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穿进二百人男团中(近代现代)——远上天山

时间:2023-09-26 10:51:19  作者:远上天山
  “考完啦!”
  “要不要……对个答案?”
  “坚决不对,我现在就要出去浪。”
  顾熠耳边全是高考生们在讨论,他竖着耳朵听了一会,也忍不住露出笑容。
  等顾熠飞奔到考场外,他怀里被塞了七八束鲜花,王阿姨抱着可rua来了,还有举着「顾老师加油」横幅的粉丝———考试之前,顾熠自己发声过,江视TV方面也发声过,希望粉丝们不要去看他考试,也不要影响了正常的考试秩序。
  “顾老师,高考好运!”
  “考完就不要多想了,开开心心就行!”
  顾熠接过花,叫住来现场的粉丝们,一群人站成一排合了影。
  “顾老师继续加油呀,我们也会加油的!”
  合影的粉丝告诉顾熠,自己现在读大二,原本学的是哲学类专业,但是自己实在不喜——“欢,她原本没有改变的勇气,看到顾熠决定高考的消息后,她考到了专业前几,转去了自己想学的工科。
  工科就业未必很好,每天画图也很辛苦,但她每天都觉得很开心。
  没有动力的时候,她就去听《夏花》和《My Friend》:“《夏花》是我的战歌,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
  顾熠手头没有《My Friend》,但车里有,他签好名递给对方:“往死里学就太累了,学得高兴更重要。”
  “我现在就学得很高兴。”粉丝咧开大大的笑容,“谢谢顾老师的签名!”
  “不客气。”
  “祝顾老师门门考满分!”
  顾熠握住拳头挥了挥:“借你们吉言!”
  在粉丝们看来,顾熠本人并没有炒作过所谓学霸人设,所以考分高低没有关系,愿意参加高考已经很有勇气。
  何况顾熠作为爱豆足够红了,尽管顾熠粉丝从未宣称顾熠是顶流,可论实绩,顾熠其实已经超越了楚驰。
  高考并不能为顾熠的事业添砖加瓦,只是他想做的一件事罢了。
  顾熠为这件事付出了足够多的努力,即使他自己很少透露很少抱怨,但Crown其他成员的vlog和日常都拍进去了。
  他们最喜欢顾熠努力的样子。
  考完理综,顾熠才有空转发「高考加油」的微博。
  “高考已经结束了啊喂!”
  “有空还行吧,没空发微博。”
  “笑死,永远2G网的顾同学,看看你都发的什么(指指点点),没有一点对高考生的诚意!”
  粉丝们刚指责完,发现顾熠居然转发了一条新微博。
  顾熠的社交媒体更新频率实在太低,Crown团里最爱发博的是杨艇,他比官博宣传都勤快,顾熠和谢行嘉的更新频率可以并列倒数第一。
  而顾熠的转发是——「C省高考分数线砍一刀」。
  粉丝们:“……”
  不愧是你。
  人设屹立不倒。
  能发点和偶像活动有关的微博吗?
  至于顾熠的高考生粉丝们:“也来帮我们砍一刀啊!”
  ……
  顾熠结束高考的这一天,《歌坛》杂志也结束了巡演专题的最后一辑。
  Crown巡演了两个月,《歌坛》一共出了三期专题,这三期专题里,《歌坛》记录了Crown各场演唱会的难忘时刻———S市场杨艇的眼泪和粉丝们发红的眼眶,「橙皮」和门票的合影,还有H市场的排练、差点睡过头赶不上飞机狂奔的成员们……
  仅这三期,《歌坛》电子刊的销量就突破了主编接手后的纪录,订阅数和关注数也是一路飙升,杂志的编辑们个个自信满满,拿出平生最好的文辞来修饰这场巡演。
  销量=广告=年终奖,社畜们对这一点还是很清楚的。
  《歌坛》的主编发奖金从不吝啬,这也是杂志日渐凋零,却仍然有一批老人追随的原因,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杂志本身没有收入来源,奖金维持现状就很不容易了。
  自从接下Crown巡演的专题后,《歌坛》杂志就和Crown团队建立了牢固的关系,之后组合在音乐上的动向都由《歌坛》方面进行宣传。
  粉丝们对此也很满意,江视TV虽然给了Crown不少资源,宣传方面实在是差一点———瞧瞧人家《歌坛》杂志的拍摄效果,雨中的演唱又野又性感好吗?
  对Crown每一首歌的形容都夸到了他们心坎上好吗?
