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清晚这才理解为什么要带上耳塞闭上眼睛了,看不见听不到才能心无旁骛的朝前走。一旦与那个梦魇打上照面,是人都会怕。
谷丛隐稳住了心神,几个跨步便走近了石门里面。他睁开眼睛取下耳塞,然后走到了胡庸身边,低头恭敬的说道:“多谢老爷出言相救。”
胡庸抬手拍了拍谷丛隐的肩膀:“没事就好。”
苏清晚看着他,很想问他起初为什么会被拉入梦魇,但是看他站在胡庸身前一副不想搭理自己的样子,便也没有过去追问。
苏清晚感觉到手心的痛感越来越剧烈,便抬起了手打算仔细瞧瞧,免得拖久了不好处理。
谁知道等他把手打开时却发现自己手心竟然硬生生的咬掉了一块肉。
苏清晚手一抖,心里慌了起来。
一直看着他的阿安也看到了他手心的情况,赶紧一把握住他的手腕将嘴贴了上去。
温热的触感并没有让苏清晚手心的痛感降低,他想要挣脱,但是阿安的手中的力道加大了些。
“我涂点药就好了。”苏清晚说着依旧想要挣脱阿安的桎梏。
阿安置若罔闻,嘴用力的吸了几下然后吐出一口污血。“守门魇浑身是毒,如果不及时把毒吸出来过不了片刻你就会陷入梦魇无法自拔。”
胡庸听到这边的动静走了过来,看到苏清晚手心的伤时皱起了眉:“小心些。”说罢他对身后的人摆了摆手:“拿些抗生素给少爷。”
站在他身后的胡家兄弟麻利的拿出药和水递到苏清晚面前,阿安接了过来,喂给苏清晚吃下。
谷丛隐一直愣神站在原地,一双眼睛在苏清晚和阿安身上流转,并未靠近。
苏清晚刚吃下药,就听到石门外传来几声嘶哑的痛呼,转头望去便看到原先在门外徘徊的几个男人如今紧闭着双眼,双膝跪地仰面朝着门里的几人。
他们原先涨红的脸色如今乌青一片,双唇发黑,胸膛没有任何起伏。就像是几具巧夺天工的石雕,栩栩如生又毫无生气。
胡庸往前踏了半步,面无表情的将跪在外面的几人仔细的看了半晌,然后深叹一口气:“走吧,出去的时候再将他们带出去。”
虽然知道下了墓肯定要死人,但是如今真真切切的看到死了人,苏清晚心里依旧很压抑。
早前的心里建树并不能消除他对生命消散的恐惧。
阿安注意到苏清晚情绪的变化,手中动作轻柔的给他包扎手心的伤口,一边小声安慰:“少爷不必感怀,我阿姆曾说过人死后并未消散与世界,只是去了另一个地方。”
虽然阿安宽慰人的措辞有些老掉牙的俗套,但是苏清晚心里还是感觉轻松了些。
想到竹简上记载,能平安走出这个地方的,没有几个。苏清晚沉着脸环顾四周,心里默数了一下,现在加上自己,还有15个人,接下来的路,还会有更多的人永远的留在途中...
--------------------
第20章 墓有宝贝
胡庸久居高位,在众人心里有不可撼动的地位。他寥寥数语就将一众兄弟心里的不安扫净。
“在墓里,最忌讳心生恐惧,接下来的路,你们要一往无前!”胡庸说着凌厉的目光在众人身上扫过,他们都知道那几人之所以不能跨过石门,就是因为心中有了惧,才被守门魇拉入梦魇,走不出来。
“是!”依旧是整齐划一的声音,比苏清晚看阅兵式时听到的口号还统一。
胡庸满意的点点头,然后对着苏清晚招手示意。
“爸,怎么了?”苏清晚走到胡庸跟前。
胡庸看向他缠着纱布的手,叮嘱道:“后面小心些。”语气很是担忧。
苏清晚嘿嘿一笑,“好嘞,爸不用担心我,我会照顾好自己的。”
胡庸看着苏清晚无奈的叹了口气:“也不知道这次带你来是好是坏。”
“自然是好的,这可是我第一遇到魇门,也算是涨了见识。”
胡庸闻言视线又落到石门外的早已没了生气的几人身上,脸色有些暗。
“走吧。”胡庸转身对着阿安和谷丛隐说道。
阿安跨步与谷丛隐并肩,走在人群前面开路。
苏清晚落后半步,看着谷丛隐的背影有些困惑,他好像从跨进石门开始就在无视自己。
众人往前再走了不过几分钟便被一堵石墙挡住。
石墙上一眼望去画着一副线条流畅、色彩艳丽的佛像图。神佛端坐在莲花座上,双眼微垂,俯瞰眼前的众人,身披袈裟,左手握石斧、又手持长钉耙,虽是佛身却依旧让人望而却步。
苏清晚在脑中想了几遍也找不出佛教中有哪个神佛是如此的造型。
仔细的打量,还能看到佛像身上布满凹凸不平的利器凿出来的痕迹。看来,这个石墙原本是一块巨石,被人打磨成了平坦石墙后又仔细的画上了这幅诡异的佛像,堵在这里防止外人进入墓穴。
从进入地道到现在短时间内就遇上了三道防线,里面藏着的宝贝肯定不止胡庸他们带出去的佛像。
“墙内,便是我们要找的地方。”胡庸的声音很沉。
“老爷,要准备炸药吗?”一个人走到胡庸身边问道。
苏清晚看了一眼便认出是先前炸守门兽的那个男人。
竹简里面并没有详细记录每个人的名字,所以苏清晚目前并不知道他叫什么。
“此门不可炸。”胡庸的神色沉寂如水,他朝着身前的谷丛隐叫到:“斯州,过来。”
背对众人的谷丛隐闻言转身靠近,依旧没有看向苏清晚,只是低眉顺眼的和胡庸交谈。
“老爷,怎么了?”
“你还记得我们当初去过的郑王墓吗?”胡庸问。
苏清晚心里一抖,斯州肯定记得,但是谷丛隐就不一定了。他盯着谷丛隐微颤的睫毛,看他面色如常的说:“记得。当时也有一面石墙,墙上画着一副美人扑蝶图。画面栩栩如生,色泽艳丽,与现在的这幅图除了出面不同,但是笔触画法大致相同。”
53/191 首页 上一页 51 52 53 54 55 5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