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没沾边。”霍贾冷静指出:“我们的目的是农业种植和推广产品,前两类可以直接放弃,太费时费力。而第三种,在我们的目的暴露出来后,会失去田园的意味,容易掉粉,而留下来的购买力可能不强。”
陈礼安点头,然后将电脑屏幕转向霍贾,屏幕上是前一段时间的热门种田综艺,帅哥种地,所得的作物对外售卖,收入完全捐赠给当地的希望小学。
“我看了您的计划,您是想模仿这个综艺。”陈礼安道,“我认为这也是最正确的一个选择。”
光明正大地提出自己建设农场的计划,养成系博主,随着种植可以步步投入更多的资金,提升质感,指数型增长吸粉速度。
“我建议可以设立一个目标。”陈礼安翻出类似标题,“例如这个是‘社畜带饭的第n天’,这个是‘diy装修小屋的第n天’,我们可以模仿这些标题,比如‘建设农场的第x天’之类的……”
陈礼安展现了自己的专业性,在霍贾构思的基础上构建了完整规划,有计划又有亮点,所需的就是两个帅哥和农场还有资金。
既然计划合适,霍贾自然不会拒绝她,点点头,让她交一个策划案,确认通过后就按她的策划案进行建设。
在陈礼安的职业经历里,这么好说话的金主从来少见。霍贾不吝信任,她当然也会全力以赴。
初步商量结束后,她和吴洪岚又开着租来装设备的车回去了。而霍贾和付明熙两人在大棚调试,为明日种苗到来做准备。
次日,送草莓苗的司机到了。
草莓苗独立包装,航空运输,有专人随行,跨越大半个华国,抵达h市,再由大货车运载,抵达云上小农场。
一共有六辆大货车装载种苗,每辆车配一个司机和一个装载人员,而领头的种苗装载人员姓陈。
六个装载人员卸了第一辆车的货,一株株被框架固定住的草莓种苗下了车,排列整齐,放在了付明熙指示的位置。
农场建设也是一个好素材,不能错过,霍贾开了固定了机位的摄像机,而吴洪岚举着摄像机在拍摄。陈礼安已经回了h市,但他还留着,准备在种苗摆放后再次调准机位。
“可以了。”
付明熙示意司机避开种苗机移动路线,然后他敲下键盘,机器启动。
随着沉闷的轰隆声,挂在大棚天花板上的移苗机开始慢慢在轨道上滑行。
轨道是方正的,横平竖直交叉着——这使得移苗机能够覆盖整个大棚,在大棚内的任一位置进行移动。通过识别计算,移苗机与地面的草莓种苗配准,中控确定位置正确,滴的一声长响,移苗机开始下降。
众人屏声静气,生怕自己微弱的呼吸惊到这重达数吨的机器。
在众人紧张的目光中,移苗机逐渐接近一排又一排排列整齐的植株。
“滴——”
又是一声长响,移苗机停止了移动,对准草莓苗,精巧的机械双指伸长,带着机械传动时的沙沙声,拈花似的捏住了植株根茎。
机械双指表面传感器反馈力度,确认在能举起植株又不损害根茎的力度。
伴随着“滴滴滴”的提示音,移苗机上行举高,在空中调整间距。
仰头望去,绿叶挂在空中,覆盖出一片正方形的绿幕,透明的水培营养液顺着白色根须流淌,凝在底部,最后终于挂不住滴落,像是落了一场雨。
“哗——”
正方形的大片绿植移至水培架上方,随着移苗机的移动,根须液滴坠落,淋湿一大片铺了灰色类水泥透水砖的地面。
“滴——滴——滴——”
依照顺序,第一排的机械臂锁定,成排下降。伴随着滴滴滴的提示声,移苗机缓慢降至水培架上,咔的一声,机械臂解锁,滴声消失,单个机械臂精细调整,通过红外线与水培架上一个又一个的种植槽对准。
“滴——”
在悠长的提示声中,机械臂松开。
草莓植株的根须浸入营养液,“唰拉一声”落入装载了滤网的种植槽。
众人被大规模机械化水培种植震撼到了,此刻见草莓种苗落入种植槽,稳稳安放其中,第二排机械臂移动放苗,终于不约而同松了一口气。
霍贾和付明熙对视着,笑了起来。
“第一排的设备已经开始运行。”在哗啦的种苗落水声中,付明熙指着一排又一排的平面道:“传感器现在在采集数据,每一个对应植株重量体积含氧量等都不同,数据采集后对营养液成分进行调整。”
机械臂将空中第二排草莓种苗放入水培家垂直第二排,付明熙移开视线,转向不远处的大屏幕:“看——上边是每一个数据,现在在分析运行情况。”
霍贾顺着他的指引望去。
在每十亩的水培架附近都有一块云平台屏幕,传感器数据传送,实时变动。现在第一和第二排的水培架有了植株,屏幕上的数据因而不停变动,而其他水培架数据则依旧静止,保持不变,也只在偶有的水滴溅射影响下改变几个数字。