  对比之下,江视TV只会发一些成员们P到失真的图,让人怀疑是可rua用猫爪爪偷拍的。
  唯一不足的点是,《歌坛》已经不做实体刊了。
  ……
  考完试,顾熠只休息了一晚上,就飞去了隔壁A省。
  张繁的新片就在A省的影视基地拍摄。
  电影现在还没定下片名,张繁原本想叫《罪恶之书》,还想过《死亡XX》之类的名,最后都因为过于硬核被否了。
  顾熠手头只有一部分剧本的内容,他只知道自己所扮演角色的命运,故事的最终走向他也并不确定。
  自导自演的那部《攀登》入围云星奖后,张繁作为导演的能力被认可,新片又有严锡泽和顾熠加盟,话题度自然非同寻常。
  这部电影顾熠的戏份占比不大,一个月之内应该能够拍完,严锡泽早就进组了,顾熠合同签的就是高考结束之后。
  如果进度快的话,他的戏份杀青大概是在……高考出分的日期。
  吴庆春昨天还给他发了条链接,什么高考生切记不能做的五件事,包括玩水沉迷网络游戏等等等等。
  顾熠只想说,吴庆春大概忘了他不是正经高考生,他根本没有玩水的机会好吗?
  #其实本人很想玩#
  #苦于没有时间#
  正经的高考生已经开始了愉快的假期,不正经的高考生立刻就要开始工作。
  顾熠想了想,他要出去玩的话,肯定要把季迟他们都叫上,最近大家手头都接了一堆工作,一时半会也抽不出时间。
  巡演虽然累,但大家在一块溜达了不少地方,也算是团体活动的一种。
  下次再聚在一起活动,至少要等顾熠新片拍完。
  坐飞机的两个小时里,顾熠把剧本回顾了一遍。
  张繁的剧本发过来的时间原本就不早,刚好是顾熠复习最忙碌的时候,之前顾熠只是简单看了看,没有仔细去琢磨。
  剧本都不看就进组拍戏显然是不行的,好在角色的台词并不算长,顾熠大概背了几遍就记得差不多了。
  刚到剧组,顾熠最先见到的是副导演。演员们都住在影视基地附近的酒店里,顾熠刚放完东西,就听副导演说严锡泽和张繁在拍对手戏。
  “在哪里?现在方便去看吗?”
  副导演看着他:“你不是高考刚结束吗?过来先歇歇再说,这点时间也不急。”
  “我先去看看。”
  严锡泽和张繁的对戏,顾熠是万万不肯错过的。
  严锡泽自不必提,张繁虽蛰伏多年,演技和台词功底一向也是受认可的,何况顾熠暂时还没找对角色的感觉,正要从两人的对手戏里吸收灵感。
  到了现场,严锡泽和张繁果然已经在拍了。
  两人的对戏对整个剧组而言都是大事,顾熠到的时候,剧组里里外外围了不少人,副导演请其他工作人员让一让,才给顾熠让出了一个位置。
  这个剧组的规模看着要比《一枚信笺》大多了。
  剧组其他工作人员也注意到了顾熠。
  顾熠眼下虽然以偶像工作为主,可入围过云星奖后,他已经成为了业内最受看好的新生代演员。
  工作人员都清楚顾熠迟早要进组拍摄,却没想到他这么快就过来了。
  场上的两位主角却没有注意到顾熠。
  两人正在拍一场争吵戏,其实只是简简单单一场争吵而已,却自然地让人想要阻拦他们。
  严锡泽眼角眉梢都是戏,皱眉的动作、看向张繁的眼神,还有眼神中满满的愤怒,这股愤怒似乎是能感染人的,就算离得很远,顾熠都能够感受到。
  严锡泽对情绪的把控可以用恐怖来形容。
  情绪一旦到位,观众的注意力就很难从他身上移开,被带入角色之后,严锡泽再以精湛的演技加深印象,在观众眼中,他个人就能和角色融为一体。
  顾熠看别人拍戏不多,接触最多的大概就是吴庆春。
  吴庆春拍过话剧,举手投足之间自带一股风范,严锡泽拍戏看着比吴庆春更自然许多,没有匠气,一切都是自然而然来的。
  就好像———戏原本就在那里,严锡泽随手一够,就将它捡进了自己怀里。
  张繁所扮演的角色性格要更内敛一些,让顾熠去形容的话,就是「厚重感」这三个字。
  张繁的演绎很细,他不是用情绪去推动行为,而是用人物的行为去体现情绪,一举手,一抬头,每个动作都仿佛别有深意。
  张繁的这种演绎,和吴庆春演袁建中时有异曲同工之妙。
  他和严锡泽一个外放一个内敛,只短短一分钟的演绎,角色性格的区分便跃然纸上。
  在顾熠看来,自己暂时还远远没有这样的功底。
 
 
第85章 085 试戏
  距离《一枚信笺》杀青已经一年多,在这期间,顾熠没有拍过一场戏,他一直觉得自己作为演员的根基很不牢固。
  虽然他提名了云星奖影帝,演技也被媒体和粉丝夸赞,但在顾熠本人看来,他的演技来源于孙有明的指导和剧组其他演员的带动。
  张繁和严锡泽的对戏向他展现了一个新天地。
  收工的那一瞬,两人又恢复了原本的状态。
  张繁是平时的张繁,严锡泽是平时的严锡泽,和他们所演绎的角色截然不同。
  “顾熠来了?”
