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点点头,轻声道:“嗯,刚刚父王派人来过,为他赐名风渊。”
风煦微笑着说道:“渊儿,好名字。”他低头对着怀中的孩子道:“渊儿,爹以后想拴住你娘,可要靠你啦。”
风华白了风煦一眼,他没有责怪风煦,却是轻轻地笑了一声。
风煦把这孩子的小手小脚都打量了一番,这孩子,他越看越喜欢。可是,没过多久,风煦就感觉到一丝不对劲。他摸到这孩子的右手腕,好像有什么东西凸起来。风煦抬起风渊的右手腕仔细一看,他惊讶地发现,风渊的右手腕上,竟有一个倒置的三角。这孩子,竟然跟风华一样,也是个缬人!
“哥哥,这孩子...?”风煦瞪大眼睛,满脸震惊的看着风华。
风华平静地回应道:“你看到他的手腕了,对吧?”
风煦点头说:“是啊,渊儿是缬人!”
风华轻轻叹了口气,低声道:“我原以为我缬人的血统来自萧家,可现在看来,这血统应该是来自风家。风煦,你我是亲兄弟,血脉相近,这使得我们的孩子成为缬人的概率大大提升了。”
风煦用手指轻轻滑过风渊白嫩的脸蛋,他柔声对风渊说道:“渊儿,你听到了吗?你跟你娘是一样的。”
安抚好风渊后,风煦抬起头,原本宠溺温柔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可怕,他的瞳孔中闪着寒光,带着难以掩饰的怒火和杀意。风煦对着风华道:“对了哥哥,让你大出血的药,是谁给你吃的?你行事一向小心谨慎,来路不明的东西,你是绝对不会吃的。”
房间里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赵涵捏紧拳头,心跳得很快。
风华深深地看了赵涵一眼,他转头对风煦道:“风煦,你先出去,我有话要跟赵涵单独说。”
风煦双眼冒火,他紧紧盯着赵涵,咬牙切齿道:“是他吗?是赵涵给你下的药,对不对?”
风华深吸了一口气,再次对着风煦重复道:“你出去。”
风煦撇撇嘴,他不想离开,但是风华要他走,他只能走。风煦不甘心地看了风华一眼,抱着孩子,出了房间。
确认风煦走远了,风华才缓缓抬起眼睛,凝视着赵涵。
"你那壶茶,纪闵已经倒掉了。" 风华的声音很平淡,就像是平静的湖水,却隐隐透着一股寒意。
赵涵的喉咙有些干涩,他知道,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是自己。赵涵吸吸鼻子,哽咽着道:“风华,对不起......我只是太怕你被风煦抢走,我没想到那药会把你害成这样!”
风华没有接赵涵的话茬,他只是静静地凝视着赵涵,过了好久,他才继续道:“那个瀚厨,我已经派人杀了。”
赵涵惊愕地看着风华:“他,他只是帮我做事,他没做错什么。”
风华眯起眼,冷冷地说道:"瀚厨下药谋害太子,不料事情败露,瀚厨自知罪孽深重,服毒自尽了。我这样的处理,你没意见吧。”赵涵给太子下药,这是要杀头的大罪,风华为了给赵涵脱罪,只能把罪过全都推到瀚厨身上,让他成为替罪羊。
赵涵垂下眼睛,低声答道:“没意见..”风华这哪里是在征求他的意见,这分明是在通知。
风华沉声继续道:“你从瀚国带回来那个管家,我已经把他赶出东宫了。你屋里那些宫女,我也换了一批。”
赵涵的心猛地一缩,那管家是他用了很多年的,可以说是他的心腹。他屋里那些宫女,也是他用惯了的人。赵涵支支吾吾地说:“换了他们...我..我不习惯。”
风华淡漠地回道:“你放心,我换给你的人,都是我最信得过的。他们干起活来手脚利索得很。”
赵涵的心凉透了,他知道风华这么做的用意。风华把他身边的宫女全部换掉,这分明是安插了眼线监视他。风华现在对付他的手段,竟然跟当年对付瀚王的一模一样。
赵涵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他和风华的感情,好像有点回不去了。他低垂着头,垂下的刘海遮住了眼睛。赵涵沉默了许久,终于小声答道:“好....”
第六十八章
三年的时光,如白驹过隙。一眨眼,三年过去了。戎王卧床不起,他与疾病抗争了整整三年,终于,他扛不住了。
大半夜的时候,昏迷不醒的戎王突然清醒了过来,他觉得自己异常精神,好像是回光返照。戎王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他派了暗卫,去传唤风华风煦。
两兄弟收到消息,匆匆赶到戎王宫。病榻之上,戎王面容憔悴,曾经锐利的双眼已经涣散无神。风华和风煦齐齐跪倒在戎王床前,等待戎王发话。
“华儿。”戎王的声音很低沉。
风华眼眶微红,他低声回应道:“父王,您请说。”
戎王费力地吸了吸气,挤出一个慈祥的微笑:"华儿,戎国交给你了。”
风华重重地点了点头,沉声道:“不会让父王失望的。”戎王这句话,不是嘱托,而是遗言。
戎王继续道:“华儿,你宫里那个赵涵,你怎么处理?我都听人说了,他差点害你丢掉了性命。”
风华眼中掠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他轻轻垂下了眼帘,思考了许久后,风华慢慢地对戎王说:“父王...请...再原谅他一次,他这几年,都没有再惹事了。”
听到风华的回答,戎王被气得重重地咳嗽了几声。戎王扶了扶胸口,对着风华道:“好吧好吧,若是他不再惹事,可以留他。但是,若是他又动了复瀚心思,怎么办!”
