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我跟着少爷一起去书院的时候看到他了。”赵家的小儿子把这些日子程烨然在学院里发生了什么都说给了赵二姨听。
赵二姨听了之后眼睛都瞪圆了,“我的个乖乖,他竟然跟县令老爷认识呢?”
“千真万确,他亲口说的,而且我们书院不是谁都能进的,娘你想想,若是他不认识县令,怎么进去读书?”赵家小儿子看娘这样,问他,“你认得他们?”
“认得,怎么不认得,我是他二姨。”赵二姨想起前阵子发生的事恨不得抽自己两巴掌,没想到程烨然竟然是有大出息的人,当初是她有眼无珠了。
她恨不得回到程烨然刚搬来的那天,要是那天她不躲起来,帮着搬搬行李,给人家送点东西过去,说不定就熟悉起来了。
现在闹得,程家人对隔壁的刘大姐都比对她这个亲二姨要亲。
赵二姨后悔的直拍大腿,“事怎么就成这样了呢!”
……
第二天一早,他们早早就去了店里,把提前准备好的骨汤推着去了店里,桌椅板凳搬出去,把骨汤和鸡汤放在灶台上热着。
沈云棠看了一眼时辰,“吉时到了,可以开门了。”
程烨然去门外放了两挂鞭炮,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中,沈云棠扯下了招牌上的红布,面馆正式开业了!
第78章
面馆开门,最先到的是程烨然的同窗们。
同窗们经常听程烨然炫耀他家的夫郎厨艺好、性格好、长得漂亮。
厨艺好性格好他们相信,他们尝过沈云棠的豆沙包,还能开面馆,这厨艺和性格自然要好才能做到,可是长相漂亮他们表示怀疑。
这几位同窗大多都是山村里出来的,他们也都各自娶了妻子和夫郎,长相都很平凡,并且他们的妻子们在家要做农活,每天暴晒,皮肤黝黑又粗糙,不像县城里的哥儿女子们皮肤细腻体态好,就算长相平凡的人皮肤好也会显得更好看一些。
就算程烨然的夫郎长得好看,也就只是比普通人好看一点点,到不了惊艳的程度。
结果他们到了面馆的时候,看到的就是两位哥儿,一个赛一个的漂亮。
同窗们都看呆了,差点忘了礼数,好在扬诗名提醒他们,他们才端正了态度。
沈云棠走过来招呼他们坐下,还特意跟他们道谢,“平日里多亏了各位在书院里照顾我夫君。”
他说完还给大家行了个夫郎礼。
几位赶忙说不用谢,这是他们应该做的,“嫂子去忙吧,不用特意招待我们。”
沈云棠问了他们要吃什么,转身回去做面了。
等沈云棠一走,众人都羡慕嫉妒的看向了程烨然,“你是走什么运,竟然娶了这样一个好夫郎?”
“命中注定的缘分。”程烨然骄傲的鼻子差点翘到天上去,又忍不住把他和沈云棠相遇的经过讲了一遍,期间他还招呼了几位客人。
沈云棠喊他不用招呼客人了,先陪他的朋友们,等他的朋友们走了再忙。
很快元宝端着面过来,问他们:“你们谁要的骨汤面?谁要的鸡丝面?还有四碗素面是谁的?”
众人看到元宝之后又呆住了,被美貌惊得都忘记张嘴说话了。
他们平日里也不是这般没见过世面的人,不会盯着哪个好看的哥儿发呆,但是元宝和沈云棠都是那种天仙下凡的长相,不止是他们,经常有人看到元宝的脸,连自己姓什么都忘了,傻子一样的站在那里,魂都丢了。
扬诗名对这帮没出息的人无奈,客气的对元宝说:“放着吧,我们自己分。”
元宝把面一碗碗的放下,又端了小菜过来,“这是店里免费的小菜,还有新店开业,每位客人送一枚茶叶蛋,是我昨晚亲手做的,先到先得,送完为止,就今天有哦。”
堂哥特意交代的,一定要说这句话,不然他们肯定是不能要这个免费的茶叶蛋。
等元宝走了之后,赵宴林赶忙问程烨然,“这位是?你家的伙计?”
