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得多奢侈,才会用黑色的玉石来做伞柄伞骨,而且还随手就将这么昂贵的伞送给一个只有一面之缘的人啊?
冉溪猜测,或许这是一种这个世界才有的新型材料,只是自己没见过,才会觉得稀奇而已。
小人鱼依然垂头注视着那把伞,还往前挪了挪,像是对这伞很有兴趣。
冉溪只当是小孩子看到了新鲜事物,便将那柄伞取了下来,递给小人鱼:“你是不是还没有用过雨伞?”
小人鱼以前生活在海底,水里当然不需要用雨伞。
来到陆地上以后,之前也没有遇到过下雨,自然也就没用过伞了。
小人鱼盯着伞的视线有些发直,似乎没有听到冉溪的问话。
冉溪也没在意,只道:“要试着打开看看吗?其实不难,伞尖朝外,按下开关,伞自然就弹开了。”
小人鱼点点头,摸索着解开了捆住伞的绳扣。
看着小人鱼的动作,冉溪想起蓝星那边一个古老的习俗,板着脸道:“对了,不要在屋子里打开雨伞哦——会长不高的。”
小人鱼眼睛都瞪大了些,慌忙放下伞比划着:真的?那我去院子里——
冉溪忍不住笑了:“逗你的。”
小人鱼嘴巴一瘪,气鼓鼓地抖开了这把比他整条鱼都要长出一截的伞。
“砰”的一声,骤然撑开的黑色大伞,将这只小小的人鱼遮挡得严严实实的。
小人鱼有些费劲地握着伞柄,手指摩挲着那雕着海浪花纹的伞柄,心跳得更快了。
这……这伞柄摸上去的感觉,为什么,好像很熟悉?又很怀念?
小人鱼垂着头,眼里布满了迷茫。
冉溪都看不见小人鱼了,不得不蹲下来,钻进伞下面,伸手摸了摸小人鱼的脑袋:“好啦,看过啦,知道雨伞是什么样的了。”
“现在,小朋友该去刷牙睡觉了。”
*
等小人鱼洗刷干净在小床上安安静静地躺好了,冉溪给他盖好被单,说了声晚安,便走到书桌前,准备打开笔记本算账。
结果小人鱼一下就从床上翻起来,鼓着小脸望着他,大眼睛里全是不乐意。
那意思,分明是在说:你怎么还要工作?
冉溪想了想,或许是这小家伙今天被这大雨吓着了,想让自己陪他躺着,便道:“那我先不工作了,你快睡吧。”
说完,他自己也半躺在床上,想着先闭目养会儿神好了。
然而他今天实在是太困了。
刚刚闭上眼,沉沉睡意便罩住了他。
冉溪的眼皮跳动了几下,实在挣扎不过,头就这么一点一点地往下垂,最后睡死了过去。
待他的呼吸声匀净之后,原本乖乖躺在小床上的小人鱼,慢慢睁开眼睛,悄无声息地溜下小床,费力地把靠在床头的冉溪往下拖了拖,让这人平躺在枕头上,还学着冉溪给自己盖被单的模样,将他盖盖好,再安安静静地从窗户翻了出去。
这个人类都累成这样了,像菜地里的那些琐事,就不要再让他操心了吧。
*
大雨之后的清晨,空气格外清新,温度也特别适宜赖床。
冉溪难得地睡到了上午九点。
迷迷糊糊地在床上又翻了个身,冉溪这才意识到:啊,昨天自己只是闭会儿眼,竟然就睡着了?
他揉揉眼睛,起身看了看旁边,忽的眉头一跳:小人鱼!
小人鱼没在床上。
这孩子,莫不是……又自己去菜地了?
想到这里,冉溪心里突然蹦出来一件事:
昨天这场雨,会不会把菜地给冲坏了,把爬藤架给砸垮了?
糟糕,要是小人鱼看见天天浇水施肥的菜地,变得一片狼藉,会很难过吧。
冉溪飞速套上衣服,快步向菜地跑去。
他心里,已经做好看见瓜果掉了一地、爬藤架东倒西歪,而小人鱼瘪着嘴巴想哭又要强忍着的准备了。
可跑近了一看,冉溪大大松了一口气:
地里的蔬菜依然整整齐齐,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喝饱了水,菜叶看上去比之前更有光泽。
竹木片搭成的爬藤架,依然稳稳当当地立在原地,上面挂着水灵灵的丝瓜黄瓜。
看起来果真如小何所说,昨天小镇的雨并不大,至少对菜地没什么影响。
最重要的是,小人鱼端坐在他最喜欢的“树桩宝座”上,尾巴一晃一晃的,表情闲适。
看着小人鱼怡然自得的模样,冉溪走过去摸摸他脑袋:“怎么起来了?海豚医师都说了,你现在需要多吃多睡才行。”
“还有,昨天下过雨,地里不需要浇水。”
小人鱼眼睛弯弯的,啪一下跳了起来,指了指树桩的根部,示意冉溪快看。
冉溪定睛一看,发现树桩下面,冒出了好几个白白的小蘑菇。
原来,这小家伙是一大早过来看蘑菇了啊,还看得这么高兴。
到底只是个小孩子呢。
小人鱼指着那几只蘑菇,眼里闪着光:这个,能吃吗?好吃吗?
