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去宋家也不能空手上门,买了两封点心后,陆政安索性拐到菜市街上买了半篮子鸡蛋,又让肉摊的老板割了两刀上好的五花肉和半扇排骨。
在乡下,一般人家买肉解馋,那种肥瘦相间的五花肉是首选,但是这种相应的价格也比其他部位要高个两文钱出去。而骨头和肉少的排骨,买的人相对来说就少了很多。肉摊老板便会低价卖给酒楼来熬制高汤。
肉摊儿的老板因着先前陆政安卖鱼的事情,对他印象极为深刻。见陆政安过来,忙开口跟他打招呼。
在听陆政安说要要买排骨的时候,本来还想劝他两句。不过转念想到这些肉少的骨头也有人买,自然乐意之至。等结账的时候,不光主动让了几文钱,还仔细用绳子系好才递给陆政安,同时还热情的招呼他下次再来卖鱼的时候,还摆在他摊位旁边。
对方热络的态度弄的陆政安有些哭笑不得,付完钱后同他打了声招呼,便往宋淮书家走去。
而宋淮书心里记挂着陆政安的生辰,在选择要送什么生辰礼而发愁的时候,这才发现自己竟然对陆政安的喜好知之甚少。想到对方种种的体贴与照顾,宋淮书心里颇为愧疚。
但陆政安的生辰礼自己也不好什么都不送,宋淮书正想着要不要请教母亲该送什么的时候,忽听得院子里传来了陆政安的声音。一时间,宋淮书还当是自己出现了幻觉。
直到母亲同陆政安说话的声音传来时,宋淮书这才发现,自己听到陆政安的声音并非是自己的幻觉。
慌忙将自己方才写下的清单用书本掩盖起来,宋淮书正准备起身的时候,便听到了母亲唤他名字的声音。宋淮书应了一声,低头见自己的衣摆有些褶皱,忙伸手用力扥了扥而后才大步往外走去。
“你这孩子在屋里干什么呢?喊了这么几声你才出来。”
“方才整理桌子了,一时没能腾出手来。”说罢,宋淮书转头看了一眼旁边的陆政安对弯弯眉眼笑了一下。
听着宋兰氏的嗔怪声,陆政安笑呵呵的看着宋淮书解围道:“伯母,我又不是客人,不用这么客气。这东西先放厨房吧。”
果然,有了陆政安这么一打岔,宋兰氏便不再揪着宋淮书埋怨。反倒是接了陆政安带来的东西开始怪了起来。
陆政安在一旁笑呵呵的听了,随即在她转身去厨房的时候,侧头看向一脸无奈的宋淮书,伸手摸了摸他的头。
就在陆政安想要开口说话的时候,只听宋兰氏在厨房里喊道:“淮书,赶紧给政安到杯凉茶,顺带把你父亲早晨买的那个西瓜切开端过去吃。这么大热天,政安走过来定然渴了。”
闻言,宋淮书扬声应了一声,便招呼着陆政安往屋里走。同时回头看了一眼,厨房里看到儿婿上门开始忙活起来的娘亲,忍不住对陆政安说道:“自从咱们两个的事定下来之后,我娘亲就好像变了个人一样,什么事情都要唠叨两句。我父亲都有些怕她了,这几天天天守在铺子里,不到饭点儿不肯回来。”
陆政安也发现这两次过来,宋兰氏的精神头儿似乎比以前好了不少,就连气色都好了很多。
如今听宋淮书这么说,陆政安随即便也明白了宋兰氏变化的原因。
“伯母先前心里一直记挂着你的婚事,如今我们两人的婚事定下,她心里最大的心事放下,人自然也轻松了不少。老人家就是这样的,你多忍忍,实在不行就去我那里躲躲。”
宋淮书听到陆政安的话后,仔细回想了一下,自家母亲的转变确实是从他和陆政安下定之后开始的。一时间心里又酸又涨,说不清是开心,还是心疼。
不过倒也记挂着陆政安一路过来很是辛苦,安置他坐下之后,便倒了杯凉茶给他。
待陆政安接过茶杯以后,宋淮书问道:“可是家里的活忙完了?今天怎么有空来镇上了?”
