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说两个孩子看上的,那根本就不用他来掏钱,因为每个月这两个孩子,都有着自己的月例银子。
虽然不多,完全不够他们平常的生活用度,但本来这月例也就是个零花钱,是培养他们取舍和理财的能力,倒是也不用太多。
因为知道想要买东西,是要自己付钱的,所以两个孩子,虽然对于街上小摊卖的东西都很感兴趣。
但也不过是凑上去看看,并没有真的去买,只有遇到他们真正想要,而且觉得自己是真的喜欢的东西时,他们才会咬牙下手,那模样还显得有些心疼。
对此,陈世美没什么感觉,毕竟孩子虽然小,但也不能给他们,想要什么就都能得到的错觉,在金钱上的自由,更是不能够放任。
毕竟要是以后,他们没有能力赚到钱的话,那大手大脚习惯了,以后根本就没法生活,他总不能养两孩子一辈子。
不过他虽然觉得没什么,但显然,秦香莲在后面看得就很是心疼。
虽然说原本她在家的时候,对于两个孩子的教育要更加的严格,但或许人就是这样,离得远了,对孩子反而更加的疼爱和不忍。
好在她虽然觉得心疼,但并没有插手陈世美做法的意思,毕竟她也知道,过度的溺爱孩子不是一件好事。
因为知道离开富春县之后,秦香莲想要再见孩子,那就很难了,所以陈世美并没有急着回家。
而是带着两个孩子逛了好几圈之后,才拉着吃了一串糖葫芦,手中又拿着一个小风车的两孩子回去。
至于秦香莲,那依依不舍的,直跟到县衙门口,怕被人发现后,才远远的停下,站在角落里,看着陈世美他们进了家门。
而在领着两个孩子进门之后,陈世美也没忘了,隐晦的冲着秦香莲点了点头,让对方不用担心。
再带着孩子见完了秦香莲后,那时间过得好像就更快了一些,几乎是眨眼之间,一个多月的功夫就过去了。
而那被派来赴任的新县令,也终于算是赶到了,这位也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县令,据说是刚刚考上进士的。
会被分到陈州的富春县,倒不是因为得罪了什么人,而是因为家中有关系,知道富春县现在被陈世美弄得不错。
只要他稍微认真一些,继续这样做下去,那到时候绩效考核,很容易就能得个优,所以特意的找关系安排到了这里。
对此,陈世美倒是也没什么抵触情绪,毕竟这摘桃子的行为,不管在哪里那都是有的,抵触也没有用。
更何况,相比于直接将桃子摘走的不要脸行为,对方还算是比较仁义的,对于陈世美被调任知府一事上,还帮了些忙。
虽然只是多说了几句话,并没有真的用什么力,但有这么个态度在,总是能让人舒服一些。
第87章 87
陈世美与新来的县令交接完公务之后, 并没有再在这里耽搁,而是直接便准备上路了,他不是一个喜欢高调的人。
所以即便是高升, 有着不少的乡绅想要为他践行, 他也都拒绝了,对外的行程也从未透露过,悄悄的在天亮的时候,便打算带着一家人离开。
可让陈世美没想到的是,他虽然没有想过让任何人送, 但县令要调任的消息, 早就已经在百姓之中传开了,而他虽然没有透露行程。
但起再早去赶路,终究也是比不得那些起早贪黑赶生活的百姓, 更别说, 他要走终究也是要等到开城门的时候。
而那个时候, 其实大多数的百姓, 那些生活贫苦的,已经起来为了生活而奔波了。
这也就导致,当陈世美门口的马车已经装完了行礼,他们要往城门口赶的时候,城里那些得到消息的百姓, 已经乌压压的站在了府门之外。
与陈世美刚来的时候相比, 三年的时间,这里百姓们的生活,已经是好了非常多了, 但毕竟底子太差, 而时间也仍旧是短了一些。
这些百姓仍旧是面有菜色, 衣服上也是难免还有补丁,好在总算是能够吃上饭,不会再有一时天公不济,就会饿死的风险。
说到底,陈世美虽然有着先进的知识,但他到底也是需要历练的,这三年的历练,让他的能力提升了一大截。
若是这个时候的他,刚刚来到这里,他会有信心,能把这里变得更好,可对于三年前的他来说,这三年能做到这些,已经是尽了他最大的努力。
不过虽然心中留有遗憾,但对于富春县的百姓来说,他们却是无比的知足,这一点从他们那充满感激尊敬的眼神中便能够看出来。
这些百姓都是淳朴的很,他们对于陈世美的感激,无法用言语描述,也不会说什么好听的话,就只能带上自家觉得最好的东西。
什么鸡蛋,什么自己种的蔬菜,还有一些酒水之类的,这些东西别看不怎么值钱,但对于这些百姓来说,却是他们就连过年,也不会舍得吃的。
若是平日,这些东西,陈世美是绝对不会收的,他身为县令,本身有着朝廷的俸禄,再加上他也懂得一些赚钱的法子。
虽然不能说是多么有钱,但绝对是吃穿不愁的,既如此,何苦去要这些百姓从嘴边舍下的东西。
而这些百姓,被拒过多次,也都知道了陈世美的习惯,所以渐渐的,他们也不会说往府衙去送了。
不过今日,陈世美已经要离开富春县了,这些百姓便都忍不住了,他们除了制作了一把万民伞,也是极为期盼这位改变了他们生活的大恩人,能够收下他们的一点心意。
哪怕这点心意,其实根本表达不了他们心中的那份深深的感激。
而感受到了这份情感,这一次,陈世美也没有再推脱,但他也没有全要,只是简单的象征性的取了一点,其他的便又让他们拿回去了。
对于这些百姓们的说法,那自然是东西太多,拿着上路也不方便,至于实际上,那自然是他不忍心。
古代的百姓到底有多穷,以前的他不是很轻松,但这三年,已经让他深刻的了解到了。
那一家人只有一件衣裳,姐妹两人只有一双鞋可以穿的事情,从来不只是那书上的故事,而是这富春县百姓的常态。
也就是这三年来,他努力辛苦的发展经济,才让大多数的百姓,脱离了那样的困境。
144/150 首页 上一页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