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刑部呈报这几日的调查结果,说到最后终于说出了北梁使团的嫌疑。
北梁正使赫连重锦和副使谢钰山被传入殿中,负责禀报的刑部左侍郎当朝询问:“昨日在国宾馆内搜得血衣、珠钗、鞭、钉等多样物证,已验证确系死者所有。发现物证的地点有多处,分别是吴王和他的贴身侍卫房中。敢问吴王,可识得那死者青菱?”
“识得。”赫连重锦手中折扇轻摇,全然不惧。
“那青菱之死,吴王可知晓是怎么回事?”
封离目光如炬,看向赫连重锦。
赫连重锦悠然回他一眼,故意看着他回答:“她勾引本王在先,服侍本王时莽撞在后,伤到了本王,本王手重,一不小心便将人打死了。”
他语气轻描淡写,仿佛说的不是杀死一个人,而是碾死一只蝼蚁。不仅如此,他还要颠倒黑白,败坏青菱的名声,说是她勾引在先。
封离忍不住往前一步,指着他喝问:“她何时勾引你?!又是伤了你哪里?”
“何时?那自然是七殿下没看到的时候咯。那日她一离开醉仙楼,便偷偷来鸿胪寺寻本王,说先前是在台上不好意思,心里还是对本王有意,来自荐枕席。”
赫连重锦笑得奸猾:“至于说伤到了哪儿……本王看看啊。过了几日,好像已经好了,就这,颈侧。”
赫连重锦拉开一些衣领,那颈侧连半点伤痕也不见,但他大言不惭尤嫌不够,补充道:“谁让你们来得这么晚,本王伤都好了。”
“胡说八道!你说的这些,可有证据?”
“本王的侍卫都可以作证。”
整个朝堂都知道,他的侍卫自然是听信他的话,但谁也不能说人就不能作证。毕竟他们也没有铁证,证明赫连重锦所言非虚。
这时,周昭宁借着袍袖遮掩,轻轻拽了下封离的衣摆。封离被他提醒,迅速冷静下来,说:“听说刑部也找到了一些人证。”
“是。”刑部左侍郎面向皇帝,请奏道,“请陛下允许臣传人证上殿。”
“人证要传……但案情未全部明晰之前,七皇兄尚有嫌疑,还是不要越俎代庖的好。”
明明赫连重锦都已经半点不惧地当庭认下,皇帝却还说他嫌疑未清,封离面上讥讽之色压都压不住。
若是过去,封离不会当面顶撞,但此事,他半步都不愿意退,当即说:“正是要洗清我的嫌疑,我才要亲口质询,和吴王辨个明白。”
“你——!”
皇帝正要发作,周昭宁抬眸向他望去。
“陛下,审案要紧。御审之后,今日还有诸多朝务要议。”
皇帝只得把话咽了下去。
刑部带来的证人,是亲眼见到赫连重锦掳人的人证,而且不止一个。赫连重锦当日饮了酒,又在气头上,行事张狂,根本没把这点事放在眼里。那两名人证将当时情形说得详尽,令赫连重锦的谎言不攻自破。
“那大概是本王记错了,或许是那女子媚眼如丝,叫本王乱了心神。”
封离一声冷哼,怒斥:“笑话,便是她在大街上向你抛媚眼,你便可以将她掳走奸杀?手段残忍,狠辣至极!在我大禹境内,辱我大禹子民,你这是藐视我大禹国威!赫连重锦,杀人偿命!”
