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淮书听到母亲的话,还当是她老人家在诓骗他并没有放在心上,然而当他眼角的余光扫到进门而来的陆政安后,登时抱着陆星沂愣在了原地。
“淮书,母亲,我回来了。”
听到陆政安熟悉的声音,宋淮书只觉鼻子有些发酸,看着陆政安的眼神也不自知的带了些许委屈。
陆政安同宋淮书一起生活了那么久,她的情绪变化自然是看得出的。此时看着宋淮书这般表情,心里不禁满是心疼。将肩上的背篓扔在地上,不顾宋兰氏还在跟前,上前将宋淮书和陆星沂一起抱在了怀里。
“我回来了,这几天辛苦你了。”
当真的听到陆政安的声音,被他真的抱在怀里之后,宋淮书提着的心总算是放了下来。“有母亲和父亲在呢,女儿也不闹人,我有什么辛苦的。倒是你,这几日在外面,估计都没休息好吧,眼睛里都有红血丝了。”
“还可以,就是着急赶回来一夜没睡,等会儿睡一觉就好了。”说着,陆政安将宋淮书放开,看了看他怀里眼睛瞪得大大的陆星沂,本想接过来自己抱一会儿。奈何身上穿的还是昨天的衣裳,加上自己手都还没洗,便也只能作罢。
而陆星沂一双黑豆一般的眼睛盯着陆政安,撅起小嘴巴嘴里发出‘吽,吽’的声音,似乎再跟陆政安打招呼一般。
“到底是你亲闺女,你瞧瞧把她给高兴地。”
宋兰氏上前将陆星沂从宋淮书怀里接过来,开口对宋淮书说道:“政安这一路风尘仆仆的,你赶紧打盆水给他洗漱一下,另外找套衣裳给他换上。”
闻言,宋淮书应了一声往厨房奔去。陆政安见状,也忙跟了过去。
宋淮书看着身后跟着的陆政安,一边从水缸里打水,一边问道:“你这次出去怎么样?可还顺利?”
“还可以,逛了几个干货铺子,里面的东西价格高的惊人。我这次去带了五六十斤的桃干,直接在街上就卖了,一筐桃干卖了五两多银子。等卖完之后,总感觉这钱跟白捡的一样。”
听到陆政安的话,宋淮书不禁有些好笑。“什么白捡的一样,你辛辛苦苦的背到林州不算成本么?”说罢,宋淮书拧眉思考了一下,说道:“不过,五六十斤的桃干能卖到五两多,那得八九十文一斤了吧?这么好卖么?”
“那边干果蜜饯儿的价格都高得离谱,咱们的桃干一斤八九十文,一个讲价的都没有。我在回来的路上想了想,咱们可以把东西运到周围大的州城里去卖,虽然辛苦了一些,但若跟租铺子相比,这样利润能更高一些。”
宋淮书听着陆政安的话,也觉得颇有道理。只是若真这样跑,以后陆政安在家的日子怕是要少了。更重要的是,陆政安的桃干卖这么便宜,当地的那些开干货铺子的老板会不会觉得陆政安这么做,是在抢自家的生意……
陆政安说完,看宋淮书皱着眉头不说话,不禁有些奇怪。伸手在他面前晃了晃,侧头看着他的脸问道:“怎么了?想什么呢这么入神?”
宋淮书从思绪汇总回过神来,看着陆政安说道:“你这个想法好是好,可是这般抢了人家铺子的生意,人家会乐意么?”
没等陆政安回答,忽听得院子里有脚步声想起。两人回头看去,正见宋希仁正拿着一个用彩色丝线编织成的藤球走了进来。藤球里还放了一只铃铛,随着宋希仁的动作发出一阵零零的响声。
“父亲。”看到宋希仁回来,陆政安忙从厨房里走出来同宋希仁打招呼。
原本想去抱陆星沂的宋希仁在看到陆政安后,顿时眼睛一亮,关切的问道:“什么时候到家的?这一路上可还顺利?”
