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呀,又不要你登台演出,在意这些细节做什么。”施斐难得揶揄,这么一说,又像回到了两人最交好的那段时光。
郑亭林无言以对,说实话,刚才进剧院,她的第一反应就是往后台走。
江城的音乐气息并不浓厚,连带剧院也名声不显,郑亭林很早以前来过一次,乐团水平差强人意,少有古典乐曲,因而没有给她留下太深刻的印象。
相比郑亭林的兴致缺缺,施斐饶有兴趣地琢磨着曲目单,惊讶:“还有弦乐四重奏呢……”
郑亭林终于侧目,她明明看到外面海报宣传的是通俗电影流行曲目。
“贝多芬的C小调第四号。”施斐把单子递给她,“演奏者有你认识的吗?”
江城自然是没有。
在京城,郑亭林年纪虽小,却是各大音乐厅的宠儿,国内外有名的演奏家几乎合作了个遍,俨然明日之星。
郑亭林扫过一眼,轻笑:“竟然还有室内乐。”
她回得有些心不在焉,周围人陆续落座,郑亭林和施斐都安静下来。
这间剧场并不大,比起京城巴洛克式的典雅装潢,气势上就落了下风,来的听众更什么群体都有,甚至还有带小孩来的。
小女孩约莫四五岁,正好坐在郑亭林的左手边。
“待会儿有你最喜欢的《音乐之声》哟。”小女孩母亲小声说,小孩立马眼睛亮起,哼起来:“Do Re Mi~”
那位妈妈连忙把食指竖到嘴前:“不能吵闹,知道吗。”
小女孩点了点头。
郑亭林侧头看了两人一眼,小孩妈妈朝她露出抱歉的尴尬笑容。
音乐会的第一首曲目就是《音乐之声》,合奏声响起时,郑亭林才发觉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听过了。
遥远的童年记忆被唤醒,Do remi,Doe是一头雌性的鹿,Ray是一线金色阳光,Me是我对自己的称呼……[注1]
旁边的小女孩小腿随着节奏轻轻晃动,和起郑亭林心中的节拍。
小女孩很小声地哼起了调,一声一声,让她记起了幼年的期待和幻想。
这是她最早的音乐启蒙,但后来,Do是父亲的咄咄逼人,Re是必须锐不可挡,Mi是站上顶峰的必须是我。
“你要是得不到评委大师青睐,以后也别回来了,我就当没你这个女儿!”
郑亭林眼角忽地一阵湿润,耳畔的音符飘飘然远去,一曲终了,施斐注意到她的神情,惊讶问:“你怎么了?”
郑亭林打转的眼泪收了回去,她漫不经心擦了擦眼角,装作打了个哈欠:“太困了。”
施斐惊呆了:“……啊?”
郑亭林也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话太没礼貌,试图挽回:“我这几天精神不好,睡太差了。”
施斐接受了这个答案,关心:“还是要好好休息才行。”
中场休息后,施斐最期待的弦乐四重奏终于拉开序幕,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和一把大提琴,音乐附中演出多独奏和交响曲,四重奏这样的室内乐大多时候只是即兴玩闹。
“你应该也不会四重奏吧。”施斐悄声说。
两人同在京城音乐附中,施斐主修钢琴,辅修小提琴,来往密切,对各自的水平相当了解。
郑亭林回:“不太习惯。”
十七岁的郑亭林确实不会,但二十五岁的郑亭林在柯林斯有过尝试。
她是第一小提琴,陆池佑是第二小提琴。
然而他们的配合相当糟糕,两人都习惯了独奏,调和起来谁也不让谁,光是对每一乐章的理解就各执己见,争论不休。
好巧不巧,这首著名的贝多芬《C小调第四号》就是他们尝试过的作品。
悲壮感铺面而来,紧而旋律先上,转为温暖和煦的行板,跳弓灵动,精巧地催促着舞步,江城弦乐团的演奏软了一些,但比起有着顶尖技术的郑陆二人,配合上压过不止一头。
如果当时,她和陆池佑都能主动退让一步——
郑亭林觉得好笑,两人明明是众人眼中的最佳情侣,实际上却剑拔弩张得像仇人。在残酷的竞争面前,风花雪月是最不要紧的事,浓重的攀比和嫉妒让两人面目可憎。
在这个意义上,她和陆池佑确实登对。
好在她已经决定放手了。
散场时,小姑娘牵着妈妈,一蹦一跳地离开。
郑亭林驻足,眼神在那一大一小的背影上流连。多年前,郑清不管不顾地把她扔在音乐厅,找到后总是一顿呵斥威胁,那时的她战战兢兢,身上的精致小洋裙让她更像一个人偶娃娃。
施斐俏嫩的娃娃音把她拉回现实。
“你什么时候回京城呢,说不定我们可以一起。”
郑亭林不再隐瞒:“我不回去了。”
施斐没听懂:“什么?”
郑亭林说:“我的退学手续已经办好了,以后也不会再拉小提琴。”
施斐愣在原地,周围人群穿梭,她一不小心被撞了个踉跄,眼睛却一眨不眨地盯着郑亭林:“你疯了,我在做梦吧?”
郑亭林:“我没疯,你也没在做梦。”
她看了眼手机时间,随意道:“我该走了,以后有机会再见吧。”
施斐木讷地呆在原地,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匆忙取了寄存,跑出去追上,大喊:“郑亭林!你的花!”
郑亭林停下,手中被塞进一束焉儿吧唧的紫色花束。
施斐气喘吁吁:“这是我特意空运买来的!”
“?”郑亭林不理解。
施斐张口,也觉得自己好像有些矫情,纠结又矛盾地开口:“紫色风信子……店员说这个表达歉意和悲伤。”
她自己也说不下去,脸涨得有些红:“反正就是对不起,我想通了。”
17/225 首页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