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多久,闵绍礼终于停了下来,杨絮打起精神正寻思着是不是该来个结束语之类的,就见闵绍礼喝口酒又开始喋喋不休的谈起别的话题,天南海北的我不嫌累。
话到最后,闵绍礼话题突然转向了他跟沈从临那点事,他说他对不起沈从临,所以现在有点能力了就只想尽所能补偿他。
他又说他是人渣,但他不后悔,如果他选择留下跟沈从临一起留在这个穷山村耗着,那么也许到今天他们俩都在最底层活着,没人会帮他们一把,就算以后走出这个小山村,也一样活的艰难,可能因为曾经“反//动”的身份走到哪都会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闵绍礼说得直白又坦然,他继续说自己凭一己之力摸滚打爬这么些年,早就认清这个世界你只有有地位有能力才会被人看得起,别人也才会尊重你,其他的都免谈。
“沈力同志,如果你的父母不是有钱有势,你觉得从我到村里的干部,以及到其他知青,大家还会对你高看一眼吗?会对你客客气气吗?”闵绍礼问,“林若水同志,假如你没有嫁给沈力同志,今天的你也许会是第二个沈从临,我说得对不对?”
杨絮同意了这话,闵绍礼笑笑,沉吟了一下,叹口气,“什么越穷越光荣,这话简直就是在放屁!”他仰头灌了一口酒,没再说话,只闷闷地喝着酒。
闵绍礼走后,姜颂静静地看了杨絮一会,才说:“杨絮,我很同意闵绍礼的话,如果有那么一天,我们俩面对类似选择的时候,你一定要先选利益。”
杨絮坐在他身边,皱皱眉,偏头看他,“可你为什么没选?”
他指沈力父母给他大学弄额以及让他先回北京,但被拒绝这事。
姜颂没有立刻回答,也就几十秒,他笑了起来,温柔又深情,“我不同,我身后有父母靠着,你有谁可以靠?现在你有了我,我就是你的靠山。”
姜颂这话是发自肺腑的,让人听了也确实感动,杨絮看着他没说话。
姜颂又说:“不用感动,我们俩的爱情没有感动。”
杨絮开口了,“没感动,有些肉麻。”他又说:“我的靠山好像是知识。”他拿了两本书朝姜颂晃晃。
姜颂,“……”
烈日炎炎,白天几乎没人出门,但凡出门那就是找凉快的地方乘凉,老旧的瓦房比平房反而凉快,杨絮坐在凉席上看书还真就没感觉到有多热。
“比空调房还舒服呢,自然风不伤人。”杨絮跟姜颂闲聊。
姜颂迟疑了一下,“嗯,你说什么就是什么。”
杨絮笑,“有这样的觉悟不错。”然后他继续专注手里的书,当然也不忘让姜颂看书。
这个夏季,因着看书复习似乎流逝的有些快,兔子卖了三波,等卖第四波的时候,杨絮才发现秋天到了。
张明远吐槽立秋的时候没感觉到秋天,秋老虎跟夏天拜把子把人热的够呛,现在连着下了两天秋雨,可算是有了凉意。
“一场秋雨一场寒,很快,你感受到的不是凉而是冷了。”方文明说。
“冷了可以穿棉袄,可以生炉子,可以裹棉被,热了,总不能光腚吧?”张明远说:“我就喜欢冷。”
方文明切一声,“冬天最冷那阵子,谁喊着喜欢夏天的?”
“我乐意。”
两人斗嘴,蒋成功则跟着杨絮看书,最近他只要没事就来找杨絮看书学习,如果高考真的恢复,他还真想参加试试。
小雨淅沥,秋风宜人,姜颂根据沈从临留下的复习卷子做了几张卷子,然后模拟高考。
参加这次高考的就是他们几个,因为大家伙都知道张明远他们跟杨絮玩得好,没人会多想什么,所以,几个人就在屋里屋外,各自找地方答题,没有监考老师,靠的就是自觉,其实就算想抄也没东西可抄。
等卷子改完成绩下来的时候,张明远盯着自己考十位数的数学,一张脸挺崩溃地说:“我到底为啥答应来考试的?”
方文明瞅了他一眼,笑出鹅叫声,张明远看他一眼成绩,无语地问,“你考38分怎么好意思笑话我?”
“18分和38分啥概念?”方文明反问。
张明远不说话了,瞅了眼考个位数的蒋成功顿时有了平衡感并受到了很大的安慰。
蒋成功捧着试卷高兴地说:“我还以为我会考零蛋呢,居然考了8分,不错。”
杨絮,“……”
姜颂学霸人设屹立不倒,杨絮总分考的也不错,根据这个年代的高考录取分数线,那么他去北京读大学是可以的。
“小水,如果真的参加高考,你打算报考什么?”张明远突然好奇地问。
杨絮毫不犹豫地说:“电影学院。”
“电影学院?”张明远还没开口,方文明出声,“林若水同志,我支持,就你这长相那是得当个男演员啥的。”说着叹一口气,“其实,我觉得我的外形也不错,咱俩一起考吧,我其实特别想当演员。”
杨絮说好,张明远说他无所谓,考啥都行,只要有大学上,以后出来有工作,而蒋成功磕磕巴巴半天说他要考军校。
“军校?”方文明上下打量他两眼,“小结巴,就你这营养不良的小身板考个啥军校,到时候你不得天天哭,我可告诉你军人很辛苦的。”
蒋成功说他就想读军校,以后当个大军官,这是他贫瘠认知里唯一认定只有当军官才不会被人欺负,就像沈力的父亲那样。
123/140 首页 上一页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