闻言,陆政安点了点头,将这一路的见闻都尽数跟宋希仁讲了一遍。再说到方才同宋淮书讲到的那个话题,陆政安继续说道:“能在朱雀街开干果铺子的,他们的客人都是一些有钱的人家。像这些寻常百姓,能进门买得起的并不多。而且林州城卖干活蜜饯儿的铺子并不多,我想着若是能把咱家的果干运到林州城,或者其他地方,生意定然差不了。”
陆政安说得确实有道理,可宋淮书还是担心会被别的干货铺子给暗中使坏,抬眸看着宋希仁和陆政安将自己心中的担忧给说了出来。
听到宋淮书的话后,宋希仁也点了点头:“淮书的担心虽然不无道理,但是好在咱们不是经常在哪里卖,偶尔几次并不打紧。逢年过节的时候,那些铺子里自己生意都忙不过来,更腾不出手和你过不去。所以,还是可以放心的。”
宋希仁是做买卖的老手了,听他这么说宋淮书这才算放下心来。抬头瞧着陆政安眼睛里的红血丝,忙催促他赶紧休息一会儿。
不过,和两人聊了这么一会儿,陆政安并没有什么睡意了。将自家闺女从宋兰氏怀里接过来,手里轻轻晃着宋希仁刚买回来的藤球来逗她玩。
知道他走的这几天是真的想孩子了,宋希仁和宋兰氏也不去打搅他们一家三口。从客厅里退出来,两人去街上的馆子订了几个陆政安和宋淮书爱吃的肉菜。
自从陆政安离家之后,除了刚到林州城在大车店的那顿饭之外,陆政安便再没有吃过一顿好饭。等到宋家两位长辈将饭菜摆上桌后,陆政安默默地吸了口气,便放开吃了起来。
众人看着他的模样,晓得他定是在外面没吃好过,心里不禁有些心疼。
一顿风卷残云之后,陆政安终于满足的放下了碗筷,见众人都笑意吟吟的看着他,不免有些赧然。“昨晚上在车上没来得及吃,今儿早上就吃了碗豆花和油条,肚子属实有点儿饿了。”
“就知道你肯定在外面不舍得吃,家里有我和你父亲呢,咱出门在外没必要省着一顿两顿的。”
听着宋兰氏的话,陆政安笑着点了点头。想起自己从林州城带回来的东西,忙起身将搁在门口的背篓提了进来。
“这趟林州来去都匆忙,也就随意在街上买了些东西。”说着,陆政安从背篓里拿了两盒芡实糕和两只酱鸭出来。“这芡实糕和酱鸭说是他们那边的特产,您二老尝尝看,若是觉得好吃,我下次再去的时候,就再买一些回来。”
待陆政安说完,转头看向一直看着他的宋淮书,在桌下牵住了他的手,而后动了下手腕将藏在衣袖的一根发簪退到了掌心里,然后放到了宋淮书的手里。
宋淮书猛地被陆政安牵着手,本还有些不好意思。然而当他手里突然多了个东西后,心里还不由有些疑惑。待看清手里的东西竟然是一根白玉的竹节形发簪,顿时有些不敢置信。
“你……”
见状,陆政安微笑着看着他的表情,问道:“喜欢么?”
待宋淮书点头之后,陆政安又从怀里摸出两根坠着毛球的红色头绳,说道:“也不知等到过年的时候咱闺女的头发能长多长,这头绳能不能用得上。”
宋淮书看着那两根红色头绳,虽然觉得并不太好看,但陆政安这份心却让他感觉胜过世间的一切!
第九十二章
八月十二是接宋淮书和陆星沂走满月回家的日子, 加上又临近中秋节,陆政安天色刚亮便去镇上买了两条鲤鱼和两只大红公鸡,另外又买了些点心月饼, 送到了宋家小院儿。
宋家的两位长辈对陆政安的大方已经见怪不怪了,看他拿了这么多东西, 索性炸的炸,炖的炖, 留出了当天吃的那顿后,直接用食盒给他们装好, 让陆政安和宋淮书回去的时候带上。
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吃了一顿饭后, 陆星沂也醒了过来,把‘仓库’腾空之后, 就开始撇着小嘴讨吃的。
在她醒来的时候,宋兰氏早已经温好了羊奶,看她张嘴要哭立刻将围嘴给她戴上。
知道自己要开饭了, 陆星沂立刻闭上了嘴巴,眼睛紧盯着宋兰氏递到她嘴边的勺子, 急的她手扒脚蹬,嘴里还不停的哼哼乱叫。
一旁宋希仁看着陆星沂的模样,眼睛里满是喜爱,嘿嘿笑了一声后,对众人说道:“感觉咱家丫头就不像是一个多月的奶娃娃, 咱们隔壁铺子的老吴家。他家孙子都四五个月了,感觉还不如咱家丫头机灵。那尿了拉了都不知道哭一声的, 诶, 看着一点都不讨人喜欢。”
听到宋希仁的话,正在给陆星沂喂奶的宋兰氏忍不住白了他一眼。
“是的, 在你眼里你家丫头有不好的地方么?前两天丫头自己用指甲把脸上抠了个红印儿,丫头自己没哭呢,你倒是心疼的掉眼泪。就没见过你这样的!以后绝对不能让咱家丫头跟你多待,时间长了孩子都给你惯坏了。”
一提这事儿,宋希仁顿觉脸面有些挂不住,掩嘴干咳一声,反驳道:“我啥时候掉眼泪了,你净在孩子们面前编排我。”
宋兰氏听他这么说,似笑非笑的睨了他一眼也不拆穿他,等将陆星沂喂饱之后,这才用围嘴帮她擦了擦小嘴巴,起身去厨房洗碗去了。
宋希仁一看自家发妻离开了,忙走到宋淮书跟前把孩子接了过来,口中还说道:“姥爷抱抱丫头,今儿晚上就该回去了,得几天看不到丫头喽。”
宋淮书对自家老爹对孩子的溺爱也极是无奈,同陆政安对视一眼后,起身去屋子里收拾东西去了。
父女俩走满月的时候东西不少,回家的时候更多,除了宋家两位长辈给陆星沂买的一些小玩意儿之外,临走的时候车后还多了一头奶羊。
陆政安站在宋家小院门口,看着骡车上满满当当的东西,对宋淮书说道:“咱这哪是走亲戚啊,都快赶上搬家了。你和闺女再来住几次,父亲母亲家都要被你们搬空了。”
陆政安这席话宋淮书倒没反应,倒是把一旁的宋希仁和宋兰氏给逗笑了。“搬空了正好,搬空了我们俩老家伙就赖你们家去!”
