼓励为主,但拿出来的成就也是非凡。
甚至有几个同时拿了两边的奖,显然青年的实力已经达到了专家的水准。
宋萱回来的时候,正好赶上这一场盛会,还没下车就对来迎接的竺年说道:“这个比赛很好,要一直办下去。我们大梁人才济济,要有更多更优秀的人才行。”
宋婉从另外一辆车上下来,打趣道:“糕儿明年给我颁个老年组的奖啊?”
老太太从很早以前就一直生活在四季变化不大的南方,本来考虑到她的年纪,全家还想着是不是要去新京过年,没想到老太太竟然回来了,瞧着精气神还很不错。
竺年也不哄着老太太:“您可不能被评选,您是要当评委的。”
这话真不是哄人。
老太太对望远镜的兴趣一般,但自从有了显微镜之后,就像是开启了第二条生命一样,不仅观察记录了许多微生物结构,还改良了不止一次显微镜。
单凭这点,她就够一个奖。
老太太似乎对显微镜的改良并没有放在心上,依旧对显微镜下的世界感到着迷。
她做了许多实验,很多是与生物医药相关的。
竺年之前在信上提了一点关于青霉素的方向,不知道老太太找到了没。
陪同自己大伯一起来的宋贤,看着宋华见到人就把他这个侄子给忘记了,就好奇地打量宋萱。
这是他第一次见到自己的大伯娘。
他们国内对这位大伯娘的传言很多,不外乎高贵、美貌之类的形容词。
亲眼所见,这位的气质气场果然不一般,哪怕现在已经上了点年纪,依旧是个非常美丽的小老太太。
大概是注意到他的视线,宋萱微微把视线移过去一点,就见宋贤飞快地低下头,问身边的宋华:“那是阿贤?”
宋华笑了笑:“是。”对他侄子招了招手,“过来。”把侄子介绍给自己妻子。
宋贤像个木头人一样行礼,得了宋萱随意摘下来的一枚玉佩,等被宋华拉了一把,才像是整个人都回了魂。
好、好可怕!
像传说故事中被天神凝视一样,感觉到自身的卑微和渺小。
有观察入微的内侍过来,扶着他慢慢走在队伍后面。
他走了几步之后,才缓过来看前方自己大伯娘的背影。明明个子也不高,只勉强过了他大伯的肩膀,怎么看着这么可怕。
他大伯当年究竟是怎么娶……怎么嫁给这么一位大人物的,简直想都不敢想。
浑浑噩噩想了一阵,宫中已经摆好了宴。
宴会到了后面,乐声变得激昂,舞伶的舞姿也变得刚强有力。竺瀚和罗英带头,开始一起跳舞奏乐。
宋贤才恍恍惚惚地回过神,想到刚刚落幕的大师赛,想到大师赛上评选出来一个个前所未闻的技术、创造、成就,他就想到自己的国家。随后,他又难免想到之前和竺年谈的合作意向。
突然就意识到,这是一个他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文明。
大梁强大、包容。
她幅员辽阔,当然也有许多地方过得不好,但是她带着岁月积淀下来的韧劲和沉稳,甚至在很多方面像一个稚童,对周围充满好奇地探索。
709/732 首页 上一页 707 708 709 710 711 71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