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不来一次,还挺不习惯的。
时柯心态崩着崩着就摆烂了。
只是赵毅回来核对茶馆账本的时候,时柯算了一笔账,结果让人目光呆滞。
“就,我的钱呢?”
赵毅看了一眼账本,也不由沉默,劝说他,“不如算了。”
他很是疑惑,时柯用这些道士在做什么,银子如流水一样花出去,但是没看到成果,像是无底洞一般吞钱,毫无半点反馈。
时柯摇头,不行,他花了几千两银子不能就这么算了!
火.药用途广泛,不管是战争还是建设,都少不了火.药的身影。
时柯甚至想直接把方子交出去让别人研究,但是不行。
他没有能力保证交出去之后,这些东西带来的是什么。
心烦之下,直接给自己放了一天的短假去秋游,地点是山脚下的田地和不远处的小瀑布。
代文墨和楚元竹对视一眼紧跟时柯步伐放假收拾收拾看庄子秋收去了。
遇上赵毅牵着一白一黄两只大狗过来,时柯眼睛都不知道往哪儿放。
他带着黑羽飞奔到两只狗勾面前,在不远处停下,“这两只叫什么?”
“黄色叫鹰隼,白色叫初雪。”赵毅介绍道。
时柯:“???”
什么东西,你重复一边黄色狗狗叫什么?
它叫来福旺财我都不会嫌弃它的!
“鹰隼。”赵毅重复一遍。
时柯:“……好的旺财,没问题的旺财。”
赵毅:“……”
假装没有看到赵毅欲言又止,时柯兴奋地牵着狗勾往地里走,“今天我那两亩地收获了,走,去看看有多少东西,初步估计一亩地大概有八.九石。”
赵毅:“?”
刚追上来的代文墨和楚元竹:“……?”
什么东西一亩地八.九石?杂草吗?
第54章 亩产
时柯想了想这会儿的耕作水平, 略微保守地给出这个数字。
事实上,这一批品种属于口感不是很好,但是数量比较多的土豆。
放在蓝星, 一亩地能达到七八千斤,当然,那是科学种植的水平。
现在还是人力种植的阶段,肥料都没有很科学地划分出来。
只是品种原因, 导致产量上升。
所以时柯还是略微保守地估计一下。
谁知道赵毅一下拉住时柯,脸色一沉,肃声道, “慎言!”
在经历水灾和雪灾之后, 大燕粮食短缺到一定地步。
江南的粮仓不是那么容易恢复的, 特别是人口短缺导致田地无人种植,良田荒芜,杂草丛生。
可以这么说, 大燕尚且处在饥荒之年。
因着这是京都,影响不是很大。
但从各地传来的消息可以窥得,今年并非是个好年。
若在此时,传出去有种粮食亩产□□石, 疯狂的情况可想而知。
时柯拍了拍赵毅手腕, 示意他放松点,抓得他手腕疼。
“有代价的。”
并不是说今年丰收明年还能丰收,而且这东西的病虫害他还没弄清楚,第一年种成什么样子, 他只能给出一个大致数据。
跟上来的代文墨和楚元竹听到这句话心放下一半, 但还是比较好奇, 到底是什么东西能达到这种地步。
时柯带他们去收获现场, 不知是气候还是别的原因,说实话,今年的收获期事实上是比较晚的。
正常来讲,三月份种植的土豆,七八月份就可以收获,但是种地小能手林卫判断八月份还不是最好的收获季节,等到九月才行。
田地上热火朝天,一波人在休息,一波人在地里运输,还有一波人在称重。
休息的人见到四人三狗,激动的神情不免一僵,本来一只狗就够他们适应的,没想到剩下两只狗也来了!!!
负责记录的林卫眼中已经没有狗勾的存在,他一个箭步冲到时柯面前,口中重复一句话,“老爷,半亩地的产出大约五石!!!”
说出这个数字,林卫心口一阵激动。
五石!半亩地产出!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一亩地不出意外,就是十石的产出!
这时候北方的种植作物还以小麦为主,小部分人家会种植黄豆和谷子。
一亩地的产出不到两石已经是上等良田,更多情况下也就是一百八十斤顶天了。
下等田产出大约在四五斗之数,也就是四五十斤左右。中等田地产出大约一石,也就是一百斤左右。
现在,他们面前的中等田,也就是能出一百斤的地方,亩产近乎于一千斤。
这……这……林卫激动到眼眶通红,话都说不清晰。
这个数字如同当头棒喝砸到代文墨和楚元竹身上,两人眼冒金星,怀疑自己还在做梦。
十石,这是什么概念???
是他们做梦都不敢想象的数量!
不等时柯说话,赵毅率先拿过小册子,将两只狗勾的绳子扔给时柯,找到林卫所说的记录。
一颗植株大约是多少斤,一畦又是多少产量,上面写的明明白白,现在到了第五畦,余下的还在等林卫继续往下写。
旁边挤过来一个脑袋,明显是时柯。
在这种情况下,代文墨和楚元竹还记得要离赵千户远些,时柯根本没这个顾虑。
他靠着赵毅的手臂指指点点,“亩产有点低,今年肥料不太行,回头得麻烦玄风道长搞点肥料和农药。”
肥料和农药说白了属于化学和生物学科,玄风道长,勉强算专业对口吧。
就是玄风道长可能不太接受这件事,不过没关系,除了玄风道长还有四个徒弟,想来他们不介意学别的东西。
92/242 首页 上一页 90 91 92 93 94 9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