冉溪笑着摇摇头:“外面的蘑菇不能随便吃的,很可能有毒。”
小人鱼顿时有点儿蔫蔫的。
冉溪摸摸他的脑袋:“虽然蘑菇不能吃,但我可以给你做好吃的手抓饼,卷着里脊肉的那种。”
“走吧,吃早饭去。”
*
知道现在小人鱼的食量惊人,冉溪一口气做了整整十张手抓饼卷肉。
其中有八张是里脊肉卷饼。
自制的手抓饼,刷着薄薄一层辣酱,让人食欲大开;饼里面裹着刚刚炸出锅的里脊肉,炸成焦糖色的厚厚肉片提前用调味汁腌入味儿了,肉感十足;和里脊肉搭配着的生菜叶,是早上从地里新鲜摘出来的,水灵灵绿生生,咬下去只觉得满口清爽。这样的里脊肉卷饼,口感厚实,香而不腻,配上海牛奶,就是一顿完美的早餐。
只不过,这八张卷饼都是特地给小人鱼准备的。
冉溪和小何吃的卷饼,卷的都是普普通通的鱼肉肠,只不过冉溪的额外抹了一点辣椒酱而已。
冉溪一边吃,一边跟小何说起了向工作人员们推销海角镇,劝他们来镇上旅游的事。
当冉溪说起,大家基本都婉拒了“来海角镇看一看”这个邀请时,小何顿时有些无精打采的:“哎。是这样的啦。”
“城里的人一说起我们海角镇,就说这个地方穷,荒凉,偏僻,没有人……”
“不光没有人来旅游,就连我们刚去城里卖鱼的时候,都遇到有人取笑我们,说我们那个穷乡僻壤,也就只能卖点儿这种不值钱的海鱼了……”
说到这里,小何竟然罕见地放下了手里的卷饼,眼睛都发红了,显然是想到了一些很不愉快的场景。
冉溪暗暗叹口气,伸手拍了拍这只小河狸的肩膀。
他并没有多说什么或者多问什么。
毕竟现在的自己,还不能推翻“海角镇是个穷乡僻壤”的事实。在这个前提之下,说什么都只会显得苍白无力。
此时,坐在小何对面的小人鱼,也停下动作,看了看小何,又偷偷瞄了眼冉溪,皱起小眉头像是在思考着什么。
待小何缓下来一些,有心情继续啃卷饼了,冉溪才继续道:“我昨天一直在想,这个镇子究竟还能有些什么特殊的,能吸引人的地方。”
只有海景是不够的,只有蔬菜肯定也是不够的。
“这样,阿狸镇长——”冉溪已经许久没有将小何称呼为“镇长”了,骤然这么一句,听得这小河狸差点连饼都掉了。
“阿狸镇长,不如问问镇上的居民,看看大家对于咱们镇子的‘特色’,有没有什么想法?或者,大家有没有特殊手艺一类的?”
小何想了好一会儿,终于眼睛一亮:“我懂了!”
“比如说,有人有门独家手艺,就能打造成我们海角镇的特色?”
冉溪点点头:“这确实是一个方向。”
“就算不能打造成特色,至少也能在镇子里多开几家店铺?”
得有了更多的店铺,镇子的【繁荣度】,才能慢慢提上去啊。
冉溪又道:“我听人提到了邻近的镇子,我们还可以去这些镇子转转,看看其他人都怎么做的。”
他的语气并不强硬,却会让人产生一种奇异的安心感,就好像“这个人考虑得真周到啊,听他的准没错”。
小何听得愣愣的,不禁又把饼放下了,直直地盯着冉溪,还用手背揉了下眼睛。
冉溪不禁奇道:“又怎么了?”