这也是其他人想问的,都巴巴的望着程烨然。
“这是我堂弟,”程烨然啧了一声,“你们都成亲了,知道是谁也没机会,不过扬兄倒是个没成亲的,可以介绍给扬兄。”
他本是开玩笑,可是扬诗名竟然没说话,一向严肃正直的他竟然默认了他的说法。
其他人也羡慕的看向了扬诗名,“真是郎才哥貌,你堂弟的美貌配上扬兄的才华,绝配,可惜我们成婚早,没有这个机会了。”
“扬兄虽然家贫,但是人品好,学识高,说不准明年就中状元了,你堂弟配他不亏。”赵宴林虽然也喜欢貌美的哥儿,但也就只是看看,他家里娶妻了,也不能让好友的堂弟给自己做小妾,于是当起了媒人。
程烨然见这个玩笑开大了,赶忙解释:“我堂弟其实是个男孩,过了年才十五岁,他特意装扮成哥儿,是有原有的。”
“男孩?你想拒绝也不要用这种借口。”赵宴林有些生气,觉得程烨然是不想把堂弟嫁给扬诗名,才特意说出这样的话。
虽然程烨然也不是什么富贵人家,读书还没有考上秀才,可凭借着元宝的那张脸,什么富贵人家找不到,就算给官老爷当个填房也是绰绰有余的。
扬诗名还未考试,未来会变成什么样还不清楚,赵宴林怀疑程烨然嫌贫爱富。
“不要为难别人,这件事不准再提了。”扬诗名制止赵宴林的话,还给程烨然道歉,“他说话一向如此,不是有意针对。”
“我说的是真的,他真的是男孩。”程烨然被误会有些急,之前他从不自证,都是发疯吵架解决问题,可那是面对讨厌的人,面对朋友还是有必要解释清楚。
“我们村也有个男孩打扮成女孩的样子,一只到十六岁才改成男子打扮,”一位同窗闻到他们三个之间的火药味,赶紧出来帮忙打圆场,“那个男孩从小多病,算命先生说阎王爷要收走他们家男孩的命,只要把他打扮成女孩,一直到十六岁,就能骗过阎王爷。”
“还有这样迷信的说法。”程烨然感叹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你家不是这种情况吗?”那人问。
“其实这事说来话长,堂弟平日里不在店里帮忙,他在卖香皂,刚来县城的时候香皂不好卖,他就想到这么个办法,我也跟他说过,这样骗人不好,等香皂的包装画好了,就不叫他装扮哥儿了。”
“原来这件事还有这样的缘故。”赵宴林立刻拱手,“是我错怪你了,我向你道歉。”
“没事,一般人确实也想不到这一点。”程烨然觉得赵宴林还挺痛快的,知道错了就立刻道歉。
“为了生活不得不妥协,他小小年纪,倒是叫人佩服。”扬诗名听说他是男孩,也歇了那种心思,反倒夸奖起元宝来。
程烨然听他们这样说,也松了口气,“怕你们觉得我们是骗子,以后疏远我了。”
“怎么会,这不就跟唱戏差不多,那些戏班子里的戏子也好多男扮女装,这怎么能叫骗人呢。”赵宴林说。
其他人也说没关系,反而是听到元宝是个男孩,可以更加坦荡的欣赏元宝的美貌了,刚才以为元宝是个哥儿,怕盯着看唐突了。
程烨然:“……”怎么感觉你们发现他是个男的更加兴奋了?
“你方才说的画包装,要画什么?”问他的同学叫周画,比程烨然年长两岁,程烨然管他叫周兄。
“想在包香皂的纸上面印一个堂弟的画像,画师已经找好了,就差将画拿过来找人印刷了。”程烨然说。
“这不是巧了嘛,周兄他们家就是搞印刷的。”赵宴林问他,“你找别人不如去周兄家里去做。”
“好啊,正愁不知道去哪里找,那就劳烦周兄了。”程烨然见过基本古代印刷的小人书,一般是黑白的,最多也就两三个颜色,红色绿色,印刷水平有限,而且一般都是家庭小作坊,要找好一些的印刷厂还得去大城市,找到了也不一定会专门为了他定做印刷版。
周画被他们说的不好意思了,连忙摆手:“我方才就是好奇才问了一嘴,没有想给自家招揽生意的意思。”
“我知道周兄没那个意思,咱们这也是缘分,不知道周兄家里忙不忙,我要专门定做一套印刷版。”
周画提起这个就面带愁容,他们家之前住在乡下,后来他来县城读书,全家人就一起搬到了县城里。
来的时候全家人想着反正有手艺,在乡下都饿不死,来县城里会赚的更多,可是来了之后才发现事情没有想的那么简单,这都一年时间了,生意很冷清,再这样下去家里人都要重新搬回去了。
周画将事情原本给程烨然讲了一遍,“我家主要是我爹和我大哥二哥一起做这个,平日里能印个书,带插图的也能印,手艺你不用担心,我家人吃亏就吃亏在嘴上,不会吆喝,知道的人少,生意也就少。”
“改日画好了之后,我带着去你家瞧瞧。”程烨然也不敢直接定下来,虽然都是熟人,但重点还是要看手艺。
两个人订好了日期,他们的面也吃的差不多了,几个人结了账,每个人还多给了十文钱,说是贺礼,庆祝他们家开业。
程烨然也收下了交给了沈云棠,沈云棠把他们每个人谁送了多少钱都记好了,以后对方有什么事准备回礼。
他们走了之后,县令中午带着夫人和孩子也过来吃饭了,也给他送了些钱,比同窗们多一些,给了二钱银子。
