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夜间气温还是凉的,陆政安看宋淮书如此,总觉得放心不下。等郑大夫过来给宋淮书把脉的时候,仔细问了郑大夫,知道这事正常情况,便也放下心来。
只是夜里难免有些睡不踏实,帮着宋淮书盖好毯子,见他没有任何不适这才放心睡去。
为了照顾淮书,今年的麦地,陆政安直接包给了陆铁栓和陆铁牛兄弟两人打理。两家商议好等到麦子收好之后,陆政安同他家六四分成。
陆铁牛和陆铁栓家本就地少人多,一听陆政安这么说,自然乐意之至。不过,念及陆政安家马上也要添丁进口,而且寻常时候陆政安和宋淮书对他们兄弟也不薄,两人和家里一合计便少要一成。
陆政安拗不过两人,便也随他们去了,等到麦子一成熟,陆铁栓一家人齐心协力,不过几日的功夫便全部割好拉回了家,只等着麦秧晾干之后再开始上碾子脱粒。
眼见着树上的桃子开始变红,循着去年的经验,陆政安提前准备了不少砂糖,就连晾晒的架子也另外做了几个。同时,还借着同宋淮书遛弯儿的空档,拖了不少路边的枯树断枝回家,劈好堆到柴垛旁。
等到树上桃子七八分熟的时候,麦收也基本接近末尾。陆政安见状,便去村里走了一圈儿,第二天一早家里但凡能干的劳力便都挑着扁担,背着箩筐上了山。
等着陆政安一声令下,一干人等立刻进了桃林。有人采摘,有人往坡上背,纵然酷暑难当,但已然阻挡不了众人的热情。
为了方便众人干活儿,老早的时候陆政安便已经把门前的场地收拾了出来,树荫下也摆满了一排小凳子,一摞新做的木盆和木桶也放在一旁随取随用。
“小宋快到月份儿了吧?瞅着这肚子可不小了。”
说话的是陆铁栓家的嫂子,姓陈叫枣花。与陆铁栓的内敛不同,陈枣花很是性格外向,跟谁都能聊上几句。
宋淮书坐在凳子上帮着清洗桃子,听到陈枣花的话,忙直起身向她看去。“眼下才七个多月,时间还早呢。”
虽然在众人面前谈论这个话题让宋淮书心里有些不好意思,不过,在场的人都是陆家村的乡亲,平日里众人对他也颇为和善,宋淮书心里纵然有些害羞,但还是回了。
“都七个多月了啊,那也快了。平日里尽量多活动一些,等到生的时候也能快一些。”
陈枣花的话题开了头,在场的妇人便开始七嘴八舌的说起自己怀孕生子时候的诸多艰辛。
听着有人说自己生产时遇到的趣事,听的宋淮书欲罢不能,瞪大着眼睛看着在场的人,心里对孩子的出世也更加的期待。
不过,也有人说了自己生孩子时遇到的危险,只是话才说出口,就被陈枣花和葛婆子一言一语的给岔开了去。被打岔的那人起初还当是两人针对自己,心里难免有些不悦。
直到旁边人对她朝着宋淮书的方向使了个眼色,那人才明白过来,随即便闭口不再说什么了。
待陆政安背着一筐桃子从坡下上来的时候,宋淮书正坐在一堆嫂子大娘中听叙着闲话。一双大眼睛亮晶晶的看着众人,眼神里满是惊奇。
见到陆政安背着桃子回来,宋淮书忙从椅子上站起来。本想上前给陆政安搭把手,然而还没等他起身,就被陆政安给拒绝了。
“你坐着吧,一筐桃子也没多重,我自己来就可以了。”
说罢,陆政安用搭在脖子上的手巾擦了一下脸上的汗水,抬头看了下头顶的烈阳,问宋淮书道:“热不热?家里晾的有开水,若是口渴的话,记得提醒大家去喝。”
“好,累不累?要不要休息一下再去?”