  严锡泽在人堆里发现了顾熠,冲他招了招手:“我听孙导说,你高考结束了?”
  “怎么不先去酒店休息休息?”张繁切了个西瓜,递给顾熠一片,又递给严锡泽一片,“之后的拍摄任务重,你不一定吃得消。”
  剧组众人瞧见三人互动,神色不由都有些诧异。
  人人都知道,这三人是今年云星奖影帝的竞争对手,最后虽然严锡泽胜过一筹,可顾熠和张繁多少是给他制造过威胁的。
  但眼下,三人没有丝毫形象地啃着瓜,一边啃一边讨论拍戏的事,氛围既奇妙又……很和谐。
  剧组工作人员对张繁和严锡泽都很熟悉,目光便更多地落在顾熠身上。
  他们内心对这位最年轻的云星奖影帝提名人多了一分郑重。
  严锡泽和张繁二人性格都很随和,但放眼整个演艺圈,能被两人平等看待的年轻演员寥寥无几———两人态度随意,顾熠也很随意,那就意味着,在两人心目中,顾熠有资格站在和两人一样的位置。
  这就是云星奖影帝提名的分量。
  张繁原本想着让顾熠多休息,可顾熠既然过来了,张繁难免要和他讲一讲戏。
  顾熠扮演的丁晖是一个生理和心理上都很病态的疯子,是一个很极端的角色,顾熠拍戏经验少,唯一演过的沈遥光风霁月,和丁晖的形象截然不同。
  “你得放开来演,不能有包袱。”张繁道,“到时候我和老严来给你指导,我俩演变态的经验丰富。”
  严锡泽:“说你自己就行,别搭上我。”
  严锡泽年轻时候是那种正统小生,拍的角色大多伟光正,慢慢戏路变宽了,才开始尝试多变的角色形象。
  相对来说,张繁演反派的确多一些。
  他邀请顾熠在新片里演丁晖,一是看中了顾熠在《一枚信笺》里的发挥,二是丁晖这个角色和顾熠本身有强烈的反差感———顾熠拍戏经验浅,好好利用的话,他的演绎必然能让人眼前一亮。
  “这个人从小生活的环境就不健康,遭受了很多歧视,还毁了容,他对社会是很仇恨的。”张繁拍了拍顾熠的肩膀,“你拍的时候不能从常理出发,要多想想。”
  张繁是演员出身的导演,讲起戏来比孙有明详细得多,讲到激动的时候,他甚至还带着动作。
  严锡泽忍不住吐槽道:“你一下子灌那么多,谁能记得住?”
  可低头一看,顾熠居然一边听讲一边做笔记,严锡泽都没注意到顾熠是什么时候掏出剧本的。
  张繁和严锡泽都清楚顾熠最近在备考,两人也没期待顾熠对角色的准备有多充分,可只看对方在剧本上的记录,绝对不是完全没准备的样子。
  张繁随手捞起顾熠的笔记:“借我看看。”
  他这一看就没松手,还招呼着严锡泽和他一起看。
  因为电影本身是悬疑动作片,丁晖是其中重要的反派,却不是一个能活到最后的角色,让顾熠知悉剧本的全部内容只会影响他的发挥,所以顾熠手头只有故事梗概和涉及丁晖这个角色的剧情。
  可顾熠还是做了不短的人物小传,据他自己说,时间比较匆忙,这是他在飞机上写的。
  除此之外,剧本上也记了一些顾熠对剧情的理解。
  让张繁尤其诧异的是,在剧本的背面,顾熠备注了一部分书单,有关于犯罪心理学的,还有一些犯罪者的内心剖白,张繁不确定顾熠是已经看了,还是打算在拍摄的中途看,但这样的准备不可谓不充分。
  作为导演,他也很难不欣赏这样的演员。
  他现在明白,为什么孙有明提起顾熠一脸骄傲,就像挖到宝贝似的。
  张繁拿起笔,在顾熠的书单后面补充了几条。
  他把剧本递给严锡泽,严锡泽也默默加了几行字。
  “我们看过的书有限,但类似题材的影视作品看过不少,这些你都能琢磨琢磨。”
  顾熠点了点头:“谢谢张导。”
  “这小孩还怪有礼貌的。”张繁忍不住薅了顾熠脑袋一下,“不用客气,叫张哥就行。”
  “谢谢张哥。”
  “你的戏份后天才拍,明天先适应适应角色。”张繁道,“也不要紧张,丁晖不是一开始就露出变态本性的,循序渐进,慢慢来。”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