程烨然怀疑这是县城的规矩,就像是吃席要随礼一样。
陈县令把程烨然叫过来,问了他最近的功课。
程烨然一五一十答了,说入学考试没问题,他肯定能留下来。
陈县令考了他几个问题,他答得都不错,上次见面陈县令也问过他差不多的问题,可是上次却回答的磕磕绊绊,这次能对答如流,陈县令很满意,但还是很严肃的跟他说入学考试只是个开始,未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不能松懈。
一旁的食客都在观察陈县令和程烨然说话。
县令虽然穿的便装,但是很多人都认出来他了,其他桌吃饭的客人都战战兢兢,不敢吃饭了。
虽然县令让他们放松一些,不要拘谨,可其他人依旧不敢出声了,但是他们看到这家店的老板跟县令很熟悉,又开始猜测店主到底是什么人。
难道是县令家的亲戚?不然县令没理由来这种小店吃东西,他们对沈云棠和程烨然多了一丝敬畏,有歪心思的人也不敢做什么了。
等县令走了之后,店内的食客才敢放松吃面。
最开始许多人都是来看漂亮哥儿的,怀疑那夫郎就是想用美貌吸引食客过来,实则是中看不中用,但是尝了之后却改变了想法,面条有嚼劲,汤的口感也很丰富,就连桌上的小咸菜也可口,最重要的是好吃不贵,很多人吃了第一次就已经在想什么时候再来吃一次了,下次换个口味尝尝,或者带上家人或者跟朋友们一起,一人点一个口味,互相尝一尝对方的。
县令走了之后,又来了一批衙役,他们说是县令推荐他们来的,其实县令不仅仅推荐了这家面馆,还跟他们说没事可以多来这边转转,程烨然家的夫郎长得招人,之前就被城中的地痞无赖给盯上了,他们时常来这条街巡逻,能起到一些震慑作用。
衙役们最开始内心是不乐意的,来这边吃饭又不给报销,纯属是浪费钱。
可是到这边吃了面之后就改变主意了,这面算得上县城里数一数二的,跟望春楼的大厨做出来的面差不多档次了,可一碗面却只要十几文钱,有肉有面有菜,划算的很。
而且那夫郎也赏心悦目,过来吃碗面还能看到那么漂亮的哥儿,太划算了,跟不要钱似的,以后他们每顿饭都想来这边吃了。
……
第一天生意不错,除了沈云棠请来的,还卖了五十六碗面,中午卖了三十多碗,晚上卖了二十多碗。
一共赚了七百多文钱,去了成本也赚了五百文钱。
虽然劳累了一整天,他还是用绳子将一枚枚铜钱串在了一起。
程烨然在旁边读书,听着铜钱哗啦哗啦的声音,夹杂着沈云棠时不时的笑声,他的笑声比铜钱的声还要清脆。
其实沈云棠给程烨然准备了个书桌,放在外屋,他坐在书妆前数钱,关上一道门俩人互不打扰,可程烨然非得粘着他,还说书院里几十个人同时说话他都能读得下去书,家里一个夫郎说话,影响不了他。
几次下来,确实没见他影响,沈云棠也就随他去了。
平日里沈云棠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可今天程烨然却忍不住转头看沈云棠,“你这个小财迷,每次数钱笑的合不拢嘴。”
“赚钱嘛,当然开心啦,我准备把今天赚的钱存起来,当做一个纪念。”沈云棠说着还拿出一个钱袋子,从里面拿出了几串大大小小的铜钱。
每一串铜钱的数量都不同,他给程烨然看,“这串是第一天卖豆腐时候赚的,一共才十文钱,这串是第一次卖豆干时候赚的,多一些,但还是没有今天卖面赚的多。”
沈云棠将这些宝贝都收好,然后掰着指头畅享未来,“如果每天去掉成本都能赚五百文,十天就是五两银子,一个月就是十五两,不过也不一定每天都能来这么多人,就算一个月十两,去掉每年回家一个月,去除一些意外损失,一年也能赚一百两!”
沈云棠刚高兴了一下,又蔫了下去,“一百两是不是太少了些?”
“我刚穿越过来时,你跟我说普通人一家人一年花二两银子,现在你几天就能赚二两银子,还觉得少了?”程烨然感觉沈云棠的价值观正在一点点改变,最开始沈云棠能省钱绝不享受,能自己动手绝不花钱,他还挺心疼,怕把沈云棠给累坏了,现在越来越有钱,沈云棠也学会了享受,买些自己喜欢的东西回来用,他能慢慢转变也是一件好事。
“那个铺子一年租金都要三十八两银子,快到我年收入的一半了,万一以后生意不好,那就亏了,还不如买铺子,租出去,这样躺着一年也能赚几十两银子。”沈云棠觉得这样一算,生活就没奔头了,“为什么那么小的铺子却要这么贵,咱家院子这样大,也才不到十两一年。”
“跟大小没关系,跟客流量有关系,去偏远的地方十两银子能租个比咱家院子还大的院子,可没那边人少,一年连十两银子都赚不到。”程烨然看到他能立刻看出事情的本质很欣慰,不管什么时候都是开店不如当房东。
52/168 首页 上一页 50 51 52 53 54 5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