“今儿上街买点东西,想着几天没见你了就过来看看。不然再过几天地里就该灭茬了,到时候又要几天见不到你。”
宋淮书被陆政安如此直白的话闹了个大红脸,看着对面眉头微皱的人一时间也不知该说什么。
陆政安好似没发现宋淮书红着的脸,将杯子里的凉茶一饮而尽,正要自己再倒一杯解解渴的时候,宋兰氏端着一盘西瓜走了进来。
看到陆政安被热的一头大汗,忙拿了一旁的蒲扇递了过去。
“政安下次再来,可不要再带东西了。家里就我们几口人,得吃到什么时候去。快吃块儿西瓜解解暑气,看这热的。”
说着,宋兰氏拿了块儿西瓜递给了陆政安,随后转头对宋淮书道:“这天儿太热了,等下我把政安拿来的肉都剁成馅儿,咱们中午包饺子,剩下的馅儿包成包子给政安带回去。你去街上买把葱去,顺便去铺子里拿个大一点儿的食盒回来。”
宋淮书得了自家娘亲的嘱咐,点了点头,而后说道:“那骨头也炖上一些吧,他一个人做饭有些麻烦,骨头汤热一热也能吃一天。”
宋兰氏闻听此言并未觉得宋淮书心生外向,点头应了一声便催促宋淮书赶紧上街。
宋淮书听了并未挪脚,反而将眼神瞥向一旁刚刚吃完西瓜擦嘴的陆政安。
见状,陆政安哪里会不懂他意思,心里暗笑一声忙也站起身。
“我也跟你一起去吧,正好也去铺子里跟伯父说说话。”
宋兰氏也不是没有年轻过,瞧两人眉来眼去,依依不舍的模样哪里会不懂两人的心思。
于是,大手一挥也就痛快的放了行。“那你们先去铺子里喊你父亲回来给我帮把手,快去吧。”
说完,宋兰氏戴上围裙自去厨房忙活去了。
出了宋家小院儿后,狭长的胡同里一个人都没有,只有头顶树冠上的知了在有一声没一声的叫着。
两人走在青石板路上都没有说话,只是默契的侧头互相看了一眼后微微一笑。陆政安伸手牵住宋淮书的手,成功的看着他脸上的红色蔓延到脖子以下。
“邻居看到会笑话的……”
宋淮书虽是这么说,可是被陆政安紧握着的手却没舍得挣脱开来。
闻言,陆政安将他的手整个包在自己的掌心内,轻轻握紧。随即,肩膀轻轻碰了一下宋淮书,道:“这个点儿大家都在家里歇凉,没事儿谁会出来?再说被人看到又怎么样,咱们都已经下定了,你现在已经是我的人了,关别人什么事。”
说着,陆政安将宋淮书的手我的更紧了,眼神瞥了一眼对方,其中满是笑意。
见状,宋淮书愣了一下,随即也忍不住跟着笑了出来。垂眸看到两人相握的手掌,也慢慢收紧了手指。
第三十七章
两位准泰山对陆政安算是非常看重了, 以至于从宋家带回来的包子和骨头汤,陆政安直吃到包子馅儿发酸,馍筐里都还剩了四五个……
而且这两日淅淅沥沥又下了场小雨, 陆政安趁着这个空档,检查了一下仓房里储存的桃干和麦子, 摸了摸没什么问题便也放了心。
只是先前在地头的那段玉米苗出苗并不是太好,陆政安便想趁着下雨去地里把苗补齐。等他刚找了蓑衣穿上, 还没出得门去,就见烟雨朦胧中, 一个瘦小的身影撑着伞一步一滑的往这边走来。
陆政安仔细辨认了一下, 发现来人竟然是宋淮书。忙将手里提着的小铲子扔到门口。快步朝着宋淮书的方向走去。
“你怎么下着雨还过来?这路上万一有个什么意外怎么办?!”