听到宋兰氏的话,陆政安立时接道:“那我马上进屋把东西拾掇拾掇都搬走,我和淮书巴不得您和父亲去我家住呢。”
“行了,行了,让我们两个老家伙再清净两年吧,趁着太阳还大,你们赶紧回去吧。要不然山上冷,冻着妞妞了就不好了。”
闻言,陆政安应了一声,俯身将宋淮书并陆星沂父女俩一起抱上马车后,便接过宋希仁手里的鞭子,对宋家两位长辈说道:“我们先回去了,等明日我再把车给送回来。”
“回吧,车子也不用着急送,眼下没有着急用车的地方,就放你家也无妨。”
随着前面的马车启动,陆政安同立在门口的两位长辈挥了挥手,便牵着骡车跟在马车后面往家走去。
陆长根和陆杨氏知道宋淮书和陆星沂知道今天走满月回来,下午早早的就在山脚下等着了。看到有马车过来,陆杨氏伸头看了看,待看到跟在马车后面牵着骡车的陆政安后,立时往前迎了几步。
“哎呀,算着你们就该回来了。”
听到陆杨氏的声音,宋淮书抱着陆星沂从里面探出头来,看到站着的人确实是她后,忙吩咐车把式放下脚凳让陆杨氏上车。
“婶子怎么在这里等着?迎春呢?都好几日没见她了。”
陆杨氏看着宋淮书怀里熟睡的陆星沂,伸手接到自己的手里想让宋淮书歇一歇,听到他这么问,轻声回道:“迎春那丫头要去她姥娘家住,我把她送去几天,等过节的时候再接回来。”
说着,陆杨氏将陆星沂的包被整理好,看着她白嫩嫩的小脸儿,忍不住夸赞道:“这几天没见,感觉妞妞变了个样儿一样。小脸儿白生生的,跟嫩豆腐一样。”
“婶子就别夸了,不过听您说嫩豆腐,倒真有些馋您炖的鱼头豆腐汤了。正好我们带回来的有条鱼,今天晚上您和长根叔就在我家吃吧。反正回去也就您俩,咱们一起吃也能热闹一些。”
听宋淮书想喝鱼头豆腐汤了,陆杨氏哪里会拒绝。想到家里没有豆腐了,忙掀起车帘对着陆长根喊了一声。
“他爹,你回村儿去大刘家买二斤豆腐送过来,咱今天晚上在政安家搭伙。”
宋淮书已经六天没有回家住了,看着一尘不染的院子,转头对抱着陆星沂的陆杨氏道了声谢。
“这几日我和政安都不在家,让婶子和长根叔费心了。”
此时陆星沂已经醒了,正在低头逗她的陆杨氏,抬头瞪了一眼他说道:“哪儿费什么心了,我们在家也没事儿,也就每天过来看看罢了能费什么心。行了,你跟政安赶紧把东西收拾进屋,我跟我大孙女玩一会儿。”说着,便抱着陆星沂往院墙边的月季花丛前走去。
见状,宋淮书笑了一下也没再说什么,将骡车上陆星沂的衣裳包被抱进了里屋。
等到宋淮书整理好后,陆政安正牵着宋希仁买的奶羊进圈。看到宋淮书从屋里出来,忙说道:“方才婶子让长根叔下山买豆腐,咱今天晚上准备吃什么?”
“吃鱼吧,鱼不耐放,而且那鱼也太大了。正好长根叔和长根婶儿也都在,正好炖吃了算了。”
晓得宋淮书喜欢吃鱼,听他这么说陆政安应了一声,将奶羊栓好之后,拍了拍身上的灰尘,去盆架处把手洗干净。让宋淮书和陆杨氏照看自家闺女,陆政安把鱼找出来清洗干净后,去后院拔了几根小葱,一边等陆长根买豆腐过来,一边跟两人聊天。
待话题聊到今年的秋菜上面,陆政安想到发芽率不高的菠菜和香菜,忙开口问陆杨氏道:“对了婶子,您家里可以菠菜和芫荽种子?我今年想种上一垄,冬天清炒,凉拌,涮锅子都吃的着。”
115/184 首页 上一页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