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江山隐(古代架空)——脑内良民

时间:2023-05-06 14:26:52  作者:脑内良民
  “慕相没什么想问的?”陆戟时时瞟过他的眼睛,总见他神情淡淡,似乎也没有想要求得筒信的意思。
  “陛下若想告诉微臣,微臣自然听得。”慕洵望着他的眼睛,转而垂下视线,低低望着身前水灰色的裘袍,心有思衬。
  陆戟没料他会如此说,顿时心口一松,舒眉道:“那便请凡矜放心,我自能处理。”
  游园时光稍纵即逝,一行人停留不久,便心照不宣地回走。在慕洵寝殿内支了一扇虎屏,点上火炉,添上热水,又命人在小浴桶中放了几只漂亮的浮木物件儿,预备为陆清沐浴。
  陆清不常能与他们这样亲近,心中雀跃,被陆戟抱在肩上,还拉着慕洵袖摆不想离开他们,两人亦不舍见他难过,只好左右添了两把椅子坐在桶边陪儿子嬉玩。
  中途有侍从添水,陆戟将儿子裹着长巾抱起来,再放进水里的时候便见他舒服得打了个抖,又喜笑颜开地指着屏风上的老虎要给他们看。慕洵循着他的意思,望着图案教他认画,陆戟便寻了机会要出去如厕,行至寝外院西,在隐蔽处再次抽出了那卷信筒。
  信中寥寥数字,字字紧要。
  这是一封来自北方的塘报。
  --------------------
  下一章差不多可以开生了?
 
 
第60章 
  ================
  也不知是不是皇城春日里欢腾的氛围惹腻了上天,临至元宵,皇城内外纷纷扬扬落下一场大雪。百姓们议论纷纷,一说“瑞雪兆丰年”,也说“腊雪被子春雪鬼”,总之是好坏并揽着,辩不出定数。
  刀笔吏新换了一支狼毫,笔尖浓墨轻点,详尽记下这初幕春景之下,平静无新的皇城万象,腕起笔落,留千般光景供后人评说。
  春光伊始,冰雪尚未消褪,梢上新绿却现了形,一如慕洵案头的卷牍,成摞地垒起来,拥拥簇簇,像积攒了一整个冬日的炭灰,总不能除尽。
  柳枫几日未曾入宫,只托人带了信让他好生养着,翻来覆去不过还是那几句嘱咐,另道了一声安好,却是笔形匆匆,显然事急。
  听闻皇城不远的临镇闹了瘟疫,镇子地处远郊,亦远离官道,因而疫情尚未蔓延至城内。瘟疫一经上报,朝廷立刻派出人手,宫中御医拨去十几位,柳枫听闻疫事,也上了路,几日不见归,想来情况棘手。
  陆戟近日多忙,时常临到用膳的功夫方才匆匆而来,带着清儿同他会面。
  慕洵向来不作闲等,只是如今之身耐不住长久地伏案,便时常取几卷无关紧要的案牍让皎月念着,实在端不住身的时候也于廊前伫立踱上几步,或是扶于案侧含腰撑上一阵,由皎月帮着按按酸乏。
  近来折子不少,却大都是些简单的奏报,事关北境的灾情暂无要事,赈灾补给的后续亦无所新。
  显然有人将事关北边的奏疏于朝前截下。既敢掩瞒于他,想来除却陆子峣,也不会再有别人。
  柳枫也好,陆戟也罢,即便这二人只字不提,慕洵也料得他们的用意。
  无非是不想他再劳心。
  可他是什么人呢?一个少不更事的孤言弱生吗?还是皇帝金屋中的娇枝嫩叶?
  慕洵放下手中的信笺。那信笺封痕未启,函面无题,正是一封密文。
  这便是做丞相的便捷之处,纵然无心参透那些机关密要,也能轻而易举得到秘辛所在。他们不得不摆出一副三缄其口、讳莫如深的姿态来,以此作为对皇权隐秘的要挟,一种让皇帝也不得不礼让三分的威慑。
  慕洵自是无需于此的。他同样清楚,密函中正是陆戟近月以来不愿他忧心的北境灾情,不难想到,长久不见补给赈粮的北境冬日将会引发怎样的民怨,铺天盖地的寒冷罩在百姓的头顶之上,也掩盖着地方官吏心头殷切的希望。
  那密函像是一柄薄而锐利的匕首,成为连日剐蹭在他心头的隐忧。
  索性*情尚未发展到最严重的那一步,最起码,陆戟尚未命他遣兵向北。这意味着暴乱未起,一切尚存转机。
  他将那密函照在火上,封蜡消融,函面熏热,眼见着卷着边就要燃了,慕洵盯着那融印,忽而浅叹一声,将密函远火,收入匣中。
  “大人,”殿外侍从传报道:“有人请见。”
  “这个时候?是哪位大人?”慕洵将那匣子收好,衣冠摆正,示意皎月拿件深色的裘衣为他披上,好让身形不至过分突兀,衬得人也殷实些。
  “那人一身寻常衣裳,捧着朝服牙笏进宫的,说是蒋尚书家仆。”小太监见他扶案起身,皎月虽在旁跟着,姑娘身量却小,恐她扶不住,便欲上前去帮衬一把,由是接着补充道:“东西宫侍都看过的,确是尚书朝服。”
  慕洵身形一顿,一瞬讶异,盯着那小太监的眼睛问道:“可知他如何来的?骑马还是乘车?”
  “束了袖口,当是骑马。”小太监如实禀道。
  “也好。”慕洵当即系上那件苍青色宝裘披风,厚重的裘领铺在肩颈上,柔料绒绒,却反倒为他添了几分疏冷的味道,“领我去见见吧。”
  这小太监向来踏实周到,因此前秋才被陆戟提来在这殿中伺候,与慕洵更谈不上交情,印象中只觉得这位慕大人温和蔼然,总见他在书案前忙碌,似乎也暗于这皇宫后庭里亘古无新的那些人情机宜。今日一时被他盯着,只觉得那眸光中隐隐翻涌着一道与往日截然径庭的利刃光华,如沉潭酿剑,瀑布截石,一种深浓的亮色,敛而不发,隐隐作动着。
  小太监一时惊愣,短暂地忘了跟上慕洵的步子,直到他行至廊前,脚步作顿,舒了一息,扶上一道廊柱问道:“那家仆现在何处?”
  小太监这才乍然回神,忙念着不是,躬着腰上前去:“西侧门,奴为大人领路。奴怠慢了。”
  “无妨,我亦有失措。”说罢,慕洵将身前隆色掩了掩,再缓了一口气,转身向女婢道:“皎月,你即去吩咐备车。”
  “大人如今要去哪里?”小姑娘抛出这话,自是不愿他如今的身子再要行车颠簸。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