风华沉默了许久,终于,他闭上眼睛,沉沉道:“若是...他还想复国...我就把他送回瀚郡,从此,老死不相往来!”
戎王点点头道:“好,这可是你说的。”说罢,戎王转头对着风煦道:“煦儿,你哥哥说的话,你听到了吗?”
这还是戎王第一次称风煦为“煦儿”,风煦有些受宠若惊,他对着戎王点头道:“儿臣听到了。”
戎王对着风煦嘱咐道:“煦儿,将来若是那赵涵又动了复国的心思,你可要提醒你哥哥,把那赵涵送走!”
把赵涵送走,这正和了风煦的心意,风煦伸出手环住了风华的腰,微笑着对戎王道:“父王放心,煦儿会密切留意赵涵的动向,不会让他伤害哥哥的。”
风华并没有挣脱风煦,他任由风煦搂着。风华风煦两人此刻不像是一对兄弟,倒像是一对夫妻。
戎王吃力地吸了一口气,他定定地看着风煦,向风煦确认最后一件事情:“煦儿,风渊是你的儿子吗?”
风煦点头道:“是。”
想到风渊,戎王欣慰的笑了笑。他原本认为,风渊是乱伦出来的孩子,身体可能会不好。可是,风渊身体健康,而且异常聪慧,甚至可以媲美当年的风华。在风华的三个子女中,戎王最喜欢的,就是风渊。戎王沉声对着风煦道:“煦儿,保护好风渊,保护好你哥哥。”
风煦重重地点了点头,他紧紧攥住风华的手,像是在对风华承诺。
戎王用他那双越来越空洞的眼睛看向窗外,看向他恋恋不舍的戎国。最终,戎王长叹一声道:“戎国,要靠你们...”
说完这最后一句话,戎王眼中的光芒逐渐暗淡下去,他握紧床沿的手,终于松垮地垂了下来。一代英主,就这样走完了他的一生。
风华冲到床前,他颤抖着抓起戎王的手腕,嘶哑地喊道:“父王!”戎王生前非常宠爱风华,戎王这一走,最难过的,就是风华了。
风煦抹了抹红润的眼眶,他将风华拉入怀中,紧紧抱住。风煦的嘴唇紧贴在风华耳边,他轻声安慰风华道:“哥,父王已经走了。”
风华只觉得胸口发闷,他缓缓闭上眼睛,依偎在风煦怀中。从现在开始,戎国的重担,真正落到他头上了。
------------------------------------
为戎王守孝后,风华继位成为戎王。春去冬来,又是一年过去了。
这一年里,风华调整政策,稳定民心。很快,风华就成了戎人心中公认的明主。风华对太子妃本就没有感情,他们两人也没有发生过什么关系。戎王过世后,风华就将太子妃遣返,并且允许他出仕,允许他再婚。
戎王宫里有一处寝宫,名为玉鸾宫。这玉鸾宫,是历代王后所居住的寝宫。风华没有王后,但是风华却安排赵涵入住玉鸾宫。大家都明白风华这样做的用意:赵涵虽然没有戎王后的名分,却是实际上的戎王后。
玉鸾宫内,赵涵坐在红木桌前,监督风泽读书。
风泽一向调皮捣蛋,对书本没什么兴趣。他手撑着头,眼睛时不时瞟向窗外,满脸的不耐烦。才读了两页,风泽就丢下课本,对着赵涵道:“爹爹,我不想读了,我想出去玩。”
赵涵拧眉道:“你才看了几页就不看了?你这样子,哪像个长子啊?”
风泽翻了个白眼,嘟哝道:“我就是看不进去嘛。”
赵涵有些失望,风泽都七岁了,还是那么不听话,根本比不上聪明好学的风渊,再这样下去,太子之位,可能会被风渊抢走的。想到风渊,赵涵问道风泽:“今天先生又夸风渊了吧?”
风泽冷哼一声,不屑道:“是啊,弟弟就爱讨好人,先生总是偏心他。”
赵涵恨铁不成钢,他无奈地摇摇头道:“你看看你,风头全让弟弟抢去了。你这不求上进的样子,真不知道像谁!”
风泽挑眉道:“我当然是像爹爹你啊。”
听到这句昏话,赵涵气得站了起来。他对着风泽怒斥道:“你说什么?”