闻言,陆政安走到宋淮书旁边蹲了下来,看他一双手被水泡的有些泛白。便将他手里的桃子放到盆子里,将满满一盆的桃子从他面前移了开去。
“你肚子这么大,弯腰什么的都不方便,就别沾手了。”
宋淮书坐了这么久,一时间有些内急。听陆政安这么说,便扶着腰站起了身,慢慢的往院子方向走去。
看着宋淮书的背影,陆政安眼神里满是宠溺,嘴角也不自觉的向上扬了起来。
众人看着陆政安对宋淮书的态度,心中不免有些艳羡,回家对着自家男人便忍不住挑剔起来。一时间陆家村的众多男人们被自家婆娘骂的苦不堪言,直看着陆政安的眼神都有些不友善了。
第八十三章
自从园子里开始下果子开始, 宋淮书每日都坐在一群大娘大嫂们中间,听着她们东家长李家短的讲着各种的奇闻异事,整日里乐呵呵的甚是开心。
陆政安见他如此, 也乐意他同众人能多接触一些,只要他没什么不适的地方, 索性也不去管他。
有了去年做桃干的经验,众人除了刚开始有些手忙脚乱之外, 等到上手之后便也都慢慢不那么慌乱了。每天众人说着,笑着, 一架架的桃干被晒满了整个院子和场地。
陆政安不让宋淮书再干活儿, 可看着众人忙忙碌碌的身影,宋淮书却又不想闲下来。但是知道眼下自己帮不上什么忙, 每天都搬着小凳子眼巴巴的坐在一旁,看着众人有说有笑的模样,那眼巴巴的模样看上去可怜极了。
在宋淮书同陆政安结契的时候, 陆家村的众人看宋淮书就觉得他性格文静,人也乖巧。这段时间接触下来, 发现他性格比想象中的更加软和可亲。
一时间来陆家帮忙的一帮婶子大娘大嫂们,都把他当成了孩子宠。来上工时,不是顺手给他带个瓜,就是带个果儿的,看的陆政安都忍不住有些吃味儿了。
起初的宋淮书面对众人的态度极是不适应, 不过一段时间后,便也习惯了众人对他的态度。
虽然平时干活儿的时候插不上什么手, 但没事儿就会搬个小凳子就坐在众人旁边安静的听他们说话。
宋兰氏刚开始还有些担心陆家人来人往的宋淮书会不适应, 还曾想着把他接到山下去照料。
后来仔细琢磨一下,宋淮书既然已经同陆政安结契, 未来几十年要和陆家村的人打不少交道,也就随他去了。
不过,宋兰氏又来了几次,见宋淮书同村里人相处融洽,而且陆家村众人对他也颇为照顾,心中便也放下心来。
时间就这么忙忙碌碌中悄悄走过,等到果园的活儿即将结尾的时候,宋淮书已经怀孕将近八个月了。
随着腹中胎儿越来越大,宋淮书活动越发不灵便。每日里坐不下,躺着又不好,每日里挺着个大肚子四处溜达。那模样让陆政安不禁想起了生活在冰川上的帝企鹅,摇摇摆摆的模样别提多可爱了。
只是看着宋淮书这么大的肚子,陆政安心里不免有些担心。万一瓜熟蒂落的时候,宋淮书要是生产困难,只依靠他在镇上找的两个稳婆能不能行……
许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陆政安好几次做梦梦到宋淮书难产,吓得他把宋淮书搂在怀里,确认对方还在身边这才放下心来。
不过,陆政安的担心并不敢在宋淮书面前表露半分。白日里依旧在宋淮书面前该怎样怎样,只是夜晚要睁着眼熬到深夜才能勉强合一会儿眼。
如此一来,短短几日的功夫陆政安便瘦了一大圈儿,加上白日里不停的在园子里穿梭忙碌,整个人看上去又黑又瘦,似是换了个人一般。
宋淮书跟陆政安日夜相对,对他的变化感知并不明显。
倒是一直惦记着他们两人的季老夫人,在带着几个下人,以及帮宋淮书提前找好的稳婆来到化龙山时,第一眼看到陆政安整个人便被吓了一跳。还当是这段时间,陆政安生了场大病。
拉着陆政安的手,再三确认陆政安只是劳累过度,并没有生病后,这才勉强放下心来。
“算了算时间,淮书距离生产也不过月余了。家里东西可都准备好了?”
闻言,陆政安想起为他们操心劳力的宋家两位长辈,笑着回道:“最近家里事情太多,而且我和淮书又都不懂,我岳母已经帮我们准备的差不多了。”
听陆政安这么说,季老夫人笑着点了点头。“说起来,我还没见过淮书的父母。这次我要在化龙镇住一段时间,若是两位有空,倒是想和他们见上一见,谢谢他们能这么照顾政安。”
“老夫人不必客气了,政安对他们也很孝顺,当不得您谢。”宋淮书坐在季老夫人身侧,听到季老夫人的话忙开口说道。
季老夫人晓得两人的性子,也不同他们在这事儿上多说什么。见外面忙的热火朝天,心里不免有些好奇。
“方才来的时候并没有细看,外面可是在制桃干?”季老夫人说着,从椅子上站起身,往门口走了两步。见院子外众人有条不紊的忙碌着,心中不禁有些好奇。
眼下已是傍晚,落日西沉,山上已经没了正午时的暑意,便是出去走走也无妨。
陆政安扶着宋淮书从椅子上站起身,走到季老夫人身侧,问道:“是啊,老夫人要不要出去看看?”