赫连重锦闻言,却是仰头大笑。他笑了半晌,这才接封离的话。
“封离,你莫不是没学过你们南禹律令?一个贱籍女子,官宦、权贵杀之,只需赔些银钱。偿命?你在说什么玩笑话?”赫连重锦说完,看向他身侧的副使谢钰山,道,“谢副使本是南禹人,对你们的大禹律可是清楚得很。”
谢钰山上前一步,应道:“按照大禹律,杀害贱籍之人,当罚银十两到一百两不等。”
“本王就当那乐户顶顶金贵,交罚银一百两,拿去。给她买副棺材,哦,再买身衣服,不然光穿个斗篷去投胎,怕不是黄泉路上都被鬼笑话。”
封离紧握双拳,指甲在手心掐出了血痕。他看向周昭宁,求证的眼神里带了些祈求。
可周昭宁无法回应,因为他早就知道,这便是最好的结果。能让赫连重锦认下杀人之事,洗清封离的嫌疑已是最好。按照大禹律,一个贱籍女子的命微贱,确实只值十两银。
封离满怀壮志而来,最后黯然而归。
赫连重锦志得意满,和他同时走出金殿,笑着用折扇拍他肩膀,说他:“封离,人不能太无知,更不能不自量力。”
封离抬眸,看向他时有气吞山河之势。
“赫连重锦,来日,我必杀你。”
说完,他昂首阔步而去。在他身后,周昭宁的目光穿过金殿,落在他笔挺身姿之上。不复散漫,迎着晨光,如一杆划破苍穹的长/枪。
第55章 赴会(1)
周昭宁回府的时候, 封离独自在湖心亭饮酒。他没有留任何人伺候,整个后花园的仆从都被他打发走了,明福在垂花门等, 怎么都不见动静,心焦得很。
他一见周昭宁,是从未有过的热切,立刻上前回禀:“殿下从宫里出来就一言不发, 不许我们任何人靠近,王爷,求您去看看他吧。”
“我去看他, 你退下。”
周昭宁见到人之前,以为他定已醉倒在亭中, 没想到他只是枯坐。面前倒了一杯酒, 却一口未饮。
“九酝春, 你从酒窖里偷来,又被我没收的这一坛,不是早就想喝?怎么到了眼前却干看?”周昭宁在他对面坐下, 端起他那杯,一饮而下。
“你没收了,又放在正院书房, 让我捡了个正着。”封离低声答, 平日里说得最多的俏皮话,此时说来竟平淡如水、枯燥无味。
“你肯去书房读书习字才会发现, 便当作奖励。”周昭宁又饮了一杯,“口感醇厚, 浓香醉人,不尝一口?”
“举杯消愁愁更愁。”
“但求一醉又何妨?”
封离兀然抬眸, 对上周昭宁带了淡淡笑意的双眸。半晌,他移开目光,说:“可你抢了我的杯子。”
“那你便用壶吧。”
执壶而饮,一股豪情油然生发,封离连灌了三大口。
“今日我们像是颠倒了,你说的话不像你说的,倒像是我说的。”
周昭宁不置可否,拿过他手里的壶给自己倒了一杯,与他碰杯对饮。
“痛快!”封离酒量浅,根本经不住九酝春这样的烈酒,三两口便已半醉。他睁大眼睛看向周昭宁,问他:“你说人命何以如此微贱,就因为她在贱籍?”
不等周昭宁回答,他急急又说:“这合理吗?封家往上数四代,也不过是赤脚大夫,读了两页书会写几个字,就半骗半哄走街串巷赚钱。如今封家人因缘际会乘风而起,就看不起下九流了,不给罪人之后最基本的尊严了?”
“不合理。”周昭宁放下酒杯,目光沉静又暗流汹涌。
“对!不合理!”
封离酒意泛上来,醉得更深了些。
他激动不已,抓着酒壶又灌了一口,接着往桌上重重一放。酒醉之人把握不了力道,那酒壶一下便被他砸碎了。白瓷碎裂在他手下,碎片割破了他的手,他却不觉得疼。
周昭宁连忙起身,将他的手拉开,还好只是划伤,碎瓷片并未扎进伤口里。
周昭宁想带他去包扎,他却不肯走,一把甩开了周昭宁的钳制。这一甩用力过猛,令他往后一仰,直直摔到了地上。
他那受伤的手按在地上,在亭内青砖上留下一小片血迹。
“周昭宁……”封离念着他的名字,辗转念了两次,欲言又止,“周昭宁……”
他似是在思考什么,却又想不明白,只抓住那一个名字。
周昭宁意动,将他扶起来抱进了怀里。
封离的酒劲来得快,浑身绵软,靠在他怀里也不挣扎,甚至还找了个好位置蹭了蹭。
“我带你回去处理伤口。”
封离似醒非醒,他像是突然有了答案,嘴角牵起笑容。
他低声喃喃,周昭宁凑近去听,就听他说:“封家人不会做皇帝,你来做好不好……”
周昭宁浑身一凛,愣在当场。
他垂眸打量怀中人,想从每一个细节分辨他是醉是醒。可无论他怎么看,封离都醉得越来越沉,手伤了不知道疼,被他抱着不知道挣扎抗拒,阖上的双眼越闭越紧。
封离白日醉酒,一觉睡到第二日清晨。他迷蒙中睁开眼,入目很是陌生。拍了拍脑袋回神,他看到屏风后更衣的身影才意识到,他确实不在自己卧房,这里怎么看、怎么猜,都应该是周昭宁在前院的卧室。
他下意识低头往自己身上看,他只穿了中衣,可就连中衣,也不是他昨日穿的那一身。都是白色,可上头的织纹全然不同。他不敢置信地抬手扯松领口,仔仔细细往胸口看。
“看什么?头都要埋进衣领了。”
周昭宁换好了朝服,见到他这古怪行径,出声问道。
他突然出声,把封离吓了一跳,他拍拍胸口,想也没想便脱口答道:“看有没有亲出来的印子,幸好幸好。”
周昭宁面色古怪,盯着他瞧。房内服侍周昭宁的侍从无声退下,把卧室留给王爷王妃。
封离观他神色,这才意识到自己刚才说了什么。这种时候,装傻充愣才是最好的,他低头避开周昭宁的目光,正看到自己手上包扎好的伤,便试图岔开话题:“我手怎么了?”