风泽双手抱胸,继续顶嘴道:“爹爹,你别装了。我都听那些宫人说了,你嫁给我父王之前,就是一直被家里人宠着,什么都不学什么都不做的。”
赵涵火冒三丈,他抄起课本,猛地拍了一下风泽的头。赵涵生气地骂道:“你这不成器的东西,你看看人家风渊,比你懂事多了!”
风泽捂着头,撇撇嘴道:“弟弟是父王亲手带大的,当然像父王啦。爹,你要怪就怪你自己,我可是你养大的!”说罢,风泽撅起小嘴,对着赵涵道:“不和你一般见识,我去玩儿了。”
赵涵还想继续训斥风泽,风泽却已经一溜烟跑了。
看着风泽的背影,赵涵气不打一处来,这孩子嘴又倔,又不听话,真担心他将来斗不过风渊。
就在赵涵陷入沉思的时候,风华悄悄地从背后靠近赵涵。他伸出双臂,从背后环住了赵涵。
风华将唇贴在赵涵耳边,他带着些许笑意,柔声问道:“涵,你生什么气呢?”
赵涵听到风华的声音,连忙回过头,靠在风华怀里,气鼓鼓地道:“我在气泽儿!这孩子,真是太难教了!”
风华轻笑了一声,他将赵涵整个拉过来,使得赵涵完全靠在自己怀中。四年过去了,赵涵已经从少年变成了青年。可他的个子依旧没长,还是比风华矮一大截。风华低头,轻轻在赵涵额头上吻了一下。
风华安慰赵涵道:“孩子小时候都是很贪玩的,长大了就好了。风煦小时候也不爱读书,他长大了以后....他...”说到这里,风华编不下去了。风煦小时候贪玩,长大以后,还是不学无术。风华尴尬地轻咳了一声,改口道:“每个孩子的发展方向不同,或许泽儿就是不爱读书,喜欢舞刀弄枪。”
赵涵咬了咬下唇,叹了口气道:“风华,你能不能亲自教导泽儿,就像你每天亲自教导渊儿那样。”
风华听出赵涵这句话里有责备的意思。赵涵在责备他不够关心风泽,责备他眼里只有风渊。风华的眼神有些复杂,他拍了拍赵涵的背,解释道:“涵,你是在责怪我偏心吗?渊儿的亲爹不在戎王宫里,我只能亲手带他,我总不能让风煦住进戎王宫吧。”
赵涵撇撇嘴,轻哼一声道:“风煦当然不能住进戎王宫。”他绝不允许风煦住进戎王宫,跟他抢风华。
风华神秘地笑了笑,对着赵涵道:“对了,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
赵涵漫不经心地道:“什么好消息?”风泽和风渊的差距如此之大,他哪还有心情听什么好消息。
风华微笑道:“丞相过世了。”
“哦。”赵涵随口应了一声:“这算什么好消息?”
风华深情地盯着赵涵的脸蛋,解释道:“忠心耿耿的丞相走了,这对戎国来说,是个坏消息。可对你来说,却是个好消息。”
赵涵疑惑道:“哦?为什么?”
风华宠溺地笑了笑:“他走了,我决定,立你为戎王后。”丞相是戎王的托孤大臣,又是朝中最有影响力的老臣,他是最反对赵涵成为戎王后的人。他死了,风华才能力排众议,立赵涵为戎王后。
听到这句话,赵涵的双眼瞬间涌起了泪光,他的胸膛猛烈地上下抽动。赵涵激动不已,口中喃喃重复着:“戎王后,戎王后....”他终于等到这一天了,他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和风华在一起了。
--------------------
先给白月光升个官,作完最后一次死送走了
第六十九章
一个月后,风华如期为赵涵举办封后大典。大典那天,大殿里金光灿灿,长长的红毯从戎王宫的大门一直铺到了王座。满朝文武悉数到场,庆贺这场盛殿。然而,群臣脸上的表情五花八门,没有几个是真正高兴的。
在大臣们心目中,他们的大王风华原本是完美无缺的,可就是因为赵涵的出现,让他们的大王有了污点,有了流言蜚语。尤其是几个朝中元老,他们人脉广,消息灵通,这些人早就听说了赵涵害过风华好几次。他们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风华还愿意立一个害过他的人为王后。封后大典上,时不时传来群臣们交头接耳的声音,整个大典的气氛异常压抑。
风煦躲在大殿的一角,他双手抱胸,死死地盯着主位上的风华和赵涵。他好嫉妒,明明为风华分担政务的是他,默默保护风华的也是他。可凭什么,赵涵什么都没做,就能当上戎王后,而他,却被风华下令没有正事不得入戎王宫。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风华和赵涵身上,风渊趁着大家不注意,悄悄溜到风煦身边,他拉了拉风煦的衣角,用糯糯的声音道:“王叔。”
41/45 首页 上一页 39 40 41 42 43 4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