屏幕是可触的,十亩地根据先前规划显示为概括地形的栅格图形,为一个区,最小单位是0.1亩地,除了现在放了植株的那一亩地有绿色,其他地都是灰白像素。
付明熙上前点触绿色,图层变换,显示出0.1亩地种包含的所有立体水培架,同样以栅格图形表示,最小单位是水培架组,一组十个。再点击有绿色像素的水培架组,3D表示每一个水培架,而水培架再细分每一排,每排平面显示,以瓶子形式表示每一个种植槽,每一个瓶子都有编号。
瓶子颜色不一,绿色是运行良好,红色是缺水,蓝色是水多,部分提示元素失衡,灰白色为数据缺失,随着移苗机的运行,灰白色不断减少,各种颜色变化,数值跳动。
其他五辆车的司机将车开到其他亩地,付明熙将其他亩地的移苗机开启,多区同步移苗。上万株草莓种苗,不用多余人力,仅仅两个小时,就完成了全部的卸货与植株放置。
“关于坏株的事,您看要怎么处理了?”陈师傅迟疑,“是要人工检查还是……”
种苗商提供坏株更换或赔偿服务,经过种苗装载人员的检查,确认是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坏株,便可补偿。
“不用,我汇总一下坏株。”
付明熙拿出电脑,在云平台后台打开接口,编写代码。
他要做的,是通过种植槽传感器与红外遥感图像机器识别,二者并集筛选,标记坏株位置。
半个小时,根据云平台已提供检测数据函数和坏株判定标准,付明熙写出来汇总与定位坏株的外接程序。
“好了。”
付明熙改好编译器上最后一个bug,松了口气,导入云平台运行。
“啪。”
键盘轻敲,下一秒,后台数据流闪动,程序运行后片刻,屏幕上显示出各个坏株编号与总数。
三百六十二。
界面上率先跳出坏株总数,然后是各个坏株的位置,辅助标红在各个图层。
“这些标红的地方就是坏株在的位置。”付明熙领着陈师傅一一前去查看,众人也好奇的跟在他们身后。
第一株坏株的编号是A0312050307——A区三栋十二组五列高三七号。
陈师傅半信半疑,在付明熙按下水培架放平按钮后上前查看。
这株苗的根部挤压断裂,被货车边角压塌的痕迹明显。
第一株运输坏株确认。
陈师傅继续检查第二株。
第二株是A0531090106,叶片撕裂脱落,确认运输坏株。
……
然后是第五十二株,在D区,离上一株位置较远,付明熙拿过放在门口代步的电动滑板车和平衡车,和陈师傅两人去了D区,而霍贾和其他人留在B区。
检查到第一百十一株的时候,陈师傅对是否是运输坏株不太确定。
第一百一十一株的茎有类机械手挤压痕迹,其余表面无损伤,很难说是机械手用力过渡还是飞机货车运输出了差错。
“这……你看这株,说是运输坏株也不明显,我觉得更像是您的机械造成的损害。”
陈师傅有些犹豫地望向付明熙,不知他会不会像之前那些农场主一样和自己因为坏株的事扯皮。
“我们看监控。”付明熙道,“前天监控安装运行,刚刚的装载会有记录的。”
作者有话要说:
第34章 童话小屋
第三十四章
付明熙调取J区监控,调整时段,移苗机记录时间前。
4K高清摄像,放大图像,能够清晰看见在移苗前植株就已经出现了损坏。
“你们这儿可真厉害。”陈师傅拍下坏株,继续前行,“那么多的苗,我原本以为起码要请几十个人一起搬上一天,然后又要一个一个确认,肯定要折腾很久。”
“以往鉴定坏株的时候总是免不了扯皮。”陈师傅道,“有时候工人不愿意说自己弄坏的,就要推给我们,让我们来买单。弄坏的多了,超过了运输坏苗率,多出的钱就要让我自己赔偿。还好你们这都有记录,是运输还是搬运出了问题都一清二楚。”
“这也是应该的。”付明熙笑着望了眼摄像头,“毕竟投入了这么多,如果连这点小事都办不好,那不就白费了力气。”
清理完坏株数目,一共有三百六十二棵坏株,其中三百四十棵是运输坏株,剩下的二十二棵,是移苗中的误差造成的。
上万株坏株,只有三百四十棵为运输坏株,运输坏株率较低,又考虑到小农场仅用一上午便完成了以往需要一天与后续不断扯皮的工作,陈师傅干脆将为数不多的二十二棵移苗坏株一起算进运输坏株,帮忙申报赔偿。
司机和装载人员又走了,距他们到来不到三个小时,现在偌大的农场又只有三个人,付明熙,霍贾,吴洪岚。
周源源打来了电话。
“不是说今天上午移苗吗?设备运行得怎么样?”