听陆政安这么说,季老夫人不禁有些惊讶。不过,到底好奇桃干是怎么做成的,应了一声便扶着张嬷嬷的手迈出了门槛走到了院子里。
因为桃干甚多,原本空旷的院子里也都摆不少晾晒架。看着一架架被晾晒的干湿程度不一的桃干,季老夫人伸手拿了一片看了看,随即便来到了院外。
季老夫人看着从壮劳力将一筐筐的桃子从坡下的园子里背上来,再由院子前等候的妇人们打水清洗干净,场内虽然嘈杂却并不紊乱。默默的围着场地走了一圈儿,心中更是讶异陆政安的统筹能力。
等到回到院子之后,季老夫人在堂屋门口站定,转回头看着跟在身后的陆政安,开门见山的问道:“不夸张的说,每家干货商都有自己的秘方。方才我这一圈儿走下来,发现你这每一个步骤都暴露在人前,你就不怕被别人偷学了去?”
听到季老夫人的疑问,陆政安不由得笑了一下。
“做桃干用糖水浸煮,而且七斤鲜桃才出一斤桃干,算下来成本并不低。而且村里大家都不富裕,家里便是有闲地也都会种些粮食填饱肚子,谁会舍了庄稼种些不果腹的水果?即便是有人想要学,若是没有鲜桃供应也是不成的,从外面收购那本钱就更大了,一般人家支撑不起这个。我也是家里有自己的园子,所以才敢拼一把试试。”
听陆政安这么一分析,季老夫人也明白过来。抬头看着眼前流落在外的外孙,心中极是惋惜。
季家能走到如此地步,今上的恩赏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多年经商积累的财富。只是树长的太大了,自然是要分枝。而分枝过多,人心也就拢不到一起了。
眼下季家季老夫人这个掌舵人还在,每个人的心思都不敢露的太过明显。然而,等到老太太驾鹤西去的那一日,季家虽说不至于大厦倾倒,但为了能乱到何种程度却是真说不准的事儿。
季老夫人一生育有三子两女,只是幼女和三子已经往生。长女进宫做了妃嫔,家里虽还有长子与次子支撑门庭。
但两人资质平平,根本担不起大任。孙子虽然有几个,可都是一些酒囊饭袋不说,一个个的心思还不浅。
这些年,季老夫人对这些子孙冷眼旁观,也就季月贤兄弟尚能入眼。可天不遂人愿,老大夫妻命丧在去上京的路上,独留下季元宝一根独苗。
季月贤虽然还能一用,就是性子吊儿郎当没个长性。要是让季老夫人把整个季家的未来交付到季月贤的肩上,心里却总有些不放心的。
而眼下季老夫人见陆政安不管统筹,眼界,还是心胸,远非季家那群上不得台面能比的,季老夫人心里自然遗憾。
只恨老天爷不公,让她最疼爱的幼女命丧乡野,更惋惜陆政安沦落在外多年。若是能让她早十年寻到陆政安,怕将是另外一番光景……
见季老夫人一直站在原地沉默不语,陆政安和宋淮书忍不住对视一眼,看到彼此眼中的疑惑后,陆政安终是没能忍住向前一步走到了季老夫人面前。
“老夫人可是累了?要不先进屋休息休息吧?”
听到陆政安的声音,季老夫人从沉思中回过神来。抬头看了下陆政安,想起这次来化龙镇的目的,笑着说道:“只顾着说话,倒是把正事给忘了。”
说着,季老夫人对着张嬷嬷使了个眼色,没等陆政安和宋淮书明白过来季老夫人究竟是何意,只见张嬷嬷立时对守在堂屋外的两个嬷嬷摆了摆手。
两位嬷嬷看到张嬷嬷的指示,立时躬身走到了众人面前,而后对着季老夫人福了福身。
见两人上前,季老夫人看着宋淮书说道:“淮书快要临盆,而且你们又是头胎。我担心发动的时候,你们都没有经验,就自作主张替你寻了两个有经验的稳婆过来。”
老夫人刚来的时候,陆政安瞧着两位嬷嬷眼生,只当是季老夫人身边换了新人伺候。竟没想过这两位嬷嬷,特意是为宋淮书准备的……
产婆化龙镇自然也是能找得到的,但是心里总是有些忐忑。毕竟生孩子风险太大,陆政安自然不敢拿宋淮书和孩子的安全去冒险。
102/184 首页 上一页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