谁知,平日里最正经肃穆的摄政王,这时却直言问道:“你为何会觉得胸口有亲出来的印子?”
“这……那我全身衣服都换了,又睡在你房里,谁知道你做了什么。”
他昨日醉倒前说了那样大逆不道的话,周昭宁本是担心他半夜再胡说,所以将他带回了前院。他倒好,误会起来半点不带磕绊。
周昭宁轻声笑了。
“做了什么……便只凭胸口有没有印子判断?”
“不然呢?”
周昭宁走近,在床沿坐下。他身上玄黑蟒袍威仪无双,大袖压住封离身上纯白的衣摆,那一刻,仿佛沉渊攫住清风,要将那风锁入,万劫不复。
“又或许有印子,但在你看不到的地方。”
封离耳根红透,不肯输阵,硬着头皮问:“哪?”
“或许,后腰。或许,蝶骨。”
“你!无耻!”
“是你先妄自猜度。”
“我只是人之常情,正常反应。”封离头一拧,“毕竟本殿下如此英俊,若是让你生出觊觎之心,也不稀奇。”
“本王是否觊觎殿下且不论,殿下觊觎本王却不止一两回。”
周昭宁从容不迫,起身离去。封离只顾着拌嘴便没发现,他被发丝半挡住的双耳和后颈,已是通红一片。
昨夜为了不让封离压着手上伤口,他整夜都是抱着人睡的,今日起身又被他拿话来激……谁也不肯认输,但他终究是比封离能装。
封离嘴上说“彩衣娱夫”,又莽撞闯入流芳居与他共浴,心中却平湖一片。
而他正相反,看似八风不动,可不过是一句“后腰”“蝶骨”,已令他想入非非。若旷野无人,抛却身份,他恐怕已将人按在榻上,一手扯下他的白衣,烙上深痕。
周昭宁走后,无人进来打扰封离。大概是得了他的吩咐,里面不叫人便不许他们随便进。封离宿醉犯懒,睡是睡不着了,却并不想起,往那床上一倒,又躺了下去。
可这里比他曾经睡过的书房内室更甚,被褥床帐间全是周昭宁的味道,不知是不是他的错觉,他总觉得自己身上这件中衣都沾了周昭宁常用的熏香。
躺了一会,这么个环境他实在躺不下去,莫名其妙心跳便越来越快。他只好爬起身,唤人打水,然后洗漱更衣。
用过早膳,他终于振作精神,问周济有没有在府里。
周济早已候在外面,封离一传,他立刻便走了进来。
“你等在外头?”
“王爷吩咐我,接下来继续听殿下调遣。”
“他知道我有事要你办?”
“王爷说会有的。”
封离沉思一瞬,问:“你可知晓赫连重锦入京以来的动向?”
周济点头,呈上早已准备好的物件:“大概知晓,这是册子,在不暴露的情况下,我们的人尽量都跟的。”
之前还能说是周昭宁思虑周全,可周济竟能事先备好赫连重锦的行程册,便不是一个周全能够解释的了。他就是猜到了自己的想法,所以事先为他留了人手和情报。
44/80 首页 上一页 42 43 44 45 46 4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