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我把过气综艺做成了扶贫专线(近代现代)——兰拓

时间:2023-05-29 09:08:11  作者:兰拓
  现在好了,有了这个直播间,哪怕他们一辈子无儿无女,至少等他们老了躺在床上不能动弹的时候,会有人替他们行使监督权,让养老院的护工们不敢轻贱他们。
  只是,问题来了,会有人愿意做这种“互联网义工”吗?
  “我愿意!”会议室里,卫昇的助理小白,第一个举起了手。
  作为老板身边的小透明,小白一直坚守着“多做事少哔哔”的职业准则,卫昇也比较信任他,小白就一路从艺人助理,升级成了现在的董事长特助。
  但依然很低调,整日跟在卫总身后,仿佛一只透明的水母。
  这还是小白第一次在公开场合抢在BOSS前面表态。
  被众人盯着,小白有点紧张,但很快就理直气壮起来:
  “以后我肯定也要和卫总一起住松林康养中心的,我觉得,我们可以成立这样一个民间慈善组织,不需要大家捐款,只要每天分出一点时间,大家轮流在直播间值班,帮忙替那些无儿无女、或者儿女不顶用的老人,监督养老院的护工们就行了。”
  “我觉得这种事情不能只靠大家自觉,最好是有个组织啥的,现在我帮其他老人监督养老院,以后别人就会帮我监督养老院了,卫总您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卫昇没想到小白居然对养老话题这么关心,但下一秒,会议室里的90后、00后们纷纷举手,为小白应援了。
  “我愿意!”
  “我也愿意!”
  “子女不一定24小时都盯着我,我还是比较相信热心网友。”
  “就是!之前救护国宝大熊猫的时候,我还在直播间通宵蹲守呢。”
  “我也觉得还是网友靠谱点,小白说得对,咱们干脆搞个慈善机构,倒也不能说不让捐款,有心支持这个活动,但是自己太忙没时间的,也可以向这个机构捐款,由机构雇人来直播间值班嘛。”说这话的,是卫昇手下的一个高管。
  看得出来,他是自己实在没时间,打算氪金支持这项特殊的养老慈善事业了。
  卫昇不禁黑线:“诸位!你们都对自己的子女,这么没信心的吗?”
  刚才那位吵吵着要氪金的高管哈哈大笑:“卫总,瞧您这话说的,我给我爸妈做了快四十年儿子,儿女能不能靠得住,我心里没数吗?”
  “孝顺”这个词,在现代社会,实在是个玄妙的东西。
  子女有出息能挣钱吧,确实能给父母提供更优渥的晚年生活,但这样的子女一般都是工作狂,甭管是在体制内混到了一定位置,还是在体制外自己创业当老板,总之没一个清闲的。
  指望这样的子女陪在父母身边,盯着保姆或者护工,那基本不可能。
  哪怕是家里或者病房装了监控摄像头,也不可能24小时都盯着。
  子女要是没出息,一大把年纪了,挣的钱连自己的小家庭都养不起,父母就更别想指望了。
  毕竟儿女们自己的生活就够艰难的了,有些除了本职工作之外,下班了还得再去找一份兼职,才能勉强养活自己的小家庭。
  而这些子女能给予父母的,也只有一点点钱,和一点点关心了。
  不是他们不孝顺,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们也想给父母更好的物质生活,也想把父母接到身边来照顾,这不是没条件吗?
  所以说,真不能怪现在的90后、00后们,年纪轻轻就开始谋划自己的养老问题。
  谁让大环境就是这样呢。
  这还是卫昇当BOSS以来,第一次被下属们催促着做一件事情。
  这也是寇丹心成为记者之后,采访过的功能最奇葩的一个慈善机构。
  别的慈善机构要钱,卫昇创办的慈善机构,要的全踏马是闲的蛋疼的吃瓜群众!
  要不是闲得慌,谁有那个时间蹲在一个冷门直播间里,帮一个孤寡老人盯着护工呀?!
 
 
第381章 
  寇丹心现在都快变成卫总的脑残粉了。
  原因很简单:她那个“一身反骨”的妹子,全家人都拿她没办法,居然在卫昇这里改造成功了!
  寇丹心这辈子最后悔的事情,就是当年没有坚定地和爸妈站在同一条战线上,坚决反对妹妹去泡菜国当练习生。
  不是说练习生不好,术业有专攻,在“造星”这件事情上,人家泡菜国就是比内娱专业,妹妹既然想走这条路,那当然是要选择一个高起点。
  可让她没想到的是,寇丹青去了一趟泡菜国,一整个就是被深度洗脑的状态,好像这个世界上除了明星艺人之外,就找不到第二个能让她奋斗的职业了。
  卫总可不会惯着这样的小可爱。
  本来按照节目规则,寇丹青应该在第一轮就被淘汰出局的。但不得不说,这丫头是真的命好,居然在即将被淘汰的最后关口,幸运地赚到了一大笔钱。
  童年时期在国内少年宫学习的一项才艺,让差点被淘汰的寇丹青,触底反弹。
  她居然会拉二胡!而且拉的还非常不错。
  东岗镇大集开业之后,除了卖小吃的之外,也有很多本地的“民间艺术家”们过来摆摊卖艺。
  这天,摆摊拉二胡的陈老伯感冒发烧,他自己倒是没觉得一点小感冒能耽误他开工,还跟往常一样过来摆摊。
  结果在门口,被工作人员拦下了。
  “老爷子,咱们大集有防疫要求呀,体温高于39度、有流感症状的,不能进去哦。要不您老人家还是等感冒好了再来吧?”
  陈老伯当时就急了。
  他着急不是为了想赚钱,而是因为他已经有了“粉丝”——好多来赶集的年轻人,都爱听他拉二胡,还给他打赏,各种彩虹屁吹得花样百出,极大地满足了陈老伯这位“民间老艺术家”的虚荣心。
  陈老伯并不缺钱,他和爱人都是小学退休老师,俩人每个月的退休金加起来有一万多块钱,在农村根本就花不完。他坚持带病上岗,也是因为不想让“粉丝们”白跑一趟。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