宋淮书手里还提了个食盒,见陆政安走过来, 忙将食盒递给了他。甩了甩酸痛的胳膊,笑道:“这雨下的也不大,在家闲着没事就过来看看。”
陆政安见宋淮书的衣摆都湿了大半, 心中不禁有些心疼。抬手摸了下宋淮书撑着雨伞的手,见入手一片冰凉, 眉头便皱的更深了。
“山上水气大,大热天的受了凉,你可有的受了……”陆政安一边抱怨着,一边带着宋淮书回到家。来不及把身上的蓑衣脱掉,便先找了个手巾给他。
“你衣摆都湿透了, 我去重新找套衣服给你换上。”
宋淮书见他身上还穿着蓑衣,忙拉住了陆政安的衣袖。见陆政安转过身一脸疑惑的看向他, 宋淮书指着他身上的蓑衣, 笑了笑说道:“蓑衣还没脱呢。”
说着,宋淮书上前一步, 想伸手帮陆政安把脖颈下的系带解开,发现自己身量有些不够,只能把脚尖踮起。
陆政安从来未想过宋淮书会有如此主动的一天,感觉到宋淮书冰凉的手指在自己脖颈处跟蓑衣的系带‘斗智斗勇’,陆政安只觉得心头一紧,双手不由自主的揽住了他的腰身。
宋淮书被陆政安突如其来的动作给吓了一跳,双手揪着蓑衣的系带,撑着陆政安宽厚的胸膛上,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蓑衣,蓑衣要掉了……”
闻言,陆政安回过神来,看着面前面色绯红,眼神乱飞的宋淮书忍不住低头啄了一下的额头,这才把人放开。
反手将即将掉落在地的蓑衣接在手上,陆政安眼眸幽深的看了一眼捂着额头还没反应过来的宋淮书,转身将蓑衣挂在门口。
等陆政安进屋帮宋淮书找衣裳时,见宋淮书仍旧一脸失神的站在门口,忍不住开口道:“被我吓到了?”
宋淮书听到陆政安的话,顿时回过神来。抬眸看了眼陆政安,红着脸摇了摇头。
见状,陆政安轻笑了一声抚了抚他的头,便抬脚去了里间。
而站在堂屋内的宋淮书,看着陆政安消失在门里的背影,下意识的抬起手摸了摸方才被陆政安亲到的地方,忍不住弯起了嘴角。
陆政安的衣服穿在宋淮书身上一如既往的大,许是第二次穿了,宋淮书倒也没了先前那般窘迫。神情自若的将袖子和裤管挽好,想起方才陆政安穿着蓑衣好像要出门,便好奇的问道:“我来时你准备做什么去?”
“地头的玉米苗出的不太齐整,我正准备趁着下雨去补一下苗。不过,也不是什么着急的事,等明天再去也一样。”
宋淮书从未耕过田,听陆政安说要补苗心里不免有些好奇。加上此时还不到巳时,于是便开口道:“我同你一起去吧,咱们两个在家也是枯坐着。”
宋淮书方才来的时候衣摆都已经湿透了,陆政安本不想带他去地里再趟泥巴。只是看到他说到要去补苗的时候眼睛闪亮,陆政安又哪里忍心拒绝,犹豫了一下便点头答应了下来。
“可以是可以,不过你去了之后只能在一边看着,不能下地。”
听陆政安这么说,宋淮书自然点头同意,无奈的陆政安只得有从仓房里找了一套蓑衣出来,两人又找了双草鞋穿上戴上斗笠,这才提着铲子下了山。
因为雨天下山的路滑,陆政安唯恐宋淮书滑倒,这一路上一直紧紧牵着宋淮书的手。好在周围没什么人,宋淮书倒也不像之前那般害羞。一言不发的跟在陆政安身侧,端的是乖巧听话。
好在天公作美,当两人走到山下的时候,雨便慢慢停住了。虽是阴雨蒙蒙,但是田里却有不少人在干活儿。
众人看到陆政安牵着一个身量比他矮了不少的少年郎,随即便反应过来应当是他前几日刚下过定的契兄弟,也就俯身继续忙碌去了。
自从陆政安从村儿里雇人做工,整个人性情也变得和善了许多后。村里诸人对他也改观了不少,此时看到他和宋淮书过来,不少人都直起腰同他打招呼。同时,眼神好奇的往宋淮书身上瞄。
男子结契虽不是什么稀罕事儿,可他们这一带毕竟还是少数。众人心中难免有些好奇,不过一般人家不管是结契还是成亲,总是念着多一个人手可以帮着家里做活儿。然而陆政安找的这个契兄弟,看着文文弱弱,怎么看也不像是个能干活儿的人。一时闹不清陆政安究竟看上对方什么了。
而宋淮书在看到田里有人后,本想松开陆政安的手。唯恐他们两人这般亲密,会惹得众人笑话。不过,真的当他们牵着手从众人身畔路过,宋淮书发现并未有人用异样的眼神去看他们,悬着的心便放了下来。
陆政安一直在悄悄观察着宋淮书的表情,见他似乎放松下来,便轻声对他说道:“你看,只要你自己不在意,其他人的看法又有什么好在意的。日子是自己的,只要自己开心,你管别人做什么。”
蓦地,陆政安的脑海里不由得想起了原身,忍不住叹道:“可惜啊,也是我自己醒悟的太晚了。”
32/184 首页 上一页 30 31 32 33 34 35 下一页 尾页 |