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上展示出了一种最大不超过14毫米淡水螺,常见于水田间。
刚刚还在担忧血吸虫神出鬼没的众人,尴尬地收回了过于夸张的反应。
“咳,原来是这些钉螺害人。”
刘备重新恢复了优雅端庄,命人前去灭螺。
顿了顿又补充:
“丞相日后也得注意休息,不可过度劳累。毕竟后人也说了,血吸虫病只是一个推测,还有另一重缘故是操劳过度。”
诸葛亮只能应是。
如今蜀汉欣欣向荣,他确实可以稍微休息一二,不像日后刘禅登基时那么殚精竭虑。
辰龙接着说:
【关于诸葛亮是如何感染血吸虫的,推测为“五月渡泸”时经泸水河感染。因为血吸虫病具有潜伏期,发作时间因人而异,且部分人员感染初期症状不明显。】
刘禅:…………
完了完了,《出师表》前不久相父才写好交给他,里头就提到了五月渡泸。
这岂不是说相父已经感染了?!
刘禅大哭:“相父!!!”
诸葛亮:…………
他还没死呢,不至于现在就开始哭丧。
诸葛亮哄道:
“微臣真的没有相关症状,应当是没有感染,这只是后人的推测罢了。”
诸葛亮觉得自己现在挺好的,还打算三月去北伐呢,一点事没有。
刘禅觉得他这是盲目乐观:
“焉知不是那血吸虫在您体内潜伏未曾发作?且天幕都说了,感染初期或许症状不明显!”
哭完刘禅就去找人问葡萄了:
“葡萄呢?葡萄传入中原了没有?相父可还有救?”
…………
诸葛亮哭笑不得,连忙安抚:
“葡萄早在武帝时期便已经传入中原了,陛下莫慌。”
刘禅松了口气,又问:
“那我蜀中可有葡萄栽种?”
当即有人回答:
“有的,蜀中正适合种植葡萄,陛下去岁还吃过呢!”
也是刘禅太过慌乱,才忘了这一茬。
诸葛亮还是觉得,比起血吸虫病,他操劳过度的可能性更高一些。但是此刻陛下根本听不进去,只想给他治病,那就随他去吧。
光有葡萄还不行,具体怎么治病天幕还没说,总不会直接吃葡萄就行吧?
正想着,辰龙说到了这里。
【葡萄是第一个经由丝绸之路传入的物种,张骞抵达的第一个国家大宛就有葡萄。当时大宛为了感谢张骞赠送的丝绸,便将葡萄种子赠与张骞。
普通酿酒时产生的酒石,可以与锑矿一起作为原料,制作应对血吸虫病的特效药。具体制作方法如下……
另外,还有一些中药药方对血吸虫病有一定的缓解作用,药方如下……】
【但请注意,血吸虫病晚期是几乎无法治好的,药物只能缓解症状,所以早发现早治疗。】
刘禅听到这句,立刻像得了圣旨,虽然他自己就是皇帝。
“相父你听,天幕都说要早治疗。朕先让人去熬药,您先喝两天。特效药等制好就立刻服用,万一真是感染了呢?”
刘禅觉得这件事上一万分地小心也不为过,相父绝对不能弃他而去。
诸葛亮已经放弃挣扎了,于是点头答应。
更何况对方说得也有道理,万一呢?万一就是感染了这个病症,拖到后期治不好了,岂非坏事?
【其他关于新物种的用途后续会在相关频道一次讲解,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丝绸之路沿途的重要物种。】
刘彻赶紧让人记录:
“就在世界地图上头标注。”
刚刚趁着主持人介绍葡萄和血吸虫病,刘彻已经让人把世界地图多临摹了几份。对照着地图标物产明显比单纯的文字记载要直观,就是有点费布帛。
没有纸就是这么不方便,只能用昂贵的布帛来绘制地图了。
天幕的讲解也是直接在世界地图上显示的,还挺方便。大家抬头一看,就发现丝绸之路沿途不同的国家境内出现各种图标和文字。
比如大宛,就是一串紫色的普通图案,旁边带“葡萄(蒲桃)”字样,因为当时葡萄的名称是括号里这个,方便众人对应。
天幕给出的丝绸之路并不是单纯的一条线,到了西边之后出现了分叉,有一条就进入了印度半岛。
印度半岛同样物产丰富,有棉花和甘蔗等作物。
有人发现,自己的手点在某个图标上,就会挑出一个小小的资料卡,介绍这个作物的作用。
例如棉花,就说它结出的棉球可以纺线织布。制作成轻薄柔软还吸汗的棉布,非常适合皮肤天生脆弱的平民使用。
毕竟平民用不起丝绸,但是棉布还是能咬咬牙买一匹的。
除此之外,棉球还能直接作为填充物塞进衣服夹层里,保暖效果远超木棉等物。
在棉花推广开来之前,很多百姓冬天只能用芦花团、木棉一类的填充物。但是这些东西保暖效果差不说,压扁后也不如棉花的回弹性好,只能凑合用。
很多庶民一身木棉冬衣穿许多年,衣服都扁扁的没什么保暖力了,却没钱更换,十分可怜。
棉花好歹用个十几年不成问题,扁了就晒晒太阳又会重新蓬松。不行就拆开来再弹一遍棉花,续航能力非常强。
刘彻看得眼睛都不够用了。
这个想要,那个也想要,朕都想要!
可恶啊,后世为什么有那么多好东西?明明是朕辛辛苦苦开辟的丝绸之路,好处都让后人享了!
刘彻再次记仇,这次不仅有李世民,还包括所有比他晚的皇帝,都要上他的记仇小本本。
此时此刻,大概只有始皇幸免于难。
108/533 首页 上一页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