小何摇摇头:“没什么。”
“就觉得,阿溪你……好像在发光一样。”
冉溪先是一愣,随即笑出声:“啊?什么啊,我是夜光蘑菇吗,还发光。”
“好啦,快吃饭吧,吃完和我一起打扫教室了。”
小何不再说话,闷头大吃起来。
一旁的小人鱼,也安静地继续吃饼。
其实,这怂怂的小河狸,并没说错。
这个人类,确实,就像在发光一样。
小人鱼默默想着。
*
虽然菜地没受什么影响,不需要费心修理爬藤架什么的,但院子里还有其他许多事要做。
打扫院落,清理滑梯,修剪植物,整理书籍……
冉溪还抽出时间重新布置了教室里的游戏区。
他在游戏区里特别增加了一个“彩泥区”,里面摆放着他在集市里兜兜转转找了半天才找到的彩泥。这种彩泥无毒无害,而且定型性很强,捏好之后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吹一会儿,就能变成如假包换的“雕塑”。
增加这个彩泥区,是他从之前桂桂的“上将先生打坏蛋”里得到的灵感。
不过,冉溪没打算特意去引导孩子们捏什么。
如果有小朋友愿意用这种彩泥捏出上将先生,增加了气运值,那当然是件好事。
如果小朋友们愿意捏小海星小鲸鱼,冉溪觉得那也是非常可爱非常值得赞扬的一件事,不应该去干涉。
就算系统没有提示他“不得刻意诱导”,他也没打算用上将先生的故事,给小朋友们“洗脑”。
就像他之前画的那些绘本,除了上将先生打海妖以外,更多的也是类似于小海兔拔海萝卜、海妖和三只小海豚这样的故事。
一人一河狸,外加一条蹦来蹦去的鱼,忙活了大半天之后,终于将幼儿园重新收拾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
周一,幼儿园正常开园。
小人鱼依旧站在冉溪小何的身旁,等着小朋友们入园。
做什么都很快的小莎,照例是第一个入园的。
这个扎着两只小辫儿的鲨鱼小姑娘,先是和冉溪拥抱了一下,再对着小人鱼扑了过去——
“小弋哥哥!小弋哥哥你没事了!”
突然被鲨鱼幼崽抱住的小人鱼,手臂僵直地站在原地,小脸儿板得严严实实的,一点儿表情都没有。
很快,海獭双胞胎也来了。
和小莎一样,这两小只也奔了过去,将小鲨鱼和小人鱼一起抱住:“小弋哥哥!我们好担心你呀!”
小人鱼:……!
这,这都什么情况?
最后,桂桂迈着小短腿,吭哧吭哧地跑过来,也加入了抱抱的队伍。
小人鱼:……!!
你,你们这些幼崽!怎么这么不懂礼貌?
还有,你们平常不应该很怕我吗?!
怎么一个个都扑过来要抱抱?
真是的!简直都太幼稚了!
小人鱼一边恼怒地想着,一边尽量转动眼珠,向冉溪投去一个“你快来管管这些幼崽呀”的眼神。
至于为什么是转动眼珠,是因为他的头已经被崽崽们牢牢抱住根本转不动了。
然而,冉溪笑眯眯地看着这一幕,非但没有喝止这些胆大妄为的幼崽们,反而走过来,张开双臂,将崽崽们都搂在了怀里。
小人鱼:……
什,什么啊!
果然,这个人类才是最幼稚,最不懂礼貌的!
哼!
作者有话说:
今天依然双更。
下章评论有红包掉落哦~
第25章 冉溪的困惑
自从小河狸将“请大家集思广益, 看看咱们海角镇能有发展出什么特色”这个需求撒出去以后,居民们的反应还挺热情的。
除了直接找小何叨叨,冉溪管理的微博账号也收到了不少私信。
可惜, 虽然大家积极性挺高, 但提议的内容,绝大多数都没什么可操作性。
比如,小何的表弟们, 那一群晃着尾巴的小河狸,说可以往“木工小镇”的方向发展。
可海角镇的居民,大部分也并不是河狸呀……
更何况海角镇附近也没有发达的林场,只有山坡上的这一片树而已。
又比如,桂桂奶奶提出,她们绿海龟族炼制的“液态金属”, 非常稀缺, 非常独特, 这个能不能打造成特色商品?
其实冉溪自己也考虑过这个方式。
但他向桂桂奶奶还有其他的绿海龟们仔细请教过之后,发现这种金属一方面是价格高昂, 一方面是需求量有限。
像桂桂奶奶他们, 基本是“按需定制”,就是客人指定好要什么, 他们再按照需求炼化。一年下来, 这种订单也没有几个。
所以这个“液态金属”, 也不是一个可以推广开来的特色产品。
也有人建议, 说冉老师缝制的上将娃娃就很好很可爱啊, 要不冉老师多做几个上将娃娃, 变成海角镇的特色?
可惜这也不太现实。首先冉溪每天缝制的上将娃娃个数有限, 没办法做成可以大量生产的“商品”。而且冉溪之前尝试过, 如果没有他的当场解说,那这个娃娃也就只是普通的手工布娃娃,既没有什么“特色”,也不能增加气运值。
21/84 首页 上一页 19 20 21 22 23 2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