两百亩不是小数目,对于自己推荐与设计的设备运行方式,她难得有些忐忑。
“挺好。”付明熙答道:“一万多株苗,只有二十二棵损坏。”
听到肯定,周源源这才松了一口气,言语中带上欣喜:“那就好,要是设备运行方式有什么问题及时通知我,我尽量马上赶到。”
挂了电话已是中午,三人简单吃过炒面,便开始调整摄像机位。
大棚边的摄像机位暂时不用调整,只需要调整摄像机高度和角度,而放在自动灌溉器和植株内的则需要再次调整机位,从而能够有广角纵览和长焦特写。
同时,大棚内每隔一段距离都有高清摄像头,确保即使云平台故障,植株依旧有视频记录,短时间内能提供质量保证。
“机位都调好了,等下可以同时进行无人机航拍。”吴洪岚道,“室内顶高十米吗?”
“准确来说是十二米。”付明熙回答,“水培架最高处两米。”
吴洪岚点头,设置无人机最高和最低限制,边调试参数边道:“既然没有脚本和导演,只需要拍摄好看的画面,那我就自由发挥了,后面的由剪辑来。”
“你随意。”付明熙和霍贾凑在边上围观,“只要画面好看,有高端专业的感觉就行。”
嗡的一声,旋翼启动,在视网膜留下残影,带动银白无人机向上,而吴洪岚手上屏幕显现无人机镜头拍摄画面。
银白的骨架根根直立,撑起巨人似的广阔大棚,一架架排列整齐的白色立体绿植架,干净整洁,而透明材质覆盖挑出高阔空间的机械之上,透出棚外天空湛蓝,日光灿烂。
植株在呼吸,在洁净的水培架上,营养液流动中带着生机,一呼一吸,伴随着立体绿植水培架边的数值跳动,不断成长。
镜头不断向前,掠过广阔规整的绿意与机械,飞跃跳动的数字和流动着的水培营养液,穿出开着的大门,不断升空,尽览两百亩机械与自然的结合。
方正的建筑与寻常印象里的大棚并不相符,材质具有类亚克力板和玻璃的透明视觉效果,板块接线处的白线淡的几乎不可见,纵览下就像是一间庞大的玻璃童话屋,透出交错的机械骨架和内里的绿植血肉,奇幻瑰丽。
无人机继续抬高,升至百米。
童话玻璃小屋不断缩小,在广阔的田野上独立,黄的麦田,绿的野草,风在吹拂,于是麦秆野草哗啦摆动——只有那一间小屋,绿意静止着,像是现实世界中抹平的一块油画颜料。
——屏幕归于黑暗,白字浮现。
——云上小农场。
“好……好看。”看完剪辑视频的付明熙终于能够从震撼中回过神,思来想去也用不出更准确的词来形容,“好像奇幻的童话世界。”
“最后一幕很像梵高的画。”霍贾望着付明熙,嘴边噙笑,“那些麦田在旋转呼吸——你选的大棚材料真的很符合拍摄视频的需求。”
当初最后筛选出三种材料——第一种不透光,全靠内部灯管提供合适光线,优点是灯管调控精确;第二种全透光,价格便宜;而第三种则是他们选的这一种,可选择性透光,虽然是最贵的一种,但具有第二种的美观性和第一种的可控性,同时自然光线在某种程度上贴合高端种植的想法。
“这也是有你支持。”付明熙看着霍贾的黑眼睛,微微笑着,眼神柔软,“我觉得这个视频剪辑得没有问题。”
“嗯。”霍贾点头,“那就让他直接上传,然后看数据选定直播时间吧。”
距种苗抵达已经过了五天,那天吴洪岚下午拍摄后便回去了,晚上就把素材传给了剪辑,剪辑姓林,还是给他们剪vlog的那个。
他们的项目是最优先级,因此这五天,林剪辑只负责他们一个项目,花了三天出初稿,两天反复修改,最终在今天定了最终版。
“暂时可以先休息了。”付明熙伸了个懒腰,打着哈欠道,“这几天设备运行顺利,直播的时间还没确定,等到直播开启,博主阶段开始,估计又会忙起来——趁着现在空,想吃什么,我给你做?”
19/41 首页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2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