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军队在,咱们老百姓也安心。”魏阿姨对此的感触最深了。毕竟,要不是有军队震慑,她哪有机会向元松求助,还顺利带着自己攒下的物资走出那间屋!那一家光看面相就不是啥好人,不大点儿的孩子就出手那么狠,屡次挑衅攻击她的毛毛……要不是顾忌上门了解情况的军人的警告,她恐怕不死也得脱层皮!
军队进驻,不止是维护治安,也意味着形势已经到了需要军事管理的地步了。元松心里默默想着,却没有把这个想法说出口。说到底,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猜到其深层涵义又如何?不过是徒增烦恼罢了。
玉米饼稍有些硬,但很顶饱,这些天来元松还是头一次没有吃完饭后需要额外加餐呢。
小林那边催的急,元松吃了饭就急匆匆走了,汤子苓拿了笔记本电脑过来厨房,一边陪魏阿姨聊天,一边关注着单位群里的消息,以便第一时间给他们答疑解惑。
见魏阿姨忙活完后坐在小马扎上给毛毛梳毛,汤子苓这才想起他们攒了好久的毛,去西厢库房里拎过来,“阿姨,这些猫毛狗毛您看能用上不。我跟元松年纪轻,扛冷,要不您拿去做条棉裤或是做双鞋吧。这才十一月份儿就冷成这样,等到了三九天,还不知道冷成啥样呢。”
魏阿姨笑着应下了。这天气,她确实有些扛不住,要不然如今电费这么贵,她也不好意思第一晚就开了整晚的空调——实在是冻得受不了。
估计还没到九点上班时间,大家还没上线,汤子苓见群里没啥动静,就带着毛毛出了门,去巷口跟刚换班过来的两只狗子一起玩起了球。
第39章
这一晚,汤子苓果然忙得够呛,让他恍惚回到了几个月前公司赶项目的时候,忙起来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
好在家里现在有魏阿姨。汤子苓有时候渴得很了,一伸手就发现桌上有热茶,饿了还有烤包子垫垫……一晚上下来,他一个人竟真的能应对全单位上百号人零七八碎的问题,甚至没有发一次脾气!
元松看上去也没好到哪里去。向来精神奕奕的他在早晨六点左右回到家时,神色间难得露出了倦意,一大碗慢火煲了一晚的粥下了肚,脸上才恢复了些许血色。
喝完粥缓了一会儿,元松开始吃魏阿姨做的刀削面。里面加了海鱼块儿,入口面片筋道,汤鲜味美,吃得他连连赞叹。
肚子填饱了,人也精神了,聊起各自晚上的经历。
“今晚是一直没闲着,午夜饭都压缩到十分钟以内,累晕了好几个。”元松说着开始活动自己有些酸痛的胳膊、腿。今天来的多是高楼层,好些拖家带口的,老人孩子没力气爬上去,家里的年轻人也力气有限,就得他上阵把人给背到楼上去,可把他累坏了。
“全城都是争分夺秒抢时间的感觉。”汤子苓之前吃了几个烤包子,一碗刀削面没吃完就饱了。
元松见他没吃完,直接把他的碗端过来,“我还能吃半碗。”
“别的城市也差不多,都想赶在大雪来临前把人安置好。”魏阿姨对两人过于亲密的行为视而不见,看着正播出的新闻,突然问,“家里还有多少煤?”
“好像不多了,就西厢库房存的那些。”因为两人不怕冷,一直没太关注煤的问题,元松想了好一会儿才有些迟疑地答道。不过如今魏阿姨在家,她身体估计扛不住冷,元松接着说:“待会儿我问下王锵,看他那儿还有没有,到时候再买一车回来。”
“知道竹苑小区吗?”魏阿姨突然提了一个好似毫不相干的问题。
元松愣了一下,随即说:“知道,好像近两年正拆迁吧?”
“拆一半了。我在那边临街有两间铺子,因拆迁的原因,自五月份上个租户走后,一直没租出去。之前大家都抢购的时候,我买了不少煤、米面粮油和狗粮囤在那儿,后来不方便过去看,也不知道有没有被人发现。”魏阿姨将写有店铺地址的纸条和钥匙递给两人,“你们有空就过去看看,要是没被人搞走,就搬家里来。”
“行。”元松毫不迟疑地应下了。将碗中最后一口汤喝完后,对汤子苓说,“咱们戴上墨镜,待会儿就去。如今晚上闹哄哄的,到处都是来往的车和人,恐怕不好办。”
不等汤子苓开口,魏阿姨就一脸担心地问:“网上好些人说有不小心晒到太阳得病的,不少人当初不把专家的警告当回事儿,视力严重受损,你们可别拿自己的身体开玩笑。”
“阿姨,没事儿,我们戴上滑雪镜和防寒面罩,做好防护就行。”汤子苓看了眼手机,“而且今天是阴天,没啥阳光,我们尽量动作快点儿。”
见劝不住,魏阿姨只好反复叮嘱两人一定要小心,感觉不舒服就马上回来。
事不宜迟,两人戴上滑雪镜和面罩,就开车前往竹苑小区。
今日天气阴沉沉的,还呜呜地刮着风,一副风雨欲来的景象,看得人莫名心慌。
原以为路上不会有什么人,却没想到看到不少来往的军车,只是人家的车玻璃似乎做了什么处理,从外面竟丝毫看不到里面的状况。
车子在大道上行驶了没多久,就被身着厚重防护服的人给拦住了。
“大白天的,你俩到处晃悠啥,不要命了!”厚重的防护面罩都没挡住这位大哥的大嗓门儿。
汤子苓连忙加大音量解释原委,对方也不知道信没信,但到底还是放行了,不过临走前还是警告了一声:“办完事赶紧回去,别看阴天没啥太阳,日头下呆久了照样出问题!”
两人连连应声道谢,随即开着车直奔目的地。
元松高中的时候喜欢跟王锵一伙儿满城窜,虽有几年没来过竹苑小区附近了,可年少时的记忆还在,开着车子七拐八拐就找到了处在破败街道深处的店铺。
大约这一片正拆迁,没什么人住,也少有人来的缘故,开了锁后进入店铺,发现魏阿姨藏的东西竟都还在。
“魏阿姨那时候就能想到煤,还真是有先见之明。”虽然只有蜂窝煤、粮油米面和狗粮,可在要紧的时候,这都算是刚需了。
40/197 首页 上一页 38 39 40 41 42 4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